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犇的博客

音樂欣賞, 往事回顧
個人資料
正文

著名交響曲:莫紮特的《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1788)

(2019-03-07 11:19:56) 下一個

上次提到,莫紮特最後三部交響曲是在1788年夏天連續完成的,有人認為可能是一套。這次要欣賞的《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以下簡稱“第四十”)是這三部中的第二部。與另外兩部的一個明顯不同是其調式是小調的,這使得三部作品的調式形成“大 - 小 - 大”的布局。

“第四十”全曲遵循交響曲的標準結構,由以下四個樂章組成:

I:很快的快板(Molto allegro),2/2 拍,g小調;

II:行板(Andante),6/8 拍,降E大調;

III:小步舞曲,小快板(Menuetto. Allegretto),3/4 拍,g小調;

IV:終曲,很快的快板(Finale. Allegro assai),2/2 拍,g小調。

全曲用時約26 分鍾左右(有的版本用時較長,達31分鍾左右,可能是由於不同版本的曲譜有較多反複的段落)。

“第四十”的樂隊包括長笛一支;雙簧管,單簧管,大管,圓號各兩支,加上弦樂。注意:單簧管在海頓和莫紮特的年代新加進交響樂隊的,前一部“第三十九”的樂隊是用單簧管取代雙簧管;而這部“第四十”是雙簧管,單簧管並用。此外,“第四十”的樂隊裏沒有當時常用的小號和定音鼓,使得樂隊的音色更相對柔和一些。

以前曾提到過,在莫紮特編號的41部交響曲中,隻有兩部是小調的,即“第二十五”和“第四十”。前麵我們已經欣賞過的“第二十五”,被認為和當時彌漫德國文藝界的“狂飆運動” (Sturm und Drang,被認為是“幼稚時期的浪漫主義”)有某種契合,作品的基調是躁動而壓抑,整體感覺是悲劇性的。而“第四十”雖然也是g小調,但在我聽來,“第二十五”中的那種躁動不安沒有了,盡管作品在總體上仍被憂鬱的情緒和暗淡的色彩所籠罩,但仿佛也能時時聽到在逆境中的求索和抗爭,以及在憂鬱時對光明的憧憬。重要的是,這些都是通過不斷流淌出的動人的旋律表達的。如果說莫紮特的“第二十五”與“狂飆運動”有某種契合,那麽他的最後的幾部交響曲,包括“第四十”,則更多地體現了崇尚理性,講究理性與感性的平衡等古典樂派的基本特征。

在此還想強調一下:像這樣長達幾十分鍾的,多樂章的,由包含多種樂器的交響樂隊演奏的作品,其音樂及內涵都是非常豐富的,有時甚至是複雜,深奧的。我在這裏隻能是簡要介紹,超級概括;而這對整部作品來說,難免掛一漏萬。要想領略作品的美和奧妙,還是得自己仔細聆聽。這個係列裏的所有作品都是如此。

下麵莫紮特“第四十”全曲的音像,由伯恩斯坦指揮,波士頓交響樂團演奏,年代不詳。伯恩斯坦以前介紹過多次了,被認為是“世界十大著名指揮家”;波士頓交響樂團被認為是“美國五大交響樂團”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樂團。伯恩斯坦年輕時曾在波士頓求學,並曾長期和波士頓交響樂團合作。

MOZART Symphony No 40 in G minor KV550 LEONARD BERNSTEI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zBwa2jI1Oc&ab_channel=rogerbridgland

 

下麵是“第四十”的一個音頻,由柏林愛樂樂團演奏,卡爾 伯姆(Karl Böhm)指揮。我們以前介紹過的莫紮特交響曲全集,就是這個組合錄製的。這個版本可能就是從全集中節選出來的:

Mozart - Symphony No. 40 in G minor, K. 55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Tl_GnlLH4U&ab_channel=oppie47

 

關於這部交響曲的更多介紹,英文見維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ymphony_No._40_(Mozart)

中文見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g%E5%B0%8F%E8%B0%83%E7%AC%AC%E5%9B%9B%E5%8D%81%E4%BA%A4%E5%93%8D%E6%9B%B2?fromtitle=%E8%8E%AB%E6%89%8E%E7%89%B9%E7%AC%AC%E5%9B%9B%E5%8D%81%E4%BA%A4%E5%93%8D%E6%9B%B2&fromid=1119686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Chang_L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淡淡的日子' 的評論 : 謝謝分享聽樂感受。莫紮特全部41部編號的交響曲中,隻有“第二十五”和“第四十”是小調的,所以會把這兩部聯係起來。你說總體感覺“第二十五”比“第四十"更狂躁一些,我也有同感,這可能就是由於(正如上文中已經提到的)“第二十五”與當時德國文藝界的“狂飆運動”有某種契合。當然這是基於後人的分析,但得到了一定的認可。
淡淡的日子 回複 悄悄話 因為在您的介紹中提及莫紮特的“第二十五”交響樂,所以我把兩個交響曲對比著聽了幾遍。要說真正聽出來躁動和壓抑,那倒沒有。但總體感覺是“第二十五”比“第四十"更狂躁一些。我一邊聽一邊寫日記,聽“第四十”時,我可以focus,但聽“第二十五”時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停下筆,因為樂曲一直在“竄”進我的大腦,擾亂我的思維。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