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戀愛的前兩周最關鍵

(2008-09-21 06:38:11) 下一個

 

  很多人的初戀都以失敗告終,而人們往往從失戀中學習到了戀愛的方法,但是人去樓空,自己真正喜歡的異性,卻因為自己笨拙的方式而遺憾終生。心理學家們對戀愛的方式做了細致的科學研究,結果發現,如果兩個人相愛,遵循著心理學的規律,就能夠一步步地接近自己的幸福。

  建議情侶要竭盡全力多接近

  美國心理學家曾經以戀愛中的情侶作調查,結果發現,最終結婚的情侶中,兩個人在談戀愛的時候,各自所處的地理位置較為接近的成功比例最高。比如,居住的地方接近,在同一單位工作,或者在同一寫字樓工作,參加同一俱樂部活動等等,這樣兩個人就會有大量的接觸機會。

  不僅如此,心理學家還進行了一個心理學實驗,給大學生看A、B兩個人的照片,兩個人的個人魅力幾乎相同,但是,照片的展示頻率為A:B=2:1,也就是說,主要展示A的照片,實驗結果是,絕大多數學生對A更有好感,其實,被測試者根本沒有見過A、B兩個人,卻認為A比B對自己更有吸引力。

  男女初次見麵都不免會產生戒備心理,見過幾次麵後,就會對對方有基本的了解,戒備心會越來越少,慢慢地會轉成好感。A比B更有魅力的原因就在於,頻繁的展示消除了人們的戒備心理,就是戒備變好感的生動體現。所以,煲電話粥、約會見麵等等,認準了自己喜歡的人是對方,就要竭盡全力地接近對方。

  當然,如果你給對方的第一印象很糟糕,那麽你越接近對方就會越糟糕。

  14天後需精神共鳴

  僅僅死纏爛打還是不行的。美國心理學家尤克姆做了這樣一個調查,他調查了30名大學一年級新生的擇友行為,這些學生都是新進入大學的,並且搬進了新的宿舍。尤克姆發現,入住一周後物理接近的作用力很強,學生們多從鄰近的宿舍中選擇朋友。兩周過後,尤克姆發現成為朋友的兩個人是在價值觀上較為一致的。這個調查證明了即使消除了開始時的戒備心理,如果缺乏某種程度的共鳴,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不會長久。

  所以,戀愛中的情侶相處的兩個重要條件是:

  1.最初兩周以內的物理接近;

  2.兩周以後需要注重精神的接近和共鳴。

  在彼此接近的兩周以內,每次約會、聊天和見麵,不僅僅是進行自我“展示”,更重要的是仔細收集對方各種有用的信息,比如生日、喜好、興趣、理想等等,然後從中找到和自己的相同之處。

  在第14天的時候,把交流的話題集中到你們共同的愛好上來,比如看影碟、旅遊、喝咖啡等等方麵,從你們的相同點開始擴大交流的範圍和話題。這樣,不但消除了對方的戒備心,對方還會因為共同點的增多而怦然心動。

  如果一切都比較順利,一般兩周左右的時間,你們倆的關係會有突破性的進展,當然,如果事與願違,隻能說是緣分未到,重新開始新的接觸是明智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