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能補拙,毀人不倦
話說某天壇子裏家長們又在歎息為什麽孩子就不能遂了願發揚吃苦精神把鋼琴數學打籃球堅持下去呢?我就隨口一說有興趣再苦也能堅持下去苦就是甜,沒興趣勤能補拙隻是大人的借口。後來想想好像我這麽多年受到的教育都是讓我吃苦的,吃了苦中苦,方作人上人。或者一定要我朝著某方向使勁鑽下去,管它那是老鼠洞還是兔子洞。
可惜我不是老鼠,不喜歡鑽不屬於自己的洞。就算我是愛麗絲,我也終於長大不用再看那些撲克牌的臉色。
然後再想想那些耳熟能詳的勵誌名句:
愛迪生:所謂的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靈感
韓愈: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陸遊: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華羅庚:勤能補拙是良訓,一份辛苦一份才。
巴金:苦學能戰剩一切,學問的宮殿不分貧富都可以進去。
連兒歌都在唱“就怕先生罵我懶哪,沒有學問無臉見爹娘。”
學習到底是為誰而學?
不知道現在怎樣,勤能補拙可是當年國內語文考試必考的題目。那時國家急於改變八股文歌功頌德的現狀力推“學好數理化,實現現代化”,很多父母們也急於讓兒女們彌補自己文革中失學的苦痛而力推勤奮的好處,勤能補拙變成了口頭禪,以致於忽視了謙虛地偉人們說話的背景。於是,管他喜歡不喜歡,小時候被大人送去上奧數,奧物,奧化,苦吃了!稍微自主後就發現原來很多事都有老鼠洞可以鑽的,於是連出國考G也需要新東方+機經。好不容易到了美國,兩眼迷蒙兩耳失聰,一不能融入工作或社區社交圈就怪自己語言不好。是語言的問題嗎? 不是語言的問題!沒有內容不知道怎麽接話才是問題; 對自己不誠實才是問題;聽話聽一半就下結論才是問題;讀書做人不求甚解才是問題。
我在國內上大學時,真是很輕鬆啊。一個星期上35小時課就跟玩兒的一樣,期中期末每天考兩門,有些科目甚至上課看小說考試把書狂背兩小時就能拿個優。可惜我現在對大多數課程已經幾乎沒有印象,反而是幾門選修課還能記得不少。到了美國索性就轉了個比較喜歡的專業,班上沒有中國同學,所有的課都是先預習,上課豎著耳朵聽帶速記,下課做作業查資料小組討論寫論文開動腦筋,因為老師cold call會不停的問你一串why。有幾門本科的必修課需要補,可老師第一天上課就說既然有幾位研究班學生那就每節課都由其中一位講20分鍾吧。那些日子真苦呀,經常就是兩三點鍾才睡,可是非常有鬥誌,因為沒有人忽悠我而我更不需要忽悠自己,到後來上課時自由發言兼辯論也敢用咱的中國式英語說了。到現在,很多課程可以清清楚楚地記得,大多數教授的名字都能記得,而我小學中學大學很多相處幾年的老師們卻早已模糊的一塌糊塗。八股的教育自然出八股思維,我想這就是前不久某大牛在中國發家卻為何一擲近千萬金捐給美國母校而不是給中國母校,給國內教育體製及狹隘民族觀一個華麗麗的五雷轟。
勤能補拙成了暗器滿天花雨,無時不刻紮得我們個透明窟窿。從年少紮到年老。從被紮到紮人,從紮自己到紮孩子。我不想再看到那些曾經的天之驕子少年得意中年卻鬥誌全無怨天尤人的一幕再在我們的下一輩中重演,不想讓美國各校對亞裔再有所謂的分數歧視,想看到我們的後代自覺自願出外打拚回家愛心款款,想看到所有的華裔再被問到你最崇拜和尊敬誰這個問題時會不假思索說是父母親。
郭沫若的這句“愛好出勤奮,勤奮出天才”有多少人聽過?我好像不記得有貼到教室牆壁過。而華羅庚這一句名言就更少有人知道了吧?“獨立思考能力,對於從事科學研究或其他任何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在曆史上,任何科學上的重大發明創造,都是由於發明者充分發揮了這種獨創精神”。再來最後一句坎伯的‘你知道何謂沮喪---就是你用一輩子工夫,在公司或任何領域裏往上攀爬,卻在抵達最高處的同時,發現自己爬錯了牆頭。”
更沮喪的不是自己爬錯了牆頭,而是被硬推上牆頭再靠著頭懸梁錐刺股的精神趴著的那個。所以,推爸推媽們,孩子推還是要推的,但我們需要先退後幾步仔細觀察孩子的真正興趣所在,做助推器的推子而不跟風做推腦袋的推子,在敲打孩子鬥誌之前先想想你是否在敲打自己木魚之心。別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自己的夢想應該自己去拚搏實現,而孩子的夢想也應該由他們自己決定需不需要勤能補拙。
我兒時的興趣雖然沒有變成今日的事業,卻有幸持續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愛好及調味品。那些美的事物及藝術,你不需要全部親自掌握,隻需有顆能容納能欣賞的心,而那些真正的興趣,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開心的把它雕琢成藝術。
嗬嗬,世上無難事,隻要有心人。我堅信每個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小孩子在沒定型前隻要正確的引導是可以行行出狀元的。
在敲打孩子鬥誌之前先想想你是否在敲打自己木魚之心。別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自己的夢想應該自己去拚搏實現,而孩子的夢想也應該由他們自己決定需不需要勤能補拙。
----強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