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犇的博客

音樂欣賞, 往事回顧
個人資料
正文

插隊生活回憶(5):我們村的概況

(2010-12-07 10:04:32) 下一個

        盡管我們要求早點開始幹活,但當地的習慣是從秋收完畢到來年正月十五都不幹活,叫做“冬閑”。按照上級指示,大隊安排我們利用冬閑時間“訪貧問苦 ”,還到社員家裏宣傳“元旦社論” (即<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和<紅旗>雜誌編輯部 1969年元旦發表的社論,被認為是代表“黨中央的聲音”),就是念報紙。

          通過領導介紹和實際接觸,我們了解到村裏的一些基本情況:

          當時全村有二百多戶人家,九百多人口,分為四個生產隊,經濟核算是以各生產隊為單位。我們去的前一年遭了水災,收成很不好,一個工 (10分) 隻有一兩毛錢,口糧每年每人260斤(後幾年逐漸提高到每年每人360斤)。當時的政策是,無論男女老少口糧標準都一樣,所以老鄉願意多生小孩,多一個孩子,就多一份口糧。

         全村有可耕地三千多畝,人均三畝多。這本不算少,但由於土地貧瘠,產量很低,所以很窮。耕作方式相當原始,隻有在大片的耕地上,一年能用縣裏來的拖拉機翻兩次地。生產主要靠種糧食,以玉米等五穀雜糧為主,小麥因為產量低,種得很少,所以平時吃的絕大部分是粗糧。經濟作物有胡麻,黑豆等,基本是本村自用。有不大的菜地,種些土豆,洋白菜,胡蘿卜,菠菜,蔓菁,菜瓜等,產量有限,也是為本村人自己吃。

         集體副業很少,有個堿坊,是用鹽堿地上掃出的堿土,加水下大鍋熬,製成深褐色的堿塊,拉到縣城去賣。村裏的大車在農閑季節,能攬點運輸的活。電磨坊主要為本村社員服務,按加工糧食的重量記一點賬。油坊隻在秋冬季節幹一陣,把收獲的胡麻軋出油分給社員。此外,有些農民家有少量的家庭副業,常見的是養豬,羊,雞,兔等,規模都很小,既自己吃,也賣點錢。還有私人的豆腐坊,鐵匠 (打小農具),瓦匠 (蓋房),以及劁豬的,趕氈子的等,都是亦農亦工,小打小鬧。

        政治上,1947年共產黨來到並開始土改,分了田,劃了階級成分。地主,富農和反革命分子有十多戶,約占全村的百分之五到十。其餘的,貧雇農和中農約各占一半。可能是各地的土改不太一樣,中農沒有進一步分上中農和下中農。村裏的支書是47年入黨的老黨員,由於認字有限,一直就在村裏當幹部,58年下去過一段,後恢複;文革初靠邊站了,後又恢複,直到我們去。

        全村有少一半人姓馮,是村裏的“大姓”,此外還有幾個“小姓 ”及一些“單門小戶”。我們曾看到馮家的家譜,是老鄉偷著拿給我們看的,因為那時這東西屬於“四舊”。據這家譜記載,馮姓家族最初是在明洪武年間,隨著在洪洞縣大槐樹下集合的移民而來。最初隻有一個叫馮尚萬的男人,到本村時,這裏隻有幾戶人家。後來馮家逐漸人丁興旺,成為全村的“大姓”。

        村裏有一所小學,校址可能原是一座小廟,像個四合院,南麵是個坐南朝北的戲台。孩子們可以在這裏上到小學畢業,初中就得到外村上了。絕大多數孩子初中畢業後都回村務農,到縣城或其它什麽地方上高中或中專的極少,當然也有,還有以後考上大學的。我們生產隊隊長的大兒子就是文革中的大學畢業生,分配到縣城的岱嶽中學教書。

        後來從其它村的知青那裏慢慢得知,當地各村的概況基本大同小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