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衝動

(2008-12-12 01:00:42) 下一個
前日中午午休後,在辦公桌上發現一張紙條。法語,狂草體。隱隱約約知辨認出“北京”“出租車”“奧運”幾個字。
近日中法間的過家家遊戲又玩僵了。俺也不自覺緊張起來,以為有人找事兒。
一時怒從心頭起,邪向膽邊生。媽的,有啥不滿不能當麵說,搞小動作 ?!
俺在公司內部網的短消息係統上來了個群發:是誰!在我桌上留的小話?
一個在學漢語的丫頭紅著臉從樓上跑下來,我是想問你,奧運會之前北京的“Xiali”出租車漢字怎麽寫?
……
 
 
 
 
還是管不住自己的衝動。
所以
 
 
 
國內部分人的衝動行為我理解,就像我能理解薩科說會見達賴不等於認同西+藏+獨+立一樣。
我們的政府總講:人+權+標+準不同。
確實有很多不同。比如在思維習慣及價值觀念上。
理性思維是在我們的傳統中缺欠的一部分。
特立獨思恰恰是法國人推崇的性格。
對待中國,一部分人敵視和反感,但也有同樣多的人冷靜對待並願意更多了解。況且中國也沒有做到令人心悅誠服的地步。更沒有強大到可以任意要挾甚至“製裁”他人的地步。
在全球化的經濟鏈條上,誰少了誰都難以有效運轉。對抗,隻能是兩敗俱傷。何況中國經濟的軟肋就是結構不完善,憑借所謂十幾億人的“內需”而世外桃源,恐怕隻能是幻想,至少目前是。
調整經濟結構,改善產品信譽,培養公眾意識,切切實實地做好德智體全麵發展,才是中國的當下之路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