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島上的流水帳

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不開心的時候,壓力大的時候看看笑話絕對有好處。這裏就收集一些比較經典的笑話,幽默和其他
正文

三國閑話係列2

(2005-08-26 09:21:25) 下一個
三國閑話·陳宮

    早先看連環畫三國時,陳宮是一個清臒秀雅的書生,衣冠很酷的樣子,站在呂布那群武將堆裏鶴立雞群。當時對他印象不錯。最爽的是曹操在下邳城下對呂布甜言蜜語勸降,呂布略為心動,說:“丞相且退,尚容商議。”然後就是這一幕:陳宮在布側大罵曹操奸賊,一箭射中其麾蓋。操指宮恨曰:“吾誓殺汝!”可以說當時曹操惱羞成怒了。勸降所需要的儒雅溫柔全都煙消雲散。陳宮這一箭射的可謂揚眉吐氣,把呂布投降的念頭給掐滅了,順便滅了曹操一道,可謂爽極。

    後來看書才發現:哇原來這老東西這麽拽。捉住了曹操就直接把他放了。“我願棄此縣令,隨公去圖大事。”這一句話是曆代傳說中很常見的,往往如是說的人最後終成大事。可是在看見曹操“寧我負人,毋人負我”之後,他卻毅然離他而去。說實話,從這點上可以看出,陳宮絕不象文若和奉孝一樣。文若和奉孝還有文和那種人,屬於非常清醒的人,他們清醒的認識到:所謂道德所謂道義在亂世中是無比脆弱的,弱肉強食才是亂世的真諦。那一種對道德的鄙棄和對自身價值至上幾乎已經提早顯現出了魏晉風度。唯一的不同是他們還執著於功名。而陳宮則更多的保留著賈誼和相如時代的文人之風,對是非和道德分的明明白白,甚至有點拘泥。

    被曹操捉住後,呂布在那裏嚷:“縛太緊……”而陳宮則在另一邊如是表現:操曰:“公台別來無恙!”宮曰:“汝心術不正,吾故棄汝!”操曰:“吾心不正,公又奈何獨事呂布?”宮曰:“布雖無謀,不似你詭詐奸險。”操曰:“公自謂足智多謀,今竟何如?”宮顧呂布曰:“恨此人不從吾言!若從吾言,未必被擒也。”操曰:“今日之事當如何?”宮大聲曰:“今日有死而已!”操曰:“公如是,奈公之老母妻子何?”宮曰:“吾聞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親;施仁政於天下者,不絕人之祀。老母妻子之存亡,亦在於明公耳。吾身既被擒,請即就戮,並無掛念。”操有留戀之意。宮徑步下樓,左右牽之不住。操起身泣而送之。宮並不回顧。

    我之所以大段的引用,實在是因為這段是印象很深的。陳宮是很直截了當的:不降。實際上自從他那一箭射中曹操麾蓋,已經斷絕了他所有的後路。而在曹操在他麵前鋪開一條陽關道時,他卻還是去死了。曹操“起身泣而送之”,那裏麵當然有很多是假的——須知曹操和劉備此種人要哭真是家常便飯信手拈來——可是肯定有一部分是真的。陳宮畢竟是他的救命恩人,這一點作為如此曠世豪傑自然不會婆婆媽媽。更重要的是,曹操對故漢遺老都多少有點留戀,因為在文化意義上他們是漢文明最後的繼承者,而曹操在文化意義上多少是個保守者(相對於他兒子而言)。他多少會對這樣一個嚴格意義上稱為知音的男人有點留戀。但如此而已。

    我有時想到陳宮的那樣坦然而死,我會想到看到的野史裏楊修死前的那句話:“吾自隨明公,早知會有今日受戮之事,隻是上天厚吾,吾至今日方死,已感稍晚。”作為陳宮,一個在舊時代成長起來的小官吏,在亂世展開自己的翅膀成為了一方顯赫的人物,可是他的道德觀和價值觀還停留在過去那個東漢時代,現在的塗炭和混亂是他不願見到的。可以說,他隻是個漂泊者,一直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死去。就象楊修所說,故漢文明的文人們在那個時代,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下場,都做好了死的準備。因為文人的生命在時代的變遷中永遠是脆弱的。當然,陳宮死的意義還無法和1925年頤和園裏的王國維相比,但是有一點共同之處:兩者都是在對新時代的厭倦和舊時代多少的懷戀中,選擇了死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