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的《C大調第九交響曲》,以下簡稱“舒伯特第九”,有個別名“偉大的”。這原是為了和舒伯特的《C大調第三交響曲》相區別(因為都是C大調);後來人們常把“偉大的”一詞和“舒伯特第九”在整體上威嚴的氣勢相聯係。還有人說“偉大的”這個別名是舒曼所加,但似乎沒有根據。
“舒伯特第九”以前曾普遍被認為是作於1828年,作曲家在世時從未演奏過。近年的研究證明,這些說法並不確切。實際這部作品的大部分寫於1825年,並於1826年完成。據說在1827年,作品曾被維也納音樂之友學會(Gesellschaft der Musikfreunde in Wien)非正式地演奏(unofficial play-through)過一次,但被認為“太長”,且“太難演奏”,因而沒有公開演出(見英文維基百科條目)。舒伯特在1828年曾對這部交響曲做過一些修改,曲譜首頁上有作曲家寫的日期 - 1828年3月。
直到舒伯特去世後十多年的1839年初,舒曼在維也納得到了“舒伯特第九”的完整手稿,讀罷大喜過望,將一抄件寄給時任萊比錫布衣大廈管弦樂團指揮的門德爾鬆。門德爾鬆也認識到這部作品的非凡價值,於同年三月指揮布衣大廈管弦樂團首演成功。隨後,舒曼在其主編的刊物《新音樂期刊》(Neue Zeitschrift für Musik)上撰文,盛讚“舒伯特第九”,稱其“像天國一樣長”(heavenly length)。我想這也是對那種嫌作品“太長”的批評的絕妙回應。
“舒伯特第九”全曲由以下四個樂章組成:
I. 行板-不太快的快板-更有動感(Andante – Allegro ma non troppo — Più Moto);
II. 流暢的行板(Andante con moto);
III. 諧謔曲,活潑的快板(Scherzo. Allegro vivace);
IV. 終曲,活潑的快板(Finale. Allegro vivace)。
全曲用時約55分鍾左右,但也有通過加快速度並刪去某些段落的反複,使得全曲隻用45分鍾左右的。
“舒伯特第九”的樂隊包括長笛,雙簧管,單簧管,大管,圓號,小號各兩支,長號三支,加定音鼓和弦樂。從下麵由伯恩斯坦於1987年指揮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演奏此曲的錄像中可以看出,他們的樂隊編製大於以上記載,說明現代演出舒伯特那個年代的交響曲,樂隊編製有時會根據演出的需要有所擴充。
與上次欣賞過的“未完成”相比,“舒伯特第九”更多地繼承古典派的傳統和規範,同時也帶有浪漫派的一些因素,比如在和聲,配器方麵更具色彩性的一些細節。在配器方麵也有較新的處理,例如對長號的運用,在貝多芬的交響曲中,長號往往是在加強樂隊全奏時的音量和氣勢時用;而在“舒伯特第九”中,長號的運用明顯增多,並且在有的段落中領奏主旋律。
盡管在寫作“舒伯特第九”期間,作曲家貧病交加,生活很艱難,但在這部作品中似乎聽不到對個人生活不幸的哀怨,而是通過美妙的旋律等手法,更多地表現出富於動力的求索,以及對生活熱情的肯定與讚頌。“偉大的”這個別名雖並非出自作曲家本人,但“舒伯特第九”在整個交響曲的曆史上的確是非常偉大的。
下麵是“舒伯特第九”的一個音像,由伯恩斯坦於1987年指揮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Symphonieorchester des Bayerischen Rundfunks)演奏:
Schubert: Symphony No.9 "The Great" / Bernstein Bayerischen Rundfunks (1987 Movie Liv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CuC8--m-98&ab_channel=CLASSICALMUSIC_192
下麵是“舒伯特第九”的一個音頻版本:由富特文格勒(Wilhelm Furtwängler)於1951年指揮柏林愛樂樂團演奏:
SCHUBERT: Symphony No. 9 in C major D. 944 "The Great" / Furtwängler ·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fdwu0D5NE&ab_channel=soyink
還有多種版本的舒伯特九部交響曲全集的唱片或錄像。下麵是赫伯特•布隆施塔特(Herbert Blomstedt)指揮德累斯頓國立交響樂團(Staatskappelle Dresden)演奏舒伯特交響曲全集的音頻:
Schubert: Complete Symphonies (Full Albu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ok-cB1bH2s&t=10514s
關於這部交響曲的更多概況,英文見維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ymphony_No._9_(Schubert)
中文見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