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麵也不看,
佛麵也不看,
人麵也不看.
腳趾也不看,
腳底也不看,
腳麵也不看.,
要看足三裏,
三裏值萬錢,
炒股若要安,
三裏永不幹! 在我們的膝蓋下麵有一個調腸胃、抗衰老的穴位——足三裏穴,當我們把腿屈曲時,可以看到在膝關節外側有一塊高出皮膚的小骨頭,這就是外膝眼,從外膝眼直下四橫指處就是足三裏。
中醫藥認為足三裏穴是胃經的合穴,所謂合穴就是全身經脈流注會合的穴位,全身氣血不和或陽氣虛衰引起的病症,尤其是胃經氣血不和,敲打足三裏都能夠進行調整,可以治療胃痛、嘔吐、腹脹、腸鳴、瀉泄、便秘等胃腸道消化不良的病症。經常按摩足三裏,還能防病健身、抗衰延年,對各種常見的老年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在車上、工間休息的時候,不妨經常按摩足三裏,持之以恒,定有裨益。
具體方法是:用大拇指或中指在足三裏穴做按壓動作,每次5—10分鍾,注意每次按壓要使足三裏穴有針刺一樣的酸脹、發熱的感覺。
另外一種簡易找法:從下往上觸摸小腿的外側,左膝蓋的膝蓋骨下麵,可摸到凸塊(脛骨外側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點之處,還有另一凸塊(腓骨小頭)。這兩塊凸骨以線連結,以此線為底邊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頂點,正是足三裏穴。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為:消化器官疾病、頭痛、牙痛、神經痛、鼻部疾病、心髒病、呼吸器官疾病、胃下垂、食欲不振、便痢、腹部脹滿、嘔吐等一切胃腸、腹部不適之主穴。此外,對更年期障礙、腰腿疲勞、皮膚粗糙也很有效。足三裏穴是人體最重要的治病穴道之一。本站有關該穴的治病療法有:穴道指壓法治療神經衰弱、治療憂鬱症、治療腳氣、按摩治療慢性胃炎、胃痛等。
補充內容:(國家針灸穴位取穴標準)
足三裏穴 Zú sān lǐ(ST36)
〖取穴方法〗 人體足三裏穴位於小腿前外側,當犢鼻穴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解剖〗 在脛骨前肌,趾長伸肌之間;有脛前動、靜脈;為腓腸外側皮神經及隱神經的皮支分布處,深層當腓深神經。
〖主治疾病〗 胃痛,嘔吐,噎膈,腹脹,泄瀉,痢疾,便秘,乳癰,腸癰,下肢痹痛,水腫,癲狂,腳氣,虛勞贏瘦。
〖人體穴位配伍〗 配中脘穴、梁丘穴治胃痛;配內關穴治嘔吐;配氣海穴治腹脹;配膻中穴、乳根穴治乳痛;配陽陵泉穴、懸鍾穴治下肢痹痛;常灸天裏可養誌保健。
〖刺灸法〗 直刺1~2寸。
〖附注〗 (l)足陽明經所人為“合”。 (2)本穴有強壯作用,為保健要穴。 (3)參考資料:a.據報道,針刺健康人和胃病患者的足三裏和手三裏,觀察發現胃弛緩時針刺使收縮加強,胃緊張時變為弛緩,並可解除幽門穴痙攣。 b.據報道,針刺單純性消化不良和中毒性消化不良患兒的足三裏、合穀、三陰交,可使原來低下的胃遊離酸、總酸度、胃蛋白酶和胃脂肪酶活性迅速升高。c.據報道:針刺人及家兔的該穴,發現裂解素(主要是裂解含有大量多糖體的革蘭氏陰性杆菌,也能滅活某些病毒)都有增加,人增加17.85單位,兔增加62.1單位,兩者均在針後12小時增加最顯。 d.據報道:針刺家兔的“足三裏’、“大推”可使其調理素明顯增加,從而促進白細胞吞噬指數的上升,增強其免疫能力。
〖別名〗三裏穴,下陵穴,胃管穴,鬼邪穴,下三裏穴。
〖穴義〗胃經氣血在此形成較大的氣血常
〖名解〗
(1)足三裏。足,指穴所在部位為足部,別於手三裏穴之名也。三裏,指穴內物質作用的範圍也。該穴名意指胃經氣血物質在此形成較大的範圍常本穴物質為犢鼻穴傳來的地部經水,至本穴後,散於本穴的開闊之地,經水大量氣化上行於天,形成一個較大氣血場範圍,如三裏方圓之地,故名。三裏、下三裏名意與該穴同,下,指本穴位處足之下部,別於手三裏穴所在之部。
(2)下陵。下,下部。陵,土丘也。下陵名意指本穴為胃經氣血物質中的脾土微粒沉積之處。
本穴物質為犢鼻穴傳來的地部經水,經水中夾帶大量的脾土微粒,至本穴後,因經水散行於本穴的開闊之地,經水被較多氣化,脾土微粒也因之停駐,形成了本穴大範圍的脾土堆積之狀,故名下陵。
(3)胃管。胃,土也。管,管道也。胃管名意指本穴為脾土微粒運送的通道。
(4)鬼邪。鬼,與神相對,指地部的經水。邪,水也。鬼邪名意指本穴氣血中地部經水偏多則為胃之害。本穴物質為犢鼻穴傳來的地部經水,而本穴功用為氣化水濕上補天部胃經之氣,維持胃經濕熱之性,若受以寒、經水偏多,則本穴氣化之氣少,胃經濕熱之性無存,故名鬼邪。
(5)胃經合。因胃經自厲兌穴起,足三裏以下各穴的上行之氣皆匯合於此,故為胃經合穴。
(6)本穴屬土。屬土,指本穴物質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氣血的主要變化是地部經水氣化於天,變為天部經氣,物質的運動無風木的橫行、火的炎上、水的潤下等特征,隻有土的長養特性,故本穴屬土。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地部的稀濕脾土及天部的氣態物。
〖運行規律〗地部脾土燥化水濕後固化於穴周內外,天部之氣則循胃經上行。
〖功能作用〗燥化脾濕,生發胃氣。
〖治法〗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長壽秘訣 善用足三裏
| | | www.TJXINHUA.com 2008年04月09日 11:24:06 |
| |
灸足三裏,得長壽的養生秘決,一直是為古今醫學大家和養生大家所珍視。 在古代的日本東京(古稱江戶),每建成一座新橋,都要邀請年齡最高的長者第一個踏橋渡河。有一年(德川幕府時代),江戶的永代橋建成之後,依照習俗,三河國的174歲的萬兵衛第一個“初渡”。在舉行“初渡”的儀式上,德川將軍(當時日本的實際統治者)問萬兵衛有何長壽之術。萬兵衛答道:“這事不難,我家祖傳每月月初八天,連續灸三裏穴,始終不渝,僅此而已。我虛度174歲,妻173歲,子153歲,孫105歲。”德川聽後,很是感慨。而三裏穴這個長壽穴也因之膾炙人口,並進而日本人——“嬰兒灸身柱,促發育;十七八歲灸風門,預防感冒;二十四五歲灸三陰交,促生殖健康;三十歲以後灸足三裏,促長壽;老年時灸曲池,促耳聰目明,預防中風”的灸法保健習俗也就形成了。 其實,日本人善灸法的習俗來自於中國,特別是其中“灸足三裏,得長壽”的養生秘決,更是為古今醫學大家和養生大家所珍視。 “足三裏”的定位 足三裏在小腿外側之前上部,脛腓兩骨間。如何找“足三裏”呢?有兩個方法: 其一,正坐在椅子上,屈膝,腳掌放平,自然平鋪地麵,用本人之手虎口圍住膝蓋,食指放於膝下脛骨前緣,四指並擾,當中指尖著處是穴位。在外膝眼之下方三寸,脛骨外緣,脛骨前肌與伸趾長肌之間。 其二,伸足取之,在膝下脛骨粗隆最高點下一寸,外開一寸處。它和陽陵泉的關係是斜上下各差一寸。即足三裏比陽陵泉低一寸,再外開一寸處。陽陵泉在脛骨粗隆與腓骨小頭之間,向下呈三角形,下角即是穴位,此穴壓之酸困,可用之證實足三裏的位置。 以上說的尺寸是按骨度法從外踝尖至膝眼折作一尺六寸計算的。 “足三裏”的特性 “足三裏”為足陽明胃經之合穴,是五輸穴之一,其性屬土經土穴。“合治內腑”,凡六腑之病皆可用之。“胃者,五髒六腑之海也”。所以,胃為水穀之海,能包容五穀,榮養四旁。胃和脾相表裏,均為倉廩之官。主要職責是受納、運化水穀,輸布精氣、津液於全身。“足三裏”為胃經之主要穴位,它有理脾胃、調氣血、主消化、補虛弱之功效。 灸“足三裏”能調整消化係統使之功能旺盛,吸收營養增加能源,對全身各係統都有強壯作用。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東垣特別注重脾胃,認為脾為後天之本,是生化的源泉,是生命的根本。灸“足三裏”有溫中散寒,健運脾陽,補中益氣,宣通氣機,導氣下行,強壯全身的作用。 灸“足三裏”的意義 可以養生保健:能增強體力,解除疲勞,強壯神經,預防衰老,對結核病、傷風感冒、高血壓、低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心絞痛、風心病、肺心病、腦溢血後遺症及其它病症都有防治作用。三裏之灸能卻病延年,所以古來把三裏灸叫做長壽灸。 防治腸胃病:足三裏是胃經的穴位,主消化係病。有“肚腹收於三裏”之說。對於腹部疾病,如胃腸虛弱、功能低下、食欲不振、羸瘦、腹膜炎、腸雷鳴、腹泄、便秘、消化吸收不良、肝髒疾患、胃痙攣、急慢性胃炎、口腔及消化道潰瘍、急慢性腸炎、胰腺炎、腹水膨脹、腸梗阻、痢疾、胃下垂等灸足三裏穴相當有效。但胃酸過多空腹燒心者,不宜灸足三裏,灸其鄰近處陽陵泉有良效。 有健步作用:能加強下肢體力,防治四肢腫滿、倦怠、股膝酸痛,軟弱無力諸症。對脛腓骨神經痛、坐骨神經痛、小兒麻痹、風濕痹痛、末稍神經炎等。 有補益腎氣的作用:對耳鳴、眩暈、腰痛、尿頻、遺尿、小便不通、遺精、陽痿、早泄、哮喘等有效。 頭痛、失眠、貧血、神經衰弱、乳痛、氣臌、半身不遂等均可灸足三裏。 其它各種慢性病:如眼疾、視力減退、鼻病、耳病、過敏性疾病都可取用此穴。 灸“足三裏”穴的方法 灸的方法很多,但普通人用灸“足三裏”的方法取養生保健之效,可用直接灸的方法。直接灸可以自己操作,不需要別人幫忙。 基本作法:端身正坐,取好穴位,用75%酒精棉球消毒,然後可以用紫藥水或紅藥水點個點,打各記號,取極細之艾絨,做成麥粒大小(比麥粒稍大也可)的圓錐形之艾柱,然後把它直立放置於穴位之上,再用線香從頂尖輕輕接觸點著,使之均勻向下燃燒。第一壯燃至一半,知熱即用手指掐滅,或快速捏起;第二壯仍在原處,燃至大半,知痛即去掉或按滅。每次一般灸9次(壯),至發紅或起小水泡即可。如感覺疼痛,則可用左手拇、食、中三指按摩或輕扣“足三裏”穴的周圍,就可減輕痛苦(如果馬上掐滅,則不會太疼,會有輕微的熱感)。如此灸數次,再灸就不太痛了。灸過十幾次之後,就會感覺一熱即過,已無甚疼感了。如果灸的輕一些,一般不會化膿(此法日本目前比較流行);若重一點,初灸之後,局部會變黑、變硬、結痂。如果化膿,可以按壓排出膿液後再灸。一般說灸化膿多屬於無菌性,勿須顧慮。化膿能改善體質,增強抗病能力。自我灸“足三裏”,我提倡多采用非化膿法(有感覺就去掉或按滅);如果采取化膿法,最好在有經驗的中醫師指導下進行。 筆者多年來一直直接灸“足三裏”,親身體會到,灸法不僅沒有任何痛苦,而且溫熱舒適,直達深部,有放散到遠方的感覺,好像刺入一根熱針,有非常美妙的傳感作用。灸“足三裏”後不曾感冒,自覺身心舒適,精力充沛。 陸遊詩雲:“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總之,用灸法向“足三裏”要健康、要長壽,關鍵的關鍵是親身實踐。(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