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俄烏天然氣之爭想到中國糧食安全ZT
(2009-01-11 12:05:40)
下一個
從俄烏天然氣之爭想到中國糧食安全
北京1月11日電/由於在2009年天然氣供應價格和過境費用等問題上未能達成協議,7日,俄方以烏方無法保障全量輸送過境天然氣為由,停止經烏向歐盟供應天然氣。歐盟國家約四分之一的天然氣由俄羅斯提供,而俄羅斯輸往歐盟的天然氣80%途經烏克蘭。
中國網發表時評人餘豐慧文章稱,在這次天然氣爭端中,一些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程度高且又缺乏其他進口渠道的國家,如保加利亞、克羅地亞和馬其頓等,受到的衝擊更大,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等國短時期內受到的衝擊有限。
眼下歐洲又遭遇罕見冰雪嚴寒天氣,連日來歐洲東部和中部主要地區溫度降至-31度至-10度,已有10多人凍死,空中和陸路交通受阻。為應對 “斷氣”危機各國掀起搶購電暖氣的浪潮,很多人甚至開始使用幾十年前的劈柴引爐的取暖方法。總部設在巴黎的國際能源機構警告說,如果惡劣天氣和斷供局麵繼續到下周,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希臘和土耳其都將出現供暖和供電困難。7日一直試圖置身事外的歐盟出現重大轉變,開始積極介入。7日晚些時候,歐盟宣布,將派出觀察員對俄輸歐天然氣進入烏克蘭的所有8個過境點進行監測,這一要求已得到俄烏兩國領導人的同意。
在天寒地凍,居民需要大量天然氣過冬、度日的關鍵時刻,俄烏之爭升級,導致俄羅斯對歐盟國家和烏克蘭“斷氣”,確實令人吃驚。無疑,如果繼續 “斷氣”下去,最終受害的是普通老百姓。在天寒地凍時期“斷氣”,其實是一種要挾。天然氣涉及百姓的生活生計,最終必須解決問題。但前提是,一方或者多方必然做出妥協。顯然,作為天然氣供應商的俄羅斯具有明顯優勢。作為依賴於俄羅斯天然氣的烏克蘭以及歐盟必然處於被“要挾”的地步。
文章表示,從俄烏天然氣之爭想到了中國糧食安全問題,想到了圍繞糧食安全正在爭論的18億畝耕地紅線是否需要堅守的爭論。這次俄烏天然氣之爭使我們再次感悟到,把國計民生的東西寄托在其他國家是靠不住的。特別是有13億人口的中國。如果把13人的口糧寄托在國外,幷不是一些人所說的隻是非常個別的極端情況才會進口不來糧食,而是任何一個事件都會引發“斷氣、斷糧”。
政治可能成為首要因素。如果把糧食寄托在國外,中國的政治體製以及人權一直是西方國家挑刺的目標,可能導致以糧食為要挾,對中國提出政治上的要求。俄烏天然氣爭端的背後也有著深刻的政治原因。烏克蘭發生“顏色革命”後積極向西方靠攏,要求加入北約,而去年8月發生的格魯吉亞衝突更加深了兩國之間的裂痕。讓俄羅斯難以接受的是,烏克蘭對西方“投懷送抱”的同時卻享用著俄羅斯極為優惠的天然氣價格。
經濟貿易是最可能的影響因素。歐盟、美國一直在指責中國導致了世界貿易不平衡,甚至把金融危機的責任推到了中國身上,一直在強硬要求人民幣升值。我們不說是13億人口糧全部依托國際市場,就是有兩億人的口糧依靠進口,美國、歐盟將會把此作為籌碼要挾中國答應一切有利於其自身的經濟要求,那時,中國將哭笑不得。再者,無論經濟低迷或者高漲都將受製於人。經濟高漲必然價格上漲,百姓生活成本將增加甚至承受不了;經濟低迷時,出口國為了增加利潤肯定把目光盯在進口國必須接受的生活必需品上,通過提高價格,增加利潤是必然選擇。在俄烏天然氣之爭中,目前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麵臨巨大的財務壓力,公司至2007年底的債務總額已高達610億美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信貸融資更變得越來越困難,而油氣價格大幅下跌,也使其收入大幅減少。去年,俄售烏天然氣價格是每千立方米179.5美元,對東歐的標準報價是450美元。烏克蘭每年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500多億立方米,因此,提高對烏天然氣售價,俄天然氣股份工業公司每年將多增加數十億美元收入。
其他爭論可能殃及池魚。國際政治、貿易等爭端不斷,任何爭端都可能殃及到無辜的第三方。比如:俄烏天然氣之爭竟然將無辜的歐盟作為要挾對方的籌碼。一旦中國將糧食問題寄托在國外市場,不排除出現類似情況。
當然,戰爭、特大自然災害等極端情況自不必說了。
文章最後說,俄烏天然氣之爭再次警告中國,13億人口的中國糧食安全問題必須依靠自己解決,依靠在國內解決,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絕不能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