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犇的博客

音樂欣賞, 往事回顧
個人資料
正文

插隊生活回憶(4):來到村裏的第一天

(2010-12-07 10:02:29) 下一個

        從縣城到我們村約有十七八裏,一路上基本是平地,隻有些不大的上下坡。冬天,耕地裏沒有莊稼,還有大片荒地,由於有鹽堿,地麵呈灰白色。天氣比北京冷一些,遠處的群山上還能看到點點殘雪。大車很慢,約莫走了兩個小時,終於快到了。遠遠看去,隻見村莊的房屋和院落的土牆連成一片,呈淺黃色。村口已經有人群在等候歡迎了,站在最前麵的是小學生。我們連忙下了大車,排好隊向前走。進村時,又是一陣鑼鼓和口號。

         我們先被迎進大隊部,一進屋就讓我們上炕。因為冬天炕上比較暖和,當地的習慣也是請客人上炕坐。支書為我們介紹了其他幾位大隊領導,然後讓我們各自說出自己的姓名,這樣大家才算互相認識了。主人還專為我們燒了開水,用碗倒給我們喝。因為是鹽堿地,水有點鹹味。

         聊了一會,支書就帶我們去吃午飯。飯是大隊安排在臨時的知青廚房由一位老鄉給做的。那是我們到村裏的第一頓飯,記得是炸油糕加肉燴菜。油糕是黃米麵做的,有點像江米麵,粘的,黃顏色,糕裏包了些菜餡,用胡麻油炸的;肉燴菜裏有豬肉片,土豆,洋白菜等。說老實話,當時覺得這飯並不可口。但支書已經告訴我們,這是當地最好的飯,過年或辦喜事時才能吃到。

          飯後,隊幹部分頭帶我們到幾個臨時的住處。因為在我們的住房沒蓋好之前(政府給每個知青二百元安家費,其中主要是建房費),大隊安排我們在幾個老鄉家暫住,臨時的廚房就在其中一處。

          我和另外三個男生被安排在一位姓呂的貧農家裏,夫妻倆都是四十來歲,有兩男兩女四個孩子 (大女兒已經出嫁)。男主人一看就是那種特老實的人,很少說話;女的倒是愛說愛笑的。他家有一間房騰出來給我們住,不清楚大隊是不是為此給一些報酬,反正房東對我們都是很熱情,很照顧的。

          下午又忙了一些“安營紮寨”的雜事,把我們用的煤和柴禾拉到住處等。當時村裏已經通了電,但隻有大隊部,電磨坊,小學校等幾處有電燈,老鄉如果想自己家有電,必須自己出錢買從街道電線杆子到住家這一段的電線,所以我們住的老鄉家當時都沒有點燈。我們決定,自己出錢,盡快把電拉過來裝上電燈。                       

          晚上沒別的安排,我們都抓緊在煤油燈下給家寫信報平安。信封,信紙,郵票,漿糊等都是自己從北京帶來的,就是怕到了村裏不好買。關於村裏的郵件,我們得知,郵遞員除了周日每天上午來一次,可以把要發的信貼好郵票請他帶走。縣安置辦公室還為每個村的知青訂了一份<人民日報>,大隊還訂有<山西日報>和<參考消息>(關於《參考消息》,也可能是我記憶有誤。我確實記得在村裏的小學校看過《參考消息》,因為大隊的報紙都送到小學校,由一位住在學校的老師保存,但我是從68年底到73年8月插了將近五年隊,所以也可能是後幾年看到的。謝謝 ireadwrite 和 coach1960 兩位網友的指正),都是能看到前一天的。這些也給了我們一點類似安慰的感覺。

           寫過家信,我們在爐灶上熱了點水,洗了洗臉和腳,就躺下睡了。可能是因為換了環境,我半天也沒睡著。通過爐灶裏餘火的亮光,隱約能看見深褐色的屋頂,腦海裏不由得回想著幾天來的所見所聞…… 因為我們要求第二天就開始幹活,但村幹部們卻都說不急,所以還不知道明天幹什麽呢,至於以後的日子,心裏就更沒底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Chang_L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高斯曼' 的評論 : 謝謝! 是“人民日報”,我原來筆誤了,剛改過來。
高斯曼 回複 悄悄話 “村口已經有人群在等候歡迎了,站在最前麵的是小學生。我們連忙下了大車,排好隊向前走。進村時,又是一陣鑼鼓和口號。”

=== 外國元首級別的歡迎儀式!

“訂了一份” == 人民日報?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