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釋迦牟尼是什麽人?
唐崇榮牧師回答:
釋迦牟尼是一個很偉大的人,是佛教的教主。他是印度東北部一個小王國的王子,他是生在基督之前,又在舊約之外,所以無法明白上帝特殊的啟示,他就從普遍的啟示去找一些道德原則去認識真理,所以他尋找真理。
釋迦牟尼尋找真理,孔子尋找道,而耶穌基督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這就是不同之處。
釋迦牟尼年輕的時候,他的父親怕他亂來,因為他是一個相當放蕩不肯受約束的王子,就為他娶了一個太太,盼望他安份在家。不久,在一次出遊的時候,他看見生老病死的痛苦,他發現原來大眾百姓並不像他在皇宮的生活那樣舒服,他就問:“為什麽會生?為什麽會病?為什麽會老?為什麽會死?”所以他就要尋找真理。當他回家裏的時候,聽到皇宮正在吹笛跳舞作樂的聲音,他就問仆人:“什麽事?”老仆人對他說:“好消息告訴你,今天你的妻子生了太子,你快快進去吧,因為你出門已久,太太很孤單.你快進去吧。”釋迦牟尼卻說:“我不進去了,我不要再看生老病死,我要明白道理,我不但不進去,你跟我走吧。”釋迦牟尼就把老仆人也帶走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己身,最後發現沒有得到什麽,所以他不再禁欲刻苦,照平常人一樣過平常的生活。有一天,在菩提樹下,他感到恍然大悟,明白真理了,所以就建立了佛教。他花了很長的日子,到處宣揚佛教的道理,但是今天佛教在發源地—印度,並沒有被接受(編者按:今天印度的主流宗教是印度教,而不是佛教)。
在中國有大乘佛教,東南亞有小乘佛教。從佛學的原理來說,大乘佛教是妥協的,遠遠離開原本的教旨,而小乘佛教與佛學是比較靠近的。
釋迦牟尼是一個宗教創辦人.是佛教的教主,但是釋迦牟尼不是救主,他講過一句話:“上天下地,唯我獨尊。”所以他不相信有一位外來的救主可以拯救人,他相信人人有佛性,人可以修身養性達到佛的地步。
釋迦牟尼與耶穌基督不同的地方:基督是神的道來到人間,以真理的身份告訴人們“你們要尋找的,你們沒有辦法找到,而那個真理就是我,我來找你們,我來拯救你們。”釋迦牟尼最後離開世界,而基督是擔當人類的罪惡,得勝死亡,從死裏複活的救主,這些都是他們不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