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轉發“一念行者”的一篇:出於恐懼的管理或教育 2014-9-5 09:23

(2014-09-12 10:08:43) 下一個

如果不是出於恐懼,沒有幾個家長願意管小孩

如果不是出於恐懼,沒有幾個家長願意管小孩。如果家長出於恐懼管小孩,那
麽在家長和小孩的矛盾之間,家長自己的恐懼是第一位要處理的。如果你想管你
的小孩,先把你的恐懼處理了。

 

你的恐懼在管你和你的小孩

帶著恐懼去管小孩,不是你在管小孩,而是你的恐懼在管你和你的小孩。出於
恐懼而來教育或教導是有毒的。出於恐懼心的教育,首先毒你,然後是你的小孩
。在恐懼或擔心中,我們以為給他人的是糖果或蜂蜜,而實際很可能是裹了糖衣
的毒素。

 

在憤怒和恐懼中,根本沒有父母和子女關係

帶著恐懼管理我們的小孩,你會把他變成奴隸,把你自己變成暴君。在恐懼或
憤怒中,小孩和你都“變形”了。在憤怒或極力想掌控你小孩的那個時刻,他
(她)不是你的兒子或女兒,是你的敵人,根本就沒有父母或子女存在。隻有憤
怒、嗔恨或控製的欲望消退後,你們才恢複到父子、父女或母子、母女的關係。

 

你在言傳身教恐懼或嗔恨嗎?

假如你的小孩不愛學習,整天玩手機、電腦及其遊戲,那引來你的什麽恐懼?
對這恐懼一一做功,直到因為它們完全徹底地消失。在此之前,帶著你的恐懼或
嗔恨去管你的小孩,基本是在把你的毒素傳給他。帶著恐懼和嗔恨管理小孩,你
在教他恐懼和嗔恨。不管你願意不願意,他在向你學這些,你在對他言傳身教。

 

你在和風作戰嗎?

針對你的小孩任性自流,你有哪些恐懼?在他完全不聽你的情況下,你該如何
做?憤怒?暴力?極力掌控?假如天在刮風,而你不想要風,你對著天空咆哮嗎
?你會瘋狂的與風作戰嗎?那你就成了唐吉珂德。

 

小心別做唐吉訶德

當你瘋狂地控製你的小孩,其實是在令你的一部分業風停下來,你已經變成了
某種形式的唐吉珂德了。與風宣戰,向“羊群”——你的家人或小孩開弓,你瘋
得不輕。他人需要改變,在他人改變之前,更需要改變的是你。恢複你的清醒理
智,小心別做唐吉訶德。

 

莫讓恐懼橫在你和你的小孩之間

你的恐懼完全和你的小孩無關,它是你自己的,隻與你有關。別把你恐懼的原
因糊塗地歸綹於他。在愛中,你的小孩是第一位的,這是真的;在恐懼中,你的
恐懼是第一位,這也是真的。不帶著恐懼管你的小孩,不讓恐懼橫在你和你的小
孩之間,是你在著手解決他的問題之前所要解決的你的問題。

 

你很可能不是一位有愛心或責任心的家長,而是一位恐懼很多、很深的家長

一個管小孩,管得多、管得緊、管得嚴、管得深的家長,不一定是一個責任心
或愛心很強的家長,很可能是一位內心充滿了很深、很多恐懼的家長。在恐懼中
,你為自己的安全感而管理小孩,你把自己的小孩變成了某種獲得自己安全感的
私人工具,你完全不顧他(她)的個人感受。因為恐懼,你也顧不了那麽多……
這一切的發生,你可能都沒意識到。

 

處理問題的正確順序

如果你的小孩有問題,那必是你心中先起了一個問題,然後你才有一個有問題
小孩。先處理了你的問題,再處理你小孩的問題,是處理問題的正確順序。

 

交叉感染

在自己的問題還沒處理好之前,帶著你的問題去處理你小孩的問題,你確定這
對他或你是更好的嗎?就像一位傳染病人還沒有康複,去救治另一位傳染病人,
其結果會怎樣?交叉感染,病情更加嚴重。如果你不相信這點,瞧瞧社會上那些
父殺子、子殺父或其他親人之間相互殺害的故事吧?也許外在你和你的小孩沒嚴
重到那種程度,但內在呢?

 

拉長了時間段或放寬了看問題的角度

在人生中,許多問題並不是問題,當你放長了看問題的時間線,或放寬了看問
題的向度。隻因你局限在固定的時間段內或問題的麵向,問題才成為問題的。你
就是那樣累積問題和製造恐懼的。

 

先降伏自心,然後調伏他人

因為恐懼的存在,你是否把你的小孩當人質要挾他,而完全不是為了他?檢視
你內心的汙暗,觀察你內心的動機。先降伏自心,然後調伏他人。佛陀調伏他人
的做法決不是強迫或暴力式的,佛陀是在完全清除了他內心的故事或恐懼才那樣
做的。

 

請以一顆幹淨的心管你的小孩

請以一顆幹淨的心管你的小孩,即使是你的小孩。如果你的心不幹淨,先掃清
的心;別把自心的汙點投射到孩子身上,而說為是孩子的問題。別冤枉你的小孩
,別沒事找事。本來他好好的,這樣或那樣,就因為你認為的不對,就粗暴的出
來幹擾、控製、掌控,力圖把他投入你給他設置好的看不見的道路或天堂。

 

你的無明是最大問題

在你和你的小孩之間,你的無明是最大問題,不是你的小孩。如果你碰到一個
不聽話的小孩、不如意的小孩、不好管的小孩、有問題的小孩等,先來回頭看看
你的無明吧。你的無明才是唯一的問題。世上沒有別的問題,隻有無明的問題。
假如你不無明,一切萬物和諧自然。你根本碰不到有問題的人或存在。

 

看你的心,看你的念頭,它就是問題之源

像家長和小孩之間的日常問題很具體,而處理方法似乎很不具體、很形而上
。實際上也並非形而上,就是你的心,就是你的每一個具體念頭。看你的心,看
你的念頭,它就是問題之源。你小孩的每一個問題,都是你頭腦每一個具體念頭
。對那些念頭做功夫,可解開你和你小孩的結。

 

一一對應關係

一個內心沒問題的人,不可能碰到問題的人。假如你到處碰到問題之人,那一
定你有一顆充滿問題的心。你內心每生一個腫瘤,你於外在就會碰到一個有問題
的人或一個人有一個問題。這是一一對應關係。你內心沒有的你看不到,你內心
有的處處晃在你眼前。有可能你看不到這點,而感覺是和你內心無關的外部實在
;並非如此,每一個外在都是內在。除了內在沒有外在。無論到哪裏到什麽地方
,你隻能活在你的內在世界。

 

無明是故事的誕生,或故事獲得真實性

無明是故事的誕生,或故事獲得真實性。從無明裏解放出來,把你的小孩置於
智光之下看待他。不是你的小孩滿身問題,是他有滿身影子,而那影子是你投射
過去的。如果你是光,則他是光;如果你是暗,則他是暗中失真的佛。圍繞你的
小孩,你創造了哪些恐懼擔心的故事?那才是重點呢。

 

讓光進來

不管你的小孩目前有什麽問題,移開你的無明,重新認識他(她)。先不必急著改變他(她),先調節你的光度。以智慧火,消掉無明薪,具備平等心和清淨智,再來調伏你的小孩。移開你內心的重重信念的烏雲,讓光進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