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在消費級數碼相機上有一朵小花的那個按鈕,就是微距拍攝的轉換按鈕。最近拍梅花接觸到這個,介紹一下。
微距攝影是數碼相機的特長之一,用微距拍攝可以把很普通的場景拍成戲劇性的場麵,微距特別擅長表現花鳥魚蟲等細小的東西,對細節可以充分展示,而且也可以隨心所欲地表現自己在選題、構圖、用光方麵的創意,不像拍攝風光、人物、民俗文化等題材,要受很多條件的製約。微距上手比較快,雖然多為小品,但其中也往往包含很多作者的良苦用心,也能稱得上是精品。
微距攝影的目的是力求將主體的細節纖毫畢現的表現出來,把細微的部分巨細無遺的呈現在眼前。在微距攝影中,有一個名詞是必須要認識的,它就是放大率(Magnificatlon)。因為微距攝影其實就即如放大攝影,故放大率直接影響著微距拍攝的效果。由於放大率是由菲林表麵所得的影像和實物主體大小的比例來定義,故此放大率是以一個比例來表達。由於這緣故,放大率又稱為「影像比例」。
日常經常聽到鏡頭能拍到1:1、 1:2的微距效果,這些比例便是指鏡頭的放大率。左邊的數值代表菲林平麵上影像的大小,而右邊的數值則代表實際主體的大小,當鏡頭能做到1:1的放大率時,即鏡頭可將實物的真實大小完全投射在菲林平麵上。試舉一個簡單的例子:135菲林的麵積為24mmx36mm,若我們使用的鏡頭能把一個麵積同樣為 24mmx36mm的主體完整地記錄在135菲林上,這支鏡頭便有1:1的放大率,大家應記住左邊的數字越大,放大的倍數便越高,2:1的放大率便比 1:1高。若右邊的數值較左邊大,放大率便越小。
現在的消費級數碼相機微距功能不等,有的為10cm—20cm,有的可以達到1cm—2cm的微距。
對於單反數碼相機來說,微距的拍攝能力由鏡頭所決定。現在,差不多每一支鏡頭皆有微距功能,但它們所指的微距功能其實是指鏡頭的近攝能力。一般來說,鏡頭的放大率要達至1:2甚至1:1,才稱得上是微距鏡頭。微距鏡頭是最易使用的微距拍攝器材,用家毋須外加任何配件便可立即使用。一般鏡頭的最高解像度和最高反差度是焦點在無限遠時表現出來的,但微距鏡頭剛好相反,它的最高解像度和最高反差度是焦點在近距離時表現出來的,故要拍攝高質素的微距照片,必須選擇微距鏡頭。
為配合不同的需要,市麵上有不同焦距的微距鏡頭可供選擇,由20mm至135mm不等。較廣角的微距鏡頭多會連同伸縮腔一同使用。若使用20mm微距廣角鏡連同伸縮接腔使用,它便能做出高達5:1-12:1的放大率。
其實所謂的長焦和廣角,是說照相機鏡頭的,所謂長焦就是可以把遠距離的景物拉近拍攝,看到運動會那堆記者手中的“大炮”了麽?那些都是長焦鏡頭,而廣角就是可以照到很寬的角度啦,廣角是拍大照片的。比如畢業照之類的,一般鏡頭拍不了這麽寬的。根據焦距來分,35MM以下的都可以叫做廣角鏡頭,更厲害的廣角鏡頭叫做魚眼,因為形狀象突出來的魚的眼睛。對於旅遊.廣角鏡頭的好處顯而易見,可以拍攝更加寬廣的風景,對於展現風光美態非常合適。普通數碼相機配備的都是變焦鏡頭,看到說明上寫到的28-105,35-105什麽的是變焦範圍,28算上小廣角,而105可以算個中焦了。個人認為廣角比長焦更有用些。
35mm焦距拍攝
28mm焦距拍攝
在拍攝這類題材照片時,28mm的廣角能讓我們更隨心所欲的進行創作,而不需要取景時向後一退再退以便景物能容納在我們的畫麵中。
除了拍攝風景、建築外,廣角也可以用來拍攝人像。很多人認為拍攝人像使用85-135mm的中焦比較合適,或者索性使用長焦以獲得淺景深來突出人像主體。其實廣角在拍攝人像時也具有獨特的魅力。如果運用得當,你將會發現你所拍攝的人物將融於景物之中,使得MM更楚楚動人、GG更英俊瀟灑。
根據本人的經驗,在微距攝影中有七招致命殺著,下麵一一給大家道來。
一、大光圈:這是第一重要的一點,拍攝微距中的花草昆蟲,一定要熟悉自己手中的鏡頭,哪怕是A95之類的不可換相機鏡頭也是一樣的道理(最為主要的是相機最好具備手動拍攝模式);在光線恰當照度充分的前提下,盡可能開大鏡頭的光圈(當然鏡頭本身的光圈是由9片葉片組成的焦外成像最好、虛化效果最自然養眼)以虛化所攝主體的背景,在這裏可以選擇“光圈優先”模式或者手動模式,本人較為傾向於後者。比如佳能著名的百微---EF100mmF2.8U,可選擇最大光圈F2.8 進行拍攝。不過有些消費級機器的鏡頭和非專業135微距頭像質本來差些,在完全靠近被攝體時可以適當的收縮一兩檔光圈以保證成像水準和清晰畫質。
二、長焦距:簡單地理解就是:拍攝時候盡可能使用所攝鏡頭的最長焦距,如EF70-200mmF2.8LU就使用200mm焦段。這樣做有一個最大的好處---長焦距對景物的遠近有壓縮效果、更可以模糊背景以突出主體。
三、近攝距:這個問題也很簡單,你拍攝的時候,相機鏡頭越靠近主體,景物清晰的範圍就越窄(景深越淺),那麽你的主體就愈發突出,玲瓏有致,盡在眼前了。不過,前提是相機的鏡頭在靠景物最近時要能手動或者自動對焦,要不然的話,無論怎麽對焦都沒法對清晰,還以為是相機不好使豈不貽笑大方?
四、大對比背景這可能是大家最為頭痛的問題,到底要怎麽弄才會讓背景盡可能地突出我要拍攝和表現的主體啊?大家肯定注意到了,落日在暗淡的天際顯得分外奪目!直入你的眼球,你有時候似乎就根本沒有留意它的周圍還有其他物體的存在,是麽?這是因為明亮的物體需要深暗的背景來襯托、才越顯清晰明亮;反之亦然、深色的物體也需要明亮鮮活的背景來陪襯才線條畢露。所以,我們在拍攝無論花草昆蟲或者是其他物體的時候,需要“以深(背景)襯淺(色主體)”、“以淺(背景)托深(色主體)”。這是八字要決,切記!
五、遠背景這又是怎麽理解呢?說起來還很簡單:如果你同時使用了上麵四招,還不能有效地模糊背景,那麽問題就出在你的被攝主體、離你的背景距離太近,以至於背景還在景深的清晰範圍之內!所以,如果拍攝現場允許,你可以自由地移動拍攝主體的話(比如盆栽植物)?那麽,就將它移動一下,讓被攝物離開背景更遠些,這樣的話,就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證你的拍攝要求---模糊背景並突出主體。
六、三角架及配件特別是在暗弱的光線下(比如日出日落時分),又沒有什麽依托物(如燈杆、樹枝、土堆、豆袋等)的情況下,再沒有一個穩定而堅固的三腳架、確實難以想象如何去拍攝。因為微距攝影往往強調圖像的品質,這種時候提高感光度顯然不是明智之舉!
忠告色友:要想有高品質的PP,三角架、快門線(或者自拍)必不可少!
這裏說的配件,是指閃光燈(普通的或者微距拍攝用的環形專用燈)、反光板,可以在主體和背景需要補光的情況下,大顯身手,得償你願哦!
特別提醒:注意控製閃光燈的輸出強度、如果輸出光量過強的話,會導致主體層次全無,毫無生氣!我們當然是盡量使用自然光為妙,補光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嗬。
七、光線光線、光線、光線---這是攝影的魔術之手!神奇之魅!
不記得是哪一位前輩曾經說過:“畫家用顏料作畫、攝影家用光線作畫”!是不是很牛呀?我們可以使用光線,仿佛超人一般?!可是,如果光線運用不當,或者對光線沒有足夠認識的話,我們哪怕用完前麵說的六招,也是徒勞 :(
其實、微距攝影非常需要極具造型能力的側光、側逆光和逆光等光線;在這一類的光線下,被攝物會熠熠生輝,充滿活力與生命力,因為這些光線會讓被攝物體的輪廓、曼妙線條、最動人心弦的細微之處顯露無遺!
在這裏,一定要注意準確的曝光,最好使用點測光(如果能夠準備一個標準灰板備用最好不過);如果相機本身沒有點測功能,反正使用數碼的朋友居多,多變化曝光組合多曝光幾次,直到滿意為止。也是不記得哪位前輩還說過一句話:“畫家作畫用加法(不斷地添加色彩)、攝影家作畫用減法(去粗存精、隻表現和突出自己需要的部分)”!在運用光線表達被攝物體的時候,這是一條鐵律!
我們不要老是在取景框裏舍不得對美景進行取舍,我們不知道這樣會讓自己的被攝主體淹沒在無趣和無關的雜物之中,最後獲得一張張廢片。要果斷地舍棄不需要的部分才能直達光輝的頂點(哈!別砸我,又記不得這是那位偉人說得了)!
歸根結底!每一個人的拍攝方法和表現思想都千變萬化,但目的隻有一個---突出主體,讓表現形式服務於內容的凸顯!這是我們的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