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佛教的角度及曆史經驗看戰爭
(2008-11-21 06:02:56)
下一個
一. 前言
根據馮契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哲學大辭典】的定義,「戰爭」一辭是指「為了一定的政治和經濟目的而行的武裝鬥爭」。該辭典也引了19世紀普魯士軍士理論家克勞塞維茨 (Car Von Causewitz) 及毛澤東的話。克勞塞維茨說:戰爭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而毛澤東更直接的說:「政治是不流血的戰爭,戰爭是流血的政治」。不可否認的,政治上或經濟上的利害衝突是導致戰爭的最直接因素,然而宗教狂熱或種族極端主義更是不可忽略的戰爭導火線。回顧曆史並環視世界時事,宗教戰爭和種族衝突更是不勝枚舉,兩者似乎是目前世界和平的最大障礙。本文即著眼於宗教上的戰爭,從佛教的角度及其慘痛的曆史經驗來探究佛教對戰爭的看法。
根據近代印度學者安培卡博士 (Dr. BR. Ambedkar) 的研究,佛教在印度消失的最主要因素是受到了回教暴軍的滅絕。回教暴軍是曆史上著名的極端反偶像崇拜者。回教宣稱 But 為其敵人。 But 指「偶像」,實則就是阿拉伯文 Buddha (佛教) 的諳譯。十二世紀的印度佛教由於缺乏政治上的庇護,嚴持不殺生戒的數萬佛僧眾,慘遭回教暴軍的殘殺,寺院佛像完全被燒毀。據說當時那蘭陀大學就燒了數個星期。佛教的傳承完全依賴於寺院的僧團,當僧眾和寺陀徹底被滅,佛教也就連根拔起而消失了。七世紀時,玄奘由絲綢之路從中國到印度而經過中亞諸國所目睹的佛教也在回教暴軍的殘踏下一一的被消滅了。根據 27/2/2001 之CNN 世界新聞,目前控製阿富汗的 Taliban 回教領袖 Mulla Mohammed 下領摧毀位於其境內所有的殘缺石窟大佛,理由是這些佛像的存在侮辱了回教。事實上,這些佛像的臉孔已經被削平,身上更是千瘡百孔,已經不成「佛形」。連這些不似佛像古老遺跡都要炸毀方能罷休,可以想像數百年前的寺院僧眾的下場如何!
公元前三世紀由印度傳入錫蘭的佛教,也數度遭受到外教的嚴重破壞,佛教於公元前三世紀建基於古都阿奴拉塔布拉 出 (Anuradhapura) ,後來由於信奉濕婆教的南印度淡米爾族的不斷入侵,錫蘭族不斷的帶著佛教向東南方移植,最初退到波泠那魯娃 (Polonnaruwa) ,再退到談巴登尼亞 (Dambadeniya) 、亞巴湖娃 (Yapahuwa)、古魯那魯娃 (Kurunaruwa) 、乾巴哈 (Gampaha) 、哥爹 (Kotte) ,最後竟退到高山上的肯地 (Kandy) 。現今的阿奴拉塔布拉及波冷那魯娃還殘留著一大片荒涼的佛教遺址,控訴著外教冷血的迫害。十六世紀初,信奉天主教的葡萄牙人入侵錫蘭,佛教又再次受到了殘無人道的殺害。根據曆史記載,當時改信天主教的皆獲得了政治及經濟上的種種利益,不願更改信仰的都遭受到了無情的戮殺。寺院被毀 (有些則改建為天主教堂)、僧侶被殺,信眾被丟下河去喂鱷魚、就連嬰孩也難逃厄運慘遭磨石輾斃。許多學者都認為這是錫蘭佛教史上最黑暗的時期。
主張不殺生的佛教一直都是戰爭的受害者,而戰爭是現實社會衝突的極端現象,人類如果無法自我約束,戰爭實所難免,佛教徒又應該如何看待戰爭呢?
二. 戰爭 - 佛陀的根本態度
佛陀說法並成立僧團,無非是為了根除眾生的苦難。佛陀基本的教誡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根據佛法,眾生的根本煩惱是貪瞋癡,表現在外的就是種種的矛盾與衝突。換句話說,世間的戰爭皆出自人們內在的矛盾 - 偏激的思想、不平衡的心理,表現在外的就是野戰般的狂暴。煩惱的解脫就在行為上的自約束(戒)、感情上的淨化(定)及思想上的糾正(慧)。
世間沒有不殺生的戰爭,而殺害人類是人性中最惡劣的行為。戰爭,不論以何為藉口都是罪惡的。佛門之內沒「正義之戰」,更沒有所謂的「宗教聖戰」。佛陀在『法句經』中告訴世人!「於此世界中,從非怨止怨,雖以慈止怨,此古聖常法」。佛陀體會到「一切懼刀杖,一切皆畏死」,因此他勸化人類:「以己度他情,莫殺教他殺」。
在「相應部」的 <戰士經> 中, 有一戰士問佛陀:「大德!我聽昔時累代戰士師說:『凡在戰場上犧牲的戰士死後即升到名叫「俱所樂」的天堂上。』世尊對此作如何宣說?」佛陀卻答:「勿以此問餘。」戰士不明佛陀的用意而再三追問,最後佛陀隻好回答:「在戰場上的戰士,其心曾為卑劣,所行是惡,所向是邪:『令此等人被擊、被縛、被斬、滅亡』,如是作思而在戰場上犧牲的戰士死後即墮到名叫「俱所樂」的地獄中去。」佛陀進一步指出,如果認為在戰場上犧牲的戰士能生於天上,這是邪見,死後不是墮入地獄就是生為畜牲。佛教在根本上就徹底否定了某些宗教倡導的「聖戰」思想!
佛教反對戰爭的立場也可以從『增支部』的經文中得到絕對的佐證。佛陀列舉了五種在家弟子應當避免的職業,當中就禁止正信的佛弟子作武器的買賣。反觀現代高唱和平的某些軍事強國,不隻本身大量生產殺人的武器,還販賣武器給其他戰亂中國家。在錫蘭,甚至有天主神父在國外的教堂向眾籌款,秘密購買及運送武器給恐怖份子進行反政府的政治陰謀。雖然教皇 John Paul II 在 2001年 1 月 1 日的「世界和平日」中高唱「文化對話」、「愛」、「和平」,然而卻不曾禁止其手下神父到處破壞他國的和平,這簡直就是最大的諷刺。教皇在其宣言中批判 「無神信仰的文化是死的文化」,這不是天主教不能容忍其他文化生存的鐵證嗎?根據『聖經』<創世章 11:2-8> 所說,神創造不同的語言,其目的就是為了分裂人類,讓人們無法溝通果真如此那「文化對話」的意義何在?
戰爭,不論誰勝誰敗,雙方則必得不償失。『相應部』的 <於戰之二語經>中記載了阿闍世王政打了波斯匿王的情形。起初,阿闍世王打敗了波斯匿王,佛陀知曉後就說了著名的偈頌:「勝利生憎怨,敗者住苦惱。勝敗兩俱捨,和靜住安樂」。不久,波斯匿王擊敗了阿闍世王,佛陀據此告誡其弟子:「人為己利時,即以掠奪他,他之被奪時,彼亦為所奪,愚者惡不實、雖思為當然,惡之成實時,即受於苦惱。若以殺他人,即得殺己者,若以勝他人,即得勝己者。以譏他人者,即得誹己者。以惱他人者,即得惱己者,如是業輪轉,奪人當被奪。」佛陀告誡世人,侵略他人必種下憎的種子,掠奪他人的惡業難逃,殺人者被殺、奪人者被奪。雖有明智的避免侵略他人,自他才能「和靜住安樂」。
在『中部』的<帝釋所問經>中,帝釋請問世尊為何嚮往和平的世人會起矛盾、衝突、戰爭。佛陀在分析了種種因素之後告訴帝釋「貪」是一切矛盾、衝突、戰爭的根本。放眼觀世間,所有的戰爭無非都是利益之戰 - 政治權力、土地、經濟、宗霸權等等。因為貪所以世人無法看清戰爭之禍害。既然「貪」是戰爭最大禍首,因此佛陀說:「彼於戰場上,雖勝百萬人,未若克己者,戰士之最上」。的確,征服自己的貪婪才是世間最上的勝利!
「本生經」記載了釋迦族和拘利亞族為羅喜尼河 (Rohini) 河水而備戰的情形。釋迦族和拘利亞族一直共用羅喜尼河水灌溉田地。當時旱災連年,羅喜尼河河水不足,為了爭奪河水,釋迦族和拘利亞族就在河流兩岸備軍而戰。佛陀知曉後就即時趕到而詢問他們:「汝等為何聚軍在此?」雙方答道:「世尊!我等乃為戰爭而來。」佛陀再問:「汝等為何而戰?」雙方皆答「為羅喜河水而戰。」佛陀再問:「此水何價?」雙方皆答:「水價微不足道。」佛陀再問:「汝等為價微不足道之水喪命,值乎?」時釋迦族和拘利亞族皆怕領會佛陀之教誨而放棄了戰爭。的確,戰爭無法解決人類的生存問題,相反的它摧毀了生命,更破壞了人類生存的環境。人類應該學習容忍、尊敬不同的文化與信仰,這是世界和平的基礎。
公元前三世紀的阿育王,在歸依了佛教之後,力倡佛教的宗教容忍,互相尊敬及和平共處精神。在其第七石柱之刻文上寫著:「不應隻讚頌自己的宗教而毀謗他人的信仰,所有的宗教應該給予同等的尊敬。能如此奉行者,不唯宣揚了自己的宗教也為其他宗教盡了義務,反之,不隻傷害了其他宗教,也已經為自己的宗教掘了墳墓,讚揚自己的宗教而破壞他人的信仰者無非是狂熱的宗教情感所使然,不知這種行為已嚴重的破壞了自己的宗教,還以為聖化了自己的宗教。因此大家應以和諧為尚:讓我等聆聽並學習他教之教義。」這不正是宗教狂熱者的當頭棒喝嗎?在鍚蘭堂內破壞佛像以證明佛陀沒有能力保護自己又何能拯救他人的傳教士 (鍚蘭報紙 The Sunday Leader 31-12-2000) 應當覺醒了吧!無論情況如何糟糕,佛弟子絕對不能「以怨止怨」,應「以慈止怨」。和平是人類最大的幸福,人類沒任何理由犧牲人間的幸福而追求那遙遠的天堂理想。
三. 佛教的仁王思想與戰爭
許多學者認為佛教是出世的宗教,出家為僧就必須遠離世間,事實上,從佛陀勸阻釋迦族與拘利亞族捨棄戰爭的事跡來看,佛教也有其入世的一麵。在『長部』的,<轉輪聖王獅子吼經>中,佛陀就開示了如何安民治國的方針。經典中仁王被稱為「轉輪聖王」,所謂的「輪」其實就是「法」。「法」可以義譯為「正確」,包括見解上、行為上、語言上、生活上,方法上等等的正確運作。這種種的「正確運作」,不隻利益所有眾生,就連自然的環境也受到保護而「風調雨順」。到底轉輪聖王如何安民治國呢?如果戰爭是世間不可避免的衝突現象,那轉輪聖王如何麵對戰爭呢?有者以為轉輪聖王是不以武力而唯以「正法」統治天下的,事實是否如此呢?
<轉輪聖王獅子吼經> 描述轉輪聖王「征服天下,成就七寶而善統治其國土。彼之七寶為:輪寶、白象寶、紺馬寶、神珠寶、玉女寶、居士寶及主兵寶」。又「彼之千子,雄猛勇健而善擊破外敵。彼由此地以至四海之彼,不用刀杖,以正法製禦、統治。」當寶輪向東方而轉時,轉輪聖王具其四軍(兵、象、馬、車)隨後而行。當寶輪停住之處,東方敵國之諸王,皆來告曰:「大王!善來!一切皆為王所有。天王!請統治之。」轉輪聖王即告曰:「勿殺生、勿偷盜、勿邪淫、勿妄語;勿飲酒,應為適當之食。」如是東方敵國之諸王 …….乃至於南方,西方,北方…….皆服轉輪聖王之統治。從經典中就可以明白,轉輪聖王不唯以正法治國,同時也以強大的軍事鎮壓四方而後以正法教化之。根據『增支部』,軍事是一國所必備的五大條件之一,缺乏強大的軍事力量,國家根本無法生存。
具備「輪寶」者才能成為轉輪聖王。經典中描述轉輪聖王如何獲得「輪寶」的情形。「輪寶」不是祖傳之物,而是統治者奉行轉輪聖王的職責才能獲得的。轉輪聖王之職責為「當依彼法,恭敬、尊敬法,為法幢、法幟,以法為首,善守護正法。」又應護視庶民、軍隊、剎帝利群臣、婆羅門;居士、農商、沙門婆羅門等及至飛禽走獸。於國土中勿留有任何惡法,若於國土有貧窮者,將與彼財寶。若於國土之沙門;婆羅門,已離去憍慢懈怠、獨修忍辱仁愛;調禦、靜止、寂靜自己者,應當時往彼處請教善惡、罪福及法非法。聞之,「不善者離去,善者當受持。」如此奉行者,「輪寶」即現於空中。 經典中所描述的輪寶,事實上就是廣大人民信服、愛戴及擁護轉輪聖王的象徵。簡言之,「輪寶」即是轉輪聖王的「威德」。具此威德者,其人所到之處,聞者(包括四方諸國之敵王)皆不能不服從之。可見轉輪聖王不唯以軍事,同時也是以其「威德」來鎮壓四方的。
除了屐行其職責,轉輪聖王也必須具備內在的條件 --捨離貪、瞋、怖、癡及具備「十種王法」(Dasarajadhamma):布施、持戒、遍捨、正直、柔和、苦行、不忿、不害 (Avihamsa 即指非暴力)、忍、不離(正法)。這似乎與轉輪聖王之「具備四軍」及「彼之千子皆雄猛勇健而善擊破外敵」互相矛盾了。其實轉輪聖王個人的心性修養不能與其治國方針混為一談。治國者有義務保護國土的完整及人民生命的安全。轉輪聖王不以武力侵略他國,但卻必須以武力護國--正法治國與武力護國是不能顛倒的。總而言之,轉輪聖王不唯以德服眾,以正法治國,同時也以強大的軍事鎮壓四方而平天下的。
四. 錫蘭佛教的經驗
錫蘭人 (Sinhalese) 的文化發達於佛教的傳入。佛教於公元前三世紀由阿育王之子馬興達 (Mahinda) 傳入島國。貧乏的鍚蘭文化由於佛教的傳入而豐富了起來,可以說錫蘭文化的根源就是佛教。今天在錫蘭 (現改名為斯裏蘭卡Sri Lanka)的高山地區,一般人尊稱出家人為「我們的法師」(錫蘭語:Ape Hamuduru),可見佛教與鍚蘭族的密切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