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揚08

神采飛揚,青春飛揚,大風起兮雲飛揚,輕舞飛揚, 願這些美麗的詞匯給我的生活帶來活力,給我每天好心情。
正文

靈犀-ZT

(2009-07-29 02:06:01) 下一個

靈犀

孫  潔

最先讀到李商隱的詩,就是這首《無題》中的“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豆蔻之年,不甚明白,卻又頗明白,茫茫人海中,能遇見與自己心有靈犀的人是多麽的不容易,心意相通了,卻又不能在一起,那份無奈和紛煩,其實難耐。

有詞典解說“靈犀”一詞是犀牛之間彼此用角來互訴心靈,我便嫌它解得俗,這種亞非森林中黑而粗皺的動物,角長在鼻子上,怎麽能表達至美至純的愛情?不如“靈犀”解為桂花更美。後來翻書,發現一說:古人把中心有一條直通大腦的如線白紋的犀牛角稱作“通天犀”,視為神奇靈異之物,借喻兩心相映。我喜歡這個意思,以為世間萬千的變換,愛把有情的人分兩端,心若知道靈犀的方向,哪怕隻有一線,哪怕不能朝夕相伴,每顆心上的某一個地方,總有個記憶揮不散;每個深夜的某一個地方,總有著最深的思量……

於是,喜歡李商隱,喜歡他詩中的幽深內涵,喜歡那份淺淺的浪漫,那些璀璨的語言和絢麗的辭意,總是縈繞在心頭,在時間和空間的無形裏。或遠或近,或喜或悲,或易或難,或是靈犀或為青鳥,實景實情,幻形幻影,靈犀一點,間雜在昨夜星辰昨夜風中,托付在東風無力百花殘時,探看在曉鏡雲鬢月光寒裏,執著在碧海青天夜夜心中。

有句箴言是這樣的:生活就像洋蔥,總有那麽一片會讓你流淚。我想那淚也是靈犀一點,光轉流離,即便不能輕輕偎著,卻也是默契已久,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淚光裏,分明藏著我看得清的界限,是愛情,或不是,或互不相幹,最終能博得的,是回首的莞爾一笑,喜怒哀樂都無關……

當月光把夢照亮,就溫暖了心房,看透了人間聚散,就能多點快樂片段。這歌詞一般的淺顯唱白,宣告了愛情不需要追求,心有靈犀一點通,每一個人的另一半在哪裏,該出現時自會出現,不必強求。

後代的文人們不止一次地引用李商隱的詩,譬喻成各種意象,比如元代於伯謙的《點絳唇》,現代秦牧的《疊句的魅力》,還有龔濟民、方仁念的《郭沫若傳》,都一字不差地用了,那樣妥帖,那樣出彩,好嘞!

委實,靈犀一說灌注了詩人太多的情感想象和藝術感知,還留下了許多思維表現上的空白,那間隔中的契合、苦悶中的欣喜、寂寞中的慰安,微有苦澀而彌足珍貴。千年後的我們時而品嚐、玩味著這一佳句,盛讚詩人抒寫心靈的才力時,麵臨美好的情愫,我們也會斟酌矛盾的心緒,調整、靜心,而後發出肯定的歎息。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這樣的詩句?跳入眼中,是怦然心動的感慨。作者由詩詞典故,到推敲其內在含義,把“靈犀”那樣一份情意,鮮活的展示在讀者麵前,給人一種強烈的振奮。分析細膩,詞彩飛揚,在品讀之中享受一份欣然的人生境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