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朦朧 索朦朧

秦照的朦朧詩,探索詩。始建於2008。11。26。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第六術----【商君書】之帝王馭民五術

(2024-05-18 08:15:04) 下一個

第六術----【商君書】之帝王馭民五術

 

中國千古第一禁書

這本書是曆代君王治國之本

兩千多年隻有曆代君王和太子可以閱讀

中國普通老百姓很少有人知道有這部書

 

強國弱民這個中國特有治國理政理念

就是出自【商君書】

 

【商君書】提出了帝王馭民五術:

愚民,不可使民讀書通曉道理,便於統一思想;

弱民,國強民弱乃治國之本,務在弱民,弱肉強食;

疲民,為民尋事,使之疲於奔命,無暇顧及它事;

辱民,一使之沒有自尊自信,二使之子相互檢舉揭發,終日生活於恐懼氛圍之中;

貧民,除了生活必須,剝奪金銀餘物,人窮誌短。

最重要的是,“五者皆不靈,殺之”。此乃術之六。

所以,秦之暴政,世所罕見。

 

中國的統治者不需要治國,隻需要懂得這些馭民術。

毛澤東為何推崇法家?

讀書無用論,是為愚民;

國家控製所有生產資料,是為弱民;

大躍進,大煉鋼鐵,戰備,開山造田,是為疲民;

批判會,鼓勵檢舉揭發,是為辱民;

土地,住房都收走了,你還剩下什麽?貧民?

不是貧民的都殺了,是不是?讀書人都有罪,有錢有罪,敢反對的人有罪。此乃術之六。

中國脫離世界發展遲滯幾十年,極大遺憾。

 

商君書提出了“壹賞”“壹刑”“壹教”理念,主張建立高度極權政體。

此乃獨裁帝國極權統治。

希特勒,一個政黨一個主義一個領袖

斯大林,一個政黨一個主義一個領袖

金將軍,一個政黨一個主義一個領袖

中南海,一個政黨一個主義一個領袖

 

商鞅主張廢除詩書禮儀,認為“修善,孝弟,誠信,貞廉,仁,義” 是“六虱”。

看看乾隆盛世時真實的中國,

人們普遍的極度貧窮,

國民麻木冷漠,

官員貪汙無能

而且對百姓殘暴,

民眾根本沒有國家的概念。

 

你有沒有想過,

中國的老百姓為何

根本不在乎八國聯軍攻占北京?

你有沒有奇怪過,

中國古代很強大,又是大國,為何總被周邊蠻夷欺負?

國不知有民,則民不知有國。

老百姓在乎誰當皇帝?

 

包子什麽餡

從滿臉的褶子

是看不出來的

 

中國什麽國

幾千年曆史裏

寫的明明白白

 

秦照於2024/5/18。在六圓讀到一篇好文章,總結一下。

 

 

附:

中國千古第一禁書,令人不寒而栗

送交者: 遠山999於 2024-05-17 14:44 《六圓》

 

當年我就很迷惑, 評法批儒是個什麽雞毛,那些人不都死了很多年了嗎,跟新中國啥關係?但是我記得商鞅這個名字。商鞅變法,統一度量衡,利國利民。這麽一個好人,被車裂,夷三族,反動儒家真是壞。這就是我們從小學到的所謂曆史。

中國人很少知道有這麽一部書,兩千多年隻有曆代君王和太子可以閱讀。這本書是曆代君王治國之本,也是中國幾年前曆史的源泉。這本書就是商鞅所著【商君書】。任何一個中國人看完這本書,都會汗顏,汗流浹背,沉重到你喘不過氣。

在北京時,我喜歡琉璃廠,去翻古籍。後來有了網絡,看書方便了很多。若幹年前,我預感到中國將發生變化,就是發現以前常去的那些中文古典文學網站都消失了,很多書找不到了。我立即想到“焚書坑儒”這個典故。不過,即使在最開放的時期,任何編纂的古籍中,你也看不到【商君書】。

這幾天,在論壇討論,談到中國曆史,提到了強國弱民這個中國特有治國理政理念,想到了【商君書】。因為,將這個治國理念具體化的就是商鞅。商鞅原名衛鞅,春秋戰國百子之一,法家代表人物。【商君書】收錄於【漢書,藝文誌】中,原文有二十九篇,現保留有二十四篇。

【商君書】提出了帝王馭民五術:愚民,不可使民讀書通曉道理,便於統一思想;弱民,國強民弱乃治國之本,務在弱民,弱肉強食;疲民,為民尋事,使之疲於奔命,無暇顧及它事;辱民,一使之沒有自尊自信,二使之子相互檢舉揭發,終日生活於恐懼氛圍之中;貧民,除了生活必須,剝奪金銀餘物,人窮誌短。最重要的是,“五者皆不靈,殺之”。所以,秦之暴政,世所罕見。

通讀中國曆史,你會很迷惑,為何任何無能的皇帝都能穩坐江山?為何隻有皇室宗親可以造反,民眾隻能順從?中國人如此吃苦耐勞,中國古代農業技術相當發達,為何曆朝曆代中國人都很難活下去?為什麽中國的統治者都是最壞的?無它,中國的統治者不需要治國,隻需要懂得這些馭民術。毛澤東為何推崇法家?你看看毛澤東建國後都幹了些什麽。讀書無用論,是為愚民;國家控製所有生產資料,是為弱民;大躍進,大煉鋼鐵,戰備,開山造田,是為疲民;批判會,鼓勵檢舉揭發,是為辱民;土地,住房都收走了,你還剩下什麽?貧民?不是貧民的都殺了,是不是?讀書人都有罪,有錢有罪,敢反對的人有罪。澤東熟讀曆史,百子之中,獨拜商子,正是因為毛澤東信奉商鞅之法。

清朝,有個33兩銀子典故。當時,朝廷做過計算,普通人一家一年生或費用需要36兩銀子,所以必須保障他們一年隻能掙夠33兩,不會餓死,但疲於為生活奔波。當生活沒有保障,人就會恐懼。為了生存他們就什麽都願意接受。乾隆盛世,大英帝國本對清朝有敬畏之心,他們認為當時的中國非常富裕。大英帝國派出的使團,因為路線出錯,本該到達天津,卻在浙江登陸。使團中約翰保羅隨行記“我看乾隆盛世”記載了真實的中國,人們普遍的極度貧窮,國民麻木冷漠,官員貪汙無能而且對百姓殘暴,民眾根本沒有國家的概念。你有沒有想過,中國的老百姓為何根本不在乎八國聯軍攻占北京?你有沒有奇怪過,中國古代很強大,又是大國,為何總被周邊蠻夷欺負?國不知有民,則民不知有國。老百姓在乎誰當皇帝?

商君書提出了“壹賞”“壹刑”“壹教”理念,主張建立高度極權政體。記住,這是在兩千多年前,希特勒的一個政黨一個主義一個領袖也許是從商鞅【商君書】抄襲的。商鞅主張廢除詩書禮儀,認為“修善,孝弟,誠信,貞廉,仁,義” 是“六虱”。所以,說中國兩千年封建統治並不正確。封,是分封製;建,是按照禮儀規矩行事。雖然,儒家文化在後期成了主流,但中國的治國理念一直是商鞅建立的極權統治。這種文化和社會兩層皮一直延續到今天。也就是說,理論隻是用來宣傳的,而不是為治國服務。

【商君書】秘而不宣,個中道理你明白了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