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部 初期教會 第一章 新約教會的誕生 · 1.教會的曆史背景 · 2.教會的本質 · 3.有形環境的預備 · 4.屬靈環境的預備 · 5.教會的擴展 · 6.教會的特點 · 研討問題: 第二章 教會在風暴中(33-313) · 1.教會的英勇時代 · 2.使徒教會遭受逼迫 · 3.第一個逼迫基督徒的羅馬皇帝——尼祿 · 4.伊格那丟、遊斯丁與坡旅甲 · 5.馬可奧熱流繼續逼迫 · 6. 風暴中的平靜 · 7.摧毀教會的努力 · 8. 加利流宣布停止逼迫 · 研討問題: 第三章 教會內部的成長(33-25) · 1.教會內部成長的意義 · 2.教義重要嗎? · 3.使徒後時期的教會領袖 · 4. 護教者 · 5. 錯誤觀念的出現 · 6.教父們 · 7.信經和正典的製訂 · 8.主教製的形成 · 研討問題: 第四章 教會全麵得勝(313) · 1.「靠這記號,就必得勝」 · 2.米蘭詔論 · 3.教會得勝是一件奇跡 · 4. 教會曆史的轉折點 · 5.世界侵入教會 · 6.教會與政府的關係 · 7.猶利安恢複異教失敗 · 研討問題: 第五章 教會日形穩固(325-451) · 1.教會會議的角色 · 2.尼西亞會議(Council of Nicea) · 3.君士坦丁堡會議(Council of Constantinople) · 4.迦克墩會議(Council of Chalcedon) · 5.安波羅修(Ambrose) · 6.耶柔米(Jerome) · 7.「用許多禱告托住的兒子必不失落」 · 8.奧古斯丁衛護並解釋聖經 · 9.省主教與主教長製 · 研討問題: 第六章 教會漸趨腐化(100-461) · 1.許多罪惡出現 · 2.腐化的早期跡象 · 3. 腐化的原因 · 4.修道主義應運而起 · 5.教會逼迫傳異端者 · 研討問題: 第七章 教會曆劫而存,繼續增長(376一754) · 1.初期教會增長綜覽 · 2.羅馬——帝國的中心 · 3.日耳曼蠻族入侵羅馬帝國 · 4.西羅馬帝國滅亡 · 5.人口的分布 · 6.教會麵對雙重使命 · 7.古文明得以保存 · 8.法蘭克人歸信基督 · 9. 不列顛人歸信基督 · 10.日耳曼人與荷蘭人歸信基督 · 11.貴格利為中世紀教會的代表 · 研討問題: 第貳部 中世紀教會 第八章 教會喪失領域(632-732) · 1. 災禍的序幕 · 2.穆罕默德(Mohammed) · 3.許多省份被征服 · 4.都爾之役(Batt1e of Tours) · 5.淪入回教的失地 · 6.失敗的原因 · 研討問題: 第九章 教會組成聯盟(751一800) · 1.倫巴人(Lombards) · 2.丕平(Pepin) · 3.教皇變成屬世統治者 · 4. 查理變成查理曼 · 5.查理曼的成就 · 6.三大帝國 · 7.教會與法蘭克人 · 研討問題: 第十章 教皇權勢的發展(461一1073) · 1.教會組織的回顧 · 2.曆史事件加強教皇製 · 3.以欺詐手段增進教皇權勢 · 4.教皇尼古拉一世 · 研討問題: 第十一章 教會被政府控製(885一1049) · 1.歐洲在混亂中 · 2.封建製度的發展 · 3.諾曼人(Normans) · 4.意大利封建諸侯控製教皇 · 5.教皇投靠德國皇帝 · 6.教皇職位買賣 · 研討問題: 第十二章 教會分裂(1054) · 1.公元1000年時的歐洲 · 2.西方教會日耳曼化 · 3.教會分裂為二 · 4.靜止的東方教會 · 研討問題: 第十三章 修道主義與克呂尼革新運動 · 1.教會的靈性生活 · 2.修道主義與禁欲主義的興起 · 3.修道主義奠基在錯誤觀念上 · 4.克呂尼(Cluny)修道院 · 研討問題: 第十四章 教會為自由奮鬥 (1049一1058) · 1.羅馬教會曆經之階段 · 2.亨利三世協助克呂尼運動 · 3.教皇利奧九世 · 4.東西方分裂 · 5.克呂尼改革家麵臨難關 · 6.教皇司提及十世 · 7.希爾得布蘭遴選教皇 · 8.希爾得布蘭的早年 · 研討問題: 第十五章 教會繼續為自由奮鬥 (1056一1073) · 1.希爾得布蘭的明智外交 · 2.選教皇的新方法 · 3.教皇亞曆山大二世 · 4.希爾得布蘭成為教皇 · 5.教會與政府的關係 · 6.教會預備麵對更激烈摩擦 · 研討問題: 第十六章 教會被迫妥協(1073一1122) · 1.希爾得布蘭受克呂尼理想啟發 · 2.為「授衣權」奮鬥 · 3.亨利四世向貴格利七世挑戰 · 4.教皇革除德皇教籍 · 5.德皇假意降服 · 6.德皇前往意大利 · 7.德皇耐心等待 · 8.教皇與德皇相見 · 9.卡諾撒戲劇真相 · 10.摩擦仍然繼續 · 11. 沃木斯協約(The Concordat of worms) · 研討問題: 第十七章 教會發起十字軍運動 (1096一1291) · 1.十字軍東征的背景 · 2.土耳其人仇視朝聖者 · 3.教皇烏爾班二世發動第一次東征 · 4.十字軍東征的結果 · 5.十字軍東征的動機 · 研討問題: 第十八章 教會權勢頂峰時期 (1198一1216) · 1.又一位皇帝屈尊降卑 · 2.教皇依諾森三世(InnocentⅢ) · 3.依諾森的得勢 · 4.教皇權勢達到頂峰 · 5.拉特蘭會議 · 6.革新的需要 · 7.道明會(the Domincan Order) · 8.方濟會(The Franciscans) · 9.慕緣會 · 10.文藝複興的開始 · 研討問題: 第十九章 教會權勢衰微 (1294一1417) · 1.教皇波尼法修八世(BonifaceVM) · 2.一個新紀元 · 3.「巴比倫被擄」時期(Babylonian Captivity)(公元1309一1376年) · 4.大分裂時期(The Great Schism)(公元1378一1417年) · 研討問題: 第廿章 教會內部的困擾 (1200一1517) · 1.掙紮與改變 · 2.亞爾比根派(The Albigenses) · 3.瓦勒度派(The Waldenses) · 4.教會訴諸逼迫 · 5.威克裏夫(John Wycliffe) · 6.胡司(John Huss) · 7.三次大公會議 · 8.文藝複興 · 9.共同生活弟兄派 · 10.跨近改教運動的門檻 · 研討問題: 第叁部 改教時期的教會 第廿一章 教會開始動搖 (1517年10月31日) · 1.一個新紀元 · 2.告解禮的重要性 · 3.贖罪券(Indulgences) · 4.路德的早年 · 5.路德的歸正 · 6.九十五條 · 7.路德是博學之士 · 8.路德是天主教好信徒 · 9.張貼條文本為常事 · 10.九十五條廣被傳閱 · 11.九十五條的真正意義 · 12.改教運動的基本觀念 · 研討問題: 第二十二章 教會大大騷動(1517一1521) · 1.路德被傳到羅馬 · 2.迦耶坦無法對付路德 · 3.米爾提次較有成就 · 4.厄克向路德提出挑戰 · 5.來比錫之辨 · 6.風暴雲集 · 7.革除教籍 · 8.三份偉大的改教論著 · 9.路德焚毀教皇詔諭 · 10. 皇帝傳喚路德 · 11.沃木斯國會(The Diet of Worms) · 12.政治問題解決 · 13.路德第二次出席國會 · 14.路德被帶釗瓦特堡(Wartburg Cast1e) · 研討問題: 第二十三章 德國教會的改革 · 1.改教運動 · 2.路德恢複基督徒的自由 · 3.教會管理製度的發展 · 4.研讀與崇拜的材料 · 5.路德的得力助手 · 研討問題: 第二十四章 瑞士的改教運動 · 1. 慈運理 · 2.慈運理改革瑞士教會 · 3.慈運理與路德的不同 · 4.加爾文 · 5.加爾文的青年時期 · 6.加爾文成為領袖與作家 · 7.法惹勒把改教運動帶到日內瓦 · 8.幾乎所有複原教徒都屬路德派 · 9.加爾文與法惹勒在日內瓦同工 · 10.三年平靜生活 · 11.加爾爾文回到日內瓦 · 13. 加爾文與路德的異同 · 14.信心偉人們 · 研討問題: 第二十五章 重洗派 · 1.格列伯(Conrad Grebel) · 2.政教合一的緣起 · 3.改教分開 | · 4.重洗派對教會的看法 · 5.凡物公用 · 6.重洗派信徒受逼迫 · 7.蒙斯特王國(The Kingdom of Munster) · 8.門諾派(The Mennonites) · 9.亞米胥派(The Amish) · 研討問題: 第二十六章 西歐的改教運動 · 1.在法國的預備工作 · 2.路德在法國有廣大影響力 · 3.加爾文發揮領導作用 · 4.法國的改教運動成熟 · 5.在荷蘭的預備工作 · 6.加爾文成為主要的影響 · 研討問題: 第二十七章 蘇格蘭教會的改革(1557一1570) · 1. 在蘇格蘭的預備工作 · 2.諾克斯擴大加爾文的影響 · 3.諾克斯在蘇格蘭的改革事工 · 4.蘇格蘭教會組織起來 · 5.教會建立穩固 · 研討問題: 第二十八章 英國教會的改革(1534一1563) · 1.威克裏夫(John Wycliffe) · 2.丁道爾(Tynda1e) · 3.亨利八世作教會元首 · 4.亨利增加改革項目 · 5.愛德華六世(Edward VI) · 6.血腥瑪利治下的天主教複蘇 · 7.克藍麥(Thomas Cranmer) · 8.伊莉沙白時代的改教運動 · 研討問題: 第二十九章 羅馬教會從事改革(1545一1563) · 1.改革是全民的期望 · 2.西是乃斯(Ximenes) · 3.查理五世揀選亞良德(A1eander) · 4.教皇亞得良六世(Pope · 5.天特會議(The Counci1 of Trent) · 研討問題: 第三十章 複原派教會為生存奮鬥(1546一1648) · 1.查理五世致力鏟除改教運動 · 2.改教運動停頓 · 3.天主教主義複興 · 4.預格諾派為生存奮鬥(公元1562一1629年) · 5. 荷蘭的複原教徒(公元1568一1609年) · 6. 德國的三十年戰爭 · 7.雙方界限確定 · 研討問題: 第肆部 改教後的教會 第三十一章 英國教會仍然動蕩(1558一1689) · 1.英國的改教運動是漫長的 · 2.加爾文的影響 · 3.清教徒渴望改革 · 4.分離派脫離英國教會 · 5.清教徒獲得優勢 · 6.威斯敏斯特會議(The Westminster Assemb1y) · 7.清教徒統治結束 · 8.王權複興時代 · 9.威廉和瑪利(William and Mary) · 10.英國享受信仰自由 · 研討問題: 第三十二章 公理派 浸禮派 · 1.布饒恩(Robert Browne) · 2.公理派主義(Congregationalism) · 3.一本新譯聖經 · 4.斯彌特(smyth)、布魯斯特(Brewster)、羅賓孫(Robinson) · 5.浸禮派(The Baptists) · 6.克倫威莆傾向公理派 · 7.威斯敏斯特信條被采用 · 8.逼迫與奮鬥 · 9.衰退與成長 · 研討問題: 第三十三章 亞米紐斯主義貴格派 · 1.與原初的複原教主義分道揚鑣 · 2.亞米紐(Jacobus Arminius) · 3.多特會議(The Synod of Dort) · 4.亞米紐斯主義(Arminianism) · 5.貴格派創立者弗克斯(George Fox) · 6. 弗克斯的教導 · 7. 貴格派人數激增 · 研討問題: 第三十四章 敬虔主義 莫拉維弟兄會 · 1.路德派教會中的新運動 · 2.施本爾深信基督教是活的生命 · 3.富朗開(August Francke) · 4.富朗開推動宣傳工作 · 5.敬虔主義的嚴重缺點 · 6.弟兄合一會 · 7.親岑多夫伯爵(Count von Zinzendorf) · 8.赫仁護特(Herrnhut) · 9.莫拉維弟兄會組織教會 · 10.莫拉維弟兄會首創宣教事工 · 研討問題: 第三十五章 蘇西尼主義, 神體一位論, 現代主義 · 1.基督教教義的特色 · 2.蘇西尼主義否認三位一體 · 3.表西兄主義變成神體一位論(Unitarianism) · 4.現代主義(Modernism)不信超自然複原 · 研討問題: 第三十六章 循道派 · 1.衛斯理家庭 · 2.「聖潔會」(The Ho1y C1ub) · 3.衛斯理弟兄遇到莫拉維宣教士 · 4.衛斯理兄弟的歸正 · 5.英國教會的光景 · 6.約翰衛斯埋是傑出講員 · 7.循道派會社 · 8.循道派成立教會 · 9.衛斯理的方法 · 10.衛斯理的信仰 · 11.衛斯理的影響 · 研討問題: 第三十七章 東方教會與羅馬教會 · 1.東方希臘正統教會 · 2. 羅馬天主教會 · 研討問題: 第三十八章 德國與英國的宗教生活 · 1.路德派教會中教義的爭論 · 2.自然神論(Deism) · 3.低派、高派和廣派教會運動 · 4. 三次不從國教者運動的興起 · 研討問題: 第三十九章 改革宗教會大受逼迫? · 1.預格諾派興旺 · 2.路易十四逼迫預格諾派 · 3.庫爾(Antoine Court)與拉波(Paul Rabaut) · 4.教會渡過法國革命 · 5.德國的改革宗教會 · 6.蘇格蘭的長老教會 · 7.瑞士的改革宗教會 · 8.匈牙利的改革宗教會 · 9.荷蘭的改革宗教會 · 10.該伯爾的歸正宗 · 11.該伯爾的領導 · 12.該伯爾的改革 · 研討問題: 第四十章 教會再度增長 —— 自公元1500年到現在 · 1.教會的增長 · 2.大發現給教會帶來新世界 · 3.天主教的宣教工作 · 4.複原教的宣教工作 · 5.宣教的結果 · 研討問題: 第伍部 新大陸的教會 第四十一章 教會進入新大陸 · 1.早期探險者提倡天主教 · 2.聖公宗在美洲 · 3.公理派在新英格蘭 · 4.荷蘭改革宗教會抵達新大陸 · 5.戚廉斯成立第一間浸禮派教會 · 6.殖民地時期的天主教 · 7.貴格派 · 8.德國改革宗(German Reformed)在賓州 · 9.信義宗(The Lutherans)(注) · 10.其它德國團體 · 11.長老派主義(Presbyterianism)的紮根 · 12.循道派主義(Methodism)較遲到達 · 13.西班牙人殖民加州(California) · 研討問題: 第四十二章 教會經曆大覺醒 · 1.大覺醒 · 2.富瑞林浩生、滕能特、愛德華滋 · 3.懷特腓德 · 4.後果 · 研討問題: 第四十三章 新興國家的教會 · 1.統一的因素 · 2.獨立戰爭 · 3.廢除州立教會 · 4.切斷歐洲關係 · 研討問題: 第四十四章 十九世紀初期的教會 · 1.三件影響教會的事 · 2.長老派 · 3.浸禮派 · 4.循道派 · 5.東部第二次大覺醒 · 6.大複興與露天聚合(Camp Meetings) · 7.新宗派 · 8.差會 · 9.主日學 · 10. 神學院與大學 · 研討問題: 第四十五章 教會處於混亂時期 · 1.長老教會 · 2.聖公宗教會 · 3.移民使信義宗堅固 · 4.荷蘭改革宗教會 · 5.基督徒改革宗教會 · 6.天主教會因移民擴展 · 7.教派的興起 · 8.摩門教(The Mormons) · 9.安息日會 · 10.屬靈主義(Spiritualism) · 11.基督教科學會(Christian Science) · 12.耶和華見證人會(Jehovah’s Witness) · 13.反奴隸運動的興起 · 14.教會為奴隸問題分裂 · 15. 慕迪(Dwight Moody) · 研討問題: 第四十六章 教會麵對新問題 · 1.新移民不守清教徒式安息 · 2.社區福音工作 · 3.財富影響教會 · 4.社會問題 · 5.宗教教育 · 6.戰爭與和平問題 · 7.現代主義 · 8.宣教活動 · 研討問題: 第四十七章 加拿大教會 · 1.早期曆史 · 2.羅馬天主教 · 3.長老教會 · 4.其它教會 · 5.安立甘教會 · 6.改革宗教會 · 研討問題: 第四十八章 教會努力保守信仰 · 1.基要主義(Fundamentalism) · 2.基要派接受千禧年前說(Pre-millennialism) · 3.聖潔派(Holiness · 4.各宗派對抗自由神學主義 · 5.正統派長老教會 · 6.基督徒改革宗教會(The Christian Reformed Church) · 研討問題: 第四十九章 教會聯盟與聯合 · 1.兩股力量:分離與合作 · 2.教會聯盟的組成 · 3.教會聯合迅速發展 · 4.普世基督教協會 · 5.其它普世合一活動 · 研討問題: 第五十章 回顧與前瞻 · 1.回顧 · 2.前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