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39)
2017 (25)
2024 (2)
在尼泊爾行程的最後,我們又去了Guna 航空公司的Mountain Flight,想試試這次有沒有近距離看到珠穆朗瑪峰的運氣。剛來尼泊爾時就去了一次,那天能見度不好,航班取消了。這一次總算是老天開眼,我們如願見到了珠穆朗瑪峰。
乘坐的珠峰觀景飛機很小,隻有左右各一排靠窗的座位。窗玻璃不幹淨,而且大家都把相機擱玻璃上拍照,難免會弄出劃痕。不過在接近珠峰時,機長會讓大家輪流去駕駛艙透過飛機前窗180度大玻璃窗看一會。這塊玻璃非常幹淨,視野也開闊,感覺珠峰離得很近,看得很過癮。來回整個飛行時間大約四十分鍾。
看完珠峰後我們去往巴德岡,在進巴德岡之前先去了一個非常靜謐的叫昌古納拉揚(Changu Narayan)的村莊。這地方位於巴德岡以北4公裏,加德滿都以東18公裏處,建於海拔1541米的山頂。山頂有座印度神廟,供奉著毗濕奴的化身納拉揚,是加德滿都山穀最重要的印度教神廟之一。神廟最早修建於4世紀,1702年毀於大火,之後重建。除了神廟,廣場周邊的街道與建築也極具特色。
巴德岡(Bhadgaon)在穀歌地圖上叫做巴克塔普爾(Bhaktapur),位於加德滿都穀地,是尼泊爾第三大主要城市與尼泊爾的文化之都,也是加德滿都河穀三古都之一(另兩個是帕坦與加德滿都)。
巴德岡於公元12世紀由安南達·馬拉國王正式興建,許多年前,尼泊爾人從西藏收購羊毛、藥材、鹽巴;或者從中東和歐洲收購手工製品,運輸過程中都會在巴德岡作一段時間的停留和休整。正是那時候商旅們帶來的巨大財富,造就了尼泊爾王朝的黃金時代,也構築了人們今天所能看到的華美絕倫的巴德岡建築群。
從14世紀到16世紀,巴德岡都是當時馬拉王朝的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中世紀尼泊爾藝術和建築的發祥地。
巴德岡有著規模龐大的古建築群,主要集中在古城中心的三大廣場:杜巴廣場、陶瑪迪廣場和塔丘帕廣場。巴德岡的遊覽區域比帕坦大得多,老城區建築的華美程度甚至超過加德滿都,而且也比加德滿都幹淨得多,住在這裏的感覺很好。
1. 觀看珠峰的小飛機
2. 喜馬拉雅山脈
3. 中間的山峰就是珠穆朗瑪峰
4. 喜馬拉雅山脈
5. 喜馬拉雅山脈
6. 喜馬拉雅山脈
7. 昌古納拉楊村
8. 昌古納拉楊村
9. 昌古納拉楊村
10. 昌古納拉楊村
11. 昌古納拉楊村
12. 昌古納拉楊印度神廟
13. 昌古納拉楊印度神廟
14. 昌古納拉楊印度神廟
15. 在巴德岡住的旅館
16. 旅館也是座古宅,木雕的細節很漂亮
17. 陶瑪迪廣場
18. 陶瓷廣場
19. 陶瓷廣場
20. 巴德岡古城街道
21. 巴德岡古城街道
22. 巴德岡古城街道
23. 巴德岡居民
24. 塔丘帕廣場
25. 杜巴廣場
26. 老王宮
27. 號稱尼泊爾最繁複、最精美的木雕門
28. 老王宮
29. 老王宮
30. 杜巴廣場
31. 水井
32. 巴德岡街道
33. 巴德岡古建築
34. 杜巴廣場
35. 杜巴廣場
36. 古城街道
37. 世界木雕的頂級之作“孔雀窗”,被譽為尼泊爾最漂亮的窗戶
38. 古城街道,人文氣息濃鬱
39. 電工修理亂如蜘蛛的電線
40. 巴德岡古城
41. 杜巴廣場
42. 杜巴廣場
43. 杜巴廣場
44. 杜巴廣場
45. 杜巴廣場
46. 杜巴廣場
47. 杜巴廣場
48. 回國的飛機上遠遠地眺望珠穆朗瑪峰
尼泊爾遊記總算寫完了,區區九篇,卻拖了那麽長時間。尼泊爾是2012年夏末回國時帶著兩個姐姐去的,回來後寫了兩集就打住了,一直到2015年尼泊爾大地震才又寫了幾集,還是沒寫完。去年底決心把剩下的兩集寫完,至此又一座爛尾樓封頂了。
我看別人輕鬆快捷地貼出十幾、二十幾集高質量的遊記,總是既羨慕、又自責。別人的工作、家務也不見得比我輕鬆,看來還是我不夠勤奮。其實遊記拖得越久越沒法寫,除非旅行時寫過大量的筆記,不然細節大概早忘光了。我自己有一個優勢,我旅行時會拍大量的錄像,而且邊拍邊做解說。對我來說若幹年後看一遍錄像,可以把旅行的細節追回個百分之七、八十,光看照片對我沒多大用。
也許以後會製作自己的旅遊片,那種至少半小時一集的、比較有質感的片子。
近幾年有了微信,旅遊時曬朋友圈的片段對寫遊記大有助益。不少行程的遊記把朋友圈的內容歸攏、整理一下就行了,這倒是微信一箭雙雕的好處。
2015年的大地震對加德滿都河穀的古建築破壞巨大,為寫遊記查網,發現不少景點都被地震毀壞了,不知道現在修複得如何了。雖然會慶幸自己在地震前去了這些地方,終不免還是為尼泊爾深深地惋惜。再一次借著這組《尼泊爾常規遊》的完成,向這個我一直會在無意中想到的、我非常喜愛的國家與人民,送上至誠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