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狼

宇宙無邊,有生命。人是動物,也是狼。來自遠方的狼,在想啥呢?
個人資料
大江川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107

(2020-05-06 09:29:25) 下一個

我手頭有近百年來中醫論史稿1部,主論中西醫之爭,其結論是顛覆性的。。。此疫證明了我的結論。慢慢,我會擇發1些觀點。@張超SZ???????

 

其主論是論孫文,樹人,精衛,餘岩,賀誠,王斌,何,方。。。與錢。

波及李敖等台港"文化大師"。

我對錢學森予正評。

我認為近半世紀攜技西行的中西醫師總體是我中醫學術的賤賣者,是中醫精神的掩埋者。。。哈哈哈。我也自我批判自己。

我對世界50年來的中西醫學總體給予負評。。。也在批判我自己。[偷笑]

世界醫學近50年來的所謂進步,總體可以說是災難性的。但是,我中國所人在1個特別時代所創造的2個醫學奇跡,至今仍未被超越,這2個醫學奇跡是:1)針刺麻醉。2)青蒿素的提取。

目前,當代人類對中醫的研究,針灸研究,其醫學績效止於針刺麻醉。中草藥物研究止於青蒿素的化學提取。

50年來,我中醫研究的最偉大成果:1)針刺麻醉的成功,2)青蒿素的提取成功。至今仍未被有效地向前推進。

而全世界人們都刻意避談這2個偉大成功。

原因,我暫不能揭露。[偷笑]

但是,中國的崛起不可阻擋,世界不能無中國,論醫不可去中國,中國不可棄中醫一一一這是醫學災難與人類戰爭告訴我們的。

 

50年來,我中醫研究花費巨資,耗去巨大資源量,但是,中醫針灸研究止於中國1969的針刺麻醉,中草藥物研究止於1971的青蒿素。。。因為,這2項醫學成就與中國1966的以後年代密切正相關,如果誰公平正評,可能引發全民公敵效應。。。您懂的。[偷笑]

而正是世界戰爭,被動地促使了中醫研究的偉大進步,中醫俾中國崛起。

而我的中醫俾中國崛起,及中國崛起,卻是這個世界上很多人不願意看到的,也是很多"中國人"不願意看到的。

 

。。。我的研究,隻能不情願地幫助世人得出此類結論,其實,也解我自己的疑惑。你懂的。[偷笑]

 

而醫學已不單純,它是醫學政治經濟學。但是,平心而論:醫學應當是超脫的,醫學應該超政治,即使希特勒有病了,醫學也應先要救活它,再依道理處死它。醫學不應該過度利益介入,拯救波及整個國家的醫學災難,應是無償的,醫學資源,是國家的醫學彈藥,不可以任由商人倒買倒賣。

 

如果你敢於承認針刺可以用於止痛,甚至用於手術止痛,鎮痛,並達至1定的"效價",就必須承認古老的中式針刺醫術是醫術,就要承認中醫是醫學,而這是西方人抗拒的,雖然,它們早就發現了針刺止痛的醫學道理,它是有物質屬性的。

 

如果承認針灸可以止痛,針麻不過是同1醫學道理的延伸與升級,具有可證可重複性,則中國的西醫精英就必須為他們當初所遭遇的國家"壓迫"而釋懷,正是在此類"壓迫"下,精英人士才無奈地研究中醫,本來,精英們早己從內心中將中醫廢棄,他們早已將中醫垃圾化。由於壓迫,才不情願地重拾垃圾加以研究,不情願地發現了新現象。針灸研究與草藥研究才有新成功,而這是具有曆史意義的,同具有文明進步的重大意義。

但是,人心黑暗依然讓他們怨恨這個國家的當時執政者,他是1個戰略家,從國家戰略考慮,他強勢保護了中醫,並堅決地製止西方人所支持的以西醫壟斷,全麵廢除中醫的惡行。

 

所以,針灸的醫學效應及其道理早己被世界證實,至今卻遭遇精英人士的不斷否認,攻詰,無理抹黒淡化,而他們卻占據中醫科研的國家資源,他們即不加緊研究,同時也集體保持沉默,任憑方舟子等人發起"全民公決"再廢中醫,此曆史醜劇上演多年,使中醫研究止步不前,並有意誤導公眾,影響惡劣,使中醫群眾銳減。。。

 

它們撼動國家的中醫戰略,己動搖國本。

 

最令人難以接受的卻是:由中國人首先創造了針刺可以止痛的醫學現象,並普及臨床,可以重複實證,因為當時中國缺少研究條件,最後由英,美,俄等國率先研究獲知神經肽的物質參與其中,終於證實針灸止痛的物質基礎,確定了針灸止痛的醫學效應。但是,時至今日,中西方醫學的精英人士依然集體沉默失聲,不予公開承認,卻暗助1波波的反中醫惡浪,還在質疑中醫針灸的醫學效應,不斷提出驗針驗藥,將固屬於我中醫學的針灸技術割除,將其西化幹針化,將經絡圖虛擬化,將中醫針灸道理1神化。。。而即使徹底將針刺研究西醫話語權了,但是,卻依然止步於已有的針刺止痛績效,占據國家資源的研究者了無新意,不過販賣些電針器具,卻幾十年不作為,本來,繼續有力推進己知的針灸道理的研究已經可以革命性地找到抗"嗎啡"辦法,但是,僅僅止步於電針器。嗬嗬。

 

而西方人卻極力詆毀中醫針灸的醫事介入,這是因為針灸醫術是西醫鴉片類的強勢競爭物,必須清除扺製針灸介入。其中,掌握占有中國國家醫學資源的院長院士伴演極不光彩的角色。

 

漫天的針灸科研論文論著至今離實質問題甚遠,而實質問題就是製止鴉片戰爭。[偷笑]

 

其實,第3次鴉片戰爭可以經針灸研究而有效製止。

我有足夠的自信。

自信人生200年,會當水擊3000裏。[偷笑]

1)痛覺,為感覺之12??感覺,歸屬為精神現象。3??人類精神是生命現象。4)人類形體與精神共組生命。5)人類疾病既是形體器質變,也是精神神經病,2者可以占比不同,但是,難以分割。6)病與痛並存,而痛是最主要的不良感覺。需要醫學的專業,合理解決。7)治痛,止痛,鎮痛的最極端效應就是麻醉。8)麻醉的最高等級是利用藥物令人失去知覺。9)針灸可以用於止痛。這已經無須討論。10)專業人士如果依然懷疑,否定針灸的止痛功效是專業無知,或者是另有不良企圖,就是挑起專業爭端,引發群毆,無謂的專業混戰,誤導公眾,引發公眾對針灸醫學效應的懷疑,因為,針灸的醫學效應早已被中西方醫學家所證實,沒有必要再證。11)中西醫專業大師,如果沒有喪失職業良知,應當發聲,為專業作證,而不是集體失聲,放棄自己的專業責任與良知,並放棄自己的話語權,而這些話語權由公眾人物1手掌控,它們自己已經自我神化,靠演技與趕場贏得了公眾的相信,但是,出於某心態與目的,麵對專業學科主題的偽論不表達自己的公正專業意見,其實,是默認謬論,而此類謬論的製造者不過是欲廢中醫,去中醫,滅中醫。12)中西醫大師麵對惡意的學科攻擊與挑戰選擇不予爭,是不負責任的,也是害人害己的,更有辱自己的專業精神。13)醫界與中醫界領軍者懦弱,是行業腐敗,醫學難以進步的原因,而心藏私意者造成醫學劣質與中醫若存若亡的窘境,也是此疫釀生的專業原因,醫學腐敗無分中西醫,它們共釀此疫。也是近30餘年中西方精英人士共去我中醫運動的應得報應。

 

中國1969,中國的中西師已經將針刺止痛的醫學效應推進到可以,可以達至1定程度的麻醉程度,取得巨大的成功,有密集的病例與研究,其中也含有失敗的,也含有混用西藥的,也含有不規範的。。。但是,針灸可以止痛,其醫學效應是肯定的,因為,人們已經早己找到某物質,確定是針灸醫學效應的基礎,針灸止痛與產生其他更多的醫學效應,因此也是可以重複的。。。這已成醫學定理之1。而針刺麻醉之說不過是表明針刺止痛之醫學效應可以達至某種程度的麻醉效應,這並沒什麽問題,不過是首先承認針灸止痛或針刺止痛,再對止痛程度的精確判斷,而有人依然糾結於止痛與麻醉,不過是借此否定針灸止痛的醫學效應,但是,卻忘記了針灸止痛,鎮痛,甚至完美麻醉也是可能的,這需要當代中西醫師醫學觀念的改變,拋棄利益糾結,解放自己的思想。。。但是,50年來,針灸研究卻依然不斷爭吵,依然止步於中國1969的針刺麻醉時代,甚至當代針灸研究者中西醫師開曆史倒車,是令人唏噓的。本王隻能點到為止。[微笑]

 

依本王多年研究所見:當代人類曆史己處於大變局,而我的中醫曆史進步也處於巨變的前夜,我的中醫之進步與成功已經是躁動於母腹中的胎兒,必將鮮活,成功地給人類帶來新的生機,我中醫之進步與發明創造之成功,如同噴薄欲出之紅日,必將大放光明,給人類以新希望。

 

本王堅信中醫之博大精深,本王可俾同道共迎中醫世紀,中醫造福全人類,造福地球村人。希望中西醫精英人士亦能順應曆史潮流,不然的話,固守僵化腐朽的醫學觀與僵化腐朽的生命觀,也難以獨善其身。

 

以上亦致國王首相總統們,同致鍾高馬們,張黃仝們。[微笑]

 

《我的抗疫建言》(107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大江川 回複 悄悄話 感染新冠病毒是怎樣的感受?像胸口壓了一塊鐵砧
文章來源: 紐約時報 於 2020-05-07 07:56:53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8031 次)
Covid-19的臨床症狀包括幹咳、發燒和氣短。而這種疾病給人帶來的種種真切感覺,就像一場漫長的宿醉;就像胸口壓了一塊鐵砧;就像被外星人接管;就像和邁克·泰森(Mike Tyson)打了一架。

在美國,一百多萬人不情願地成了這種冠狀病毒的宿主。我們采訪了一些患者——其中許多人病情嚴重,但後來都康複了——他們生動地描述了患上這種可怕的、令人困惑的疾病究竟是什麽樣的感受。

亞倫·M·金辰(Aaron M. Kinchen)

39歲的金辰先生是澤西城的電影行業發型師。

我醒來時頭痛得厲害,可以列入這輩子最痛的五次之一,就好像腦子裏有人想把我的眼睛推出去。我燒到100.6°F(約合38.1°C)。

退燒後我覺得惡心,嘴裏有金屬味。我餓了,但是食物的味道讓人倒胃口。我在即食鍋裏放了點洋蔥炒了炒。我把臉伸進鍋裏,還是聞不到洋蔥的味道。我還拉肚子——持續了幾天。

我的伴侶也咳嗽,呼吸急促。我有時會哭。我嚇壞了。我們一起做了鼻咽拭子,感覺就像取走了大腦的一部分。

我的伴侶在10天內拿到了結果。我是在22天後拿到的。

拉托婭·亨利(LaToya Henry)

43歲的亨利女士在密歇根州拉斯拉普村擁有一家公關公司。

事情發生得太快了。周一那天,我在我的過敏醫師的診所停車場裏,覺得背部疼痛,還有點咳嗽,我以為是鼻竇感染。周六,我就坐著救護車去了急診室。

三天後,醫生用藥物使我昏迷,還給我接上了呼吸機。我在醫院住了兩個星期。

渾身上下都難受。身體感覺不到任何部位還是好的。我感覺要散架了,就像和邁克·泰森打了一場拳擊。我又發熱又發冷——前一分鍾牙齒還在打顫,下一分鍾就像在蒸桑拿一樣出汗。

還有嘶啞的狂咳,天哪。咳嗽咳得撕心裂肺。你知道汽車引擎發出的聲音嗎?就是這種感覺。

我的家人一直鼓勵我要堅強。我能做的就是祈禱,因為我的身體已經不行了。

戴維·哈默(David Hammer)

45歲的哈默先生是新奧爾良的一名調查記者。

第10天,我在淩晨2:30醒來,胸前抱著一個枕頭。感覺就像有鐵砧壓在胸口上。沒有疼痛,沒有任何刺痛——隻是很沉重。

我告訴妻子我感覺胸部的壓力很大,她說,“坐起來。”她給我沏了些茶,讓我咳出來。

我以前從來沒有經曆過恐慌症發作,但是當時那種感覺是前所未有的。我的手指和四肢開始感到刺痛,我想,“這是心髒病發作了。”

我經曆的並不是呼吸極度困難,而是對是否出現呼吸極度困難的恐慌。

可怕的是,它不是線性發展的,複蘇過程也不是線性發展的。

露絲·巴克倫德(Ruth Backlund)

72歲的巴克倫德女士是華盛頓州阿納科特斯的一名退休法語教師。

你變得疑神疑鬼,因為所有那些從來沒聽說過的奇怪症狀都在你身上出現了。有那麽多症狀,你隻能等待另一隻鞋子落地。你不停自問,“這是那種病毒嗎?”

我有個朋友本來已經開始好轉——然後她去世了。有幾個人開始感覺好些了,然後又急轉直下。所以,你從來不會真正有信心。至少好幾個星期都不會,因為事情可能會出岔子。

我再也不想經曆這種事了。這是一種非常可怕的感覺,你敢說自己的身體每天都在變異,又得經曆些別的東西,真是太奇怪了。

馬克·巴克倫德(Mark Backlund)

現年73歲的貝克倫德先生是華盛頓州阿納科特斯的一名精神病醫生。

感覺失去了所有的精力和幹勁。我隻想整天躺在家裏,隨便哪個平的地方。

我什麽都不想做。我的大腦不怎麽工作。我把這種感覺叫做“冠狀霧”。

《洛杉磯時報》還派了一名記者和一名攝影師來到我家,拍了一張我妻子彈鋼琴、我唱歌的照片。第二天我看了照片,感覺自己看上去像骷髏。

我看了又看,然後想,“我得開始認真對待這件事了。”我不得不扇自己一個耳光,說:“你必須開始吃東西。你必須開始喝東西。”

賈裏德·米勒(Jared Miller)

27歲的米勒住在布魯克林,是一家食品外賣平台的總經理。

感覺就像宿醉了很久。聞到了什麽,覺得惡心。頭痛。身體整個感覺很虛弱,但還要更嚴重。

那是一種我從沒經曆過的寒意。強烈地打顫。很難移動。身體疼得很厲害。感覺自己就像在打終極格鬥的賽事,身體要散架了。

除了躺在床上和睡覺,做任何事情都很困難。你必須處在合適的姿勢,胸部才不會難受。或者你必須保持一個特定的姿勢,這樣才能充分、舒適地呼吸。

它就好像在你的胸腔深處。你能感覺到它。肯定是有什麽東西在我體內,我肯定是被什麽東西感染了。

克萊門特·周(Clement Chow)

38歲的克萊門特·周是鹽湖城的一位人類遺傳學助理教授。

走路讓我喘不過氣。我一直喘著粗氣。感覺像是溺水了。

住院整整五天,我一直在重症監護病房裏。沒人陪伴是最可怕的地方。妻子把我送到急診室後,被要求離開。直到出院,我才看到她和孩子們。

重症監護期間,我整夜醒著,在想自己會不會死。第一晚,他們告訴我可能要給我插管,那一整晚我都在想,我還能不能再見到我的家人。

藥物和氧氣大部分的作用是帶走身體上的疼痛。但帶不走孤獨感。每個醫護人員都穿著防護裝備,因此互動也是極其非人化的。我仍然不知道任何醫護人員的模樣。

我的醫護都很棒。他們很了不起。隻是我沒有意識到,看到別人的臉對於安全感是如此重要。

勞倫·泰勒(Lauren Taylor)

71歲的泰勒是紐約的老人照護社工。

我的胸部感到緊繃,發燒,沒有食欲,消化也有問題。我掉了7磅體重。我給我的醫生打電話,她說我需要去醫院。

他們把我安置在隔離室,檢測了我的各項體征,取了拭子,並照了胸部X光片。X光片顯示多灶性肺炎。一位急診室醫生對我說:“你仍然可以自主呼吸。你最好回家。有什麽變化就告訴我,但是我們的裝備將在6天內用盡。”

從急診室回來的兩周後,我的高燒緩解了。有幾天,我在想:“我要完了——這東西已經接管我的身體。”

我正處於一個非常漫長的康複的初始階段。昨天早上,我醒來感覺呼吸困難。醫生說這可能是一種恐慌,不是複發。

大衛·拉特(David Lat)

44歲的拉特是紐約的法律記者和招聘者。

我幾乎沒法走路,甚至沒法站立,可能是因為氧氣不足。但幸運的是,我有足夠的力氣走到離我最近的急診室,那是我應該去的地方。

插管本身感覺像是《急診室的故事》(ER)或《芝加哥希望》(Chicago Hope)裏的場景,有一種受控的緊張。連上呼吸機後,我睡了大約六天。後來,他們告訴我,我曾經幾次醒來,有時試圖拿掉呼吸管,或試著寫下問題。但是我都不記得。

醒來時,我感覺就像瑞普·凡·溫克爾(Rip Van Winkle)。好像那六天從未發生過。拔管後與丈夫的第一次交談中,我回到了插管前我們還在討論的話題:他能不能拿一袋衣服和書到醫院來。

卡丹巴裏·韋德(Kadambari Wade)

44歲的韋德住在亞利桑那州錢德勒,在一家安保和監控公司工作。

那是一種從未有過的怪誕感覺。我覺得我的身體不屬於自己。我的背疼得要命。有時我感覺我的肩膀沒法動。

我會劇烈地幹咳,晚上發高燒。由於咳嗽太厲害,10年前剖腹產留下的傷疤開始疼痛起來。

不管做什麽都讓我覺得喘不上氣,光是起床和洗澡就會很累。

我沒有胃口。我強迫自己吃東西。我掉了9磅體重。

我唯一能告訴大家的是——尤其是不知道自己得了什麽病並且想知道的人:“如果你能起身走幾步,那就多走兩步。盡你所能多走動。”

托卡·梅爾(Thoka Maer)

35歲的梅爾為本文繪製了插圖,她在紐約生活。

這不像會喉嚨痛流鼻涕的普通感冒。它直接進入你的肺部,你還會感覺到那裏有其他的症狀。

我的胃痛得很厲害,感覺像得了闌尾炎。我也有嚴重的咳嗽,呼吸急促,肺部感覺很沉重。我每天睡19個小時,還是覺得沒睡夠。

開始恢複的時候,我失去了嗅覺和味覺。持續了一天。

整個康複的過程是走兩步,退一步。你會不斷想:“這下好了吧?”

一切結束後,我醒來時感覺就像放下了一個重擔。我感覺自己好像拿到了一塊免死金牌,可以在外麵稍微自由活動一下了。

Sponsored Content
Checks For American Women With Ovarian Cancer After Using Talcum Powder.
Checks For American Women With Ovarian Cancer After Using Talcum Powder.
The Man Who Predicted The 2008 Financial Meltdown Issues Warning [on Recession]
大江川 回複 悄悄話 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基因分析顯示新冠病毒在2019年底已在全球迅速傳播
基因分析顯示新冠病毒在2019年底已在全球迅速傳播
文章來源: Reuters 於 2020-05-06 23:53:23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30253 次)
科學家周三表示,對取自7,500多名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樣本的基因分析顯示,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去年年底在全球迅速傳播,目前正在適應人類宿主。

倫敦大學學院(UCL)遺傳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們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這種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有近200個反複出現的基因突變。研究人員稱,這顯示出它在人體傳播時可能是如何進化的。

由Francois Balloux共同領導的研究小組在《感染、遺傳與進化》雜誌上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中寫道:“係統發生學估計支持,新冠大流行始於2019年10月6日至2019年12月11日期間,與從宿主轉移到人類的時間一致。”

Balloux表示,分析還發現,與病毒通常發生的情況一樣,這種病毒過去和現在都在發生變異,新型冠狀病毒全球遺傳多樣性中的很大一部分在所有疫情最嚴重的國家都有被發現。

他說,這表明,該病毒在疫情早期就已經在全球廣泛傳播。

“所有的病毒都會自然變異。突變本身並不是一件壞事,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新冠病毒的突變比預期的更快或更慢,”Balloux說,“到目前為止,我們還不能確定新冠病毒的致死率和傳染性究竟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

在周三發表的另一項研究中,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科學家也對新冠病毒樣本進行了分析,他們說,他們的發現表明,之前認為存在兩種不同毒株的研究是不準確的。

**隻有一種病毒毒株**

今年3月,中國科學家進行的一項初步研究表明,可能有兩種新型冠狀病毒毒株在中國引起感染,其中感染病例更多的一個毒株比另一個更具“侵略性”。

但是格拉斯哥大學的研究小組在《病毒進化》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的分析報告,稱目前隻有一種病毒毒株在傳播。

據路透統計,全球已有超過371萬人報告感染了這種新型冠狀病毒,258,186萬人死亡。

自2019年12月中國首次發現病例以來,已有超過210個國家和地區報告了感染病例。

英國Francis Crick Institute病毒學部門負責人Jonathan Stoye表示,基因研究為病毒的進化提供了“令人著迷的”洞見,並強調它是“一個移動的目標,有著未知的進化目的地”。

“所有證據都與去年年底的起源完全一致,無論如何都沒有理由去質疑它,”Stoye說。

法國科學家本周早些時候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該國一名男子早在去年12月27日就感染了新冠肺炎,比法國確認首例病例早了近一個月。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法國的病例“並不令人意外”,並敦促各國調查其他任何早期的疑似病例。

Balloux團隊篩選了取自世界各地受感染患者的7,500多種病毒的基因組。他們的研究結果進一步證明,從2019年底開始,新型冠狀病毒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表明在這一時期,該病毒從以前的動物宿主跨物種傳染到人類身上。

UCL研究人員在他們研究的冠狀病毒基因組中發現了近200個微小的基因變化或突變,Balloux表示,這為尋求開發藥物和疫苗的研究人員提供了有用的線索。
大江川 回複 悄悄話 美國20多年研究,終於發現了蘇聯科技領先的秘密
文章來源: 李不太白 於 2020-05-06 20:41:25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2010 次)


插圖來自設計師 木田火山



一、

這個標題看起來有一點標題黨的感覺,實則卻是一個有趣的事實。

之前我在公號上傳了一首我們創作的歌曲。有個讀者留言說很有意思,他就說還是喜歡看你寫廣闊曆史下的現實觀察,這些花花草草的文藝歌曲對眼前部分人有點用,放在曆史裏沒啥意義。

我看了一愣,覺得他說的好像有點道理,可是又分明覺得哪裏不對,一時也沒想起來是哪裏。

後來終於想起來。覺得這個事情非常有必要說一下。

因為覺得持有這種想法的人可能為數不少,很多人,尤其是那些膨脹著用實力拚世界的人,他們骨子裏可能還會覺得滋潤心靈啊、精神探索啊這類事情既不是硬核科技,也不是航母火箭,連曆史鏡鑒的意義都起不了,所以“沒啥大用處”。

這種比較功利主義的潛意識,一度催生我們社會喊出過“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的響亮口號,言下之意就好像文科就是數理化後麵的小尾巴似的。

前幾天我在一個知名網站也看到一位軍事專家附帶到這個意思,就說國家還是得靠理工科,文科生思想如何如何的。

我也不需要為文科生分辨什麽。

就是單從很多“戰狼”們很在意的國家之間科技與軍事競爭這件事上來說,為什麽一個社會一旦少了文科思想的探索與文藝心靈的滋潤,它就隻能做二三流的次科技強國呢?

二、

我曾經援引中國科學院於2019年初援引《韓國國家戰略技術水平評估》的報告說過事情。

這份報告顯示在10大領域、120項國家戰略技術水平方麵,中國除了在航空航天領域達到追趕美國、接近持平歐盟、領先日韓之外,在其他9個關鍵領域仍然全部處於“追趕”的階段。

這10大領域是:電子、信息、通信;醫療;生物技術;機械、製造、工程;能源、資源、極限技術;航空、航天;環境、地球、海洋;納米、材料;建設、交通;災難、災害、安全。

報告的結論是從2017年算起,按照中國現在發展速度,中國要在這120項技術上達到美國現有技術水平,尚需33年——前提條件是美國原地踏步,停在那裏等中國。

美國當然不會停下來,所以可以想見,中國要在核心技術上追趕上美國,估計所需的實際時間可能不會低於半個世紀。

那麽即便從這個非常現實的“功利”的角度上來說,除了在核心科技上快馬加鞭地緊追慢趕,我們還有啥功夫要專注修煉的呢?

正是滋潤心靈的藝術與文學。

這方麵,此前一直沿用前蘇聯教育模式、注重整齊劃一培養人才的我國教育其實缺課是很多的。

三、

蘇聯初期,在科技上是領先於美國的。

可惜的是,蘇聯初期的這種科技上領先,其底蘊竟然來自於19世紀的俄羅斯。而蘇聯後來並沒有持續培育這種底蘊。

還在上學時,我記得看過華裔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先生就曾經講過一個故事,他舉的例子是上世紀“美蘇爭霸”中的一個插曲。

由於印象比較模糊了,我網上查了一下,還真有一位叫“沙林”的記者有過報道。

李政道先生說是50年代美蘇在太空技術上競爭,蘇聯率先將第一顆人造衛星送上天,那可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這個事情就一下子震驚了向來自負滿滿的美國人,他們就研究蘇聯為啥在科技上可以領先美國?

為此,1967年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生院設立“零點項目”進行深入研究。

結果美國人花費上億美元(當時幣值),動員上百位科學家,在上百個學校實驗,出版了幾十本專著、上千篇論文,曆時二十多年,結果得出一個令人大跌眼鏡的研究結論:

蘇聯當初科技所以能領先,居然是因為蘇聯的“藝術成就”讓美國望塵莫及。

美國人研究發現,19世紀20世紀初那個期間(蘇聯前夜),俄羅斯在文學上有托爾斯泰、屠格涅夫、普希金等等,音樂上有穆索爾斯基、斯特拉文斯基、格林卡、柴可夫斯基等大師級人物,美術上更是有《伏爾加河上的纖夫》、《近衛軍臨刑的早晨》等等不勝枚舉的名作,總之那時的俄羅斯藝術成就也代表了人類藝術的頂峰……

而經過在這種藝術氛圍中熏陶出來的一代又一代科學家,素養就特別高,情感就特別飽滿,因而智慧就特別浩瀚,想象力與創新力也就特別豐富。

而當時的美國呢?

當時的美國在文學、音樂、美術等文科藝術方麵都枯燥得可憐,沒有什麽拿得出手的東西。

美國人發現了這個事實之後,就痛定思痛,於是把藝術修養等文科內容列入“核心競爭力學科”,下大力氣加以普及。

眼見這個研究結論如此重要,李政道就急急忙忙跑到中國,一次又一次在國內各高校苦口婆心地推動藝術與科技的教育結合,他有一句經典名言是:“藝術與科學,是一枚硬幣的兩麵”。

李政道說藝術與科學誰也離不開誰,都是人類創造力的頂峰。他甚至還與李可染大師合作,畫出了一幅關於物理學上超弦空間理論的畫來。

不知道李政道老先生煞費苦心搬來的“大國機密”有沒有被我們國家重視。

所謂“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沒有“文”上的第一流修為,恐怕“武”也攀登不上頂峰吧?

四、

前些天看到一篇文章,是上海交大的一個博士生寫的,看了之後心裏有一些觸動。

文章裏的專業名詞這對我這個文科生來說就像天書了,例如他讀博時“通過研究軟磁薄膜與飛秒激光相互作用的超快瞬態動力學效應,為研發麵向未來的太赫茲器件奠定堅實的理論與實驗基礎”。我是隻認得漢字,不明白在講什麽。

但這並不妨礙我讀懂了他全文的意思。

他就講了從碩士、博士到工作、創業的整個心路曆程,他在校研究的都是前沿技術,國內沒人做過,跟西方同行比拚也略微領先,然而一具體到產品應用上,卻被日本的一個團隊甩了“十萬光年”(他原話)。

於是他受到刺激,參加工作,轉入芯片應有研究,創業,又參加國家創新激勵計劃大賽,殺出重圍獲得亞軍,然後眺望明天。

最後他引用一位機器人研發公司朋友的話,那朋友把機器人比喻成一個國家,把軀體部分比喻成科技,他說:“……搞技術和研發的都在這裏了,有了我們,國家可以頂天立地的站著,不用卑躬屈膝,也不需要下跪乞求,我們是脊梁。”

看完了那篇長文後,我就想,為了這片生生不息的熱土的自由與尊嚴,你瞧人家理工科可以搞出“硬核科技”,那麽見賢思齊,相比於他們,文科生中的傑出群體其實能搞出些什麽的。

是不是就隻能搞些花花草草的邊緣事情呢?

法國作家福樓拜說:“科學與藝術在山腳下分手,在山頂上會合。”

如果說理工科可以是硬核科技,那一定少不了文藝思想這雙飛翔的翅膀。

五、

文科,不是某些門外漢亂說的“沒什麽用”。

就算是以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來說,文科那也是大國敘事中須臾不可或缺的“核心競爭力”。

時至今日,假如中國隻是定位於模仿西方科技領先國、複製他人發明、做個二三流的山寨製造社會,那沒問題,我們隻要有一股氣勢洶洶的“戰狼精神”、任勞任怨的勤勞、低成本的人數優勢就足以對付了。

但是,如果想要像那位交大博士朋友講的那樣“國家可以頂天立地的站著,不用卑躬屈膝,也不需要下跪乞求”,那麽中國在科研之外的頭等大事不是別的,而正是提高整個民族的藝術修養,滋潤一般人的心靈,創造萬物自由生長的心靈生態環境。

如果沒有心靈的飽滿與精神的自由活潑,尖端科技所需要的心靈想象力與創造力又從哪裏誕生呢?它們正是高端創造與創新的基本需求。

大概這就是頂級科學家李政道老先生不斷呼籲國內“藝術與科學”雙修的原因所在。

專門到美國考察了哈佛大學研究前蘇聯二十多年的“零點項目”後,沈致隆教授說:“美國所有大學藝術之普及不是我們能想象的,所有科的學生都可選藝術課程,專業藝術教育與非專業藝術教育界限不清,常常一個化學博士又是一個著名的演奏家,功利主義不像我們這麽明顯。”

在國內眾多基層民眾情緒亢奮的今天,在普遍於熱衷大國敘事的今天,恰恰相反的是,我們社會對“人的心靈”的東西關注得還是太少太少了。

文科生要做的,其實就是探索思想、建設精神家園、滋潤人的心靈。

是心靈,孕育繁盛可持續的未來。

李政道老先生這樣說道:“我想,現在大家可以相信科學和藝術是不能分割的。它們的關係是與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關聯的。偉大藝術的美學鑒賞和偉大科學觀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但是,隨後的感受升華和情感又是分不開的。沒有情感的因素,我們的智慧能夠開創新的道路嗎?沒有智慧,情感能夠達到完美的成果嗎?它們源於人類活動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著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義。”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