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就地取材”的遊戲

(2009-01-03 20:18:48) 下一個

 

 

在教育訓練欄目的PCI心得貼裏,有看到鵬仔媽媽寫的“騎自行車”,非常讚賞!因為小朋友都沒出來,鵬仔一定很失望。聰明的媽媽看見空豆漿盒子,就與鵬仔玩踩扁豆漿盒的遊戲,再擴展到樹葉,讓孩子在上麵騎自行車,玩得很盡興。這種“就地取材”的遊戲值得推廣!

 

 記得小P剛學會騎自行車那陣,我和姐弟倆去公園騎自行車。也曾經玩過類似的遊戲。那時不知小P有問題,隻是盡力想讓他多跟別的孩子能玩到一起。當時,小P姐弟倆一起騎自行車,總是各騎各的。姐姐總想讓小P追她,小P總是自顧自騎。也不管周圍是否還有其他孩子在騎?那個公園的籃球場附近,有一個下水道的“天井蓋”。我就讓小P姐弟倆每次都從那個“天井蓋”上壓著騎過去。每次壓過去後,那個蓋子都會發出“咕咚”一聲,姐弟倆都覺得很有趣。尤其是小P,每次要壓之前,就開始咯咯笑,等到騎過去之後還會來個急轉彎,再騎著壓回來,就是為了聽那聲“咕咚”。接著我讓姐姐跟小P說他們來比賽,看誰先壓過那個蓋子。小P就因為想聽這聲“咕咚”,開始會追著姐姐騎,而且不甘落後。每次他先壓過了那個蓋子,他就學著姐姐大叫“yeah!”從此以後,打破了他自己騎的僵局!有時,有別的孩子來騎,他們都會自動發起這個追著比賽的騎車遊戲。也因此,還交了一些騎車族朋友呢!

 

今天下午給小P講完故事,我們就在被窩裏聊天。小P很喜歡玩我的長發。今天他一不小心扯下一根我的長發。他很惴惴不安地跟我道歉。看他很過意不去的樣子,我就安慰他說“小P,你知道這根頭發也可以玩遊戲嗎?”小P一臉驚訝地問“How?”我就給他示範:你看這根頭發很長,我可以把它loop(打環)起來,象個balloon(氣球);這個“氣球”可大可小對吧!(說著我把頭發繞成一個象氣球一樣的圓環,改變長度來控製“氣球”大小。)P看得津津有味,還說“Let me try!”我就交給他,讓他練習了兩次,真搞明白是可變大變小的。接著我說“媽咪把他loop成一個balloon,媽咪可以上下左右前後move 這個‘氣球’。你的任務就是:在媽咪喊‘ready ,set, go!’時,用你的一根手指try to poke into my balloon!(試著用你的一根手指戳進我做的這個‘氣球’裏!)”小P說“No Problem!”一開始,我故意把氣球做得很大,移動速度也較慢,小P很容易成功!慢慢地加快速度,而且天也漸黑,我隻開了台燈,小P就不那麽容易得手。他覺得很有挑戰性。讓我來戳,他來loop那個氣球並移動;我總是故意戳不進去(當然不能明顯到讓他看出來)。小P得意地說“SeeI told you that’s  challenging!”然後我戳進去幾次,他又感歎說“That’s amazing!”(這小子還挺會comment,評價了?)接著我又讓他做,這次改編成把長發loop成數字“8”的形狀,告訴他隻要有一根手指戳進一個loop就算他贏。小P磨拳擦掌,準備大幹一番,哪知試了幾次都不行!他開始抱怨說“It’s too hard!”我就放慢速度,他又可以戳進了。有一次還把兩根手指同時戳進了“8”。小P大樂,笑得在床上打滾!

 

 最後在台燈的照射下,我用我的雙手把他的整個小手包裹起來,提示他看牆上的影子,象個“big heart!P驚訝地說“I never know that before! 說完大笑, 引來了姐姐上樓來看熱鬧!

 

 生活中處處都可以和他engage的,隻要我們做“有心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