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後,依依隱隱的覺得老三性格深處還是很軟弱的,也許和他的處境和心境有關?不過人說性格決定命運,這話一點不假。
老三畢業後,沒有再來學校找過依依,電話裏麵依依能夠聽出他流露出來的自卑。男人沒有事業就沒有一切,最起碼這句話用在老三身上很合適。他變得多少有些頹廢和玩世不恭。
內心深處,依依還是很想念老三。看到老三這個樣子,心裏難過了很久。終於有一天,依依鼓足勇氣,逃了兩天課,做了兩個小時的車跑到了老三工作的縣城,想和老三推心置腹的談一談。
當依依又一次如仙女下凡一般站在老三麵前的時候,依依看得出老三眼睛裏那滿滿的渴望和欣喜。老三帶著依依遊遍了他們那個小縣城的風景,看得出他的依依不舍。老三給依依看了他寫的日記,整整兩個大厚本子,全部的思念。臨走的那天晚上,依依下定了決心,既然愛過,就要和老三真正的擁有過。"不求天長地久,但求曾經擁有。” 這句口號當時在大學校園裏也已經喊了一段時間了。 借此也可以激勵老三離開這裏,考研重新回到那個美麗的城市。
到了最後關頭,老三還是放棄了。不是不想,最主要的是他承受不起心中的負擔。他無法給依依一個明確的承諾,他不知道自己能否真地離開這塊生他養他的地方。他對自己完完全全失去了自信。
對於老三來說,校園和工作好像是兩個世界。有的人很快適應了,可是有的人就像老三一樣還沉浸在虛幻和現實的衝突之間。
其實畢業分配對於人的一生來講也不過是個很小的事情。如果當初老三留在了他們大學的那個城市,可能兩個人早就結婚成家了。不過十多年前的中國還沒有現在這末開放,那個時候不是沒有機會出來,而是覺得放棄一切包括工作,像一個鄉下進城打工仔一樣,對於老三來講多少還是很難接受。
依依離開了老三他們那個縣城。這以後她再也沒有去過。帶走的是滿腹的傷心,更甚的是失望。她心裏很清楚,她和老三之間完了。其實老三後來說起來,當他離開學校的時候就知道自己和依依結束了。
這以後依依就斷絕了和老三的來往,包括接聽電話。依依想既然斷了,就不要拖泥帶水。也不想和老三再做什末朋友,不可能的。既然自己曾經愛過,那就暗暗祝福愛過的人幸福。
從此以後,依依也從不刻意去打聽老三的任何信息。盡管老三還不適無刻的探聽一些依依的消息。
這接下來的日子,依依也有過幾次短暫的戀愛,也許根本就不叫戀愛。隻是好朋友在一起聊聊天,出去遊山玩水什末的。
老三的最愛是爬山,這個依依也學會了(依依的家鄉是一馬平川的平原)。以後的日子裏,依依很喜歡去有山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