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由這次新疆騷亂想到養育孩子(有點唐)

(2009-07-09 10:45:14) 下一個

這次新疆的事鬧得這麽厲害,雖說定性為恐怖活動,歸根到底還是有民族矛盾;沒有民族矛盾,恐怖活動是沒有群眾基礎的。有位網友說得好,最好的民族政策,是讓每個人都忘了自己的民族,而隻記得自己是這個國家的國民。中國給了少數民族30年的優惠政策,招工優先、招生加分、提幹有固定比例、罪犯都輕判,結果呢,就是越來越強化他們的民族意識,而淡化了公民意識。明白人說大家一樣上學,但給少數民族加分,還不是暗示我們太笨,自己考就考不出來呀?不明白的就更說了:給這麽多優惠政策,還不是因為你們挖了我們的石油占了我們的土地,欠我們的呀?

正如許多人已經論述過的,解決民族矛盾最好的辦法就是堅持所有公民一律(機會)平等,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共同發展,不壓製任何一方,也不特意照顧任何一方。

由此想到養育孩子,最和諧健康的家庭關係也是建立在平等和互相尊重基礎上的。父母沒有義務為孩子犧牲全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孩子也不應該將來為了照顧父母的願望而犧牲自己追求理想生活的機會(比如學業、配偶)。所有家庭成員應該利益共享、責任共擔。具體來說,我暫時想到的有:

家務勞動大家共同承擔,孩子從小時候起就要做力所能及的事,而且不和零花錢掛鉤。理由就是:你是這個家庭的成員,就也應該為家裏的舒適整潔盡一份力。
家裏吃的穿的用的一視同仁,不給任何人特殊照顧。如果媽媽還在穿20塊錢一條的褲子,就不給孩子買100塊一條的。要買就每人都買一條。
(以上兩條不能機械理解,比如孩子總有他們體力智力上不成熟幹不了的活;象prom這樣的機會當然要讓孩子穿得漂漂亮亮地)

家裏的決策,大到去哪裏度假小到今天晚飯吃什麽,每個人都有權利發表意見。誰的主意好就聽誰的。既不能孩子愛吃什麽就做什麽(恐怕更多時候是家長認為孩子愛吃什麽就做什麽),也不能家長認為此次度假該去某地然後說“你小孩子別摻和”。

前兩天有人抱怨說自己對孩子“生活上盡量富養,學習上盡量幫助”可孩子一點都不理解。這其實就是孩子被特殊照顧慣了,就不會理解父母的感受。一方麵覺得一切理所當然,一方麵覺得自己沒有被當大人一樣平等看待。時間長了,就對家裏沒有主人翁一樣的歸屬感,認為家裏就是自己索取各種方便的地方。一旦不如意了,就鬧得厲害(像新疆現在的情況一樣)。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家裏的每一個成員都應該是不斷進步的。比如隨著孩子長大,會得東西越來越多,家長是不是也應該學點新技能,一樣樂器、一項運動,不指望能“鎮住”孩子,起碼不讓孩子覺得你太落伍。比如媽媽們都應該鍛煉一下身體,穿幾件時髦的衣服。如果你去學校參加孩子的活動,你孩子的朋友說:“Your mom looks weird” , or "Your mom's accent is so bad", 我想在孩子的心目中,你花三個小時把蔬菜榨汁給她和麵包餃子,或是驅車60邁送她去學琴的功勞都比不上不讓她丟麵子來得重要。

我中學時曾經看過一篇講父母子女關係的文章,那個結尾我現在還記得:如果你想要過一種什麽樣的生活,不要把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何不現在就努力,走上一條繁花似錦的路,你的孩子也一定會像你學習。
 
(也許我沒有說清楚。我的本意是說國家是各個民族的父母,應該在各個民族間淡化民族意識,強化公民意識。創造機會平等,共同發展, 而不是以壓製一方照顧另一方來造成事實上的平等。

家裏麽,父母和孩子都是平等的成員,雖然能力有大有小(父母掙錢孩子不掙錢),但是都應該平等地享受權利和義務。這樣父母也有發展的機會,孩子也知道感恩。中國的父母容易過度地壓製自己的生活照顧孩子的生活,這樣其實不利於整個家庭的長期發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