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4)
2009 (169)
2010 (680)
2011 (872)
2012 (1247)
2013 (1564)
(2010-10-27)
易銳民 報道 香港特派員 香港樓價持續上升,豪宅和一般住宅都比2008年金融海嘯時的低價位累計上升逾45%;而《施政報告》為了抑製樓價推出的“置安心”(先租後買)計劃,反而導致樓價上升一至兩成。 金管局昨天向立法會呈交香港最新經濟及金融形勢文件指出,目前香港豪宅樓價已較1997年的高峰期高出近14%,而一般住宅也比該高峰期隻低約一成。 目前的按揭(房屋抵押)利率低於2.5%,一般單位供樓人士的按揭還款與收入的比率超過40%,而豪宅業主則約70%。前者遠低於1997年樓市高峰期的逾10%利率,和逾100%的還款占入息比率。 目前樓按每宗平均貸款額約250萬港元(約41萬6656新元),貸款年期23年,都是近10年來新高。 金管局文件還指出,香港銀行資產質素進一步改善,不論是特定分類貸款比率、住宅按揭貸款拖欠比率等,與曆史高位比較都處於理想水平。 而銀行的戶口結餘自去年第四季達到3300多億港元後,持續回落至今年初的1500億港元,之後至今一直維持這個水平。 匯豐香港區總裁馬凱博表示,近日按揭申請宗數有放慢跡象,但不影響審批。他支持金管局要求銀行就樓按業務進行壓力測試,由於目前樓按利息水平低,銀行要了解當利率回升時客戶供款能力受到的影響。 馬凱博重申,銀行關注按揭客戶供款能力的變化,多於樓價的升跌。 另一方麵,中原地產研究部聯席董事黃良升指出,截至今年10月17日,反映本港樓價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錄得85.13點,與金融海嘯後的2008年12月28日的56.78點低位相比,樓價22個月累積上升49.9%。 他說,數據顯示近兩年香港樓市氣氛暢旺,主要是受低息持續及資金流入刺激影響,港人的買樓意欲強勁,帶動樓價不斷上揚。 他又稱,從2005年起,私樓住戶的供樓負擔比率,連續六年維持在35%至40%水平。 香港特首曾蔭權曾多次針對港人“買樓難”投訴作出回應指出,他們可考慮到新界較偏遠的地方置業。 美聯助理營業董事梁漢升則指出,新界區今年9月份樓價也比2008年低位大幅攀升45%,達到每平方英尺約4018港元,不過仍較1997年的5401港元高位,有約26%距離。 他說,目前利率仍然低,從而使新界區包括“置安心”屋苑地區的部分細價屋苑,出現供樓比租房更便宜的情況,預料這將吸引不少置業人士轉租為買。 |
《聯合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