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犇的博客

音樂欣賞, 往事回顧
個人資料
正文

國樂名曲:笛子曲“姑蘇行”,“牧民新歌”,“揚鞭催馬運糧忙”

(2020-08-26 05:36:53) 下一個

上次我們欣賞了兩首比較傳統的笛曲,今天我們欣賞三首近代創作的著名笛曲。由於都多少運用了傳統音調(戲曲或民歌)為素材,她們與傳統的紐帶還是很明顯的,或者說是植根於傳統的創作。

先欣賞“姑蘇行”,這是笛子演奏家江先謂(1924- )先生於1962年以一些昆曲曲牌為素材創作的,表現蘇州古城的秀麗風光及人們遊覽時的愉悅心情。由於素材來自昆曲,自然是用曲笛演奏,後來逐漸成為曲笛的一首代表性作品。關於笛曲“姑蘇行”的更多信息,見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7%91%E8%8B%8F%E8%A1%8C

下麵是笛子曲“姑蘇行”的一個視頻,由著名笛子演奏家俞遜發(1946-2006)先生演奏,伴奏樂隊及演奏年代不詳:

少見的版本, 俞遜發笛子獨奏《姑蘇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lh25zKrBZY&ab_channel=kyng2000

 

下麵再欣賞一首著名的創作笛曲“牧民新歌”,這是著名笛子演奏家簡廣易(1944-2000)先生於1966年以蒙族民間音樂為素材創作的。創作完成後由於W G開始的原因沒有得到廣泛傳播,直到1973年才得以在廣播電台播放。關於笛子曲“牧民新歌” 的更多信息,見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9%A7%E6%B0%91%E6%96%B0%E6%AD%8C

下麵是關於笛子曲“牧民新歌”的一個視頻,由著名笛子演奏家王次恒(1959- )先生演奏,中央民族樂團伴奏,是2010年演出的錄像:

牧民新歌 王次恒笛子獨奏 劉沙指揮 中央民族樂團伴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QH_JRmbciQ&ab_channel=AngLamSeng

 

 

下麵再欣賞一首近代著名創作笛曲“揚鞭催馬運糧忙”。這是笛子演奏家魏顯忠(1940-2009)先生以東北民間樂曲《滿堂紅》和《銀鳳鎖》為素材於1969年創作的。樂曲活潑歡快,表現“農民趕著大車喜送公糧的歡樂情景”。在那個文化專製,創作困乏的年代,搞音樂創作是很艱難的,如果沒有相當“革命”的名字和內容,就過不了審查,也就沒辦法發表和演出了。後來在1972年,“揚鞭催馬運糧忙”終於與另外幾首優秀的“民樂”創作樂曲一起,在廣播電台向全國播放,並受到熱烈歡迎,很快傳遍全國。關於笛曲“揚鞭催馬運糧忙”的更多信息,見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9%AC%E9%9E%AD%E5%82%AC%E9%A9%AC%E8%BF%90%E7%B2%AE%E5%BF%99

下麵是笛曲“揚鞭催馬運糧忙”的一個視頻,由著名笛子演奏家張維良(1957- )先生演奏,伴奏樂隊及演出年代不詳:

揚鞭催馬運糧忙 張維良 竹笛演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M_VQrtCiCw&ab_channel=YangShi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Chang_L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淡淡的日子' 的評論 : 說得對,肯定是苦練的結果。
淡淡的日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hang_Le' 的評論 : 哈,我就說一口氣能吹那麽長的音好像不太可能呢!果然有技巧,但即便如此,能吹的如此穩,勻也一定是苦練的結果。
Chang_L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淡淡的日子' 的評論 : 謝謝分享聽樂感受。據我所知,那種非常長的長音並不是一口氣吹出來的,而是用一種叫“循環換氣”的技巧,用多口氣吹出的。即在用嘴吹著長音的同時,鼻子有間隔地吸氣。當然這種技巧需要練習,開始練時,可以用一根吸管在水杯裏吹泡泡,嘴含著吸管不停地吹,鼻子有間隔地吸氣,泡泡不停。
淡淡的日子 回複 悄悄話 三首笛曲都聽了,各有特色,第三首聽起來非常熟悉,一定是以前在哪裏聽過,但肯定不是笛子。《姑蘇行》一片江南風光,清新秀麗。而《牧民新歌》則是草原的深淵遼闊,用的長音很多。尤其中間有一口長氣我聽著都快憋死了,這王次恒先生的肺活量真是讓人佩服。不過我在想,這是一口氣吹出來的嗎?還是有什麽技巧?換氣了但卻不讓聽眾聽出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