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2024年春波羅的海三國+波蘭 ----- (5)波蘭 華沙

(2024-06-26 14:10:18) 下一個

波蘭首都華沙是歐盟人口第七多的城市,大都市區人口達327 萬,是一座全球城市,是波蘭的文化、政治和經濟中心。16 世紀末,齊格蒙特三世(Sigismund III)將波蘭首都及其宮廷從克拉科夫遷往華沙,由此華沙開始崛起。在長達兩個多世紀的波蘭立陶宛聯邦時期,華沙都是事實上的首都。19 世紀及其工業革命年代華沙人口激增,成為了歐洲最大的城市之一。在 1939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一開始,華沙就遭到轟炸和圍攻。隨後1943 年的猶太區起義、1944 年的華沙起義以及有計劃的拆遷摧毀了華沙的大部分地區,前猶太區被夷為平地,隻剩下一片瓦礫。華沙發起了“磚瓦為華沙”運動,並建造了大型預製房屋,以解決嚴重的住房短缺問題。

如今,華沙是該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華沙證券交易所是中、東歐最大的證券交易所。華沙是歐洲摩天大樓最密集的城市之一,蘇聯贈送的237 米高的文化科學宮類似於紐約的帝國大廈。盡管遭到戰時破壞和戰後重建,但許多曆史悠久的街道、建築和教堂都恢複了原貌。隨著波蘭於 2004 年加入歐盟,華沙正經曆著其曆史上最大的經濟繁榮。自2022 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華沙已接收了約 20 萬名烏克蘭的難民,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烏克蘭難民群體。

我們由於與返美跨洋遊輪的時間銜接問題,加上LD不要去看納粹在奧斯維辛集中營屠殺波蘭人民的現場,我們離開了旅遊團,在華沙原旅館又多呆了一天,然後單獨坐火車從華沙到克拉科夫自己遊。

華沙雖說是一座相對年輕的城市,但它擁有眾多旅遊景點和可追溯到多個世紀前的建築古跡。特別是二戰後重建的華沙老城區,其最著名的地標包括皇家城堡、西吉斯蒙德柱、集市廣場和巴比肯(Barbican)等。華沙更是誕生了三位世人皆知的偉人:哥白尼、居裏夫人和肖邦。

城堡廣場是華沙皇家城堡前的一個曆史廣場,是遊客和當地人的熱門聚會場所,有地標性的西吉斯蒙德柱(Sigismund's Column),周圍環繞著曆史悠久的聯排別墅。這裏是皇家大道(克拉科夫郊區大道)的起點。

皇家城堡(Royal Castle)是一座國家博物館和國家曆史紀念館,曾是幾位波蘭君主的官方皇家住所,收藏了大量波蘭和歐洲藝術品。從 16世紀到 1795 年波蘭最終分治,國王的私人辦公室和皇家宮廷的行政辦公室都位於城堡內。

從城堡廣場往南就是所謂的皇家大道,沿途有許多曆史悠久的教堂、巴洛克風格和古典主義風格的宮殿,其中最著名的是總統府和華沙大學校園。

總統府(Presidential Palace)這座宮殿如今是波蘭共和國總統的府邸,其雄偉壯觀的外形在克拉科夫郊區街的眾多曆史建築中格外引人注目,該宮殿已被列為曆史古跡。

華沙大學(Warsaw University)是波蘭華沙的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學。該大學成立於 1816 年,是波蘭最大的高等教育機構,提供 37 個不同的學習領域以及 100 個人文、技術和自然科學專業。

華沙老城市場(Old Town Market Place)是華沙老城的中心和最古老的部分。華沙起義後,它立即被德軍有計劃地炸毀。二戰後,老城市場恢複了戰前的麵貌。

華沙美人魚(Mermaid of Warsaw)是華沙的象征,在該市的徽章以及許多雕像和其他圖像上都有體現。華沙老城廣場上的雕塑由華沙雕塑家 Konstanty Hegel 設計。2008 年,原始雕塑由青銅鋅製成,因維修從市場上取走,修複後的原件被轉移到華沙博物館,現在老城廣場上的美人魚雕塑是製作的複製品。

華沙博物館(Museum of Warsaw)收集並研究華沙的珍貴物品,主要的展覽內容以講述對當代華沙產生影響的曆史事件和人物。它在老城市場占據了一大排連排房。

維拉諾夫若昂三世宮殿博物館(The Museum of King John III's Palace at Wilanów)是波蘭最古老的博物館之一,也是波蘭皇家和藝術遺產的寶庫。藏品包括維拉諾夫宮的後續主人,波蘭幾代國王,貴族收集的貴重物品,以及薩爾馬提亞(Sarmatia)藝術品。

華沙起義紀念碑(Warsaw Uprising Monument)紀念 1944 年的華沙起義。1944 年 7 月二戰後期,蘇聯紅軍已深入波蘭領土,在倫敦的波蘭流亡政府命令波蘭內政軍 (AK) 在紅軍抵達前奪取華沙。因此,1944 年 8 月 1 日,當紅軍接近華沙時,華沙起義爆發。最終起義失敗,內政軍和平民被迫投降,被運送到德國的戰俘營。華沙起義傷亡慘重,估計,約有 16,000 名波蘭抵抗力量成員被殺,約 6,000 人受重傷。15萬至 20萬 名支持和幫助起義的波蘭平民死亡,大部分死於大規模處決。

華沙起義紀念碑於 1989 年揭幕,由 Jacek Budyn 設計,Wincenty Ku?ma 雕刻,位於 Krasiński 廣場南側。華沙起義紀念碑的雕塑群描繪了波蘭遊擊隊,青銅和花崗岩捕捉了人物的活力和動感。這座紀念碑被稱為“戰後華沙最重要的紀念碑”。也是外國遊客參觀最多的地標之一。

華沙起義博物館(Warsaw Uprising Museum)位於華沙市沃拉區,在紀念起義 60 周年時於 2004 年 7 月 31 日開放。

無名烈士墓(Tomb of the Unknown Soldier) 是華沙紀念為波蘭獻出生命的無名烈士的墓碑地。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建立的許多國家無名烈士墓之一,也是波蘭最重要的此類紀念碑。是所有遺體未被發現或未被確認身份的戰爭死難者的象征性墓地。

華沙的弗雷德裏克·肖邦紀念碑(Frédéric Chopin Monument)是弗雷德裏克·肖邦(1810-1849)的大型青銅雕像,現在矗立在華沙皇家浴場公園的上部。夏季,鋼琴家們會在皇家浴場公園的肖邦雕像前為公園觀眾舉辦音樂會。

聖十字教堂(Holy Cross Church) 是華沙的一座羅馬天主教教堂。它位於華沙大學主校區對麵的克拉科夫郊區街上,是波蘭首都最著名的巴洛克式教堂之一。1882 年,一個裝有肖邦心髒的骨灰盒被埋在柱子裏。幾十年後,又加了一個類似的骨灰盒,裏麵裝著瓦迪斯瓦夫·雷蒙特(波蘭小說家,1924 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的心髒骨灰。

 

華沙碉堡(Warsaw Barbican)是華沙十六世紀的一座半圓形防禦前哨碉堡,也是華沙周邊的曆史防禦工事網絡的少數遺跡之一,用於守衛城市北入口——新梅伊斯卡門。它位於舊城和新城之間,是一個主要的旅遊景點。

華沙碉堡附近的防禦工事遺跡

聖約翰大教堂(St John's Archcathedral)這座磚砌哥特式建築是華沙老城區內的一座天主教堂,三座主要大教堂之一。它是華沙大主教區的母教堂,也是波蘭的國家神殿之一。該教堂與老城區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華沙的尼古拉·哥白尼紀念碑(Nicolaus Copernicus Monument)是波蘭首都的著名地標之一。紀念碑矗立在斯塔齊克宮(Societas Scientiarum Varsoviensis)前,斯塔齊克宮是波蘭科學院在克拉科夫郊區街的所在地。紀念碑由伯特爾·托瓦爾森於 1822 年設計,1830 年完工。

斯塔齊克宮或波蘭科學院

華沙英雄紀念碑 1939-1945(Monument to the Heroes of Warsaw 1939-1945)又稱華沙勝利女神像(Warsaw Nike),紀念碑是為了紀念 1939 年至 1945 年間在華沙市犧牲的所有人,包括 1939 年 9 月保衛華沙的參與者、華沙猶太區起義和華沙起義的參與者以及德國恐怖統治的受害者。這座紀念碑高 21米,由一座銅質雕塑和一座模仿天然石材的鋼筋混凝土基座組成。基座上刻有“獻給 1939-1945 年華沙英雄”字樣。頂部描繪了一位臥姿女性,她頭頂高舉著一把劍,另一隻手臂舉起。這座重達 10 噸的雕塑高 7 米,長 6 米,是華沙最具代表性的標誌之一。

亞當·密茨凱維奇紀念碑(Adam Mickiewicz Monument)是一座紀念波蘭偉大詩人亞當·密茨凱維奇的紀念碑,這座新古典主義紀念碑由雕塑家 Cyprian Godebski 於1898 年建造。它是在詩人誕辰 100周年之際揭幕的。亞當·伯納德·密茨凱維奇(1798 - 1855)是波蘭詩人、劇作家、散文家、政論家、翻譯家和政治活動家。他被視為波蘭、立陶宛和白俄羅斯的民族詩人,他還對烏克蘭文學產生了很大影響。他是波蘭浪漫主義的主要人物,是波蘭“三位詩人”之一,被廣泛認為是波蘭最偉大的詩人。他還被認為是最偉大的斯拉夫和歐洲詩人之一,被稱為“斯拉夫詩人”。作為浪漫主義的主要劇作家,他在波蘭和歐洲被比作拜倫和歌德。

約瑟夫·畢蘇斯基 (Józef Pi?sudski)波蘭曆史上曾一度從地圖上消失,而約瑟夫·畢蘇斯基,是許多人心目中的英雄,因為他在波蘭第二共和國的建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使這個國家在被俄羅斯、奧地利和普魯士吞並 123 年後重新崛起。畢蘇斯基是波蘭第一任元帥,也是 1918 年波蘭回歸時的領導人。

瑪麗亞·斯克洛多夫斯卡·居裏(1867-1934 年)紀念碑(Monument to Maria Sklodowska-Curie),居裏夫人是一位波蘭裔法國物理學家和化學家,對放射性進行了開創性的研究。她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也是第一位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人,她也是唯一一位在兩個科學領域都獲得諾貝爾獎的人。1906 年,她成為巴黎大學第一位女性教授。

瑪麗亞·居裏博物館(Maria Sk?odowska-Curie Museum)是紀念波蘭諾貝爾獎獲得者瑪麗亞·居裏的生平、家人和工作的一座博物館,坐落在瑪麗亞出生的 新城區的這座18世紀的公寓樓內。她在那裏完成了她的第一項科學工作,她於 1925 年在瓦維爾斯卡街建立了鐳研究所,她發現了化學元素釙和鐳。現在,瑪麗亞·居裏博物館是華沙市的一個文化機構,與波蘭化學學會聯合舉辦。它開展與瑪麗亞·居裏有關的教育和文化項目。

華沙聖母訪親會教堂(Visitationist Church)又名聖約瑟夫教堂,這座教堂采用晚期巴洛克風格建造,位於克拉科夫郊區街,內部裝飾以巴洛克元素和洛可可裝飾為主。教堂的建造時間跨度近一個世紀,從 1664 年到 1761 年。教堂的一大特點是其令人印象深刻的船形講壇。

聖安妮教堂(St. Anne's Church)是波蘭華沙曆史中心的一座教堂,毗鄰城堡廣場。它是波蘭最著名的教堂之一,具有新古典主義外觀。這座教堂是華沙最古老的建築之一。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經曆了多次重建,形成了自 1788 年以來一直未變的現今麵貌。目前它是華沙學術界的主要教堂教區。

這是聖安妮教堂的塔樓(可惜沒把塔樓和教堂拍在一起)

古老的教堂(Ancient church)是波蘭華沙曆史中心的一座教堂,毗鄰城堡廣場,也在克拉科夫郊區街 上。它是波蘭最著名的教堂之一,具有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外觀,是華沙最古老的建築之一。

POLIN 波蘭猶太人曆史博物館 (POLIN Museum of the History of Polish Jews) 是一座建在前華沙猶太區舊址上的博物館。博物館英文名稱中的希伯來語單詞 Polin 意為“波蘭”或“在此休息”,與第一批猶太人抵達波蘭的傳說有關。博物館於 2009 年開始建造,位於華沙戰前猶太區 Muranów 的指定土地上。圖中後麵的建築是博物館。

博物館前麵的 猶太區英雄紀念碑(Monument to the Ghetto Heroes)群雕是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1943 年的華沙猶太區起義。紀念碑是在起義第一次武裝衝突發生的地方。1939 年 9月 1 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入侵波蘭,華沙的全部數十萬猶太人(約占該市人口的 30%)被趕進華沙猶太區。1942 年 7 月,華沙猶太區的猶太人開始被大批驅逐到滅絕營。1943 年 4 月 19 日,猶太戰士發動了華沙猶太區起義,堅守了近一個月。起義遭鎮壓後,幾乎所有幸存者都被屠殺了,隻有少數人設法逃脫或躲藏起來。

國家大劇院成立於 1765 年波蘭啟蒙運動時期,創始人為該國君主斯坦尼斯瓦夫 ·波尼亞托夫斯基。該劇院與另一座國家級場館波蘭國家歌劇院共用華沙劇院廣場的大劇院建築群。

卡濟米日·古爾斯基國家體育場(Kazimierz Górski National Stadium)自 2015 年起因讚助更名為 PGE Narodowy 是華沙一座可伸縮屋頂足球場,它主要用於舉辦音樂會和足球比賽,是波蘭國家隊的主場。外牆的白、紅顏色與波蘭國旗顏色一致。

國家圖書館(biblioteka narodowa)國家圖書館是波蘭中央圖書館,直接隸屬於波蘭共和國文化和國家遺產部。該圖書館收藏波蘭境內出版的書籍、期刊、電子和視聽出版物以及在國外出版的波蘭語書刊。它是最重要的人文研究圖書館,波蘭著作的主要檔案館和國家圖書書目信息中心,發揮著重要的研究機構作用。

波蘭陸軍野戰大教堂(Field Cathedral of the Polish Army)是波蘭最著名的大教堂之一,吸引了來自當地社區和世界各地的遊客。這座駐軍教堂位於老城區附近的克拉辛斯基廣場對麵,是各種軍事宗教儀式的焦點。教堂正麵有一個大鼓室,裏麵有聖母瑪利亞的雕塑。入口旁的石碑紀念著曆史悠久的波蘭軍事單位,教堂內部的繪畫描繪了著名的波蘭戰役和起義,而青銅大門也展示了其他戰役。

聖三一教堂(The Holy Trinity Church )也被稱為祖格新教教堂,是華沙市中心的一座路德教堂,也是該市兩座奧格斯堡福音派教堂之一。它由 Szymon Bogumi? Zug 設計,是華沙最大的教堂之一,以其圓形設計而聞名。

華沙紮切塔國家美術館(Zacheta National Arts Gallery) 是華沙市中心的一座當代藝術博物館。美術館的主要目的是展示和支持波蘭當代藝術和藝術家。美術館舉辦過許多知名外國藝術家的展覽,在國際上也享有盛譽。

文化科學宮(Palace of Culture and Science)是波蘭華沙市中心一座著名的高層建築。它總高 237米,是歐洲大陸最高的建築之一。

 

最後,這裏必須得講講“卡廷慘案”,因為我們4月14日星期天在皇家大道上碰到了一個大型的民眾遊行,據稱是為紀念84年前1940年4月發生的卡廷慘案。

卡廷慘案,又稱 “卡廷森林大屠殺”是前蘇聯秘密警察機關內務人民委員部蘇共中央政治局的批準下,為其建立一個全球性的無產階級政府,於1940年4月至5月間對被俘的近 22,000 名波蘭戰俘知識分子、警察及其他公務員進行的有組織的大屠殺。在遇難者中,約有 8,000 人是 1939 年蘇聯入侵波蘭期間被監禁的軍官,另有 6,000 人是警察,其餘 8,000 人是波蘭知識分子,蘇聯人認為他們是“情報人員和憲兵、間諜和破壞者、前地主、工廠主和官員”。

自1943年發現“萬人坑”以來,一直遭到蘇聯否認,直至1990年4月13日,時任波蘭總統雅魯澤爾斯基訪問蘇聯時,蘇聯才正式承認對卡廷事件負全部責任,稱其是“斯大林主義的嚴重罪行之一”;2010年4月,時任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下令公開卡廷事件的相關材料。大屠殺被定性為反人類罪、反和平罪、戰爭罪、共產主義罪,並具有種族滅絕的特征。

卡廷慘案紀念遊行現場照片,可以看到波蘭人民緬懷死難同胞的沉痛心情和對蘇俄共產主義的無比憎惡,絕不能讓俄羅斯劊子手再次淩霸歐洲!

扮成當年的波蘭軍人

扮成當年的華沙市民

自動加入遊行跟在隊伍後麵的華沙市民

謝謝跟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小二哥李白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圖文。。
花似鹿蔥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這個民族也是多災多難呢!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