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立刻南下,西進。改變1962年西輕東重的策略,而是雙管齊下,兩大軍區聯合作戰,徹底解決印度東北地區問題和錫金問題,恢複我國西南地區傳統邊境線,恢複錫金政權與扶植阿薩姆獨立政權。
蘭州軍區南下亞東,在查果拉和塔克遜地區擺出緊張姿態,而主力悄然南下,一部於查果拉南100公裏、康布鄉境內向西展開部隊出境,因為這裏
1:人煙極度稀少但臨近亞東腹地,且河流眾多,沿途季節性小路密集。
2:最接近印度咽喉地帶的我國無人區,南下60公裏即可切斷整個阿薩姆平原。
3:最接近錫金,部隊沿康布馬曲西北支流逆流而上即可出現在印度邊境重鎮拉窮市正麵50公裏內。奪取該鎮後直插西麵甘托克,恢複錫金政權。
4:拉窮市以北沒有印度重裝部隊,因為印度人認定我國絕對不敢插手錫金事務,這樣反而使我軍在解決錫金問題的同時沒有後顧之憂。
5:我軍部隊從西藏崗巴縣大規模翻越雪山、直接出境錫金的難度相當大,且遠離錫金腹地。部隊在大規模接觸作戰前將疲於奔命。
蘭州軍區另部主力應沿康布麻曲繼續南下,直出亞東縣最南端的龐達、拉馬斯庶,主力快速、有力地插入印度咽喉、占領大吉嶺至西裏古裏地段,切斷100公裏寬的印度次大陸--阿薩姆咽喉,此地戰略價值於印度相當於我國二連浩特--張家口--承德於關內關外之意義。合圍阿薩姆後,該地區北麵、西麵與我國與不丹接壤,東麵、南麵臨緬甸與孟加拉國,將完全被隔離於印度次大陸之外。
成都軍區與1962年戰略任務大致相同--南下藏南至布拉馬普特拉河平原,直至全線海拔表顯示0米即為我國傳統邊境線,但收複該地區全部9萬平方公裏領土後,繼續前出至印度領土境內。部隊從錯那、米林與察隅地區山口分別進入我國藏南地區。
錯那地區部隊是成都軍區主力,快速部隊應越過我方一向的談判重點--達旺地區,出其不意直抵/空降於達旺以南80公裏色拉山口並扼守,以迅雷之速度接觸南方衝擊平原地帶的印度陸軍主力。色拉山口以北印度邊防部隊交由拉薩和日喀則警備區武警部隊應付。機械化部隊應越過德讓宗出至邦迪拉以南,穿插切割邦迪拉以北印度陸軍輕裝部隊,迅速衝出喜瑪拉雅山區後接觸印度陸軍機械化部隊,以敵人最意想不到的力度和速度出現在敵人最意想不到的印度平原地區。但不要停止在傳統習慣線,而是西進接應蘭州軍區亞東地區出境部隊,直搗印度次大陸咽喉的東關口阿裏布爾杜阿爾地區。以鞏固我軍對印度咽喉地帶的扼守,並威懾阿薩姆邦首府英帕爾。
察隅地區部隊地形最為複雜,山高林密,但也是我國實際控製線距離傳統習慣線最近的地區,該地區邊境無印度重裝部隊。我軍可以最快速度越過傳統習慣線直達印度東北邊城薩地亞和廷蘇基亞。威懾阿薩姆東南重鎮科西馬。如果緬甸同意我昆明軍區入境直搗科西馬,則阿薩姆東部全境盡為我所有。
阿克賽欽地區因地形原因,不會有大規模陸軍接觸。
我軍應同時派出小股騷擾部隊出現在不丹、印度、緬甸邊境,在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的心理優勢基礎上,繼續造成我國從克什米爾至緬甸、新疆至雲南全線俯衝南壓的心理態勢。讓印度吹噓的東北軍區魂消於無型,形消於無望,攻防於無序,進退於兩難。
總之是速度與決心,是高機動分隔與大跨度縱深,在戰場上讓印度人來不及應對這個過去40年裏在談判桌上委曲求全的對手,槍響的那一刻,傳統習慣線已不是我們的目的,傳統習慣線以南、以東、以西200公裏才是我們的目標。62年我們做到了,當解放軍部隊突然出現在印度兵麵前,當印度人突然麵對百年積弱的中國,他的第一反應是驚呼:We saw the Chinese soliders, eyeball-to-eyeball. 現在我們一樣可以做到,隻不過不是印度過去四十年打的阿魯納恰爾邦那個小算盤了,而是我們製定的印度東北軍區大算盤,躍過阿薩姆平原,到孟加拉國邊境去 eyeball-to-eyeball, 到新德裏東北200公裏去eyeball-to-eyeball。讓神聖的藏南。從此再也沒有咖哩味的eyeb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