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重新學習寫作 ZT

(2011-03-15 08:35:31) 下一個

重新學習寫作 ZT
高雨莘為紐約時報中文網撰稿 
  學生已經有了近十年的英語學習,然而更注重於被動的“聽”與“讀”,而非“說”與“寫”。“ 說”由於是互動,可以幫助。寫則獨自,感覺自己如同hai童試圖組裝精密儀器,難免沮喪。

大學,每個學生必須修至少兩門寫作課才能畢業。“寫作是通識教育注重培養的標誌性能力之一,”“學生們在增強寫作能力的同時,也學會了如何由被動變為主動的學習者。”

  的確,構思論文促使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刻地思考,發現自己思維中潛藏的破綻,匯總多方信息和多角度觀點提升自己的看法,而寫作過程又鍛煉學生有說服力而縝密的方式。我在圖書館挑燈夜戰,語言障礙似乎將寫作的一切苦與樂都放大了許多倍。

 “內容尚可,語言待進”。發回來的論文是一片紅色。“如果蓋上論文作者名字,可以馬上看出英語不是作者的母語。語言上還需要多多改進。”

  一直享受著每周寫周記的過程,用英文想寫論文已經如同被扒了一層皮,寫散文豈不是要血肉模糊? 創造性寫作(creative writing)的課程。一門主要針對大一新生,叫做“當代散文讀與寫”的課在同學中廣受好評。那門十二周的課布置六篇作文,和其餘寫作課(四篇)比起來負擔要重。
   然而,當開始下筆時,我的感受卻和寫學術論文時有天壤之別。那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如同坐慣了地鐵的人有一天開始騎自行車,速度慢了下來,便突然注意到了路邊的風景。

  寫了十餘年的作文,應試教育的條條框框如同地鐵的軌道,決定了學生的語言風格,而這種風格也在無形中限製了思維前進的方向。  正因為語言和思維之間有這樣緊密的聯係,當作者用另一門外語作為表達工具時,這過程既改變了語言風格,也解放了思維。之前那個如同堆滿舊家具的擁擠閣樓般的大腦,在新的語言裏突然變得空曠。需要再一次使用自己的感官...需要加倍努力地嚐試,用咖啡因作用下的腦細胞推動著光標在文檔上緩緩移動。  高雨莘

Mar.11,2011, one needs to get out of the car. ............Wang Xiaoye needed to be away of a cup. Aware vs. awash away Only take two letters away, awkward becomes award.  simplicity is the bes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