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 原作
提 要
本文從生物心理學角度探討性愛與審美的心理根源。通過對擇偶現象的 分析,得出“愛欲四層次”的心理動力模式;進而,提出“審美乃性選擇之濾色鏡” 原理,並由四層愛欲中導出全部審美現象,係統地論證“審美的性愛泛化論”,首 次將愛與美兩大人性主題統一於生物心理學基礎之上。
............................
愛情----兩性之愛,這一人類生活的普遍現象,千百年來一直是哲學和文學藝術的不朽主題之一。雖然哲學家及文學藝術家們對愛情真諦的見解不乏種種精辟和閃光,但總體地看,愛情一直是人類心理現象的難解之謎。人類的語匯中, 恐怕沒有哪個詞象愛情一詞,其含義在不同人的心目中存在如此巨大的差異。
動物學家眼中,愛情即生殖,是種族保存的必要過程。個體這個基因的載體,受基因複製指令驅使,尋求異性是為了基因的保存,而非個體自身的保存。當然,基因是以賦予個體以巨大快感為餌,使其樂此不彼。可憐的個體既無可奈何,又心甘情願。
道德家講壇上, 愛情即婚姻。婚姻即旦旦信誓或簽字畫押後的 “時不變係統”, 違約必誅。 群體逼個體就範,不用釣餌,用網。
文學藝術家筆下,愛情是純潔無瑕的情感和至高無尚的幸福。其豐富多彩、生機勃勃,令人神往;其撲朔迷離、肝腸痛斷,令人感慨。愛情主題千古不衰。迄今為止,文學藝術界是對愛情考察(至少在描述性考察方麵)最多的領域。詩歌、小說、戲劇、電影等等,無數傑出之作對愛情的一葉一脈、一花一瓣作了淋漓盡致的描繪。然而,一旦涉及愛情的本質,卻又象立岸觀荷,始終摸不出潛在水底的那根白藕。
該是科學地、全麵綜合地探討愛情的時代了。對性愛的科學考察是近幾十年的事。科學界對性愛的研究在兩大方向上進行著,其一是對性生理的詳盡考察,成果已展示在種種暢銷的性生活指南圖書中,其主題可兩詞以蔽之----快感與高潮。閱讀這類書籍的讀者或許可熟練掌握性生活技巧,但對愛情本身的理解恐仍不得要領。另一研究方向是對性愛的社會心理學探討。上世紀70年代以來,心理學界對愛情心理的考察頗富成果,以致於近十年出版的心理學教科書紛紛為愛情問題辟出專節[1-4]。許多研究從性吸引力的生理因素 (如人體美 [5-7] ) 到心理因素 (如擇偶標準 [8] ) 進行了廣泛考察。受關注最多的是愛情的分類,如 JOHN LEE [9] 列出六種愛情類型,而 HATFIELD 和 BERSCHEID[10] 所確立的“情侶型” (PASSIONATE LOVE) 和“伴侶型” (COMPANIONATE LOVE) 兩種愛情類型 更得到廣泛承認。對愛情的心理結構的探討中,常被提到的是“三角理論模式”,其提出者 STERNBERG[11] 通過因素分析得出愛情心理的三因素----親密 (Intimacy),激情 (Infatuation) 和承諾 (Commitment), 試圖由此解釋不同類型的愛情現象,如:親密 + 激情 = “情侶型”,親密 + 承諾 = “伴侶型”。 但正如他人 (如 Bootzin RR et al [12] ) 批評的那樣,“三角理論”仍然是描述性的,並未在愛情動力學方麵提供多少新的理解。因為,諸如“親密”、“激情”和“承諾”仍是愛情的行為表現,而非動機。 從動力學角度探討愛情的心理結構是本文的目標。
一、 擇偶現象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在上頭”。這句隱喻性愛的美麗詩句道出了性愛應時而生的必然性。然而,性愛的困惑在於何以此蜓獨鍾此荷? 即“擇偶”究竟在 “擇”什麽?
首先,擇異性而偶,應屬無疑。然而,並非如此,就有擇同性而偶者----同性戀。科學已證明,同性戀者並非道德問題,而是生理問題。同性戀者事出無奈,因其大腦的某些區域的生物構造和功能已先天地“異化”了[13]。 本文隻討論異性戀。對異性戀而言,所謂擇異性,意味著擇“名符其實”的異性、健康正常的異性。其次,異性戀,也非見異性就戀。按生殖法則應是足矣。然而,生物的回答仍是“不”。
早已知道,鳥類已據歌喉或羽毛擇偶。有趣的是並非某一出類拔萃者必受所有的異性親睞。對猴的性行為觀察表明,雖然某些雌性的吸引力較大些,但並非所有的雄性都喜歡同一雌性[14]。 可謂“蘿卜青菜,各有所愛”。猴輩如此,況乎人!就人而言,
異性的相貌首先受到選擇是毫無疑義的。然而,盡管人人都願選擇美貌異性,恐無人同意愛情可簡化為單純的選美。豈不聞男士們常歎惜某些女性“漂亮而不可愛”;相反,也讚許某些女性“雖不漂亮卻可愛”。著名的性愛小說家勞倫斯曾言:“標致好看的女人是有一副好長相和一頭好發的女人,而可愛的女人卻是一種體驗”。看來“可愛”比相貌更重要。愛情的奧秘似乎就在這難以言傳、隻可“體驗”的“可愛”之中了。
的確,“貌美”而又“可愛”的異性,總是令人一見傾心地墜入愛河。遺憾的是,這種浪漫純情之愛,也並非都能“天長地久”。當初無怨無悔地投入,到頭來卻不得不宣告“合不來”而分手的悲劇並非少見。倒是那些“逐漸鍾情”之戀常能白頭偕老。那麽,“合得來”似比“可愛”更為“可貴”了。然而,生活中也常見有很“合得來” (甚至“青梅竹馬”) 的異性朋友雖互相“喜歡”,卻又宣稱缺少那種一見鍾情的激情而愛不起來。看來,“合得來”也非愛情的充分條件。
凡此種種,表明愛情的心理動力並非某種單純因素。 事實上, 以上關於 “正常異性”、“相貌”、“可愛”、“合得來”的選擇,恰恰反映了性愛的四大必要條件,其背後有著深刻的生物學、心理學和美學根源。下文漸次分析。
二. “愛欲”四層
本文將上述關於“正常異性”、“相貌”、“可愛”、“合得來”四大擇偶標準背後的動力因素分別稱為肉欲、色欲、情欲、理欲。四者以由低級到高級的層次結構構成愛欲的總體,而每一層之欲各具不同的生理基礎和心理指向 。
*肉 欲*
指向異性的第一性征,即生殖器;以性交為方式,觸壓覺感受係統是其生理基礎,快感高潮為其目的。顯然,肉欲的選擇標準是性解剖生理功能正常之異性。
*色 欲*
指向異性的相貌。異性的相貌美乃指性成熟特別是青春期個體之性感美。如男性健壯的身形、結實的肌肉、渾厚的聲音等;如女性富於曲線和彈性的體形,秀麗臉龐,柔細音質等。這些均是第二性征充份發育(即性成熟)的標誌。故色欲指向異性的第二性征,以視聽感受係統為生理基礎。由於視覺的主導性,故以色欲稱之。
色欲的本質即單純的選美,且選美的標準幾近客觀。心理實驗:呈現一些女性照片,不同的男性受試者對照片上異性的美醜評價驚人地一致 [7]。服裝模特兒及西方某些裸體雜誌模特的“三圍”比例有標準要求 [5],也說明體貌美幾近客觀。體貌美的奧秘是勻稱,即合比例。有人用若幹張並不美的女性或男性麵部照片分別疊印出一個女性或男性的“平均臉”。結果,“平均臉”很標致端莊,比其中多數組成者更美 [15,16]。(參見本博客:俏臉的奧秘)
*情 欲*
指向異性的“風貌” (氣質)。前述心理實驗中,若照片上的女性本人走進實驗室,評價者對其美醜的看法便顯出較大差異[6]。 可見,當一個具體的、活生生的異性出現時,存在某種比體貌美更重要的審美因素對體貌產生了 “修飾”作用。 那便是人的動態----使靜態機體結構顯示生氣、體現了動物的基本生命形式和功能。人的日常動作稱為儀態,它以姿勢、步態、說話方式(所謂“舉止言談”)、麵部表情 (所謂“音容笑貌”) 等一舉一動所帶有強烈個體色彩的風格或格調展示出來。
與體貌相比,儀態可稱為風貌。就男性而言,體貌是形,風貌是態,是勢、是度、或風度。就女性而言,體貌是色,風貌是姿,或風姿、風韻。所謂“可愛”主要指風貌。風貌是活生生的動態美,比靜態的體貌美給人以更深刻的印象。那些有色又有姿的女性,有形又有態的男性,總是“可愛”得令人一見鍾情。
風貌是個體內在氣質的顯現。 氣質乃個性中秉於先天而持續穩定的特質。而其中那些具有性別色彩的特質,即男性化氣質或女性化氣質,為我們帶來異性舉止的風貌美,或稱“陽剛之美”、“陰柔之美”。諸如男性之威嚴、雄健、豪放、英武、灑脫、飄逸、敏捷、沉穩、莊重、敦厚、儒雅等,女性之嬌羞、嫵媚、矜持、文靜、典雅、純樸、大方、靈巧、活潑、矯健等。風格多樣恰是風貌美區別於體貌美的關鍵。 體貌美美在標致 (標準結構 ),越端正、對稱、勻稱越美。故人們對之有一致的審美標準。而風貌美美在韻致 (變化有致),美在千姿百態的格調,故愈典型地表現一種風格愈美。將某種風格推向極致者總是令人傾倒。通常一個人雖可欣賞各種格調的美,但又總是對某一種或少數幾種風格有明顯的偏愛。當具有你心目中最喜愛的那種格調之異性出現時,一見鍾情之愛的發生是十分自然的。誠如一句詩中所言;“在我見到披著霞光的你以前,你已在我心中”。
體貌與風貌之別,一向不被注意。然細心人還是有的。十八世紀的西方哲學家博克(BURKE)和萊辛(LESSING)指出,女性的“優雅”或“媚態”屬動態美 [17]。 我國明代才子李漁更獨具法眼地強調[18]:“媚態之在人身,猶火之有焰、燈之有光、珠貝金銀之有寶色”,並“定量”分析道:“試以六七分姿色而無媚態,與三四分姿色而有媚態之婦人同立一處,則人止愛三四分而不愛六七分。是態度之於顏色,猶不止一倍當兩倍也。......今之女子, 每有狀貌姿容一無可取,而能令人思之不倦,甚至舍命相從者,‘態’之一字之為祟也”。 李漁還進而斷定:“態自天生,非可強造”。的確,風貌是人內在氣質的外顯,無論格調如何都與體貌一樣是先天秉賦。盡管後天的社會文化對之有某種“薰陶”作用,但畢竟仍屬天性,為生物性特徵。既然氣質秉於先天,並具有性別差異,特別是女性氣質在性成熟期 (青春期) 雌激素的作用下方完全顯現,故異性之風貌應稱為“第三性征”。由於“第三性征”非結構性特徵,而是體現動物生命活動千姿百態之功能性特徵。它與性交無直接關係,故不象“第一、二性征”直接激起性交欲望。“第三性征”直接激起的是對異性的欣賞欲而非占有欲 (風貌隻可欣賞,無法占有)。因而戀愛者的情感體驗總是奇怪地感到隻有巨大的愛(美)的激情,而不是性衝動,盡管其深層指向仍是性結合。這便是許多人認為的,特別是文學家描寫的那種“真正” 的愛。的確,這種情欲是一種珍愛,如同收藏家見到珍品,雖最大快感是自己收藏,但若有人以毀此珍品而威脅,則寧讓於他人而以珍品本身的完好為首位。這便是所謂無私的愛,即視被愛者始終高於自己。
順便指出, 這裏提出“第三性征”的概念還將有助於對同性戀問題的探討。同性戀者恰恰是“第三性征”倒錯,而非第一、第二性征倒錯。
*理 欲*
與其它動物相比,人類大腦的高度進化帶來兩大具有生存意義的碩果:一是高度的自我意識,二是高度的語言能力。正是此兩大功能改變了人的生活方式。前者使人的行為更多地依據認知而較少依賴本能,從而成為理性動物。後者使人的認知活動可以被其它個體準確理解、充分交流,從而使一切有意義的信息可以共享,即產生了文化這個共享物。人類是唯一的文化動物。文化紐帶使人類的個體對群體之依賴更加牢不可破。文字符號等達意工具的發明,使人的意識產品(思想、文化)有了不依賴於肉體(大腦)的物質載體。從而標誌著人的精神存在的獨立和永恒。文化的積累豐富著人的心靈和情感,而豐富的心靈進一步推動文化的發展。今天的人類,其精神生活或文化生活占據生活之大部,精神生活給人的快感已成為不可或缺的人生內容,無論原始人擇偶的理欲因素多麽微不足道 (如女性隻要求男性健壯有力),現代人的性愛中理性成分已十分強烈。
性愛中的理欲,指向異性的精神層麵,即選擇異性的理性人格特徵. 個性心理學認為,人格由複雜因素構成。這裏僅討論與性愛選擇最為緊要的理性因素---- 能力、品格、意向。此三大方麵的前二者,在性愛的選擇中,人們的標準是一致的。即能力 (智力、知識、技能) 越強越好,品格 (如勤奮、開拓、執著、堅韌、精細、誠信、正直、自省、自律等) 越優越好。 品格主要是後天修養、文化塑造而成,故具有一定可塑性。通常在戀愛過程中,人格有所變化的部分,正是品格的美好化及雙方品格的相似化。能力和品格是生存之保證。通常女性對男性的能力和品格更為重視。相比之下,男性對女性的相貌氣質更為重視。個性的意向因素更多地決定了愛情的“基調”。意向 (或意誌) 主要包括價值觀和情趣。價值觀和情趣共同決定人的生活目標和苦樂觀, 即決定人的生活方式。價值觀是一個人的社會生活追求的內在動力。 情趣則既影響人的主要生活追求,又明顯地影響業餘愛好和娛樂活動,而後者恰恰是戀人或夫妻的重要生活內容。 價值觀和情趣正是異性間是否能天長地久地“合得來”的情感基礎。指望白頭偕老的伴侶,如果生活目標和方式不同,即使郎才女貌、一見傾心,也終將話不投機、各奔東西。而價值觀相同,情趣相投者相遇,則有誌同道合的知音之感,凡事一拍即合,十分和諧,所謂情投意合。這種理性認同的共鳴引起的娛悅和激動,雖然在同性朋友中更多,而一旦得之於異性,則更顯得難能可貴,更易情感化。這種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快感將轉化為相互敬重而深沉的愛。如果這種愛情發生在價值係統已相對穩定的成年,多半能相伴終身。
性愛中的理欲不僅應於個性中“求同”,還應“求異”。最佳組合應是於價值觀和情趣方麵求同,而於能力、品格及氣質方麵力求互補。
綜上所述,愛欲四大因素的特點是:肉欲求其“質”,色欲求其“形”,情欲求其“態”,理欲求其“神”。四種不同層次的特質激發不同層次的快感----感覺快感、知覺快感、表象快感和認知快感。 性器官之“質”對觸壓覺感受器的局部一維刺激,引起感覺快感;體貌的二維、三維結構刺激視感受器,產生綜合的知覺快感;氣質或風貌的動態四維 (時間維加入) 刺激,引起需要表象記憶能力 (否則動作軌跡的欣賞便不可想象) 的表象快感;而理性活動、精神內涵的共鳴,產生總體的認識快感。不同層次的性愛追求中或不同的快感刺激占主導地位時,產生的心境或情感性質也不同。肉欲過程,始於興奮,終於滿足,此情為炎情,此愛為淫愛,乃短暫的衝動或情緒。色欲過程,出於喜歡,得之娛悅,此情為熱情,此愛為嬉愛,明顯走向審美化而較穩定。情欲過程,緣於偏好,執著癡迷,此情為激情,此愛為珍愛,高度審美化而較強烈。理欲過程,基於理解欣賞,互為同道知音,此情為深情,此愛為敬愛、友愛,高度和諧而持久。
任何一個具體的性愛過程,都是以上四種愛的綜合。擇偶便是尋求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各層愛欲的異性。人世間一出出愛情悲喜劇, 均可由此愛欲四層的滿足與否得到解釋。從肉欲到色欲、情欲、理欲,隨著個性化的逐層遞增,其選擇性漸強、選擇麵漸窄。現實中任何成功的戀情至少需此四層均能“及格”(雖然各人的標準不同)。在此基礎上如有一兩層令人十分滿意,便是難得。生活中不同類型的愛情, 因於對各層次愛欲的滿足之不同 。 四層次的全麵滿足是完美的愛,即至愛。然而,人無完人,至愛隻是理想,現實中專一的愛永遠留有缺憾。常見的兩類典型的愛情是,在肉欲和色欲“及格”的基礎上,或高度滿足情欲,或高度滿足理欲。這恰好從動力學的角度導出 HATFIELD 所謂“情侶型”與“伴侶型”兩類愛。 下圖的皇冠狀結構形象地表達了本文關點.
三. “實驗”依據:生活的證明
本文力求使以上議論不僅被作為一種“思想”, 而是作為一種科學假說提出。但科學界接納一個理論或假說,有自己的原則。除該理論須具備邏輯上的自恰性外,還須存在支持性的實驗依據。當一種理論聲稱某種現象由多種因素使然,須進行分離性實驗,將每種因素分離出來,使其作用單獨地呈現,否則沒有理由承認這種因素的存在。的確,本文愛欲四層次結構說理應接受嚴格設計的心理實驗或調研數據加的檢驗。但隻要我們仔細考察一下現實生活中的性愛現象,就不難發現,人類千百年來的性愛生活經驗已反反複複地提供了無數這樣的“實驗”事實,且這種“實驗” 仍在繼續進行著。
就肉欲而言,手淫現象就是單純肉欲的絕對分離性行為,而俗話所謂“關了燈都一樣”的性行為則是肉欲表現的相對分離現象。
就色欲而言,觀賞裸畫,裸舞是絕對分離現象,而嫖妓則是其相對分離現象 (假定該妓之相貌美基本滿足要求,否則僅屬肉欲行為)。
就情欲而言,異性明星崇拜現象是其絕對分離行為,而一見鍾情的愛是其相對分離現象。需對前者略作解釋。明星崇拜者的情感是極強烈而又極純潔的愛,每個明星恰恰最典型地代表某種風格 (這與時裝模特注重標準體形而忽略風格,因而較少被崇拜,形成鮮明對比),因而是崇拜者心目中最理想的情欲對象 (所謂青春偶像)。崇拜者明知不可能發生現實的性愛關係,但卻難以扼止強烈向往之激情。它與正常性愛的一見鍾情之情感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青春偶像的實質是愛情偶像,而非人格偶像。一些人從價值追求方麵評說明星崇拜現象,特別是異性崇拜 (明星崇拜多半是異性崇拜,同性崇拜亦屬氣質模仿而非價值追求),明顯不得要領。
就理欲而言,誌同道合的同性友誼是其絕對分離現象,而“紅顏知己”之戀,是其相對分離現象。這些分離現象均是習以為常的社會生活現象。當我們以性愛四欲層次理論重新看待它時,不但以往的某些困惑煙消雲散,而且恰到好處地構成本理論的“實驗”依據.
(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四重奏:一個畫家對音樂藝術的讚頌》,1868年 畫布油畫,61×88.30厘米 阿爾伯特·約瑟夫·摩爾 英國,1841―1893年
摩爾出生在約克郡一個著名的藝術家庭。父親威廉·摩爾和哥哥亨利·摩爾(1831―1895,著名風景畫家)引導他走上了藝術創作的道路。19世紀五十年代,他到了倫敦,先在肯辛頓藝術學校學習,後考入英國皇家學院,1860年前往巴黎和羅馬深造。漸漸地,摩爾形成了著色輕柔,線條細膩的獨特風格,在維多利亞時代的畫家中也顯得十分突出。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古希臘和古羅馬的休閑人物為主人公,人物形象明顯受到希臘風格的影響。
《四重奏:一個畫家對音樂藝術的讚頌》展示了19世紀六、七十年代摩爾藝術創作的多樣性,充分表現了他在調理線條和色彩搭配上的巨大創造力。這幅作品在尋求音樂與美術之間的聯想的同時,把沃爾特 ·佩特稱之為“音樂的特性”的東西用繪畫的方式表現了出來。畫麵上並沒有明示出音樂家們與聽眾之間存在著什麽聯係,更看不出四位演奏家有什麽特別之處。把現代樂器畫進作品裏,目的是為了避免觀眾“較真兒”,同時又把畫家為了突出作品時代性的意圖表現了出來
晚安並周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