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rgeFridericHandel-WaterMusicSuiteNo.2-AllaHornpipeWhyishegreat?AstheconductorThomas..."> GeorgeFridericHandel-WaterMusicSuiteNo.2-AllaHornpipeWhyishegreat?AstheconductorThomas..." />
George Frideric Handel - Water Music Suite No. 2 - Alla Hornpipe
Why is he great? As the conductor Thomas Beecham memorably put it : 'Handel wrote Italian music better any Italian, French music better than any Frenchman, English music better than any Englishman, and with the single exception of Bach, outrivalled all other Germans'
What’s his story? Out of music's great bon viveurs, Handel churned out masterpieces at an astonishing rate(Messiah took him just three weeks) and had a canny knack of giving the public exactly what it wanted
Defining works: Messiah; Water Music; Music for the Royal Fireworks; Zadok the Priest
( Classicfm)
Georg Friedrich Handel 喬治 · 弗雷德裏克 · 亨德爾 (23/02/1685 - 14/04/1759)
1685 年 2 月 23 日,亨德爾出生在德國中部的哈雷鎮。與他偉大的同齡人巴赫不同的是,他的家庭並沒有多少音樂氣息:父親是一個理發師兼外科醫生,認為音樂是卑賤的職業(的確,在當時的保護人製度下,音樂家隻能算是有技藝的仆人)。但天生喜愛音樂的小亨德爾不顧父親的反對,偷偷的練習彈古鋼琴(難以想象,後來在鍵盤樂器演奏領域可與巴赫匹敵的亨德爾,竟是這樣接受他的啟蒙教育的!)亨德爾就是在這樣充滿矛盾的逆境中度過了他的童年。
後來,當地的 主薩克森 — 魏森斯菲爾大公偶然發現了小亨德爾練琴並深深為他的毅力和天分所感動,於是出麵說服了老亨德爾同意他天才的兒子認真的學音樂。此後的幾年中,亨德爾隨作曲家、風琴演奏家查豪學習了鍵盤樂器和作曲,也學會了演奏雙簧管和小提琴。憑著過人的天資和名師的指教,小亨德爾進步的很快。
1697 年老亨德爾去世時,念念不忘要讓兒子作一個律師而不要去搞什麽音樂。亨德爾並沒有因此放棄他的藝術追求。 1702 年,他先進入哈雷大學學習法律,算是不違父命,同時又在當地的教堂裏擔任兼職管風琴師。
十八歲是成家立業的年齡 —1703 年,亨德爾正式開始了他的音樂生涯,隻身遠行到漢堡在歌劇院裏當了一個小提琴手(巴赫也是在這一年開始了管風琴師的職業)。 亨德爾的才華不久就引起了一些藝術讚助人的注意,他們中有些人打算拿出錢來供年輕的亨德爾去意大利學習歌劇和作曲(當然不是無償的,學成後要回來為他們服務)。抱負遠大的亨德爾婉言謝絕了這些讚助:他要憑自己的努力掙足學費去留學,不能把自己的前途賣給別人。
1705 年,亨德爾創作的歌劇《阿爾米拉》的上演獲得了成功,使他得以踏上留學的旅程。在當時意大利是全歐洲歌劇藝術的聖地。亨德爾越過阿爾卑斯山,在那不勒斯、羅馬、佛羅侖薩和威尼斯等地學習了三年,同斯卡拉蒂和科雷利等大師都有交往,把意大利的歌劇藝術學到了手 .
學成歸國的亨德爾在德國處處受到歡迎。 1710 年,這個 25 歲的年輕人就任漢諾威選帝侯的宮廷樂長。他並沒有滿足於這個不錯的差事,而是把眼光放到了海外。當時的英國比德國富裕得多,歌劇藝術在那裏也更受歡迎。但自從普賽爾 1695 年逝世後,英國的歌劇藝術就止步不前,需要新鮮的血液。亨德爾看準了這個機遇,就向主人請了一年的假,渡海去了英國,此後幾年亨德爾就往返於英德之間。他的到來給沉悶的英國歌劇界帶來了一股清風,在倫敦他的歌劇《裏納爾多》大獲成功, 1713 年他以一首《女王生日頌歌》博得了安妮女王的賞識,於是亨德爾索性就不回漢諾威了。
命運捉弄了這位開了小差的宮廷樂長: 1714 年沒有子女的安妮女王駕崩,亨德爾的 “ 老 導 ” 漢諾威選帝侯喬治以英王親戚的身份繼承了英國王位,亨德爾恐怕要遭殃了。可他鎮定自若,以一部精心創作的《水上音樂》歡迎了新國王喬治。國王對樂曲的華貴典雅讚歎不已,問這是何人所作。當得知作者是老部下亨德爾時,不僅原諒了他的舊過,還當即增加了他的年薪。
此後的十餘年時間裏,亨德爾創作了大量的聲樂和器樂作品,特別是歌劇,這為他在全歐洲贏得了巨大的聲譽;他也是舉世公認的管風琴大師,在當時也隻有巴赫才可與他匹敵。但從十八世紀二十年代後期開始,原來盛行的意大利語歌劇在英國開始衰落。 1729 年由普佩什作曲的一部名叫《乞丐的歌劇》的喜歌劇在倫敦上演。此劇采用英語對白,取材於市民階層的日常生活。該劇上演後大受好評,傳統的意大利歌劇相比之下顯出了嚴重的弊端:用意大利語演唱限製了英國聽眾的理解;神話故事、貴族恩怨等等題材也不能引起新興市民階層的興趣。作者通過此劇對亨德爾和他的意大利正歌劇作了無情的諷刺。當一群盜賊上台時,響起的音樂竟然是亨德爾在英國的成名作《裏納爾多》中的《十字軍進行曲》!
靠意大利正歌劇起家的亨德爾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他的幾部歌劇上演相繼遭到失敗,最終他經營的歌劇院被迫關閉。嫉妒他的政敵趁機製造各種流言蜚語 ……1737 年,內外交困的亨德爾中風偏癱,人們以為他的音樂生涯完了。
就在這種絕境中,亨德爾奇跡般的站起來了。經過幾個月的溫泉治療,他戰勝了偏癱。麵對蕭條的意大利正歌劇市場,他把精力轉向了清唱劇的創作。清唱劇 (Oratorio) 是一種從十七世紀以來發展起來的音樂形式,常以宗教的或半宗教的故事作為主題,沒有複雜的舞台情節而注重音樂的表現。由於劇情取材於英國人耳熟能詳的聖經故事而且采用英語演唱,在英國會有不錯的市場。 1742 年,他在一種不可思議的熱情驅動下,僅用 24 天就完成了清唱劇《彌賽亞》的創作。同年這部作品在愛爾蘭首府都柏林低調上演。出乎很多人意料,這部作品在都柏林一炮打響。亨德爾又重新回到了英國人的音樂生活中來了!
消息傳到倫敦,人們紛紛要求一睹位快。次年在倫敦上演時英王喬治二世親臨劇院,當終樂章《哈裏路亞》奏響時,國王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站起來聽完了全曲(《哈裏路亞》要站著聽作為一條不成文的規定一直延續到今天)。為了維護《彌賽亞》的地位不因過多的演奏而受損,英王下旨每年隻在春天演奏一次,且隻有亨德爾本人才有資格指揮。
亨德爾的清唱劇質樸感人,把高度的藝術性和虔誠的宗教信仰融入了一個個音符之中。從《掃羅》、《以色列人在埃及》到《參孫》都同樣出色。 1750 年(巴赫在這年逝世),年邁的亨德爾在車禍中受了傷,第二年他的視力開始減退,不久完全失明。他依然拖著病體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包括每年春天指揮《彌賽亞》的演出。
1759 年春, 74 歲的大師照例指揮了演出,在暴風雨般的掌聲中,老人倒下了。幾天以後,這位樂壇上的巨星隕落了。 亨德爾享受了國葬的待遇,長眠在曆代國王聖賢下葬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墓地,在那裏有一座亨德爾紀念像聳立至今。
回顧亨德爾的一生,他確實是樂壇上的常青樹和多麵手:他一生近 60 年的音樂生涯中,在德、英、意三國乃至全歐洲都獲得了巨大的聲譽;他的作品熔德國嚴謹的對位法、意大利的獨唱藝術和英國的合唱傳統於一爐,成為世界音樂史上的瑰寶。他同巴赫、維瓦爾第一起,為輝煌的巴羅克時代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Handel House at 25 Brook Street, Mayfair, London
亨德爾:《水上音樂》、《哈利路亞》、《廣板》等作品 10 部作品
01 、亨德爾:《水上音樂》組曲
亨德爾的《水上音樂》,乃作曲家訪問倫敦時,為倫敦的王室而作,作於 1715 年。當時,在泰晤士河上夜遊,是皇室喜愛的夏季活動,前呼後擁的同時有音樂家在旁演奏音樂。亨德爾共參加過 3 次這樣的活動。他的《水上音樂》手稿已丟失,現在演奏的版本,是根據克裏塞德( Karl Franz Friedrich Chrysander , 1826-1901 )校訂改編的全集 20 首,分為 3 套組曲。後來的英國指揮家哈蒂( P . Harty )於 1823 年精選出一個 6 首版,包括:
第 1 首:快板;第 2 首:抒情曲;第 3 首:布列舞曲;第 4 首:號角單簧管舞曲;第 5 首:充滿感情的行板;第 6 首:堅定的快板(此首為哈蒂版獨有)。
02 、亨德爾:《哈利路亞合唱》
選自《彌賽亞》。亨德爾的《彌賽亞》作於 1742 年 8 月 21 日 -9 月 14 日,共用 24 天, 1742 年在都柏林首演,是亨德爾最著名的作品。彌賽亞原意為 “ 受膏者 ” ,後成為君王代稱,猶太亡國後,彌賽亞成為猶太人所盼望的 “ 複國救主 ” 的專稱。而耶穌教認為耶穌即彌賽亞,應是救世主,而不是 “ 複國救主 ” ,凡信他的人靈魂都克得救。亨德爾的《彌賽亞》腳本據《聖經》內容編成,共 3 部分。歌詞選自《以賽亞書》、《詩篇》、各福音書及保羅的語錄。
03 、亨德爾:《哈利路亞,阿門》
選自《猶大.馬加比》。亨德爾的清唱劇《猶大.馬加比》,編號 HWV63 ,作於 1747 年,劇情取自《聖經.次經》中的《馬加比傳》,敘述猶大繼其父而成為猶太領袖,曾於公元前 165 年率大軍推翻敘利亞統治,占領耶路撒冷,恢複聖殿祭祀,後於公元前 161 年陣亡。
04 、亨德爾:《廣板》(歌劇)
《 廣板》,亨德爾於 1738 年春在倫敦寫了一部題為《西爾斯》的意大利式歌劇,同年 4 月 5 日首演於皇家劇院。該劇敘述了古代波斯王西爾斯圖謀霸占兄弟的情人而遭失敗的故事。歌劇第一幕第一場中,西爾斯在宮院裏唱了一段帶宣敘調的詠歎調,僅有一句歌詞: “ 未見過如此可愛、漂亮的大樹蔭。 ” 由於這一詠歎調的旋律優雅、抒情,不僅為曆來的歌唱家們所喜愛,而且成了小提琴或管弦樂隊在音樂會上演奏的名曲。因原唱段標有 “ 廣板 ” 的速度記號,所以器樂曲即以此為題。其曲首的音樂徐緩從容、莊重和諧,爾後節奏稍有變動,且偶然作跨小節的切分處理。全曲旋律通過模進、跳進等方式綿延不斷地伸展,具有複調音樂的旋律特點。
05 、亨德爾:《杜鵑和夜鶯》
選自《 F 大調協奏曲》,亨德爾的《管風琴協奏曲》共 2 集,每集 6 首。第一集的第 4 號和第 5 號均為 F 大調。而第 4 號第 1 樂章 “ 後半部出現風琴模仿小鳥鳴聲的音型 ” ,故本錄音可能是第 4 號協奏曲。
06 、亨德爾:《不論你走到哪裏》
作品創作背景不詳
十七世紀亨德爾的《不論你走到哪裏》一曲教堂音樂中,就散發著格萊戈裏式的素歌氣息,一種神奇的回歸感,似乎在招喚某一顆流浪的心靈回歸;還具有一種大難之後風平浪靜的歸屬感,這就起源於國際大影片常常延用宗教音樂的因素。抑揚頓挫,靜穆、超脫、淳樸、清澈,是對中世紀音樂風格的公正評語。它一直影響著中世紀之後的未來。( http://bbs.duzhe.com/viewthread.php?action=printable&tid=127413 )
07 、亨德爾:《喚起小號高傲的聲音》
選自清唱劇《聖.塞西利亞節日歌》。亨德爾的清唱劇《聖.塞西利亞節日歌》,作品編號 HWV76 ,作於 1739 年,將德賴登的詩譜曲而成。
08 、亨德爾:《看,征服的英雄來了》
選自《猶大.馬加比》。亨德爾的清唱劇《猶大.馬加比》,編號 HWV63 ,作於 1747 年,劇情取自《聖經.次經》中的《馬加比傳》,敘述猶大繼其父而成為猶太領袖,曾於公元前 165 年率大軍推翻敘利亞統治,占領耶路撒冷,恢複聖殿祭祀,後於公元前 161 年陣亡。
09 、亨德爾:《快樂的鐵匠》
選自《大鍵琴組曲第 5 號》。亨德爾的《大鍵琴組曲》,有的為教學而作,有的為他自己的演奏而作,深淺不一。共 4 集,最著名者為第 1 、 2 集的 16 首組曲。《大鍵琴組曲》第 1 集共 8 首,本錄音為第 5 首( E 大調)中最後的抒情調與變奏曲,又名《快樂的鐵匠》(磁帶譯作《詠歎調與變奏曲》),變奏曲由阿勒曼舞曲與庫朗舞曲中引出。
10 、亨德爾:《一個孩子為我們而降生》
選自《彌賽亞》。亨德爾的《彌賽亞》作於 1742 年 8 月 21 日 -9 月 14 日,共用 24 天, 1742 年在都柏林首演,是亨德爾最著名的作品。彌賽亞原意為 “ 受膏者 ” ,後成為君王代稱,猶太亡國後,彌賽亞成為猶太人所盼望的 “ 複國救主 ” 的專稱。而耶穌教認為耶穌即彌賽亞,應是救世主,而不是 “ 複國救主 ” ,凡信他的人靈魂都克得救。亨德爾的《彌賽亞》腳本據《聖經》內容編成,共 3 部分。歌詞選自《以賽亞書》、《詩篇》、各福音書及保羅的語錄。
(參照: http://cuanxianghou.blog.hexun.com/49742611_d.html )
治·弗裏德裏希·亨德爾-個人軼事
一、天國禮讚
喬治·弗裏德裏希·亨德爾作品
1741年8至9月,亨德爾在二十四天的時間裏,完成了他最著名的清唱劇《彌賽亞》。當他寫完《哈裏路亞》合唱時,他的仆人看到亨德爾熱淚盈眶,並激動地說:“我看到了整個天國,還有偉大的上帝”。《彌賽亞》第一部分的《田園交響曲》,采用了意大利阿勃魯齊山區風笛吹奏者的音樂,據說是1709年亨德爾在羅馬聽到的。愛爾蘭首府都柏林的音樂協會,為亨德爾安排了一場慈善音樂會。亨德爾非常感謝他們的盛意,答應為他們“寫一些比較好的樂曲”,結果就創作出《彌賽亞》。1742年4月,《彌賽亞》在都柏林的尼爾斯音樂會堂首次演出,受到熱烈歡迎。
1743年3月,《彌賽亞》在倫敦首次演出時,聽眾深深地為音樂所打動。當《哈裏路亞》一曲中“主上帝全知全能的統治”一段開始時,聽眾感動得一齊肅然起立。當時英王喬治二世在座,也站了起來,一直站到合唱結束。從此形成習慣,每逢演出《彌賽亞》,唱到《哈裏路亞》時,聽眾都要一齊起立。奇怪的是,《彌賽亞》的詞作者傑南斯對亨德爾的音樂並不滿意,他在寫給朋友的一封信中說,《彌賽亞》的音樂配不上他的歌詞。亨德爾死於1759年4月14日複活節前一天的早晨,死後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墓碑上刻著《彌賽亞》第四十五曲的第一句:“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著”。
二、水上音樂與喬治第一
1712年,在漢諾威選帝侯的宮廷裏擔任樂長之職的亨德爾,再次向宮廷請假去英國。宮廷批準了他的請求,但要他及時回來。亨德爾到倫敦後,取得了英國宮廷作曲家的職位,於是常住英國,久久沒有返回漢諾威。1714年,漢諾威選帝侯繼承了英國的王位,稱喬治第一,他對亨德爾的遲遲不歸一直心存芥蒂。據說,第二年喬治第一乘禦船巡行泰晤士河時,亨德爾為他寫了《水上音樂》,才重新博得了他的歡心。
其實,亨德爾的《水上音樂》,是1717年才完成的,那時喬治第一對亨德爾的不快早已煙消雲散。據布蘭登堡公爵駐英國的使節彭內特的記述,亨德爾的《水上音樂》是為1717年喬治第一從蘭貝斯到舍爾西(均為倫敦泰晤士河沿岸地名)的水上巡行而作的。基爾曼西格男爵精心安排了這次巡行,舳艫迤邐,侍從如雲,極宴樂之盛。一隻遊船上安置著五十人的樂隊,包括小號、獵號(即圓號)、雙簧管、大管、德國長笛、法國長笛(鳥嘴笛)和弦樂器,但沒有歌者。亨德爾為這次巡行特別創作的《水上音樂》,包含二十個曲子,演奏一遍要一小時。亨德爾的音樂大為喬治第一所賞識,他命令在晚餐前和晚餐後各演奏一遍。當時碧波萬頃,管弦齊作,其獨特意境可想而知。
三、鐵匠樂譜商
倫敦附近的埃治威爾有一家鐵匠店。傳說有一天亨德爾走過店門前,看見一個愉快的鐵匠,一麵打鐵,一麵唱歌,鐵錘打擊鐵砧的聲音,和諧而勻稱地伴隨著歌聲的節拍。亨德爾頓時被這動人的歌聲所打動,以致久久不能 忘懷;回家後,他根據鐵匠的歌唱的曲調,寫了一首古鋼琴變奏曲,取名《快樂的鐵匠》。這首變奏曲是亨德爾第一套古鋼琴曲集第五組曲中的第四樂章,在亨德爾生前出版的樂譜中從沒有用過《快樂的鐵匠》作為這個變奏曲的標題,所以這個傳說並不可靠。還有一種說法,這個曲調是刻在埃治威爾墓地一個鐵匠的墓碑上的,亨德爾從墓碑上抄下這個曲調,用作變奏曲的主題。這顯然也是不真實的。
《快樂的鐵匠》原名《詠歎調與變奏》,古鋼琴曲,為亨德爾所作《古鋼琴組曲》第一集第五組曲中的第四曲。後人改名為《快樂的鐵匠》。樂曲由主題及五個變奏組成,稱為“詠歎調”的主題簡練純樸,跳躍卻又略顯單調的旋律和丁丁當當的節奏,使人聯想起鐵匠作坊中那種特有的愉悅氣氛(片段1),其後的五個變奏都建立在這個主題之上。第一變奏采用連續不斷的十六分音符,樂曲氣氛更為歡快,但主題依然清晰分明;在第二變奏中,十六分音符連綴而成的音型移至低聲部,主題隱伏在上麵兩個聲部中;第三變奏和第四變奏采用川流不息的急速三連音,先出現於上聲部,後移至低聲部,情緒興奮活躍;由音階式上下進行的波浪式的旋律線組成的第五變奏,充分運用力度的強弱變化等表現手法,使樂曲在歡快的氣氛中結束。意大利著名吉它演奏家和吉它作曲家朱利亞尼曾將這首名曲改編為豎琴獨奏曲,並改名為《亨德爾主題變奏曲》。
其實,第一個在這首變奏曲的樂譜上加上《快樂的鐵匠》標題的,是樂譜出版商林特倫。他原來是個鐵匠,外號“快樂的鐵匠”,後來才作的樂譜商。顧客常常要求他演奏這個曲子,為了譜子好賣,他把組曲中的這個樂章單獨出版,並用自己的外號作了變奏曲的標題。(互動百科)
Description: "The blind Handel being led to the organ." — Cooke, 1910
Source: James Francis Cooke, Standard History of Music (Philadelphia: Theodore Presser Company)78
(雙目失明的亨德爾被人領到管風琴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