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遊的燕子

在平淡的生活中尋找一些不平淡。。。
正文

百家講壇 學習心得(2)曾仕強的《易經與人生》

(2010-03-16 08:18:48) 下一個
《易經》的哲理就是陰陽一體,我們看到的太極圖,就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

《易經》是中國哲學思想的源頭,而“易”字就是變化的意思,64卦隻是表示一種現象,根本沒有好卦、壞卦之分。而《易經》其實就是告訴我們應該如何認知世界,應該如何認知自我,從而做到持經達變,通達樂觀。

“持經達變”。什麽叫“經”?經,就是不能變的東西。一個人有了經以後,你還不會變,你還是不會用。原則是不能變的,但方法是一定要變的。

明象位,立德業,一個人一定要搞清楚現象,象就是現象,位就是你的位置,所以前麵那三個字很重要,明象位,但是後麵這三個字才是根本,叫做立德業。一個人學問再好,不能擔保你有成就,能力再高不能擔保你會發達,錢再多也沒什麽用,最要緊品德要好。

《易經》是全世間最高明的辯證法。

老子是替很高智慧的人去解說《易經》的。所以,憑良心講《道德經》是最高水平的,高難度的。隻一句“道可道,非常道”你就搞不清楚。他先說:不能說,才來說。這很厲害吧!這就對中國人影響很大,中國人講有沒有意見,沒意見。結果一大堆意見。外國人,有意見就有意見,沒有意見就真的沒意見。中國人不是,先說沒意見,如結果後麵講一大堆。我們先說沒意見是尊重人家。我們好好把《道德經》讀完了,就會知道《易經》裏很高深的哲理。

孔子是對中等智慧的人解說《易經》,什麽是《論語》?就是家常便飯。所以要解說《論語》要從我們生活圈去體會。《論語》一開頭就告訴你:做人要快樂。所以“學而篇”就提出來:孔門三樂。三種樂趣。你與孔子接觸還得不到樂趣,那就很冤枉。
 
墨子是專門替基層的人,大眾的人去講 易經的道理。 墨子的學術是最好的。 所以,做人先學墨子,實幹,認同上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