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如何訓練“主動社交模仿能力”
(2008-12-15 11:20:20)
下一個
把給郭爸的回貼搬過來:
下麵是郭爸的貼子:
如何誘導兒子主動進行社交模仿呢?
隻有具備主動的社交模仿能力,才能在不同的場景下解決自己的問題。大概有這麽幾個環節“動機、觀察、理解、執行”等等。動機,是起始的決定性的第一步。我先利用他已有的動機,培養他主動進行社交模仿的能力;再激發他其它的動機。
懇請路過的朋友,多幫我出出主意。先謝謝大家了。
郭爸,
您好!
我覺得您說的這幾個環節已經抓住要領了。動機就是最主要的一步。昨天下午小P去上中文學校。一開課,老師就說"哪位小朋友會寫上節課教過的‘手’,請到黑板上來寫!寫對了就可以拿一個sticker。"結果有三個小朋友舉手上去了。小P是其中的一個。(我想他的動機就想要拿到一個sticker。)小P第一個走到黑板前,不慌不忙地拿他的左手緊貼在黑板上,右手就開始“Trace”(描)了一幅“手”的圖。老師在旁邊提醒說“這不是art課,我們要寫字不是畫圖!不過還挺creative的,手的圖畫得的確不錯!”下麵的小朋友哄堂大笑。小P意識到自己一定搞錯了,偷偷地瞄旁邊那個同學寫的“手”,象模象樣地copy了那個“手”字,還得到老師表揚說他那個手字筆畫工整,非常漂亮!把小P樂得笑意盈盈地飛奔我而來,來拿sticker(我是助教就幹這些雜事的。)我給了他sticker後,他樂顛顛地跑回座位了。
小P這個實例,我認為就有你說的那幾個重要環節“動機、觀察、理解、執行”。雖然他一開始不會寫,還是舉了手,因為有要那個sticker的強烈動機在;在他畫了手後,聽見老師的提醒和同學的大笑,意識到自己錯了,接著去觀察旁邊的同學,如何寫那個手字;這一步就有了觀察(包括聽和看),理解這兩步都有;有了這兩步後,copy手字就自然執行。在整個過程中,就初步“具備主動的社交模仿能力”。盡管他的表現從學習“道德”來說,是不可取的。但從這一個“具備主動的社交模仿能力”方麵來看,我還是覺得他表現得無懈可擊,令我滿意!
可見,這個“動機”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都要好好把握他的動機,來激發他這種“主動性”是很值得一試的!就如您說的讓小郭去買玩具中,就可以訓練他的種種能力!
繼續加油!
小P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