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亭路上莫徘徊

歲月如水,流到什麽地方,就有什麽樣的風景。
個人資料
長亭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智者論人生(二)——周國平論尼采

(2011-10-30 12:21:20) 下一個

智者論人生(二)——周國平論尼采

回想八十年代後期那精神浪漫的年代,真令人有恍若隔世之感。時代巨變,二十幾年後的今天,最浪漫的東西已變成了金錢。當我們情緒亢奮、過分專注地投身於物質追求時,內心勢必越來越貧乏,其結果是我們贏得了世界卻失去了心靈。

現代人越是繁忙,越是拚搏在名利場上,心靈就越感覺到空虛、焦慮。看到了現實的缺憾,感覺到困惑不安,於是轉過身來重新去尋求有關生命意義的答案,去關注我們的靈魂。

畢竟,根本就不在乎活著有沒有意義的人是極少的。在信仰淪喪的時代,財富和知識的富有既無法填補精神的貧窮,真誠的人又該如何生活下去呢?

重拾哲學以及對尼采思想的關注,正是在這種反思的基礎上,為了給自己的人生把個舵。

尼采是現代思潮的早期代表,同時也是批判現代文明的先行者之一。對人的現狀的不滿,對人的前景的關心,是尼采思想形成的主要契機。

周國平的《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以他自己的視角詮釋尼采,相當精彩。特摘抄如下:

*讀尼采的著作,最使我震撼的是他麵對人生難題的無比真誠的態度。

   *哲學本是關涉人的靈魂的事情,它是活生生的個人對於人生意義的不懈尋求。無個性的人不能愛,離開人生意義的尋求無所謂智慧。智慧不等於知識,哲學家不等於飽學之士。真正的哲人是尋求著人生智慧的探索者。

*許多人的所謂成熟,不過是被習俗磨去了棱角,變得世故而實際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個性的夭亡。真正的成熟,應當是獨特個性的形成,真實自我的發現,精神上的結果和豐收。

*哲學家必須是精神上的強者。偉大的思想,與美麗的女子有相同的趣味,決不肯讓萎靡的弱者來占有自己。

*隻有強者才有認識的自由,弱者卻需要生活在欺騙之中。精神的強者出於內在的豐滿和強盛,與一切相嬉戲,玩弄至今被視為神聖不可侵犯的事物,藐視至高無上者。隻有這樣的強者才能真切體驗到人生的意義,從人生的痛苦中發現人生的歡樂。他的精神足夠充實,在沙漠中不會沮喪,反而感覺到孤獨的樂趣。他的精神足夠熱烈,在冰窟中不會凍僵,反而感覺到凜冽的快意。這也就是尼采所提倡的酒神精神。

      *
尼采一再強調,真正的思想家必定愛他的仇敵,愛思想的交戰。好的思想家不是真理的壟斷者。

*尼采常常把生命譬作一個女子,一個嫵媚的女子,她無恒,不馴,恣肆,允諾著也抗拒著,羞怯而又嘲諷,同情卻又誘惑,因而更具魅力。她使你受苦了,可是你又怎麽會不願意為她受苦呢?所以受苦也成了一種快樂。她誠然有她的罪惡,可是當她自道其惡時,她尤為迷人。你也許會恨她,而當你恨她的時候,你其實最愛她。

*在愛裏總有著瘋狂。大愛不求回報,反而隻求報答。生命已經把自己奉獻給我們,我們應該時時想著給予最高的報答。

*如果說生命是歡樂的源泉,那麽,愛就是生命之歡樂的源泉,愛化痛苦為歡樂,化缺陷為美德。熱愛人生的人對生命滿懷感激之情,肯定人生的全部,連同它的苦難和悲劇……

*尼采要我們看到,痛苦是生命不可缺少的部分。生命是一條毯子,苦難之線和幸福之線在上麵緊密交織,抽出其中一根就會破壞了整條毯子,整個生命。沒有痛苦,人隻能有卑微的幸福。偉大的幸福正是戰勝巨大痛苦所產生的生命的崇高感。痛苦磨練了意誌,激發了生機,解放了心靈。人生的痛苦除了痛苦自身,別無解救途徑。

*對於痛苦者的最好的安慰方法是讓他知道,他的痛苦無法安慰,這樣一種尊重可以促使他昂起頭來。

*與痛苦相對抗,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情。

*人生誠然是一出悲劇,那就把它當悲劇來演吧,演得轟轟烈烈,威武雄壯。

*在人生悲劇中,我們自己就是悲劇英雄,我們也要歡欣鼓舞地演這悲劇,從自身的痛苦乃至毀滅中體會生命的偉大和驕傲。人生的頂峰是"笑一切悲劇"

*生命的意義不在於活得長久,而在於活得偉大,活得高貴,活得有氣魄。

*一個人對人生悲觀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有死亡,生命是短暫的,生不斷的變成死,人在變動的世界裏每一個個體生命都是短暫的,都是暫時的,到底有什麽意義?尼采說,實際上流變的生命必然包含著否定,包含著毀滅,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你要肯定生命,肯定世界的話,必須肯定他必然包含的否定。要做到這種肯定,取決於你有沒有強大的生命力。

  *真正有生命力的,他是可以勇敢的跋涉在無意義的荒原上,你知道人生沒有意義,但是你仍然可以活的非常悲壯,很偉大。這才是人偉大之處,人麵對這種無意義,你仍然能夠不倒下去,這就是人的偉大之處。不在於非要找一個神聖的根源。

*尼采關心的是人類的精神文化世界,他孜孜以求的是要改善人類的精神素質,造就一個有生機有力度的社會。在他看來,這個目標能否實現,關鍵在於人類能否樹立起一種新的價值觀念。

*也許不曾有過一個時代,像現代這樣頻繁地談論著人類的命運。現代工業化文明的種種弊端,引起了有識之士的深切憂慮,也使一些高貴的靈魂陷於深沉的苦悶。在現代西方哲學和文學藝術作品中,我們可以聽到一種焦慮的基調,其中有對現代文明的失望和抗議,也有探索中的迷惘。

*尼采把人群聚集的地方稱作"市場",那是一個輿論所支配的領域。那裏充滿大人物的叫囂和小市民的呐喊。大人物,那些大戲子,不斷變換著自己的道具和信仰,而小市民們就圍著他們旋轉。尼采離開"市場",逃到自己的孤寂裏,寧與樹木和岩石為伍,因為樹木和岩石知道誠敬地保持沉默,"離開市場和聲譽才開始了一切的偉大"……

尼采在周國平的筆下通俗易懂,對於非哲學專業而隻是一般涉獵的人,他的書會帶給你很多啟發與幫助,而且非常好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果蔬汁 回複 悄悄話 能讓尼采和老子有個對話嗎? 嗬嗬
馬馳勝 回複 悄悄話 浮躁而庸俗的世界,已少有人能像周一樣深刻地理解和評價尼才的思想和觀點了,更何況能出尼才這樣的哲學大家!這是個不出思想家和哲學家的時代。
97 回複 悄悄話 看過周的書,他似乎喜歡“用”或“與”自己的思想嘀嘀咕咕地兜圈子,有時把他自己都繞進去了。所以,他用很多文字談論(同時也在淡化)真理,哲學及哲人,卻少有明心見性。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