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toph..."> Christoph..." />
2009 (1)
2012 (396)
2013 (126)
2019 (1)
Christoph Willibald von Gluck - Orfeo ed Euridici - Overture
Why is he great? Gluck single-handedly transformed Neapolitan operas into dramatic, imposing, musically compelling materpieces
What’s his story? The first performance of Orfeo ed Euridice in 1762, featuring the popular'Dance of the Blessed Spirits", proclaimed Gluck as the master of a radical new style of opera. Gone were the flashy inserted arias that had little to do with th plot, while recitatives became a vital part of the action rather mere padding
Defining works: Orfeo ed Euridici; Alceste; Iphigenie en aulide
( Classicfm)
Christoph Willibald Ritter von Gluck(1714年7月2日-1787年11月5日),德國作曲家。在布拉格學習音樂,後去意大利學習歌劇創作,畢業後去英國旅行,結識亨德爾,並從亨德爾的清唱劇風格中得到啟發。1750年結婚後定居維也納,四年後任宮廷歌劇院的樂隊指揮,並創作了大量的意大利田園劇和法國喜歌劇,1762年,他在《奧菲歐與尤麗狄茜》中嚐試改革,創立了一種新的意大利歌劇風格。其一生創作了一百餘部歌劇,但當中很多已經遺失。作曲家在巴黎寫的最後一部法語歌劇首演失敗後回到維也納,在那裏逝世。
格魯克在融合了抒情悲劇因素的《奧菲歐與優麗狄茜》中對歌劇進行了改革,他針對當時所流行的正歌劇形式中的弊端提出了改革的要求。他主張音樂應該克盡其以表情服務詩歌之職,也就是音樂為戲劇服務,簡化音樂及情節,摒棄傳統的炫技要求,提倡自然純樸的表現。他強調歌劇要有深刻的內容,追求戲劇的真實性,並把原由古鋼琴伴奏的宣敘調改為用管弦樂伴奏,以此縮短了宣敘調與詠歎調之間的差距。
可是他的這些改革並沒有被人們所認可,歌劇上演後,人們較多關注的卻是腳本作家Calzabigi,人們拿他和古希臘悲劇家索福克勒斯和英國人莎士比亞比較。但無庸置疑的是,正是格魯克的改革奠基了現代歌劇的基礎。他的這種風格並沒有直接被後來的作曲家沿用,但影響了無數人,伯遼茲曾寫文章論述他的“改革”歌劇,瓦格納則上演過他的《伊菲姬尼在奧裏德》的修訂本。由於不被接受,所以格魯克創作了三部“改革”歌劇後又回到了傳統的老路上。三部中的另外兩部是:
《阿爾切斯特Alceste》(1767年)
《帕裏德與艾萊娜》(1770年)。
奧菲歐與尤麗狄茜(Orfeo ed Euridice)
(wiki)
古歌劇革新者(zt)
格魯克於1714年7月2日在德國的Erasbach出生,是家中六個小孩的老大 ,與巴哈的兒子K.P.E. Bach (1714-1788) 算是同時期的作曲家。在1717年全家搬遷到波西米亞,因為他的父親Alexander Johannes擔任波希米亞公爵Philipp Hyazinth von Lobkowitz 的林務官,因為他工作的關係,格魯克生長的環境是使用捷克語。他的父親希望子孫能繼承職務,雖然很早就發現格魯克有演奏各種樂器的才華,卻不準他去學音樂。 格魯克曾經這樣寫著:『我的父親是波西米亞Eisenberg 的首席林務官,他帶領著我追隨他的腳步,很不幸地,當時音樂非常的盛行,燃燒著我對於藝術的熱情,我很快的學會演奏多種樂器並有驚人的進步,我全部的生活都著迷於音樂而將有關林務的專注拋諸腦後。』由於葛路克意誌堅決,十八歲離家前往布拉格大學就讀音樂課程,同時在當地教堂唱詩班演唱並演奏管風琴,也在鄉村舞會中演奏小提琴,以此為持生活;不久便得到父親的同意,以及幾位貴族的資助,前往義大利米蘭攻讀作曲。
1937年23歲時,他在米蘭受一位交響樂作曲家Giovanni Sammartini的悉心指導,四年後1741年12月26日推出第一齣歌劇,頗獲好評,即被劇院約聘續作了七齣歌劇。
1745年受邀前往倫敦,在為劇院作曲,同時也認識了韓德爾,此後15年間,都在歐洲各地旅遊、指揮及寫曲。
奧地利女皇還曾親臨觀賞他的公演,他也曾榮獲羅馬教皇的榮譽勳章,算是當時最偉大的歌劇作曲家。
他最有名的作品是1762年所作的歌劇奧菲歐與尤莉蒂絲「Orfeo ed Euridice」,這個歌劇的內容是採自希臘悲劇故事「Orpheus」,當時他認為音樂應該要與歌劇內容相配合,所以這齣歌劇因為劇情感人加上音樂很優美,使得此劇一上演便很轟動。
其他有名的歌劇作品還包括:「Alceste」與「Iphigenie and Auride」。之後他活躍於巴黎的樂壇,一直到1779年他返回奧地利。
在此之後他中風兩次,身體也愈來愈虛弱,1783年他就退休了。
由於18世紀的意大利正歌劇過份注重美聲、炫技性而無視戲劇性的傾向,使它與啟蒙主義提倡的“自然”原則格格不入。一些藝術家思考對正歌劇進行改革。其中一位有成就的作曲家是格魯克。
格魯克(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1714~1787)德國作曲家,1714年7月2日,格魯克生於德國南部的埃拉斯巴赫(Erasbach)。他不願繼承父親守衛山林的職務,因此在14歲的時候離家到布拉格,在教會唱歌,或在舞場演奏,與此同時進行學習。此後又來到維也納,在此得到貴族的資助,前往米蘭從桑瑪爾蒂尼學習了四年。1741年,他在米蘭發表了第一部歌劇;1745-1746年他又旅行至倫敦,在此上演了另一部歌劇,但兩部歌劇都不算成功。1750年他與一位富商的女兒結婚,之後定居維也納,從事音樂創作。1752年,擔任了薩克森-希爾德堡豪森(Saxe-Hildburghausen)親王府的樂長,1754年,又被奧地利皇後特雷莎(Maria Theresa)指定為維也納宮廷劇院的指揮,並為劇院演出創作意大利田園劇和法國輕歌劇。在維也納,他結識了詩人卡爾紮比吉(Calzabigi),1762年兩人創作了歌劇《奧菲歐與尤麗迪西》(Orfeo ed Euridice),這是他的第一部“改良歌劇”,創立了新的意大利歌劇風格,它舍棄華麗的詠嘆調,使用最簡單而富有表現力的手法表達人物情感,追求真實的戲劇性和質樸感人的表情。
1773年,他應瑪麗·安托伊內特王後的邀請至巴黎創作歌劇。他將自己的歌劇思想應用到法國歌劇中,1774年在巴黎上演了《伊菲姬妮在奧利德》(Iphigenie en Aulide),獲得空前成功,但也種下了他和意大利音樂間的爭端。此後,他還以法語上演《奧菲歐與尤麗迪西》、《阿爾切斯泰》(Alceste),這使意大利歌劇與法國歌劇的優劣之爭更加白熱化。1779年,他推出另一傑作《伊菲姬妮在杜爾德》(Iphigenie en Tauride)。這部歌劇的腳本不但為劇中人物提供富有創造性的詠嘆調與宣敘調,也將全劇場次和諧地串聯在一起,使作曲家的才能發揮到極至。但是同年推出的《回聲和水仙》(Echo et Narcisse)卻是個失敗的作品,這給他莫大的打擊,加上健康情形每況愈下,因此他決定返回維也納。後於1787年11月15日逝世於維也納。
格魯克是歌劇史中主要人物之一。他一生創作了100餘部歌劇,但大多都已失傳。此外他還寫了一些芭蕾舞劇,11部交響曲,7首三重奏、合唱和樂隊曲《從深處》、7首頌歌(獨唱與鍵盤樂器、克洛普施托克詞)以及一部長笛協奏曲。
格魯克是在意大利學習,按意大利風格作曲的歌劇作曲家。在當時的歐洲文化界,特別是音樂界有必要首先向意大利學習。了解意大利也就是了解文化、了解藝術。因此格魯克去意大利一事也就有其重大的歷史意義。同時,由於他在巴黎居住了一段時間,對法國的歌劇也獲得了充分的理解。
格魯克以歌劇改革者而聞名,他關於歌劇的見地流傳至今。他首先在意大利學習那波裡樂派的歌劇,然後在法國受到呂裡、拉莫的法國歌劇的影響,他理解了這些歌劇不合理之處,對歌劇的表現形式加以徹底地改革。這一政革的具體產物就是引起爭議的作品《阿爾切斯泰》。
當時的意大利歌劇中,最主要的部分是詠嘆調。詠嘆調分為三段體詠嘆調和華麗的詠嘆調兩種,三段體詠嘆調是在唱完中間部之後再返回開頭,由於必須重復第一段,因此有可能給戲劇的發展造成鬆馳現像。華麗的詠嘆調是在以欣賞歌唱家的歌喉為目的,亂用難度高的經過句,或發出毫無意義的高音,這些隻不過脫離了音樂本質的炫技而已。
格魯克改革歌劇的著眼處正是改正這些缺點,而正確地將戲劇、詩歌和音樂相結合。他在歌劇《阿爾切斯泰》的序文中闡明了這一方麵的要點。根據這篇序文所述,音樂應從屬於詩歌與戲劇。正如在繪畫中對鮮明的輪廓用色彩給予美麗的明暗一般,音樂應對各個人物給以生命,不應該為了毫無意義的技巧而戲劇的進行。此外,在序曲中應該暗示戲劇的內容,使聽眾在心理上有所準備。
對於《阿爾切斯泰》初次上演有過這樣的評論:“這部歌劇,如果說是把朗誦變為音樂,則感到音樂過多,而如果作為音樂作品來看,那麼音樂就顯得太少了”,這也許是以當時的觀點發出的由衷的評語。
格魯克並沒有直接的仿效者,但他的創作對莫紮特、戈塞克、凱魯比尼、貝多芬、斯蓬蒂尼和柏遼茲都有重大影響。柏遼茲還寫過幾篇論《奧爾菲斯》和《阿爾切斯泰》的文章,而瓦格納在德累斯頓期間則曾上演過《伊菲姬妮在奧利德》的修訂本。
格魯克是繼蒙特威爾第之後,歐洲古典時代最重要的歌劇作曲家。在某些方麵來說,他是瓦格納歌劇改革的前身。在音樂史上,格魯克的歌劇改革並沒有產生很大影響,而莫紮特真正有影響的歌劇還是意大利風格的喜歌劇。德國的歌劇無法和意大利抗衡,尤其在音樂上,克製的激情已經無法阻擋浪漫主義對於極限體驗(情感)的迷戀。
格魯克的《奧菲歐與猶麗狄茜》Orfeo Ed Euridice,四幕歌劇。拉尼埃羅·德·卡紮比基根據希臘傳奇神話改編。1762年初演於維也納。劇情:歌唱像奧菲歐的愛妻猶麗狄茜不幸死了,他用動情的歌聲向愛神祈叮?M麗燮奩鶿闌厴??凵癖凰?惱嬲所感動,允其到地獄憑借動人的歌聲將猶麗狄茜救出,但告誡他在回來的路上渡過冥界陰河之前,絕對不要回頭看猶麗狄茜,否則她又會死去。奧菲歐來到陰間,善良的幽靈為其歌聲所吸引,同意將猶麗狄茜還給他。返向人間時,他牢記愛神的忠告,一眼也不看猶麗狄茜,這使他的愛妻十分不解。她苦苦哀求他回過頭來,奧菲歐忘記了愛神的忠告,剛回過頭猶麗狄茜又倒地而死。奧菲歐痛悔莫及,以充滿真情的歌聲再次感動愛神,趕來救活了他的妻子。兩人緊緊擁抱,一起到愛神廟感謝諸神的幫助。
格魯克的歌劇音樂不追求炫技性的表麵華麗效果,而十分強調音樂本身的表情作用,使音樂為戲劇內容服務。此劇已經初步顯露出他的歌劇改革的某些特點。它哂眯麛⒄{、詠嘆調與合唱反復交替的手法,形成貫穿發展的戲劇場麵,並著重刻劃人物的內在感情;劇中白話宣敘調不再使用羽管鋼琴伴奏,而是用弦樂隊作主調風格的伴奏,伴奏時取消了以往鍵盤樂器以阿拉伯數字在低聲部標明音程度數的簡略記寫法,而是將所有聲部都寫出來,加強了樂隊的戲劇性表現力。劇中第二幕被稱之為《旋律》的芭蕾音樂和第三幕奧菲歐所唱的詠嘆調《我失去了優麗狄茜》最為著名。
http://www2.ouk.edu.tw/wester/composer/Gluck.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