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MD, A-Z(chinese)

(2013-03-27 19:32:45) 下一個
前幾天在上讀了一位女士寫的文章關於孩子考上醫學院的體會。她自豪之情溢於言表。我也為她高興。因為我有相同的體會。我的兒子大約比她的兒子大十歲。美國醫學院畢業,做 了三年的駐院醫師後,一年的留院內科醫師 ( hospital doc), 然後再三年的胃腸道專科訓練 (G.I. fellow). 一路走來, 磕磕碰碰, 還算順利。 現在在西海岸做胃腸道專科醫師。

沒有得諾貝爾獎的雄心壯誌, 但也小日子過得遂順,像個美國上層專業人士。影響醫師前途的倒不主要取決於醫學院的排名。更重要的是他接受訓練的教學醫院。 最好的當然是哈佛, 耶魯, Johns Hopkins 等醫學院的附屬醫院。好的教學醫院美國各個州都有。有名的教學醫院擠破頭。他們挑選駐院醫師的標準大致象醫學院錄取新生。學習成績以及教授推薦。

三年的駐院醫師日子不好過,第一年尤其吃力。 一周七天平均每周工作120 小時。有時還要多。想想自己一周工作四十小時, 回家後還覺得累。 據說外科駐院醫師工作時間更長。 直到有一年, 大約是 2002-03 年,在紐約一家醫院,一個肝髒移植手術的供者,應該是術前身體情況很好的人在手術後監護病房裏死了。 追查責任,當夜值班的是個第一年的駐院醫師。在搶救此病人之前已經連續值班24小時,腦子反應已經不很靈敏了。 遂後國會立法,醫師訓練每周工作不能超過120 小時。 當然,駐院醫師空下來可以睡覺。 但是機會不多, BB機一直在叫。 護士把小醫師當作差遣的對象。 有事就讓小醫師跑前麵。第三年的駐院醫師比第二年的好過。第二年的比第一年的好過。因為他們下麵有第一年的駐院醫師墊底。在美國每個醫師都是這麽熬過來的。

有很多中國來的醫生,經過幾年苦讀,通過 board examination,也爭取到了駐院醫師的位子,但就是過不了這第一年。 大多數是因為英語過不了關,其次是因為年記太大,體力跟不上。我有一個朋友,在美國拿了個Ph D,大學裏做研究做不出什麽名堂,就下定決心考醫生執照。 他的底子不錯,一些關鍵科目,生理學,生物化學,藥理學,遺傳學, 分子生物學,等, 念Ph D 時,搞得很深。 考了一次就通過了。 (用功三五年,考三五次通過的不在少數。通不過的也不少)。 他找到一個駐院醫師的位置時已經過了四十五歲。但是本來就沒有做過幾年臨床,又離開了近十年,美國的醫院和中國國內很不相同。天天在醫院裏奔上奔下十幾個小時,沒有一點空。 連吃飯的時間也沒有。睡到床上就是不能入睡。到後來,吃藥也睡不著。 兩個月下來,隻能打道回家。實在做不下去了。

在十年前,第一年的駐院醫師每年掙三萬五。第二年四萬。 第三年四萬五。 按每小時平均工資算,低於法定最低工資, $7.25一小時。現在大概會多一點吧。 我那孩子,身體壯,頭腦簡單, 沒心事,吃得下,睡得著,多跑幾個樓梯也無所謂,有個十分鍾也能打個盹。三年的駐院醫師就這樣做出來了。熬過三年的駐院醫師訓練,下一步就要決定專業(specialty)。美國醫學院教育學生從社會需求出發。

鼓勵學生選擇家庭醫生 (family care), 或者普內科, 小兒科,婦科, 而不鼓勵專科。最熱門的是放射科,耳鼻喉科。因為後者可以兼做整形外科。要進熱門專業不容易。不要把美國社會太理想化,走後門的事多得是。美國長大的年輕華人多半富於理想,帶粉紅色的眼鏡看美國社會 with pink spectacles. 我那孩子駐院醫師做出後,開始一心要當家庭醫生,一方麵也因為家庭醫生訓練隻有一年,出來就能掙大錢!我和他媽苦口婆心做他的思想工作。 他頂不住我們的囉嗦就申請了胃腸道的fellowship。但是這一年的位置已經給別人了。他就在醫院裏做了一年的留院內科醫師 ( hospital doc), 主要工作是在病房裏值班。有時幫別的醫生做點小事,半天也可以掙 $200-300 的外快,稱之為 Moonlighting, 意思是晚上月亮光下打零工。醫院裏做一年的收入大約是$200K, 比起那駐院醫師掙的吃飯錢來是闊氣多了。

次年他就開始做 G.I. fellowship。 要上課,要坐門診看病人, 要值班,要做研究出文章。但還是要比駐院醫師好過得多。 第一年的stipend 是 五萬,第二年五萬五,第三年大約是六萬吧。有空時,他還可以掙外快 -- moonlighting。 G. I. Fellowship 的要求也簡單,做滿 3000 個結腸鏡,爭取考出胃腸道專科醫生的執照 就行。一般說來都能通過。通不過就多考一次,甚至兩次。但是考試費用很高。 好像考一次要一二千元。不同專業醫生的收入相差幾倍到十幾倍。家庭醫生和小兒科醫生相對較低。現在起薪大約十多萬一年。外科有三,四十萬。胃腸道專科也有二,三十萬。 地區差別也很大。沿海和都市地區大家都願意去,收入也就上不去。

窮鄉僻壤,缺醫少藥,醫生的收入加倍的高。照我兒子說,在窮鄉僻壤,有錢也沒有地方用,不但房子便宜,好的飯館也沒有。他找工作時,我也在網上看,內華達州的沙漠地區,胃腸道專科醫生起薪高達六十萬。但是紐約, 波士頓,洛杉磯附近隻有二十萬出頭。最後在西海岸的大都市找到一個位置,三十萬起薪,加上養老金四萬。簽合同後馬上付給紅包bonus 兩萬大洋。一年後,再加薪三萬五。我做爹的從來沒有過這樣的好事。他那個胃腸道科裏,除了他,其他沒有一個人做全班的 (full time)。五十歲以上的做一周,休一周。比他大幾歲的,一星期有做三天的,也有做四天的, 也有做兩周停一周的。理由不外是錢掙夠了,人活著除了掙錢還應該有其他的追求。這樣的瀟灑在其他的行當裏大概是不多的吧。

倒是在醫學院裏做教授的收入不高,似乎社會地位也不及臨床醫生。聽我兒子說,如果這些教授真的有兩把刷子就不在醫學院裏教書,而去看病人去了。倒是臨床醫生想出名,到醫學院裏兼職做教授,圖個名利雙收。這樣看來,是否我們華人的後代都應當做醫生呢? 我在兒子進醫學院以後,我不擔心他功課跟不上。 一直擔心的是病房裏要求他弄屎弄尿,還有難聞的嘔吐物,又是血又是膿,臭哄哄的長期臥床病人,是否情緒上過得去。教學醫院很多地處貧民區,收的病人很多是窮人,不少是無家可歸的流浪漢。艾滋病人也不少。因為美國長大的孩子從來看不到這些東西。除了自己的大小便,從來不碰也不看別人的。好在我的孩子對此不甚敏感。

現在每天做十五,二十個結腸鏡手術。手裏的器具在病人的肛門裏進進出出,稀糞橫流,臭屁連連。 原因是手術中,要打空氣到裏邊去擴張腸道。他倒不感到悪心。每天回家吃飯不影響胃口。我懷疑每個想做醫生的中學畢業生是否都能過這一關。訓練不一定對此有效。另一個職業要求是熬夜。年輕時熬夜無所謂,有了家庭,到了中年,這就成了很大的負擔。尤其做麻醉師,產科,心髒科,創傷外科,急診科,無論白天黑夜,有病人來,醫生就得去。病人沒處理完,醫生不能走。還有一個問題是訓練的時間太長。大學畢業以後還要將近十年的時間。 四年醫學院畢業,出來就是M. D.。 但是不能看病人。三年的駐院醫師是一定要做的。專科訓練有長有短。家庭醫生訓練一年最短。胸外科,特別是心髒外科要求七年。

後果是孩子成家就可能很晚。 是女孩的話更麻煩。筆者目睹好幾個女同事,事業有成。但是想到找丈夫的時候,發現有問題了。原因不說也知道。各個行當都一樣。女醫生更麻煩。到後來,一個哥倫比亞醫學院畢業的,四十歲時嫁了個離了婚的老頭。婚後生了一對雙胞胎,好像隻有幾個月,一頭黑發白了一小半。 另一個布朗大學醫學院畢業的,三十八歲時嫁了個做計算機的猶太人,沒有讀過研究生,去年被解雇了,一直找不到工作。女同事常私下對筆者說,一家開銷全靠她,心理不平衡,負擔覺得太重。 結婚後生了個男孩,現在她丈夫在家全職帶孩子。男孩子好一點。幾年前,公共電視台播放一則記錄片,跟蹤十二個哈佛醫學院的新生二十年。記錄他們的職業生涯和私生活。有一個內容我記得特別深刻。 幾個結了婚的,到後來都離了婚。 甚至結婚離婚好幾次。女醫生們都結婚得很晚,和前妻的子女生活在一起。未婚的男駐院醫師是醫院裏女護士的獵物。這些洋人女護士人長得健美,工資高,十萬左右不在少數,又會打扮,又肯投資在你兒子身上,性經驗豐富,毫無顧忌。她們特別清楚這些小醫生的價值。抓到一個,一生的飯票都搞定了。萬一不合,鬧離婚也能斬一大塊。再加上你兒子還可能在病房裏有求於她們。 如果你不想有個這樣的洋媳婦,就得早作準備。

筆者在兒子醫學院四年級時,得知他和一個華人女孩拍拖,馬上叫他帶回家來看看。一看之下, 聰明伶俐,是第一代的移民,又是老媽的同鄉,有共同語言。 還沒有畢業就逼著他們結婚。女孩子求之不得。男孩子糊裏糊塗。費用老媽全包了。現在孫子已經七歲多了。夫妻感情良好,婆媳關係和煦。一句話,孩子結婚要早,特別是女孩子絕對不能超過三十歲。最好在二十五歲以前。 這樣的結合,功利的考慮比較少。 如果你有一個女兒進了醫學院,一定要她把成家看得比立業重要。為辦喜事休學兩年也是值得的。我們做父母的應當是旁觀者清,女兒當了醫生增加了成家的難度,減少了選擇的範圍。去年筆者一位好友喜得外孫子,郵寄來一盒巧克力,還打電話來連連道謝。說是多虧我妻開導,女兒法學院畢業,通過律師考試後,馬上結婚,時年二十五歲。新郎是UCLA的同學,東南亞一個王族的子弟。畢業後同在紐約上班。養了孫子出來,爺爺奶奶出錢在曼哈頓買了一套公寓給小夫妻。“他們從此過著幸福的生活…….”。

下麵再簡單說說錢的事,學費,貸款,訓練期間的“工資“,還債,不同專業的年收入等等。公立醫學院對比私立的來說學費要低很多。 十多年前兒子上的州立醫學院,學費,書費(不是小頭),生活費加起來一年大約兩萬五。如果同意以後在本州服務三年,學費可以降至七千元一年。另一個私立醫學院也錄取了他,一年的開銷預算是四萬六。我的老板是哈佛醫學院的畢業生,建議說,如果是哈佛, 耶魯, Johns Hopkins,Stanford,那麽高學費也就認了。看的就是他們的名氣。別的學校學費越低越好。實際上各個學校都差不多。原因是學生要學的內容太多,課程很緊,不管什麽學校,四年裏都沒有多少回旋餘地。要把基本知識學好就要付出極大的努力。行醫的水平和技術主要在教學醫院裏培養。

兒子畢業後到外州做駐院醫師去了,我和他媽去給他打掃房間,收拾東西,房間退掉。他不要的書,筆記,講義, 留下的疊起來有一人多高。他說要丟掉,我們舍不得,統統搬回家。筆者認為,醫學院學生貸款如果有可能,盡可能多借。兒子貸款每年兩萬元。 在校期間不但不用還錢,利息也不加上去。換句話說,利息要從孩子做駐院醫師才開始計算。不過不是每一項貸款都是如此優惠,家長學生必須看清條件。 孩子訓練期間收入低,貸款開始要還。此時經濟十分窘迫。筆者夫妻不但幫他還貸款,還提供兩輛新汽車,甚至付保險費。相對於行醫後的收入,這些錢隻是小數目。 如果家長不想此時無條件付出,不妨作為私人貸款。 要孩子簽字畫押,保證歸還。 做父母的,歸根結底巴望子女順利完成學業。將來的事可以將來再說。

前文已經提到,醫生的收入取決於其專業及其所在地區。一般來說,專業訓練長的高於短的。心髒外科醫生訓練七年,其收入遠高於訓練一年的家庭醫生。動手操作多的,高於動口不動手的。產科醫生收入高於婦科醫生。心髒內科醫生收入高於腫瘤科醫生,因為前者做很多的導管手術。胃腸道醫生做很多的結腸鏡,胃鏡手術,其收入也比較高。 私人開業收入遠高於受雇於醫院或者診所的醫生。如果自己開診所,其收入就沒有上限了。

如果經濟確實緊張,孩子可以考慮畢業後為軍隊或者國家服務。三軍及聯邦政府都都有名額。孩子考上了醫學院就可以申請。條件是接受政府經濟支持四年,包括生活費和學校一切開銷,接受者必須為國服務四年。接受三年則服務三年。以此類推。接受軍隊資助者,一般到軍隊服務。也有到印第安人保護地,或者聯邦缺醫少藥地區服務的。當然工資低於一般水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