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炳湘、郭炳聯、郭炳江三弟兄
家父的好榜樣
家父郭得勝是新鴻基集團三位創始人之一,生長於貧苦家庭,父母早逝,自小由爺爺撫養。十來歲便到安南(即今越南)謀生,生活艱苦。後來回到廣州和上海工作。戰時南下澳門,與數名友好合股開洋貨店。到了五十年代初期,有鑒於澳門市場太小,便遷往香港發展。
我們數兄弟姊妹都生於澳門。在五十年代末算是小康之家。父親為人勤奮,重視誠信,在洋雜行業中享有盛譽,因此生意愈做愈好,奠定了事業的基礎。
父親很重視家庭,他以身作則,給我們樹立良好榜樣。不論工作多忙,他每天總盡量抽空回家吃晚飯,很珍惜與家人團聚的時間;即或偶然不得已外出,也是因為公事,從來不作無謂的應酬,也從來不因為事業發展而疏忽家庭。母親更整天待在家裏照料兒女和全家的起居飲食,督促我們做功課,無微不至。我們從小就深深體會到父母的愛。
父親為人公正,待兒女也從不偏心。假如我們做錯事、成績差、懶惰或撒謊,他無論怎麽忙碌,也要抽空責罰管教。責罰後,就耐心解釋為什麽我們必須受責,以及為什麽必須悔改等。他盡心竭力做好父親的責任,從來沒有因為心情不佳而打罵我們。每次受責罰後——雖然當時難免惶恐,我們都心服口服,從不因此而懷恨他,反之更尊敬他,覺得他說得很有理。聖經箴言三章11至12節這樣說:「耶和華所愛的,祂必責備,正如父親責備所喜愛的兒子。」我從父親的管教,深深體會到他對我們的愛。
我們長大後,相繼出國深造,偶而也犯錯,那時父親就從正麵開導鼓勵,讓我們知道哪裏做錯了。除此以外,他放手讓我們發展潛能,給我們很大自由發展自己的興趣與事業。聖經歌羅西書三章18至21節這樣說:「你們作妻子的,當順服自己的丈夫,這在主裏麵是相宜的。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不可苦待她們。你們作兒女的,要凡事聽從父母,因為這是主所喜悅的。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恐怕他們失了誌氣。」父親一直是我們的典範;他愛妻子,也從來不惹我們的氣。
雖然父親在世時沒有機會聽福音,但他教我們做人的原則與聖經大致吻合:要「愛人如己」,要「公義」。後來我認識了天父(上帝),從對家父的回憶,可稍為領略天父怎能既慈愛又公義。我感謝天父賜給我一位好父親,他對我人生有很大啟發。家父言行一致,從來不講一套做一套。他教我們為人誠信,要有公義,就像聖經箴言書上說的,誠信勝於權力、金銀;而智慧和學識比能力、權勢更重要。我常覺得聖經的教導,例如箴言所記,就像父親對兒子說話,指引他走正路。
認識慈愛天父(上帝)
一九九○年的一個晚上,年老的父親因心髒衰竭在醫院昏迷不治。真沒想到他這樣快便離開我們。這對我們全家打擊甚大。我們三兄弟痛定思痛,決定化悲淒為力量,秉承父親的遺願,同心擴展他的事業。
到了一九九四年底,那時我的事業正步上高峰,金錢、名譽和地位都不缺,家庭也美滿幸福;世人所重視的一切全都有了,就在這時,忽然感到莫名其妙的空虛。想到人生變幻莫測,歲月並不饒人,一個人不論成就多大,早晚仍不免一死,那時一切成空。人活著到底為了什麽?我站在高峰,卻不知道做人的目的;多麽可悲,也多麽矛盾!當時的感覺是既自信,又自卑。以前從沒有過這種感覺。內心極度惶恐傷痛。很體會聖經中所羅門王所寫的空虛感:「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人生走到盡頭,不免「銀鏈折斷,金罐破裂,瓶子在泉旁損壞,水輪在井口破爛,塵土仍歸於地,靈仍歸於賜靈的上帝……」(傳道書一2,十二1至8)
難道這就是人生的終局嗎?我心中像有一個很大很大的黑洞,沒有任何東西能填補。起初還以為工作過勞,於是嚐試運動、娛樂;但都沒有效,恐懼感一天一天增加。直到太太給我一本小冊子,打開一看,讀到約翰福音其中一章叫我們不要擔心,隻要信耶穌,這才心境平靜下來,感到很舒服。隨後便和太太一起去教堂。聽到教堂的音樂,牧師的講道,心裏感到一種莫名的喜樂、寧靜。我參加了啟發傳道課程,終於有一天遇到了上帝。在祂慈愛的光輝下,我看到人生的盼望,重擔卸下,心中得著平安。我信了耶穌,接受祂做我個人的救主。
信耶穌後,看聖經有很大感受。我常感謝天父上帝藉聖經教我怎樣做一個好父親、好丈夫和好兒子。我們隻要照祂的話去行,內心自然就有平安,也得著祂所賜的福樂。上帝與人的關係好像父子,約翰一書四章10節說:「上帝愛我們,差祂的兒子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這就是愛了。」
天父對我們的愛沒有條件,永不止息,勝過父親對我們的愛和我對子女的愛。所羅門王起初敬畏上帝,照上帝的吩咐行事為人,蒙上帝賜福;可惜後來離開上帝,偏行己路,智慧、學識、財富、田產、多子、長壽……,什麽都追求,獨不追求上帝;終於感覺一切都是虛空——世上一切都沒有價值,連屬世的生命也沒有價值。後來他重回上帝的懷抱,明白「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言九10)那時他才找到人生真義,就像新約路加福音第十五章所說的浪子。
舊約箴言是天父教導子民當怎樣行事為人,新約路加福音「浪子回頭」講父親對浪子的歡迎和饒恕,天父的愛何等偉大。
-----------
郭炳江(1951年-),香港企業家,祖籍廣東省中山,郭得勝的次子,郭炳聯之兄長。家族經營雜貨批發等。郭炳江曾遠赴英國升學,並獲得英國倫敦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及倫敦大學帝國學院土木工程係學士學位。郭炳江目前是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主席兼董事總經理。他亦是三號幹線有限公司主席、IFC DevelopmentLimited聯席主席、新意網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及東亞銀行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
附:香港電台第五台《豐富的人生》主持蕭明如對郭炳江先生的采訪:
蕭:你為什麽會對基督教產生興趣?
郭:大概在九零年,我父親因心髒衰竭導致腦部爆血管,在醫院昏迷不久就去世。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三兄弟有很強烈的心意要將父親一生創下的基業搞到最大、做到最好。在九四、九五年,三兄弟同心合意將願望達成,在世人眼中很成功,而我進入事業高峰,家庭幸福,人世間重視的金錢、名譽、地位都擁有了,但隨之而來的就是空虛。既自信又自卑,很矛盾,是以前從沒經驗過的。恐懼感一天比一天加強,初時還以為是工作過勞引致幻覺,於是我嚐試做運動、娛樂,但也不成功。恐懼在頭上壓下,令我愈來愈不能自控,也找不出原因。直至有一天,我太太給我一本小冊子,一打開便看到約翰福音其中一章提到,叫我們不要擔心,隻要相信祂。我開始感到很舒服,第二天便和太太一起去教堂。當聽到教堂的音樂、牧師的講道,心感到一種莫名的喜樂、平靜、舒服,心靈被充滿。接續開始便深入認識所信的是什麽。而教友對我的關懷、幫助,並不是出於我是郭炳江要討好我,而是真的關懷。很多時,神在人最成功或煩惱之時便尋找我們。但或許聲音很微小,我們不願聽。
蕭:在一般人眼中,你一切也很富足,還有什麽個人願望?
郭:當然有,但當每日接近神便會愈來愈少。當個人遵照神的命令而行,對自己的欲望有時會抵觸,或許有人會覺得我所做的很愚蠢、很不智,甚至認為個人愛心會被利用,但自己要克服這些偏見,跟主意思去做、在私人生活或事業上效法主。有時會對神不夠信任,受不住人的軟弱影響,受自己的欲望控製,這是在所難免的。
蕭:身為基督徒富商的你,會想到將快樂建築在別人身上嗎?
郭:信主後,對於別人的批評和心情已改變,我會站在他們的角度去了解,看到在水深火熱的人,我為他們祈禱,希望他們能在困惑中尋找到神,改變他們對生活的看法,令自己與家人所得的喜樂遠超物質。對於我所做的一切不是問心無愧,但可勉強做到接近水平,更接近神的心意去做。
蕭:什麽是你心目中的合理水平?
郭:我指是一個商人應有的正確道德,是否暴利要視個人觀點。但要小心,不是別人賺你的錢就是錯。最緊要是否對得起自己、別人和神,神教我們賺錢後去幫助有需要的人,而不是物質享受。
蕭:你對苦難的體會,能否足以令你明白勞苦大眾的心?
郭:小時候我隻是在中等家庭中成長,雖不是百分百了解水深火熱的真實感受,活在痛苦中的人,我亦為他們感到難過,求神保祐他們度過難關,隻望自己能盡責幫助他人。不是樂善好施,而是神要我去做,於是暗中去做,神給予的喜樂就不能言喻。講一個故事:當海星被衝上岸便會給太陽曬死,於是一位小朋友在岸邊不斷將海星拋回海裏,旁邊的朋友問:「海灘這麽大,你怎麽救呀?」孩子手執一隻海星便答:「唏!我起碼救了這一隻。」我想我就是這孩子的心境。錢隻能提供物質享受,卻不能有真幸福;錢就好像吸鴉片,隻會愈吸愈多,成為自己一種負累。
蕭:人生總有遺憾,你可曾有憾?
郭:最大的遺憾是我覺得自己對事業和別人怎樣看我都太執著,每日都在掙紮中,也未完全將耶穌放在首位,不是百分百跟隨主,但神已對我很好,多次將我在困境中拉出來。
蕭:你如何看金錢,可否分享管理錢財的心得?
郭:我隻是管家,錢是神的。我對錢越來越淡,賺錢不是最重要,而是神想我在工作上做什麽。我們提供服務和產品令顧客有家居歡樂,提高生活質素,令他們能接觸主;為社會提供就業崗位,為員工提供晉升機會……這是神要我做的。成功不在名譽、地位和財產,而是如何盡好自己本分。
蕭:聖經教導信徒要十一奉獻,你做到嗎?
郭:不要以為做了十一奉獻就完成責任,神是看重人心。最成功傳福音的不是最富有的教會,而是最有神的恩典的那些。如果能以錢取代我去公開講見證的話,我寧願將錢拿出來,但神不是這麽簡單,祂在乎我們的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