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術,地產投資,信仰家園,時尚生活
個人資料
正文

《如果讓我重新讀次研究生》——王泛森院士

(2014-02-17 03:09:43) 下一個

一、研究生與大學生的區別

    首 先跟大家說明一下研究生和大學生的區別。大學生基本上是來接受學問、接受知識的,然而不管是對於碩士時期或是博士時期的研究而言,都應該準備要開始製造新 的知識,我們在美國得到博士學位時都會領到看不懂的畢業證書,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我問了一位懂拉丁文的人,上麵的內容為何?他告訴我:「裏頭寫的是恭喜 你對人類的知識有所創新,因此授予你這個學位。」在中國原本並沒有博碩士的學曆,但是在西方他們原來的用意是,恭賀你 已經對人類普遍的知識有所創新,這個創新或大或小,都是對於普遍的知識有所貢獻。這個創新不會因為你做本土與否而有所不同,所以第一個我們必須要很用心、 很深刻的思考,大學生和研究生是不同的。

    (一)選擇自己的問題取向,學會創新

    你一旦是研究生,你就已經進入另一個階段,不隻是要完全樂在其中,更要從而接受各種有趣的知識,進入製造知識的階段,也就是說你的論文應該有所創新。由接受知識到創造知識,是身為一個研究生最大的特色,不僅如此,還要體認自己不再是個容器,等著老師把某些東西倒在茶杯裏,而是要開始逐步發展和開發自己。做為研究生不再是對於各種新奇的課照單全收,而是要重視問題取向的安排,就是在碩士或博士的階段裏麵,所有的精力、所有修課以及讀的書裏麵都應該要有一個關注的焦點,而不能像大學那般漫無目標。大學生時代是因為你要盡量開創自己接受任何東西,但是到了碩士生和博士生,有一個最終的目的,就是要完成論文,那篇論文是你個人所有武功的總集合,所以這時候必須要有個問題取向的學習。

    (二)嚐試跨領域研究,主動學習

    提出一個重要的問題,跨越一個重要的領域,將決定你未來的成敗。我也在台大和清華教了十幾年的課,我常常跟學生講,選對一個領域和選對一個問題是成敗的關鍵, 而你自己本身必須是帶著問題來探究無限的學問世界,因為你不再像大學時代一樣泛濫無所歸。所以這段時間內,必須選定一個有興趣與關注的主題為出發點,來探 究這些知識,產生有機的循環。由於你是自發性的對這個問題產生好奇和興趣,所以你的態度和大學部的學生是截然不同的,你慢慢從被動的接受者變成是一個主動 的探索者,並學會悠遊在這學術的領域。

    我舉一個例子,我們的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先生,得了諾貝爾獎。他曾經在中研院的周報寫過幾篇文 章,在他的言論集裏麵,或許各位也可以看到,他反複提到他的故事。他是因為讀了一個叫做馬亨教授的教科書而去美國柏克萊大學念書,去了以後才發現,這個老 師隻給他一張支票,跟他說你要花錢你盡量用,但是從來不教他任何東西。可是隔壁那個教授,老師教很多,而且每天學生都是跟著老師學習。他有一次就跟那個老 師抱怨:「那你為什麽不教我點東西呢?」那個老師就說:「如果我知道結果,那我要你來這邊念書做什麽?我就是因為不知道,所以要我們共同探索一個問題、一 個未知的領域。」他說其實這兩種教法都有用處,但是他自己從這個什麽都不教他,永遠碰到他隻問他「有沒有什麽新發現」的老師身上,得到很大的成長。所以這 兩方麵都各自蘊含深層的道理,沒有所謂的好壞,但是最好的方式就是將這兩個方式結合起來。我為什麽講這個故事呢?就是強調在這個階段,學習是一種「 self-help 」,並且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 self-help 」,而不能再像大學時代般,都是純粹用聽的,這個階段的學習要基於對研究問題的好奇和興趣,要帶著一顆熱忱的心來探索這個領域。

    然而研究生另外一個重要的階段就是 Learn how to learn ,不隻是學習而已,而是學習如何學習,不再是要去買一件很漂亮的衣服,而是要學習拿起那一根針,學會繡出一件漂亮的衣服, 慢慢學習把目標放在一個標準上,而這一個標準就是你將來要完成碩士或博士論文。如果你到西方一流的大學去讀書,你會覺得我這一篇論文可能要和全世界做同一 件問題的人相比較。我想即使在***也應該要有這樣的心情,你的標準不能單單隻是放在旁邊幾個人而已,而應該是要放在領域的普遍人裏麵。你這篇文章要有新 的東西,才算達到的標準,也才符合到我們剛剛講到那張拉丁文的博士證書上麵所講的,有所貢獻與創新。

 

二、一個老師怎麽訓練研究生
                            第 二個,身為老師你要怎麽訓練研究生。我認為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訓練,哪怕是自然科學的訓練,到研究生階段應該更像師徒製,所以來自個人和老師、個人和同 儕間密切的互動和學習是非常重要的,跟大學部坐在那邊單純聽課,聽完就走人是不一樣的,相較之下你的生活應該要和你所追求的知識與解答相結合,並且你往後 的生活應該或多或少都和這個探索有相關。

    (一)善用與老師的夥伴關係,不斷 Research

       我常說英文 research 這個字非常有意義, search 是尋找,而 research 是再尋找,所以每個人都要 research ,不斷的一遍一遍再尋找,並進而使你的生活和學習成為一體。中國近代兵學大師蔣百裏在他的兵學書中曾說:「生活條件要跟戰鬥條件一致,近代歐洲凡生活與戰 鬥條件一致者強,凡生活與戰鬥條件不一致者弱。」我就是藉由這個來說明研究生的生活,你的生活條件與你的戰鬥條件要一致,你的生活是跟著老師與同學共同成長的,當中你所聽到的每一句話,都可能帶給你無限的啟發。
                        
    回 想當時我在美國念書的研究生生活,隻要隨便在樓梯口碰到任何一個人,他都有辦法幫忙解答你語言上的困難,不管是英文、拉丁文、德文、希臘文 …… 等。所以能幫助解決問題的不單隻是你的老師,還包括所有同學以及學習團體。你的學習是跟生活合在一起的。當我看到有學生呈現被動或是懈怠的時候,我就會用 毛澤東的「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來跟他講:「作研究生不是請客吃飯。」

(二)藉由大量閱讀和老師提點,進入研究領域

 怎樣進入一個領域最好,我個人覺得隻有兩條路,其中一條就是讓他不停的念書、不停的報告,這是進入一個陌生的領域最快,又最方便的方法,到最後不知不覺學生 就會知道這個領域有些什麽,我們在不停念書的時候常常可能會沉溺在細節裏不能自拔,進而失去全景,導致見樹不見林,或是被那幾句英文困住,而忘記全局在講 什麽。藉由學生的報告,老師可以講述或是厘清其中的精華內容,經由老師幾句提點,就會慢慢打通任督二脈,逐漸發展一種自發學習的能力,同時也知道碰到問題 可以看哪些東西。就像是我在美國念書的時候,我修過一些我完全沒有背景知識的國家的曆史,所以我就不停的念書、不停***著自己吸收,而老師也隻是不停的 開書目,運用這樣的方式慢慢訓練,有一天我不再研究它時,我發現自己仍然有自我生產及蓄發的能力,因為我知道這個學問大概是什麽樣的輪廓,碰到問題也有能 力可以去查詢相關的資料。所以努力讓自己的學習產生自發的延展性是很重要的。

    (三)循序漸進地練習論文寫作

    到了碩士或博 士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完成一篇學位論文,而不管是碩士或博士論文,其規模都遠比你從小學以來所受的教育、所要寫的東西都還要長得多,雖然我不知道教育方麵 的論文情況是如何,但是史學的論文都要寫二、三十萬字,不然就是十幾二十萬字。寫這麽大的一個篇幅,如何才能有條不紊、條理清楚,並把整體架構組織得通暢 可讀?首先,必須要從一千字、五千字、一萬字循序漸進的訓練,先從少的慢慢寫成多的,而且要在很短的時間內訓練到可以從一萬字寫到十萬字。這麽大規模的論 文誰都寫得出來,問題是寫得好不好,因為這麽大規模的寫作,有這麽許多的腳注,還要注意首尾相映,使論述一體成型,而不是散落一地的銅錢;是一間大禮堂, 而不是一間小小分割的閣樓。為了完成一個大的、完整的、有機的架構模型,必須要從小規模的篇幅慢慢練習,這是一個最有效的辦法。

    因為受計 算機的影響,我發現很多學生寫文章能力都大幅下降。寫論文時很重要的一點是,文筆一定要清楚,不要花俏、不必漂亮,「清楚」是最高指導原則,經過慢慢練習 會使你的文筆跟思考產生一致的連貫性。我常跟學生講不必寫的花俏,不必展現你散文的才能,因為這是學術論文,所以關鍵在於要寫得非常清楚,如果有好的文筆 當然更棒,但那是可遇不可求的,文彩像個人的生命一樣,英文叫 style , style 本身就像個人一樣帶有一點點天生。因此最重要的還是把內容陳述清楚,從一萬字到最後十萬字的東西,都要架構井然、論述清楚、文筆清晰。
    我 在念書的時候,有一位歐洲史、英國史的大師 Lawrence Stone ,他目前已經過世了,曾經有一本書訪問十位最了不起的史學家,我記得他在訪問中說了一句非常吸引人注意的話,他說他英文文筆相當好,所以他一輩子沒有被退 過稿。因此文筆清楚或是文筆好,對於將來文章可被接受的程度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內容非常重要,有好的表達工具更是具有加分的作用,但是這裏不是講究漂亮的 style ,而是論述清楚。

                        
  三、研究生如何訓練自己

  (一)嚐試接受挑戰,勇於克服

    研 究生如何訓練自己?就是每天、每周或每個月給自己一個挑戰,要每隔一段時間就給自己一個挑戰,挑戰一個你做不到的東西,你不一定要求自己每次都能順利克服 那個挑戰,但是要努力去嚐試。我在我求學的生涯中,碰到太多聰明但卻一無所成的人,因為他們很容易困在自己的障礙裏麵,舉例來說,我在普林斯頓大學碰到一 個很聰明的人,他就是沒辦法克服他給自己的挑戰,他就總是東看西看,雖然我也有這個毛病,可是我會定期給我自己一個挑戰,例如:我會告訴自己,在某一個期 限內,無論如何一定要把這三行字改掉,或是這個禮拜一定要把這篇草稿寫完,雖然我仍然常常寫不完,但是有這個挑戰跟沒這個挑戰是不一樣的,因為我挑戰三次 總會完成一次,完成一次就夠了,就足以表示克服了自己,如果覺得每一個禮拜的挑戰,可行性太低,可以把時間延長為一個月的挑戰,去挑戰原來的你,不一定能 做到的事情。不過也要切記,碩士生是剛開始進入這一個領域的新手,如果一開始問題太小,或是問題大到不能控製,都會造成以後研究的困難。            
            
    (二)論文的寫作是個訓練過程,不能苛求完成精典之作

    各位要記得我以前的老師所說的一句話:「碩士跟博士是一個訓練的過程,碩士跟博士不是寫經典之作的過程。」我看過很多人,包括我的親戚朋友們,他之所以沒有 辦法好好的完成碩士論文,或是博士論文,就是因為他把它當成在寫經典之作的過程,雖然事實上,很多人一生最好的作品就是碩士論文或博士論文,因為之後的時 間很難再有三年或六年的時間,沉浸在一個主題裏反複的耕耘,當你做教授的時候,像我今天被行政纏身,你不再有充裕的時間好好探究一個問題,尤其做教授還要 指導學生、上課,因此非常的忙碌,所以他一生最集中又精華的時間,當然就是他寫博士、或是碩士論文的時候,而那一本成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也就一點都不 奇怪了。

    不一定要刻意強求,要有這是一個訓練過程的信念,應該清楚知道從哪裏開始,也要知道從哪裏放手,不要無限的追下去。當然我不是否 認這個過程的重要性,隻是要調整自己的心態,把論文的完成當成一個目標,不要成為是一種的心理障礙或是心理負擔。這方麵有太多的例子了,我在普林斯頓大學 念書的時候,那邊舊書攤有一位非常博學多文的舊書店老板,我常常讚歎的對他說:「你為什麽不要在大學做教授。」他說:「因為那篇博士論文沒有寫完。」原因 在於他把那個博士論文當成要寫一本經典,那當然永遠寫不完。如果真能寫成經典那是最好,就像美麗新境界那部電影的男主角 John Nash 一樣,一生最大的貢獻就是博士那二十幾頁的論文,不過切記不要把那個當作是目標,因為那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應該要堅定的告訴自己,所要完成的是一份結構嚴 謹、論述清楚與言之有物的論文,不要一開始就期待它是經典之作。如果你期待它是經典之作,你可能會變成我所看到的那位舊書攤的老板,至於我為什麽知道他有 那麽多學問,是因為那時候我在找一本書,但它並沒有在舊書店裏麵,不過他告訴我:「還有很多本都跟他不相上下。」後來我對那個領域稍稍懂了之後,證明確實 如他所建議的那般。一個舊書店的老板精熟每一本書,可是他就是永遠無法完成,他夢幻般的學位論文,因為他不知道要在哪裏放手,這一切都隻成為空談。

(三)論文的正式寫作

     1. 學習有所取舍

     到了寫論文的時候,要能取也要能舍,因 為現在信息爆炸,可以看的書太多,所以一定要建構一個屬於自己的知識樹,首先,要有一棵自己的知識樹,才能在那棵樹掛相關的東西,但千萬不要不斷的掛不相 關的東西,而且要慢慢的舍掉一些掛不上去的東西,再隨著你的問題跟關心的領域,讓這棵知識樹有主幹和枝葉。然而這棵知識樹要如何形成?第一步你必須對所關 心的領域中,有用的書籍或是數據非常熟悉。                  
      
2. 形成你的知識樹

    我昨天還請教林毓生院士,他今年已經七十幾歲了,我告訴他我今天要來作演講,就問他:「你如果講這個題目你要怎麽講?」他說:「隻有一點,就是那重要的五、六本書要讀好幾遍。」因為林毓生先生是海耶克,還有幾位近代思想大師在芝加哥大學的學生,他們受的訓練中很重要的一部份是精讀原典。這句話很有道理,雖然你不可能隻讀那幾本重要的書,但是那五、六本書將逐漸形成你知識樹的主幹,此後的東西要掛在上麵,都可以參照這一個架構,然後把不相幹的東西暫放一邊。生也有涯,知也無涯,你不可能讀遍天下所有的好書,所以要學習取舍,了解自己無法看遍所有有興趣的書,而且一但看遍所有有興趣的書,很可能就會落得普林斯頓街上的那位舊書店的老板一般,因為閱讀太多不是自己所關心的領域的知識,它對於你來說隻是一地的散錢。

     3. 掌握工具

    在 這個階段一定要掌握語文與合適的工具。要有一個外語可以非常流暢的閱讀,要有另外一個語文至少可以看得懂文章的標題,能學更多當然更好,但是至少要有一個 語文,不管是英文、日文、法文 …… 等,一定要有一個語文能夠非常流暢的閱讀相關書籍,這是起碼的前提。一旦這個工具沒有了,你的視野就會因此大受限製,因為語文就如同是一扇天窗,沒有這個 天窗你這房間就封閉住了。為什麽你要看得懂標題?因為這樣才不會有重要的文章而你不知道,如果你連標題都看不懂,你就不知道如何找人來幫你或是自己查相關 的數據。其它的工具,不管是統計或是其它的任何工具,你也一定要多掌握,因為你將來沒有時間再把這樣的工具學會。

     4. 突破學科間的界線

    應 該要把跨學科的學習當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是跨學科涉及到的東西必須要對你這棵知識樹有幫助,要學會到別的領域稍微偷打幾槍,到別的領域去攝取一些概 念,對於本身關心的問題產生另一種不同的啟發,可是不要泛濫無所歸。為什麽要去偷打那幾槍?近幾十年來,人們發現不管是科學或人文,最有創新的部份是發生 在學科交會的地方。為什麽會如此?因為我們現在的所有學科大部分都在西方十九世紀形成的,而中國再把它轉借過來。十九世紀形成這些知識學科的劃分的時候, 很多都帶有那個時代的思想跟學術背景,比如說,中研院的李院長的專長就是物理化學,他之所以得諾貝爾獎就是他在物理和化學的交界處做工作。像 諾貝爾經濟獎,這二十年來所頒的獎,如果在傳統的經濟學獎來看就是旁門走道,古典經濟學豈會有這些東西,甚至心理學家也得諾貝爾經濟獎,連 John Nash 這位數學家也得諾貝爾經濟獎,為什麽?因為他們都在學科的交界上,學科跟學科、平台跟平台的交界之處有所突破。在平台本身、在學科原本最核心的地方已經 search 太多次了,因此不一定能有很大的創新,所以為什麽跨領域學習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常常一篇碩士論文或博士 論文最重要、最關鍵的,是那一個統攝性的重要概念,而通常你在本學科裏麵抓不到,是因為你已經泡在這個學科裏麵太久了,你已經拿著手電筒在這個小倉庫裏麵 照來照去照太久了,而忘了還有別的東西可以更好解釋你這些材料的現象,不過這些東西可遇而不可求。 John Nash 這一位數學家為什麽會得諾貝爾數學獎?為什麽他在賽局理論的博士論文,會在數十年之後得諾貝爾經濟獎?因為他在大學時代上經濟學導論的課,所以他認為數學 可以用在經濟方麵來思考,而這個東西在一開始,他也沒有想到會有這麽大的用處。他是在數學和經濟學的知識交界之處做突破。有時候在經濟學這一個部分沒有大 關係,在數學的這一個部分也沒有大關係,不過兩個加在一起,火花就會蹦出來。

 5. 論文題目要有延展性

  對一個碩士生或博士生來說,如果選錯了題目,就是失敗,題目選對了,還有百分之七十勝利的機會。這個問題值得研一、博一的學生好好思考。你的第一年其實就是要花在這上麵,你要不斷的跟老師商量尋找一個有意義、有延展性的問題,而且不要太難。我 在國科會當過人文處長,當我離開的時候,每次就有七千件申請案,就有一萬四千個袋子,就要送給一萬四千個教授審查。我當然不可能看那麽多,可是我有個重要 的任務,就是要看申訴。有些申訴者認為:「我的研究計劃很好,我的著作很好,所以我來申訴。」申訴通過的大概隻有百分之十,那麽我的責任就是在百分之九十 未通過的案子正式判決前,再拿來看一看。有幾個印象最深常常被拿出來討論的,就是這個題目不必再做了、這個題目本身沒有發展性,所以使我更加確認選對一個 有意義、有延展性、可控製、可以經營的題目是非常重要的。

    我的學生常常選非常難的題目,我說你千萬不要這樣,因為沒有人會仔細去看你研究的困難度,對於難的題目你要花更多的時間閱讀史料,才能得到一點點東西;要擠很多東西,才能篩選出一點點內容,所以你最好選擇一個難易適中的題目。

    我 寫過好幾本書,我認為我對每一本書的花的心力都是一樣,雖然我寫任何東西我都不滿意,但是在過程中我都絞盡腦汁希望把他寫好。目前為止很多人認為我最好的 書,是我二十幾歲剛到史語所那一年所寫的那本書。我在那本書花的時間並不長,那本書的大部分的稿子,是我和許添明老師同時在當兵的軍營裏麵寫的,而且還是 用我以前舊的筆記寫的。大陸這些年有許多出版社,反複要求出版我以前的書,尤其是這一本,我說:「不行。」因為我用的是我以前的讀書筆記,我怕引文有錯 字,因為在軍隊營區裏麵隨時都要出操、隨時就要集合,手邊又沒有書,怎麽可能好好的去核對呢?而如果要我重新校正一遍,又因為引用太多書,實在沒有力氣校正。

    為什麽舉這個例子呢?我後來想一想,那本書之所以比較好,可能是因為那個題目可延展性大,那個題目波瀾起伏的可能性大。很多人都認 為,我最好的書應該是劍橋大學出的那一本,不過我認為我最好的書一定是用中文寫的,因為這個語文我能掌握,英文我沒辦法掌握得出神入化。讀、寫任何語文一定要練習到你能帶著三分隨意,那時候你才可以說對於這一個語文完全理解與精熟,如果你還無法達到三分的隨意,就表示你還在摸索。                         
    回到我剛剛講的,其實每一本書、每一篇論文我都很想把它寫好。但是有些東西沒辦法寫好,為什麽?因為一開始選擇的題目不夠好。因此唯有選定題目以後,你的所有訓練跟努力才有價值。我在這裏建議大家,選 題的工作要盡早做,所選的題目所要處理的材料最好要集中,不要太分散,因為碩士生可能隻有三年、博士生可能隻有五年,如果你的材料太不集中,讀書或看數據 可能就要花掉你大部分的時間,讓你沒有餘力思考。而且這個題目要適合你的性向,如果你不會統計學或討厭數字,但卻選了一個全都要靠統計的論文,那是不可能 做得好。

     6. 養成遵照學術格式的寫作習慣

    另 一個最基本的訓練,就是平時不管你寫一萬字、三萬字、五萬字都要養成遵照學術規範的習慣,要讓他自然天成,就是說你論文的腳注、格式,在一開始進入研究生 的階段就要培養成為你生命中的一個部份,如果這個習慣沒有養成,人家就會覺得這個論文不嚴謹,之後修改也要花很多時間,因為你的論文規模很大,可能幾百 頁,如果一開始弄錯了,後來再重頭改到尾,一定很耗時費力,因此要在一開始就養成習慣,因為我們是在寫論文而不是在寫散文,哪一個逗點應該在哪裏、哪一個 書名號該在哪裏、哪一個地方要用引號、哪一個要什麽標點符號,都有一定的規定,用中文寫還好,用英文有一大堆簡稱。在 1960 年代***知識還很封閉的時候,有一個人從美國回來就說:「美國有個不得了的情形,因為有一個人非常不得了。」有人問他為什麽不得了,他說:「因為這個人 的作品到處被引用。」他的名字就叫 ibid 。所謂 ibid 就是同前作者,這個字是從拉丁文發展出來的,拉丁文有一大堆簡稱,像 et. al. 就是兩人共同編的。英文有一本 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 就是專門說明這一些寫作規範。各位要盡早學會中英文的寫作規範,慢慢練習,最後隨性下筆,就能寫出符合規範的文章。

     7. 善用圖書館

    圖 書館應該是研究生階段最重要的地方,不必讀每一本書,可是要知道有哪些書。我記得我做學生時,新進的書都會放在圖書館的牆上,而身為學生最重要的事情,就 是要把書名看一看。在某些程度上知道書皮就夠了,但是這仍和打計算機是不一樣的,你要實際上熟悉一下那本書,摸一下,看一眼目錄。我知道現在從計算機就可 以查到書名,可是我還是非常珍惜這種定期去 browse 新到的書的感覺,或去看看相關領域的書長成什麽樣子。中研院有一位院士是哈佛大學信息教授,他告訴我他在創造力最高峰的時候,每個禮拜都到他們信息係圖書 室裏,翻閱重要的信息期刊。所以圖書館應該是身為研究生的人們,最熟悉的地方。不過切記不重要的不要花時間去看,你們生活在信息泛濫的時代,跟我生長在信 息貧乏的時代是不同的,所以生長在這一個時代的你,要能有所取舍。我常常看我的學生引用一些三流的論文,卻引得津津有味,我都替他感到難過,因為我強調要 讀有用、有價值的東西。

     8. 留下時間,精致思考

    還要記 得給自己保留一些思考的時間。一篇論文能不能出神入化、能不能引人入勝,很重要的是在現象之上作概念性的思考,但我不是說一定要走理論的路線,而是提醒大 家要在一般的層次再提升兩三步, conceptualize 你所看到的東西。真切去了解,你所看到的東西是什麽?整體意義是什麽?整體的輪廓是什麽?千萬不要被枝節淹沒,雖然枝節是你最重要的開始,但是你一天總也 要留一些時間好好思考、慢慢沉澱。 conceptualize 是一種非常難教的東西,我記得我念書時,有位老師信誓旦旦說要開一門課,教學生如何 conceptualize ,可是從來都沒開成,因為這非常難教。我要提醒的是,在被很多材料和枝節淹沒的時候,要適時跳出來想一想,所看到的東西有哪些意義?這個意義有沒有廣泛連 結到更大層麵的知識價值。

    傅斯年先生來到***以後,同時擔任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的所長及台大的校長。台大有個傅鍾每小時鍾聲有二 十一響、敲二十一次。以前有一個人,寫了一本書叫《鍾聲二十一響》,當時很轟動。他當時對這二十一響解釋是說:因為台大的學生都很好,所以二十一響是歡迎 國家元首二十一響的禮炮。不久前我發現台大在每一個重要的古跡下麵豎一個銅牌,我仔細看看傅鍾下的解釋,才知道原來是因為傅斯年當台大校長的時候,曾經說 過一句話:「人一天隻有二十一個小時,另外三小時是要思考的。」所以才叫二十一響。我覺得這句話大有道理,可是我覺得三小時可能太多,因為研究生是非常忙的,但至少每天要留個三十分鍾、一小時思考,想一想你看到了什麽?學習跳到比你所看到的東西更高一點的層次去思考。
                        
     9. 找到學習的楷模

    我剛到美國念書的時候,每次寫報告頭皮就重的不得了,因為我們的英文報告三、四十頁,一個學期有四門課的話就有一百六十頁,可是你連腳注都要從頭學習。後來 我找到一個好辦法,就是我每次要寫的時候,把一篇我最喜歡的論文放在旁邊,雖然他寫的題目跟我寫的都沒關係,不過我每次都看他如何寫,看看他的注腳、讀幾 行,然後我就開始寫。就像最有名的男高音 Pavarotti 唱歌劇的時候都會捏著一條手帕,因為他說:「上舞台就像下地獄,太緊張了。」他為了克服緊張,他有習慣性的動作,就是捏著白手帕。我想當年那一篇論文抽印 本就像是我的白手帕一樣,能讓我開始好好寫這篇報告,我學習它裏麵如何思考、如何構思、如何照顧全體、如何用英文作腳注。好好的把一位大師的作品讀完,開 始模仿和學習他,是入門最好的方法,逐步的,你也開始寫出自己的東西。我也常常鼓勵我的學生,出國半年或是一年到國外看看。像現在國科會有各式各樣的機 會,可以增長眼界,可以知道現在的餐館正在賣些什麽菜,回來後自己要作菜也才知道要如何著手。

    四、用兩條腿走路,練習培養自己的興趣

     最後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我們的人生是兩隻腳,我們不是靠一隻腳走路。做研究生的時代,固然應該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學業上,探索你所要探索的那些問題,可是那隻是你的一隻腳,另外還有一隻腳是要學習培養一、兩種興趣。很多人後來會發現他的右腳特別肥重(包括我自己在內),也就是因為忘了培養左腳。很多很有名的大學者最後都陷入極度的精神困擾之中,就是因為他隻是培養他的右腳,他忘了培養他的左腳,他忘了人生用兩隻腳走路,他少了一個小小的興趣或嗜好,用來好好的調解或是排遣自己。    
                    
    去 年夏天,香港《亞洲周刊》要訪問我,我說:「我不想接受訪問,我不是重要的人。」可是後來他們還是把一個簡單的對話刊出來了,裏麵我隻記得講了一段話:做 一個研究生或一個學者,有兩個感覺最重要 -- 責任感與罪惡感。你一定要有很大的責任感,去寫出好的東西,如果責任感還不夠強,還要有一個罪惡感,你會覺得如果今天沒有好好做幾個小時的工作的話,會有 很大的罪惡感。除非是了不得的天才,不然即使愛因斯坦也是需要很努力的。很多很了不得的人,他隻是把所有的努力集中在一百頁裏麵,他花了一千小時和另外一 個人隻花了十個小時,相對於來說,當然是那花一千個小時所寫出來的文章較好。所以為什麽說要趕快選定題目?因為如果太晚選定一個題目,隻有一年的時間可以 好好耕耘那個題目,早點選定可以有二、三年耕耘那個題目,是三年做出的東西好,還是一年的東西好?如果我們的才智都一樣的話,將三年的努力與思考都灌在上 麵,當然比一年還要好。

    五、營造卓越的大學,分享學術的氛圍

    現在很多人都在討論,何謂卓越的大學?我認為一個好的大學,學校生活的一大部份,以及校園的許多活動,直接或間接都與學問有關,同學在咖啡廳裏麵談論的,直接或間接也都會是學術相關的議題。教 授們在餐廳裏麵吃飯,談的是「有沒有新的發現」?或是哪個人那天演講到底講了什麽重要的想法?一定是沉浸在這種氛圍中的大學,才有可能成為卓越大學。那種 交換思想學識、那種互相教育的氣氛不是花錢就有辦法獲得的。我知道錢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的東西。一個卓越的大學、一個好的大學、一個好的學習環境,表示 裏麵有一個共同關心的焦點,如果沒有的話,這個學校就不可能成為好的大學。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積累過程

許多同學應該都還記得聯考前夕的焦慮:差一分可能要掉好幾個誌願,甚至於一生的命運從此改觀!到了大四,這種焦慮可能更強烈而複雜:到底要先當兵,就業,還是先考研究所?

 
我就經常碰到學生充滿焦慮的問我這些問題。可是,這些焦慮實在是莫須有的!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絕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毀了一個人的一生,也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救了一個人的一生。屬於我們該得的,遲早會得到;屬於我們不該得的,即使僥幸巧取也不可能長久保有。如果我們看清這個事實,許多所謂人生的重大抉擇就可以淡然處之,根本無需焦慮。而所謂人生的困境,也往往當下就變得無足掛齒。

 

      我自己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從一進大學就決定不再念研究所,所以,大學四年的時間多半在念人文科學的東西。畢業後工作了幾年,才決定要念研究所。碩士畢 業後,立下決心:從此不再為文憑而念書。誰知道,世事難料,當了五年講師後,我又被時勢所迫,整裝出國念博士。

 

      出國時,一位大學同學笑我:全班最晚念博士的都要回國了,你現在才要出去?兩年後我從劍橋回來,覺得人生際遇無常,莫此為甚:一個從大一就決定再也不鑽營 學位的人,竟然連碩士和博士都拿到了!屬於我們該得的,哪樣曾經少過?而人生中該得與不該得的究竟有多少,我們又何曾知曉?從此我對際遇一事不能不更加淡 然。當講師期間,有些態度較極端的學生會當麵表現出他們的不屑;從劍橋回來時,卻被學生當做不得了的事看待。這種表麵上的大起大落,其實都是好事者之言,完全看不到事實的真相。從表麵上看來,兩年就拿到劍橋博士,這好像很了不起。但是,在這兩年之前我已經花整整一年,將研究主題有關的論文全部看完,並找出研究方向;而之前更已花三年時間做控製方麵的研究,並且在國際著名的學術期刊中發表論文。

 
而從碩士畢業到拿博士,期間七年的時間我從不停止過研究與自修。所以,這個博士其實是累積了七年的成果,或者,隻算我花在控製學門的時間,也至少有五年),根本也沒什麽好驚訝的。

 

常人不從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來看待生命因積蓄而有的成果,老愛在表麵上以斷裂而孤立的事件誇大議論,因此每每在平淡無奇的事件上強做悲喜。可是對我來講,當講師期間被學生瞧不起,以及劍橋剛回來時被同學誇大本事,都隻是表象。

 
事實是:我隻在乎每天二十四小時點點滴滴的累積。拿碩士或博士隻是特定時刻裏這些成果累積的外在展示而已,人生命中真實的累積從不曾因這些事件而終止或加添。常有學生滿懷憂慮的問我,
我 完全可以體會到他們的焦慮,可是卻無法壓抑住對於這種話的感慨。其實,說穿了他所需要的就是兩年研究所加兩年工作,以便加深知識的深廣度和獲取實務經驗。 先工作或先升學,表麵上大相逕庭,其實骨子裏的差別根本可以忽略。在朝三暮四這個成語故事裏,主人原本喂養猴子的橡實是早上四顆下午三顆,後來改為朝三暮 四,猴子就不高興而堅持改回到朝四暮三。其實,先工作或先升學,期間差異就有如朝三暮四與朝四暮三,原不值得計較。但是,我們經常看不到這種生命過程中長 遠而持續的累積,老愛將一時際遇中的小差別誇大到攸關生死的地步。


最諷刺的是:當我們麵對兩個可能的方 案,而焦慮的不知何所抉擇時,通常表示這兩個方案可能一樣好,或者一樣壞,因而實際上選擇哪個都一樣,唯一的差別隻是先後之序而已。而且,愈是讓我們焦慮 得厲害的,其實差別越小,愈不值得焦慮。反而真正有明顯的好壞差別時,我們輕易的就知道該怎麽做了。可是我們卻經常看不到長遠的將來,短視的盯著兩案短期 內的得失:想選甲案,就舍不得乙案的好處;想選乙案,又舍不得甲案的好處。如果看得夠遠,人生常則八,九十,短則五,六十年,先做哪一件事又有什麽關係? 甚至當完兵又工作後,再花一整年準備研究所,又有什麽了不起?當然,有些人還是會憂慮說:我當完兵又工作後,會不會因為家累或記憶力衰退而比較難考上研究 所?

 
我隻能這樣回答:一個人考不上研究所,隻有兩個可能:或者他不夠聰明,或者他的確夠聰明。不夠聰明而 考不上,那也沒什麽好抱怨的。假如你夠聰明,還考不上研究所,那隻能說你的決心不夠強。假如你是決心不夠強,就表示你生命中還有其他的可能性,其重要程度 並不下於碩士學位,而你舍不得丟下他。既然如此,考不上研究所也無須感到遺憾。不是嗎?

 
人生的路這麽多,為什麽要老斤斤計較著一個可能性?我高中最要好的朋友,一生背運:高中考兩次,高一念兩次,大學又考兩次,甚至連機車駕照都考兩次。畢業後,他告訴自己:我沒有人脈,也沒有學曆,隻能靠加倍的誠懇和努力。現在,他自己擁有一家公司,年收入數千萬。

 

     
一個人在升學過程中不順利,而在事業上順利,這是常見的事。有才華的人,不會因為被名校拒絕而連帶失去他的才華,隻不過要另外找適合他表現的場所而已。反過來,一個人在升學過程中太順利,也難免因而放不下身段去創業,而隻能乖乖領薪水過活。福禍如何,誰能全麵知曉?

 


我們又有什麽好得意?又有什麽好憂慮?人生的得與失,有時候怎麽也說不清楚,有時候卻再簡單不過了:我們得到平日累積的成果,而失去我們不曾努力累積的!所以重要的不是和別人比成就,而是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功不唐捐,最後該得到的不會少你一分,不該得到的也不會多你一分。

 


好 像是前年的時候,我在往藝術中心的路上遇到一位高中同學。他在南加大當電機係的副教授,被清華電機聘回來開短期課程。從高中時代他就很用功,以第一誌願上 台大電機後,四年都拿書卷獎,相信他在專業上的研究也已卓然有成。回想高中入學時,我們兩個人的智力測驗成績分居全學年第一,第二名。可是從高一我就不曾 放棄自己喜歡的文學,音樂,書法,藝術和哲學,而他卻始終不曾分心,因此兩個人在學術上的差距隻會愈來愈遠。反過來說,這十幾二十年我在人文領域所獲得的 滿足,恐怕已遠非他所能理解的了。我太太問過我,如果我肯全心專注於一個研究領域,是不是至少會趕上這位同學的成就?我不這樣想,兩個不同性情的人,注定 要走兩條不同的路。不該得的東西,我們注定是得不到的,隨隨便便拿兩個人來比,隻看到他所得到的,卻看不到他所失去的,這有什麽意義

 


有次清華電台訪問我:老師你如何麵對你人生中的困境?我當場愣在那裏,怎麽樣都想不出我這一生什麽時候有過困境!後來仔細回想,才發現:我不是沒有過困境,而是被常人當作困境的境遇,我都當作一時的際遇,不曾在意過而已。 剛服完兵役時,長子已出生卻還找不到工作。我曾焦慮過,卻又覺得遲早會有工作,報酬也不至於低的離譜,不曾太放在心上。念碩士期間,家計全靠太太的薪水, 省吃儉用,對我而言又算不上困境。一來,精神上我過的很充實,二來我知道這一切是為了讓自己有機會轉行去教書(做自己想做的事)。三十一歲才要出國,而同 學正要回係上任教,我很緊張(不知道劍橋要求的有多嚴),卻不曾喪氣。因為,我知道自己過去一直很努力,也有很滿意的心得和成果,隻不過別人看不到而已。 我沒有過困境,因為我從不在乎外在的得失,也不武斷的和別人比高下,而隻在乎自己內在真實的累積。

 

我沒有過困境,因為我確 實了解到: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絕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有劇烈的起伏。同時我也相信:屬於我們該得的,遲早會得到;屬於我們不該得的,即使一 分也不可能加增。假如你可以持有相同的信念,那麽人生於你也會是寬廣而長遠,沒有什麽了不得的困境,也沒有什麽好焦慮的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