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磨坊

小磨坊出活比較慢,能磨多少是多少吧。
個人資料
正文

看馬戲

(2008-10-08 09:33:37) 下一個

看馬戲總是一件讓大人小孩都開心的事,無論是滑稽的小醜,還是專業的雜技,或是可愛的馴獸,每一個演出都能給觀眾帶來笑聲和驚歎。前不久,我們就又一次觀看了大蘋果馬戲團的精彩表演。

第一個出場的是個穿藍色紗裙的女孩表演空中秋千,就那麽蕩來蕩去的,一會轉個180度,一會又連翻幾個後空翻的,把我眼睛都晃暈了,隻知道動作很高難,女孩在空中表演很不容易。最讓我驚訝的是最後一個動作,在一陣激昂的音樂聲後,女孩滋溜就從秋千上滑下來了。我趕緊問老公,“她這個下法有點意思,我怎麽沒看明白?”老公白了我一眼,“什麽呀,她是做失敗了。”果然,女孩很敬業地又上了秋千,重新做了最後一個應該是她表演裏的最高難動作,贏得了觀眾的熱烈掌聲。其實她要是不重新做一遍,我還真不知道她第一次沒有成功呢。

接著換了一個女孩表演走鋼絲。以前在國內經常在電視上看到表演走鋼絲,印象是鋼絲很高,演員要爬著梯子才能上去,手裏還要拿根長棍子保持平衡。這個鋼絲沒那麽高,女孩輕輕用手一撐就上去了,長棍子也換成了一把輕柔的大扇子。沒有了高高在上的驚險,女孩子平添了一些調皮的表情和誇張的動作,在鋼絲上時而跳躍,時而輕跑,倒是觀賞性更強了些。

一位中國演員表演的頂缸讓現場氣氛達到了一個高潮。從一個小罐子,到一個中壇子,再到一個大缸子,他都表演的出神入化,無論什麽器皿,他都駕馭的輕車熟路。先是那個小罐子,他用一根手指頭就玩得溜溜轉。然後是那個中壇子,他是從左肩膀滾到右肩膀,從前身溜到背後,可謂是指哪打哪,控製自如。最後那個大壇子,輕輕巧巧地就被他頂到了頭上,開始是他頭怎麽動,壇子就怎麽動;後來是頭不動,壇子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動;再後來,是他頭朝四個方向動,壇子不動。最絕的是他自己轉了一個360度,壇子絲毫不動。幽默的表演加上歡快的音樂,全場觀眾都是笑得前仰後合,熱情高漲的隨著音樂打著節拍,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這個同樣的節目我們多年前在弗羅裏達的錦繡中華看過,演員還是老公家的表叔。頭一天晚上我們還在一起喝酒吃飯,第二天他就在台上一本正經的演出,和那個大口喝酒笑話連篇的表叔判若兩人。當時我們也是笑得前仰後合。一樣的笑聲,卻是不一樣的年輕,往事還如昨日般清晰,時間卻已飛逝了十幾年,表叔也該退休了吧。

大蘋果馬戲團的演出裏我覺得最出彩的是兩個男演員表演的機械人音樂盒。一個演員在那個扮演機械人的演員背後象征性地擰幾下發條,那個機械人就隨著音樂一搖一晃地動起來,每一個動作都是緩緩地慢慢地,腳步的移動也是足不離地,臉上還一直保持著同樣的微笑,真是惟妙惟肖。雖然和那些跳板蕩秋千的節目相比,沒有什麽危險性,但是這慢動作做起來一定是比快動作來得更累人 。我又開始世俗地想,表演這麽辛苦能掙多少錢呢。和那些超級大牌隨便唱兩首歌相比,他們掙得一定少了很多。但也許人家就是從工作中得到了樂趣,喜歡把歡樂帶給每一位觀眾的感受呢。

還有一個有趣的節目是兩個男士舉著長條板子,一個女演員在上麵前翻後滾地跳來跳去,有點像我剛在奧運會上見識到的跳床運動。女演員一會團身,一會舒展,究竟是做了兩周半轉體還是三周轉體,這沒有了電視上的分解動作,我根本就看不清。總之就是跟著大家一起叫好就行了。兩位男演員,長得五大三粗,膀寬腰圓,沒有這樣的體格也不行,沒法舉著板子承受著巨大的彈力和重量。難得的是他們倆身上披著披風還能做一些輕柔的舞蹈動作,與女演員配合的天衣無縫。這剛和柔的結合,倒是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小兒子最喜歡看的是馴馬和馴狗,後來我們一直哄他過一會馬馬和狗狗還要出來,要不他早就吵著要回家了。老大倒是和他的鐵杆朋友們一起津津有味地看完了整場演出。一結束,他就跑過來說,“太好看了,我下次還要來。媽媽,我們下次再來好不好?”我一邊答應著,一邊往外走。不成想外麵已經淅淅瀝瀝下起了雨。我站在雨中等著擺渡車,心想下次來也行,先把天氣預告看清楚了,把傘帶齊了再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LAAAAA 回複 悄悄話 磨坊的描述真是微妙微肖,讀來如身臨其境一樣。
小小磨坊 回複 悄悄話 回複LAAAAA的評論:
大蘋果馬戲團的好處是表演場地非常小,就算是最差的位置離舞台也是挺近的。中場也沒什麽騎馬騎駱駝的撈錢的活動。由於場地小,根本就沒有大象。
LAAAAA 回複 悄悄話 美國馬戲表演裏的雜技難度比國內低了不少,但趣味性更強一些。記得去年帶女兒看過一場馬戲,坐的是最差的位置。可能那時還小,她對表演不怎麽感興趣,倒很喜歡中場休息時的騎馬騎騾駝什麽的。楞被榨了五塊錢騎了三圈半馬,那圈隻有最多五米直徑,馬也是矮得不能再矮的馬。回家還念了很久沒有騎象。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