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河流何家溜

(2017-12-31 11:54:23) 下一個

餘光中的《鄉愁四韻》在羅大佑的譜曲下,一詠三歎,傳唱多年。其實,我覺得一個人的鄉愁並不限於一地,除了幼時的父母家,還應該包括外婆家和奶奶家。

 

奶奶家在淮北平原上的懷遠縣。從蚌埠坐車行幾十公裏後,就見左右兩山夾一河,這是懷遠縣城,有荊、塗二山隔淮對峙。據傳,千古流傳的和氏玉就出自荊山。懷遠盛產石榴,有懷遠石榴碭山梨一說。

 

過縣城後,平陌仟仟,白楊立立,不久就見爸爸的老家,渦河邊的河溜鎮。河溜發埠已久,原叫何家溜。後改為河溜。溜者,水流湍急。渦河在此曲流南去。

 

小時候夏天父親曾帶我回老家,那時二姑三姑還在家裏,他們帶著我四處玩耍。奶奶家就在小學邊上,爺爺在學校裏做廚師,可以從一處後窗直接邁進學校裏。家門口是條小溪,有片樹林,柳蔭片片,二姑她們帶著我在小溪裏築壩截魚,手指大小的小魚在手指間穿梭,還真不好捉到。後來還用了小網子,才得償所願,小魚貼餅也真好吃。

 

柳樹依依,夏日蟬鳴陣陣,也可在樹上粘知了,樹下撿蟬蛻,可是一處樂園,讓我樂而忘返。

 

離學校不遠的村莊裏有個池塘,邊上有一曬穀場,有不少與我歲數相差不大的小孩在那玩。我也去玩,不過可能小孩排外,玩著玩著不知為何我還被打了,最後發狠說,我爸爸來了要你們好看。小孩子在遇到淩霸時,無可奈何,隻好把大人抬出來。這是老家行的唯一不愉快的記憶。

 

父親曾說過爺爺奶奶有段時間以做麵食為生,尤精於炸麵食。那次回老家也是大開眼界,屋裏炸得酥脆可口的麵食種類繁多,饊子、焦葉、油條,入口脆焦,估計我沒少吃。

 

炸麵食要大火,奶奶家有個風箱,一來一往火力十足。那也是我第一次見到風箱。大人在幹活,我在一邊也玩得開心,好像聽過奶奶跟我說過些俗語,"火心要虛","老鼠鑽風箱,兩頭受氣"。但是我太小,根本不懂什麽意思。

 

渦河旁有不少樹,鶯啼楊柳斜。夏日水流湍急,不少小孩在裏麵戲水,不過大人不讓我去河邊。對岸田陌縱橫,綠野鬱鬱,正午時偶有犬吠,更顯寂寥。

 

後來我就斷片了。聽父母說,我有一天全身瘙癢,焦急的爺爺奶奶把父親從蚌埠叫回,然後帶我去治病。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後來考上大學時,父親帶我回河溜祭祖,那時爺爺奶奶都已去世。爺爺可能抽煙抽得多,得了癌症,還在明光治療了一段時間。奶奶在爺爺過世後,也是一日突發心血管疾病,搶救不及,估計與做油炸食品時的油煙熏烤有不小關係。

 

不知為何,爺爺奶奶的墳墓在一處田野裏,估計是要在這天然綠野裏近看稻浪滾滾,遠觀榴火舒紅。就像蘇子所道:

 

此生定向江湖老

默數淮中十往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