吳犇的博客

音樂欣賞, 往事回顧
個人資料
正文

留學回憶(11):回國期間的實地考察

(2021-09-22 06:38:15) 下一個

1997年夏,我來M四年後第一次回國探親,為期一個月,同時也為我的博士論文做一些資料工作及實地考察。在京城,我除了到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的資料室閱讀文獻,還到位於故宮內的第一曆史檔案館去查閱了有關資料。



上圖是位於故宮內的第一曆史檔案館(照片來自網絡)。

那次實地考查,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尋找和參觀先農壇的經曆。先農壇原是明清宮廷舉行先農祭祀的場所。然而記得在我小時候,“先農壇”似乎隻是一個體育場的簡稱。比如說“去先農壇了”,意思就是去那個體育場了。我以前並不清楚“先農壇”為什麽叫這個名字,直到多年以後才從書本上得知其含義。據介紹,先農壇類似天壇,有一個古建築群,包括先農壇,太歲殿,觀耕台,慶成宮等,是在京皇家祭祀建築體係中保留較為完整的一處。

那次回京我最想去看的地方就是先農壇。因為以前隻去過其體育場,還從沒去過那個“壇”以及相應的古建築。為了能順利找到,我查了地圖,看到目標就在那個體育場的北麵,自信用不著再打聽。那天我下了公交車,很快就找到了離前門外大街最近的先農壇東門,但到了跟前才發現那個門不開。



上圖是1997年時先農壇的東門,不開。

我向旁邊一位買賣人打聽:“勞駕,請問去先農壇從哪兒進?” 他想都沒想就說:“往南,到南二環,再奔西一拐就是大門。” 我看他很肯定,就按他說的方向走。到了那裏才發現不對了 – 雖然有個大門,但那是先農壇體育場的門。那個買賣人一定以為我是要找那個體育場了。我暗自叫苦:明知道“先農壇”對多數百姓來說意味著體育場,為什麽還要吃了這個虧?!

我隻好來到體育場的傳達室,向值班的老者打聽:“老大爺,請問去先農壇從哪兒進?” 他奇怪地看著我說:“這兒就是先農壇,你有什麽事?”我費了些口舌,才解釋清楚要找的是什麽地方。老者告訴我,從這裏過不去,得繞到北門,進門後找到古代建築博物館,就差不多了。我謝過老者,從原路返回,經過那個不開的東門,再繼續向北走一段路,順著大牆拐角朝西一拐,終於找到了先農壇北門。這北門可比東門熱鬧,從掛著的牌子來看,裏麵除了古代建築博物館,還有育才學校等三四個單位。



上圖是1997年時先農壇的北門。

大門敞開,行人和車輛隨便出入。我進門後,先找古代建築博物館。到了跟前才知道,那博物館就是先農壇古建築群中的太歲殿及其院落,太歲殿就是博物館主要的陳列室。



上圖是1997年時先農壇的太歲殿,是古代建築博物館的主要陳列室。

陳列室內自然已不是清朝時太歲殿的陳設,而是展出一些古代建築的模型和圖片等。我心裏想著先農壇的壇台,就向工作人員打聽。人家告訴我,壇台在太歲殿院子的西南,出院門就能看見。我自己納悶,剛才就是從那個門進院子的,怎麽沒看見呢?於是我興衝衝地出了院門,往西南方向一看,不由得有些吃驚 - 難道那就是壇台?!

那是在一個操場的邊上幾乎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一個低矮的平台。雜草叢生,緊貼著平台的邊就有電線杆子,水泥車棚,鐵架子和足球門等。在平台的正中央,還有一個帶水泥底座的旗杆,顯然是後修的。原來這就是明清宮廷每年舉行先農祭祀的主要遺址!



上圖是1997年時先農壇的壇台。

我在壇台邊站了好一會兒。隨後,我來到不遠的觀耕台。它比壇台小,但高一些。據說皇帝在祭祀儀式中,要登上此台,觀看象征耕種土地的儀式。我看到時觀耕台的命運比壇台好一點兒,雖然也是雜草叢生,但被鐵絲網攔著,保護起來了。



上圖是1997年時先農壇的觀耕台。

我從觀耕台再走到另一組古建築慶成宮的大門。但見門口牆上掛著兩個單位的牌子,是古建築研究部門和文物管理部門,顯然不允許進門參觀。



上圖是1997年時先農壇的慶成宮大門。

前麵說過,這是1997年夏天的事,照片也是那時照的。後來聽說先農壇經過修繕,已經向遊人開放了。不知如今在京城再打聽“先農壇”,會不會還被引到同名的體育場?

那次在京期間,我還舊地重遊了天壇,地壇,日壇,月壇,社稷壇,太廟,孔廟等地。雖然大多是年少時遊玩過的地方,但從考察末代皇朝宮廷祭祀遺址的角度,結合讀過的相關資料,還是有些新的觀察和體會。此外,曾用於清代宮廷祭祀的壽皇殿當時是市少年宮所在地;曆代帝王廟當時是第159中學(原女三中)所在地;先蠶壇是北海幼兒園所在地。這三處都沒能進去,很是遺憾。盡管我年少時常去市少年宮參加活動,但那時對壽皇殿基本沒有概念。後來陸續得知,第159中和市少年宮先後搬走,使曆代帝王廟和壽皇殿得以在修繕後,向遊人開放。



上圖是1997年時壽皇殿的大門,在景山公園內,當時是市少年宮所在地。壽皇殿後經修繕,已於2020年開放。



上圖是1997年時曆代帝王廟的大門,當時是第159中學所在地。後來經過修繕,已於2004年開放,成為“曆代帝王廟博物館”。



上圖是先蠶壇的大門,在北海公園內(照片來自網絡)。關於先蠶壇的介紹,見百度百科“先蠶壇”條目: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5%88%E8%9A%95%E5%9D%9B/6500745

那次回國,除了在京考察,我還專程去了沈陽,參觀了沈陽故宮及東陵(努爾哈赤墓)和北陵(皇太極墓),為我的博士論文增加了不少感性知識。



上圖是沈陽故宮的大政殿(照片來自網絡)。

(未完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0)
評論
Chang_L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ajiadaguniang' 的評論 : 謝謝! 以後有機會再去看看。
majiadagunia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hang_Le' 的評論 : 15路車站是叫南緯路,但育才學校那條路叫東徑路,北門現在修了一些地方,但門前基本沒大變。
Chang_L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寶馬奔馳' 的評論 : 謝謝! 豈止耳聞,閔小芬很棒!她三年前來匹茲堡演出,我有幸現場觀賞了。臉書上有個琵琶群組,我們常在那裏交流。吳蠻,高虹等也在群組裏。
Chang_L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ajiadaguniang' 的評論 : 謝謝評論和分享。那條路好像叫南緯路,我自從 1997年那次,後來再沒去過。聽說先農壇後來修好了,以後再回去,還想再去看看。
寶馬奔馳 回複 悄悄話 三牛兄高人也!還有一位在紐約的M小芬,二胡大家惠芬的妹子,動靜沒有吳蠻那麽大,三牛兄可有耳聞?
majiadaguniang 回複 悄悄話 太親切了,我家就住在您育才學校照片的右側,商業部宿舍院兒裏,緊挨著照片中右側停車位置,下樓出大院門轉頭往右看就是育才學校及先農壇北大門,在5樓陽台上就能看到古代建築博物館,進門左側現在建了一個小花園,方便老人孩子遛彎兒。古代建築博物館對外開放,記得周三免票,回國帶孩子去參觀過,遊人不太多。從您文章學到了很多知識,作為一個北京人連自家門口的古跡都了解的不深,很慚愧,感謝您的科普,以後回家會再重遊古跡。收藏了,期待下文。
Chang_L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寶馬奔馳' 的評論 : 認識,他好像從中國院退休,到南方一個院校工作了。
寶馬奔馳 回複 悄悄話 哦,三牛兄想必也認識民族音樂學的杜Y雄了?
Chang_L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寶馬奔馳' 的評論 : 謝謝! 音研所韓寶強認識,隻是已有多年沒見了。
寶馬奔馳 回複 悄悄話 三牛兄威武!不知三牛兄認識音樂研究所一位做理論的後生韓B強,繆天瑞的高足?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