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遊的燕子

在平淡的生活中尋找一些不平淡。。。
正文

丁大衛,一個平凡而偉大的美國人在中國教書的故事

(2010-03-30 11:50:43) 下一個
無意中看到“魯豫有約”的“美國教師在中國”。深深被丁大衛(David Deems)的樸實、真誠和對理想執著追求的人生態度而打動了。

1994年,丁大衛帶著對古老國度的好奇和為教育事業盡份力量的想法來到中國。 與其他一般外教不同的是,他希望能到最需要發展教育的落後地區。幾經輾轉,他於2000 年來到中國教育最落後的地區之一: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當支教老師。自此,他把東鄉當作自己的第二個故鄉,在此紮下根來,積極參與施教建教。在他的影響下,他利用捐助資金,組織東鄉老師和學生們到北京取經和開拓視野;並與北京學校建立友好互助關係,讓北京的老師來東鄉傳授教學經驗。10年過去了,丁大衛仍然在東鄉從事著他熱愛的教育事業,並找到了自己誌同道合的終身伴侶。

當魯豫問他是不是在準備增加第三個家庭成員時,他說,是四個。因為他們希望能生一對雙胞胎。魯豫問,是不是想生一男一女?他說最好是兩個男孩,因為女孩在中國容易領養。他的普通話說的很好,看得出他很融入和適應中國社會。雖然魯豫沒有直接問他對中國的負麵印象,但可以聽出他也體會到了作為一名外國人在中國做事的不易。特別是在辦聘用他的程序上,一辦就是一,兩年。而他在沒薪水的日子裏,仍熱心的參與教學活動,並用自己微薄的積蓄來維持生活。但他並不為這些困難和障礙動搖自己的信念,而是耐心等待批文下來。


以下是《國際先驅導報》在2006年對他采訪的節選
 (http://www.xj.xinhuanet.com/2006-08/24/content_7862123.htm)

*****************************************
幫助推廣普通話

《國際先驅導報》:你目前在當地從事什麽樣的工作,還做老師嗎?
丁大衛:2000年到2003年我以誌願者的身份來到東鄉當老師。但2003年之後,我開始在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教育局的教研室做教育顧問,協助當地政府和學校從事修建小學、教師培訓等方麵的工作。目前我們已經在鄉下建立了8所小學。今年,東鄉縣打算在小學3至6年級開設英語課程,需要利用假期對老師開展30天的英語培訓。目前我和我的妻子正在擔任培訓班的老師,此外還有一個20天的普通話培訓班也在上課。
《國際先驅導報》:你正在東鄉推廣英語教學嗎?
丁大衛:目前開展英語教學在東鄉為時尚早。對於當地的學生來說,漢語就是一門“外語”。他們在家裏說的都是東鄉話。要搞好教育首先就是要搞好母語教育。原來的東鄉語是有語言而無文字的,前不久一些語言學專家已經為東鄉語創製了一套文字,並編出一本東鄉語詞典。因此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教這些學生學會這些文字,再用東鄉語幫助他們理解漢語普通話。他們現在使用的語文課本上都有東鄉話和漢語的對照課文。東鄉縣預計要在2011年完成普九教育,因此借助民族語言學好漢語,完成九年義務教育,是我們目前最重要、也是最迫切的工作。

適應了“原始”生活

《國際先驅導報》:你是否已經習慣了在東鄉的生活?有沒有感覺到不便?
丁大衛:生活上的不便都是相對的。比如我所負責的8所小學都在鄉下,而我現在在縣裏工作,有固定的辦公室和住所,所以每次下鄉都很麻煩,也不能每天都去。鄉下的條件還是很差的。而且東鄉經常停水停電,前幾天還有沙塵暴,現在的天氣也十分幹旱炎熱,但是我覺得既然東鄉人能夠在這裏安居樂業,我也可以適應這裏的生活。飲食方麵也不是問題。我認為隻要有營養、可以填飽肚子,吃的是中餐還是西餐並不重要。不過有的時候,我太太會想做些西餐吃。但是,當我們回美國的時候,又會想要是能吃到東鄉的麵該多好啊。
《國際先驅導報》:你現在以什麽方式和家人、朋友聯係?
丁大衛:這裏上網很不方便,我的辦公室裏也沒有電腦、也沒有報紙,要坐兩個半小時的汽車到蘭州才可以看到。但我覺得這些都沒什麽,因為它們對我來說並不是必需的。
我與家人聯係主要通過寫信,美國那邊大概兩個星期可以收到。就在你打來電話之前,我剛給我的大哥寫了一封信,他要月底才能看見我寫的這些文字。可能在別人看來,這種方式很麻煩、很原始,但這也是相對的。我現在覺得在東鄉郵政真是很方便,如果你要是給我發E-mail,我要去找網吧,會花很多錢,也許兩周後才能看見。如果我在鄉下,手機沒有信號,打電話也會經常找不到我,所以還不如去郵局。
我家裏人對我在中國選擇的生活比較讚成,當然他們有時也會因為找不到我而討厭這種原始的生活。

給東鄉帶來了新觀念

《國際先驅導報》:你覺得在東鄉生活這麽長時間,已經完全融入當地的環境了嗎?
丁大衛:雖然我來東鄉好幾年了,但是在這裏,我隻能是一個美國人,我的個子就是那麽高,皮膚就是那麽白,頭發就是黃顏色的,他們仍然會把我當作外國人,還會帶著一種好奇的眼神看著我,這些是無法改變的,就像我永遠也無法成為一個東鄉人一樣。但是我和東鄉人也能很好地溝通,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學校裏的孩子對有愛心、有耐心的老師都很友好,他們不會因為我是個外國人而表現出特別的熱情。
《國際先驅導報》:你覺得你給東鄉帶來了什麽?
丁大衛:這個問題恐怕要縣政府或者縣教育局來回答。東鄉是一個思想很封閉保守的地方,我們的價值觀、人生觀差距很大,也可能他們認為我為東鄉帶來了素質教育等比較新的觀念,也可能他們認為由於我在這裏工作,會得到許多媒體的關注,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到東鄉的貧困,獲得更多資助。

沒想過要離開

《國際先驅導報》:東鄉會是你的終點嗎?有沒有想過什麽時候離開?
丁大衛:沒想過,我已經來中國12年了,也許我可以想到明年做什麽,但是以後的事情誰也無法想像。曾經有珠海的一所私立學校和其他一些有過接觸的學校的校長勸我回到一些大城市去,也有蘭州的幾所學校邀請我去做校長,他們說二三十歲時做這樣的事還可以,但是快要到40歲的人應該現實一些,過條件好的生活。不過我和我的妻子都很希望能夠留在東鄉。我有很健康的身體,有誌同道合的妻子,有很多可愛的學生,這些都支持著我繼續在這裏工作。
我的太太小韓原來是青海民族學院的外教,我們已經結婚一年多了。她對現在的生活非常滿意。也許,我們今後還會有孩子,但是我們並沒有因此而產生離開東鄉的打算。即使我們的孩子在東鄉長大,我們也很高興,並且相信他會向其他東鄉的孩子一樣幸福健康地成長。
我覺得每個人的生活都必須是有意義的,我現在做的是我喜歡的事情,這是一種自我滿足。如果每個人都向往富裕的生活,而沒有人願意付出,那麽世界上絕大部分人都不會有過上優越生活的條件。
***************************************

他是幸福的,為自己的理想而活著,快樂著。對他來說,精神上的滿足要遠遠超過物質上的享受;他也是偉大的,作為一個外國人,到中國最落後和偏僻的地區發展教育,創造條件讓失學兒童回到學校,並不求任何回報,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感動,更多的是觸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