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故鄉的青花瓷

(2009-02-02 00:54:01) 下一個

簾外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

而我路過那江南小鎮惹了你,

在潑墨山水畫裏你從墨色深外被隱去。

 

男孩緩緩出現台下熒光閃

歌聲悠悠響起神情酷似jay

心澎湃熒光棒齊刷刷向他飛

懷俄明雪紛飛晚會春日豔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炊煙嫋嫋升起隔江千萬裏,

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

就當我為遇見你伏筆。 

 

 

古典的情緒,江南的含蓄,台上這個杭州帥男孩演繹的《青花瓷》一下把我拉回了故鄉,拉回了童年:

 

首先撲鼻而來的是宣紙的味道。我仿佛看見年輕的爸爸認真地拍攝外婆家牆上那一副副潑墨山水畫,花鳥畫。它們後來都出現在保椒塔小學校慶時的畫展。作者是前任校長,我的外婆。

 

然後是杭州斜風細雨不須歸的春天。我和媽媽兩人不打雨傘,穿著涼鞋,漫步桃紅柳綠的蘇堤。還記得媽媽的教導,迎麵走來的叫“婉約”。

旗袍裹不住,婀娜

紙傘遮不住,風佛劉海 如柳絲般的飄逸。

 

何時燕子歸來了,何時房前的芭蕉綠了,窗外的枇杷黃了,西湖的荷花紅了。

媽媽總敦促我,去聆聽,去觀察,去品嚐,去欣賞。

燕子的呢喃

雨打芭蕉的節奏

晶晶瑩瑩夏雨荷,大珠小珠落玉盤。

白頭翁吃枇杷, 興奮直鳴“這個大,這個大”。

 

新買的MP4一直循環播放著《青花瓷》。

天青色淅瀝淅瀝,反反複複。這樣的旋律伴隨我,忙碌的星期六做作業一直到星期天3點半,孤獨的星期天一人做實驗到星期一3 18分。
 

(星期一大早就起來,因為有早課.
星期三有幾小時的小組會。

每周四是最忙的一天。連續上課從9點上到1215. 下午還有那魔鬼老師的journal club, 有很晦澀的文獻要讀,完全沒有背景知識,自己卻要想辦法把裏麵的實驗方法和原理都搞得一清二楚,否則上課時就會出醜。

可這周更忙。星期四還要做presentationPPT還沒做,更沒有rehearsal過。
還有生物醫學工程的期中考試,還好是take home exam; 
 但是也周四due了

下下星期一又是另一門考試。上一次雖然自己僥幸上了A,但班裏平均分才64,可見該課不好應付。
可是卻沒有時間複習,周末不僅得完成無比耗時耗神的該課的作業,還得做馬拉鬆般的通常是十二小時的有關生物傳感器的實驗
更煩心的是期末的博士資格考試,三小時的presentation+回答問題,10頁的proposal followed by NIH grant standard)

 

每天都覺得有一堆做不完的事,可是每天忙忙碌碌卻什麽出沒完成。

可是有青花瓷的鄉音,心情就一直向這裏的天空那樣湛藍。

就像今天,陽光格外燦爛,這樣的陽光照在西湖上一定波光粼粼

 

來美國一年半了,一直是處於"樂不思蜀" 不可開交的狀態,但最近終於開始強烈的思鄉了。

卡卡停停的網上直播春節晚會,掌聲不斷的由懷俄明大學中國學者搞得春節晚會,表姐和堂妹兩個漂亮杭州MM的家書,都看得我眼角濕潤。

 

家是什麽?不由地想起媽媽講的幸福的黃手帕的故事。 

 

“素胚勾勒出青花筆峰濃轉淡,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

想起在夏天的庭院裏,媽媽一筆一筆在白白的大大的布上,勾繪牡丹,汗水順著她細長的小腿,畫出一道道弧線。

想起在冬天冰冷的玻璃台板上,眼睛已經開始老花的媽媽仍舊低著頭一筆筆設計著合服或者窗簾上的花案,凍瘡使手指腫得和一根根小蘿卜似的,連筆都握不穩,隱約能看到滲血的傷口。我逐漸明白了什麽是責任,什麽是母愛,什麽是血汗錢。

宣紙上走筆至此擱一半,媽媽眼帶笑意對盯著她出神的我說:餓了就去吃點我剛做好的東西,眼睛累了就望回遠,腳冷了就踢回毽子,休息好了趕快再去複習功課。然後又低頭畫起來。

回到我的臥室,牆上掛著媽媽在西霜版娜出差時畫的巨幅畫,一個跳著孔雀舞的傣族姑娘。我不知道,媽媽在創作它時,是不是曾希望著自己的女兒長大了也如畫中人那樣多才多藝。媽媽在構思這些美麗的事物時,是否也在腦海中描繪女兒的未來。

我至今沒問過媽媽,理想中,自己的女兒應該是如何發展,取得怎樣的成就。自己又讓她失望了多少。因為我不敢問。尤其是有些東西已經無法改變時。

 

想起媽媽指著華燈初上的杭城夜景教育我“萬家燈火”。指著煙雨蒙蒙的湖麵和隱約的青山教育我“水天一色”, “山色空蒙雨亦奇”。

“波光粼粼”是晴天的take home message.

記得某年春天外婆生日,全家人去梅嶺山,梅家屋喝茶,媽媽又指著那漫山綠茶林說,“寒山一帶傷心碧”。

 

小時候總剪著日本娃娃頭,就是那所謂的童發。媽媽的好幾個女同事,每次看到我都說我象城南舊事中的小英子。

秀氣,文氣,文靜就成了我的幾個標準形容詞。誰知道昔日的小淑女後來變成了某人眼中好吃懶做沒文化的笨豬。不過那是後話。 

總之,這個偽小英子就在媽媽酸溜溜文縐縐的熏陶中長大了。

 

話說“小英子”還有個從小就有“白雪公主”稱號的美麗表姐。 用“細膩光潔潤如瓷“形容她的皮膚一點都不過分。24歲了依舊白裏透紅。讓我想起西湖山水依舊這個越劇。想當年她才上初一, 班上的前5名帥哥同時追,搞得她花容失色加眼花繚亂。大二時,帶素麵朝天的表姐參觀我的大學,事後幾個男生說:wow靠你表姐剛邁入陋室,隻覺得我們那小破寢室有種蓬蓽增輝之感。

該美女前幾天來信說,終於塵埃落定,今年春天就要出嫁。已經拍了美麗的婚紗照,已經裝修了新房。

唉,從小就向往公主裙的我好想飛回去當伴娘哦。祝福祝福,公主和王子從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腦海中又浮現舅媽說到表姐找到一個很疼她的老公時,講到他們相愛的樣子時,滿臉那抑製不住的笑容。

我又想起了媽媽。每個媽媽都希望女兒找到好老公,一輩子幸福吧。

媽媽並不向舅媽那樣push,從來不追問任何有關我感情動態的點滴,也不對將來的女婿下任何標準。我知道這是她一如既往的隨和善良的性格使然。

我知道她相信我,尊重我的隱私,更尊重我的選擇,無論是事業上的還是感情上的。

每當我需要排憂解難,她又會耐心的傾聽,給出讓我豁然開朗的意見。

很後悔我需要她時不顧她是否累是否忙,向倒垃圾般把煩惱一股倒給她,而“不需要”她時,非常不耐煩的對待她善意的關心。

好懷念母女泡上咖啡細細聊的日子,外頭是陰冷的冬雨,屋內是溫馨的飄香。

 

昨天夢到和媽媽去爬北高峰了。有點戀父的我從小就粘著爸爸,少有表現出對媽媽的眷戀。可能是屬牛和屬羊相克的結果。

也許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距離產生懷戀。現在人身在美國,對媽媽的思念是與日俱增。天天盼望暑假父母能來美國,一家人能團圓,一起去度假,一起去黃石玩,去東部玩。記得一年前,寫過一篇日誌,童年憶,最憶是父親。現在我想補充,故鄉憶,最憶還有母親。

 

印象中,很少有人注意母親的美貌。母親也很少梳妝打扮,保養美容。她的優雅氣質大多都埋沒在生活的重擔中了。媽媽的女同事,總是用“犧牲”“奉獻”來形容老媽,羊,吃進去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悉心照顧外婆和阿太,無微不致的關心爸爸,為我更是操盡了心血。 每天總有數不完的家務活。

 

印象中很少有人說母親是美女。而在我心目中母親就是煙雨蒙蒙的江南故鄉出土的青花瓷。最近收到很多張媽媽用單反相機拍攝的漂亮照片,有潔白的水仙,有水墨西湖,有白雪紅燈籠。當時看了照片,不由感歎下,到底媽媽還是那個媽媽,還是那個懂情趣有品味的美麗善良的女人. 她懂得挖掘生活的美,善於描繪生活的美,樂衷欣賞生活的美.她還擁有尊老愛幼,溫柔善良,善解人意的美德。

 

媽媽的確不是絕色,沒有傲人的身材,也沒有嫵媚妖冶的臉蛋。媽媽也的確不是那種手腳麻利的巧婦,能三下五除二把家裏收拾的庭庭當當,能連續不斷燒出一盤盤色香味俱全的菜。她甚至樸實到從來不懂去撒點小嬌。但是她的文學修養,審美情趣和富有愛心的童真心態(雖然這樣曾被批評過幼稚,不能幹)卻總讓她顯得比同齡人要年輕,有一種與眾不同的典雅氣質。難怪在她40多歲時,還有叔叔誇她讓人眼前一亮。

 

還記得從雲南回來的媽媽,一身藍印花布的連衣裙,圍著真絲圍巾(那上麵的花樣圖案還是她自己畫的),帶著傣家風味的帽子和珠鏈,確實讓大家都眼前一亮!

 

總是那麽淡雅,那麽婉約,那麽溫柔,那麽善良! 在元宵節來臨之際,祝我親愛的青花瓷永遠美麗健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0)
評論
tlj 回複 悄悄話 U should not do bio!

Finding something romantic is your interest!
azureblueceleste 回複 悄悄話 謝謝縷衣姐,已將縷衣的表揚告訴母親,她笑的很開心。
祝願縷衣母親美麗長壽健康快樂!
手提金縷鞋 回複 悄悄話 我是真心的。你和我弟弟年齡差不多,所以我見到很多的80後,都。。。令人歎息。
你有一個令人羨慕的好媽媽
azureblueceleste 回複 悄悄話 謝謝縷衣稱讚。。不敢當啊。不過會努力當個善解人意的好姑娘
手提金縷鞋 回複 悄悄話 你真是一個又懂事又漂亮的好姑娘
aihaih 回複 悄悄話 你爸媽看到你的文章不知要多高興
azureblueceleste 回複 悄悄話 美女作家又問候又誇獎的,讓我受寵若驚啊!
悉采心 回複 悄悄話 過來問候青花瓷妹妹。

喜歡你輕靈的小樣。

晚安。
azureblueceleste 回複 悄悄話 赫赫。謝謝!
青花瓷是08春晚我們最喜歡的節目
自硯字語 回複 悄悄話 你的這支青花瓷那麽淡雅,那麽婉約,那麽溫柔,那麽善良!

青花瓷也在我的小耳機裏巡播。。。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