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要跳一個的“改良”

(2008-12-11 10:04:04) 下一個
 

把給guolan的回貼搬過來:

guolan的兩個帖子如下:

“我要跳一個”

陳醫生評估之後,認識到了運動的重要性。在家堅持給均兒每天練習跳半個小時,由於家裏麵沒有蹦床,所以我們就讓他在床上蹦。均兒平時喜歡自己蹦,我想可能是缺乏這樣的感官刺激,所以他會尋找刺激補償感覺。起先均兒對在床上跳很感興趣,還主動要求跳“十個一百”,也就是一千,我用花生做強化物,每天誘惑他跳大約二十分鍾,他也跳得很不錯。因為得到了最大的滿足,平時自我跳的情況也大大減少了。這樣過了幾天,均兒覺得跳這麽久真的很累,開始跟我討價還價了,前些天我叫他跳五百個,他跟我說“跳二百個”,我就故意延長數數的間隔時間,讓二百個延長得和五百個差不多的時間,小子沒有發現其中的奧秘。我還像老公津津樂道自己的好辦法。沒有想到,均兒要求跳的個數越來越少,縮水到“五十個”、“三十個”。今天早晨我讓他跳,他竟然對我說“跳十個”,我和老公哈哈大笑,而且跳得時候簡直就是應付了事,不像以前又高又好,就稍微蹦了幾下就不願意動了。再用什麽強化物引誘他,他也不上當了。好說歹說,再用他喜歡的杯子引誘他跳,他伸出一個手指頭,對著我說:“我要跳一個。”我和老公當場“昏倒”。
我想這件事情既是一件我失敗的事情,又是一件令我高興的事情。失敗在於,我急功近利,就想著趕緊要加速,把落後的補上來,而忽略了該遵循的規律,把孩子本來的的積極性和興趣全打消了。我想孩子一定是明白了我的“居心不良”,是在訓練他,而不是讓他玩,所以他就沒有了動機。而且我沒有注意慢慢讓他加碼,讓他階梯樣遞增去適應訓練量的增加,而是一下子給他“吃”得太多、太飽,引起了“消化不良”,所以他拒絕再合作。所以我說,這個項目的訓練我是徹頭徹尾的失敗。陳醫生說過,越不讓孩子感覺到你在訓練他,訓練的效果最好。所以從明天開始,我得重新安排一下,讓孩子重新喜歡上跳床。為什麽說又令我感到高興呢?因為,均兒在活動過程中,體會到了數字的大小,並能運用起來和我們討價還價,這個真是令我們高興的。我想這個肯定比在單單在桌麵上麵學會數字比大小要重要得多。他知道了二百個比五百個少,一百個比五十個少,而一個比十個少,而且他能夠在生活中運用起來,我覺得真的是非常令我高興的。記得老郭曾經說過,凡是進均兒的腦子的,他都能跟你用出來,就是可惜進得太少了。所以現在務必,就是多元的刺激跟上,隻有這樣才能打開孩子的感官,讓外界的信息源源不斷的進來。
附:陳醫生關於感覺正常化的解釋和方法
感覺正常化最自然的方式,就是給予孩童足量、多元的感覺刺激與相關活動經驗,刺激對大腦來說就有如食物對於身體一樣,是重要的大腦食物(brain food),唯有供應大腦足夠的感覺刺激,該感覺係統才可能有效的被激活以及精進發展,而隨著該係統的成熟發展,其對於外界刺激的敏感度/接受度以及相關解釋處理能力才能逐漸正常化,如此之下過高或過低的身經閥值也才能正常化,這個過程便是我們常說得感官正常化。以彥均目前的情況而言,杖緙議L的觀點,將觸覺、前庭以及本體係統正常化是當前首要之務,詳情請參閱報告中相關的居家活動建議。



“愛的語言”

回家之後,忙忙碌碌,訓練孩子,安頓家,一刻也沒有停息。累之後又沒有得到緩衝,我的心情又開始焦慮起來。老公其實也是挺忙的,上班還有兼顧孩子的訓練,自然心情也不好到哪裏去。今天早晨,老公半休,他又要跑到橫塘去買水龍頭,因為家裏麵有一個壞了。我一聽見他要出去,就開始火起來,好不容易有個休息的時間,他可以稍微幫我搭個手,他居然又要“溜號”。他過來問我有什麽安排,我沒有好氣的對他說:沒有,反正你也幫不了什麽忙。他又開始向我解釋隻需要半個小時就回來,我就說:你去做你的事情吧,我自己帶孩子好了。他聽見這句話,就出門了。他走後,我開始後悔,他肯定看我不開心,萬一急著趕回來,那一路上交通也不太好,我這樣的處理真的不太好,況且他也是為家裏的事情去奔波了。我越想越不放心,就發了個短信給他:剛才是我不好,你別放在心上。我不急著出去,你慢一點好了。一個小時不到,他安全到家,我心中的石頭也落地了。
其實在以琳的時候聽過婚姻輔導講座,,當時聽得熱血沸騰,覺得以前的做法很有問題,認定以後再也不會犯同樣的錯誤了,想著我回家之後一定要做個好妻子,把家弄好。但是其實回到生活中,真的是挺難真正做到的。不自然,就會犯錯誤。比如說,前些天,他回家之後看見我一連不開心,然後聽了我幾句抱怨的話,就開始說:“你這個人啊,總是這麽怨天尤人,結婚到現在,就沒有停過抱怨,沒有孩子吧,你抱怨。有了孩子吧,你也抱怨。”我一聽之後,我就忘了所有的婚姻疏導教過的原則和方法,立刻像刺蝟一樣把刺豎起來,我對他說:我一個人在青島呆了一年,辛苦的生活誰來體諒我了,我不知道做給誰看了?於是兩個人陷入冷戰,誰也不理誰。好在,接下來的幾分鍾我就意識到了,生氣時候講出來的話都是針針見血的話,但是並不是真心話。所以我就想到了彌補關係的方法,我就使用了一次。我對老公說:“我剛才確實抱怨得太多了,你上班也挺累的,回家之後還要看我不開心的表情,還要聽抱怨,真是夠煩的,我向你道歉。”沒有想到,聽到這些話,他也結束了和我的冷戰,雖然沒有立刻恢複,但是和剛剛的僵局比起來確實好多了。
我在想,真的改變我自己都挺難的,我也是個很自我中心的人,我的安排被打破之後,我,要我立刻改變我的道路,我都覺得一下子拗不過來,更何況要改變別人呢。隻有改變自己,才能讓別人意識到你的改變,才有可能換來別人的改變。我和老公認識快九年了,其實他已經改變了不少了,從一個完全依賴父母的人,成長為一家之主。現在一個人承受著家庭的經濟重擔,而且還要照顧家庭,想想也是很不容易的。麵對如今的處境,隻有我們風雨同舟才能安全到達目的地啊。我確實有時太從自己的觀點出發,老是想著自己的苦,總覺得一個人太累太累,沒有人幫忙,沒有人理解,其實真正能給我自己帶來快樂的一定還是我自己,隻有我的內心快樂了,我才會得到真正的快樂。
當然夫妻之間的溝通也是非常重要的,愛有五種語言,每個人需要的愛的方式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喜歡身體接觸,有的人喜歡正麵的肯定,有的人喜歡收到禮物,有的人喜歡別人花時間陪伴他,有的人則喜歡被人服侍。如果表達愛的方式有錯,對方沒有接受到,那麽就會造成誤會。比如:我覺得我更喜歡正麵的肯定,其實再苦再累我都是不怕的,如果有人誇我,肯定我,我立刻汲取力量。還有我很喜歡老公花點時間陪我,我喜歡我們一家三個人在一起的感覺,因為我覺得我的壓力被分擔,我不再孤獨。還有,我希望被同理。即使在我心情不好,情緒低落的時候,不用教我做什麽,隻需要聽我說就可以了。有時候我覺得我的心情在老公那裏得不到同理。其實老公如果知道這些,他就不會經常聽到我的抱怨了,也會更好的處理我的情緒問題了。當然,不怪老公,聽了羅堅講座的我,還經常在犯錯誤,更何況他呢?我想我該和老公好好進行溝通,但是老公又不是一個口頭很善於表達的人。每次要口頭溝通,他都覺得沒有必要。我考慮是不是用書信方式,我想我們不妨彼此敞開心靈,寫上一段話:老公,我覺得你很好,因為。。。。。。。(寫上對方五到十個優點),這些可以寫在小紙條上麵。然後,用另外一張寫上:老公,如果你能。。。。。。(希望對方改進的地方),我會很高興的。當然,老公不一定會同意這麽小兒科的方法,和他溝通去!

guolan ,你好!辛苦了!

  看到“我要跳一個”這一段,看得出來你已很努力地訓練均兒了。但是為什麽越到後麵他越開始抵觸,我分析原因是訓練過程不夠“有趣”,給強化物給得不夠技巧。你數數,一開始他可能還覺得數數挺好玩的,而且還有成就感。慢慢地每天如此就會不妙!因為,這也是“刻板”!均兒的思維比較好,他就會開始為自己的“利益”而戰。我覺得,你現在可以改變戰略了。比如說他在跳的時候,你不數數,純粹跟他聊天,一定要聊他“最感興趣的話題”,盡可能把時間拖延得很久;或者跟他說好設置一個目標,跳到多少次的時候可以積十分(一定要製作一個可以貼在牆上的表格,讓他自己每贏到10分(隨你規定一個分數),自己就去填一次。最後比如說累加十天100分的時候,就可以讓他選一個幾塊錢以內的“禮物”。我家小P最喜歡這種surprise!這種方法美國叫token system,小P老師經常用。他們老師是貼sticker,我不知道中文叫什麽可能就是貼紙吧。我把它改成數字,是因為小P迷戀數字,順便可以教他十個十個數,也可以教加減法!)有了這種motivation,他自然就不會跟你討價還價,而且可以鍛煉他的意誌力和持之以恒的品格,這也是你在訓練中要把握訓練的項目之一(訓練心態)。另外,你可以把跳的方式和地點都改變。比如換成你們的大床跳,可能他會有新鮮感;也可以改做jumping jack(不知道中文叫什麽,你可以上下麵網站看http://en.wikipedia.org/wiki/Jumping_Jack)四肢全得協調,就象廣播體操的跳躍運動,很鍛煉!通常這裏的體育老師,給小P他們當熱身運動的。也可以訓練他單腿跳,雙腳跳,交叉著來;還可以在地板上間隔擺一些障礙物,如一次性紙盤子之類的。擺得形狀可以多變,既可以擺成三角形,正方形等,也可以擺成各種字母形如S形。有了變化,他就不會覺得枯燥無味。還有,並不一定跳一次就要達到你規定的目標,一定要看他的情緒生理。說不定換一段時間,他可以精神飽滿很合作地跳。跳的時候,也可以你跟他一起跳,他會更來勁,需要訓練Team work。比如你可以讓他跟你在同一時間起跳,如果他沒有做到,要重來!關於這個訓練RDI裏講得很多,你可以變化著來。關鍵是要激發他的興趣,可以適當用ABA的方式“獎勵”一把;但是不能著急,一定要循序漸進,否則他可能會很沮喪。

   昨晚,我就訓練姐弟倆同時拋兩球,同時接住(RDI 裏的一招)。姐弟倆是一個team,必須在同時喊了“Ready,Set,Go”後,才能同時拋球,而且要同時接住才得分。結果,小P總慢半拍,連續五次都沒法跟姐姐一起喊“Go”,他倆都很沮喪。我就把規則改成:兩人輪流喊“Ready,Set,Go”,隻要同時拋球,有一方接住球,另一方沒有接住,也可以積半分(如果兩人同時接住,就積一分)。好多次都隻是姐姐接住,小P都沒有接住,但每次仍然可以積半分,小P還是很高興。兩人玩了大約有15分鍾,才積到5分。每人的獎品是三個很小的cracker,小P還跟姐姐擊掌呢!我跟他們說“明天晚上,如果能合作得很好積到10分,媽咪就給你們6個cracker。因為5分是3個,10分當然要多一倍3X2=6!”姐姐他們正在學乘法,順便給小P也講了這個乘法的概念。皆大歡喜地去睡覺。我的目標是要讓小P能跟姐姐同時喊,但現在時機未到,隻能慢慢來。

    至於跟老公的溝通,確實還是需要一些“技巧”。我覺得這五種“愛的語言”都很好,一定要具體到什麽性格脾氣的人,才可以用某一種或兩種甚至五種都用上。通常感性的女人,更需要老公傾聽,就象你一樣;或隻需要老公說幾句甜言蜜語,就可以心甘情願地付出。我覺得男人大部分是用行動或身體接觸來表達的,這和女人有天壤之別。所以不要一味地抱怨,抱怨最無濟於事,而且讓老公覺得我們就是十足的“怨婦”一個。老公看到或聽到都會覺得老婆麵目可憎,更不可能有柔情似水的感覺。在談戀愛的時候,為什麽男朋友沒有這種感受呢?那是因為當時即使是抱怨,也沒有現在成家過日子那些瑣碎的雜事多啊。以前小時候聽廣播劇《人生》,劇中的高家林劉巧珍。高家林進城後,每次劉巧珍跟他嘮叨農村的豬啊雞的,高就很不耐煩。其中原因之一當然是高覺得沒有共同話題了,但我認為那也是劉變得更實際了。當然,結婚後,生活就變得非常現實。就象guolan你老公要去買一個水龍頭,這種事可能每天都會有。關鍵麵對這種事,不能抱怨,否則好事就變壞事。我曾經也是一個十足的怨婦。後來在“佛的智慧”裏找到了一句夫妻生活的原則:少說話,多幹事!其實,隻要是人,夫妻雙方在他(她)心裏,都非常清楚對方的付出。隻是有人會表達有人不會表達。guolan,看你寫的,對老公還是了如指掌的。隻是脾氣一上來,就把握不住自己的舌頭,說出傷人話後又後悔莫及。再要彌補,雖然當時是見效了,可日子過久了,仍然會給雙方帶來從量變到質變的隱患。那就是為什麽那麽多對夫妻,一開始都如膠似漆,最後分道揚鑣的離婚或出軌。不要小看這幾句傷人話啊!那就是為什麽方靜老師要教小石頭“要使用智慧的語言”。語言就是一門藝術!我家老公嘴特笨。但是最近幾年學了一招:以不變應萬變的話,早晚各一句“寶貝,I love you!”輕輕鬆鬆讓我給他“做牛做馬”。我有時真覺得:老公就是佛菩薩派來給我當榜樣的!所以,在夫妻問題上,我們越來越和諧。因為我也早晚跟他說這句經典的話。所以,無論遇到什麽,我們攜手共進!

     Guolan,我今天都是肺腑之言。如果哪裏你覺得不妥,請多多包涵!

     看著均兒的討價還價,我這個阿姨還是喜上眉梢的。繼續加油!

小P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