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歐洲之旅 -- 風光篇 12 -- 最後的巴黎

(2008-10-16 16:38:04) 下一個

Day 12   Sept.27/08 (自由行)

周恩來在法勤工儉學時住過的舊址 -- 蒙帕拿斯墓園 (Cimetiere Du Montparnasse) --盧森堡公園(Palais et Jardin du Luxembourg) --杜樂麗花園(Jardin des Tuileries--巴黎歌劇院 --夏悠宮(Palais de Chaillot) --聖心堂(Basllique du Sacre Coeur) – 夜遊凱旋門和香街

一早跟著當天出發去荷蘭的車到意大利廣場下車,下車前跟相處了近10天的團友們擁抱告別,背著行囊,我們就近去了周總理年輕時在巴黎勤工儉學時住過的小樓,法國政府在小樓的門牌處釘了總理的頭像,銅做的.我一直納悶,在巴黎生活過的風流倜倘如總理者,怎麽能忍辱負重這麽多年,這是另一境界的東西,為了更多人的自由民主嗎?我等凡夫俗子是不能理解的了.

 

這個在巴黎的最後一個早上注定是要被用來緬懷故人的了,緬懷完總理,我們坐地鐵直去蒙帕拿斯墓園,那裏埋葬著莫泊桑,聖桑,薩特西蒙娜··波伏娃等文化名人,清晨中的墓園靜穆清爽, 滿園鬆柏青翠,排排墓塚高高低低,或奢華或簡樸靜靜貯立著,迎來送往著歲月更迭,人世滄桑.我們是特地來拜謁薩特和波伏娃的,但是到了墓園名牌前就傻了眼,我們兩個文盲根本不知道他們的法文名字是怎麽拚的,望向四周也看不到一個能問的人,算了,我們決定信步走走,如果有緣,就能碰到.

 

沒想到第一個令到我們駐足的還就真是這一對至死不渝的戀人和朋友的墓,之所以吸引我們注意力,是因為經過時,我們發現如此樸實無華的墓碑前擺滿了各種卡片,紙張,鮮花,小石頭,甚至是小小的地鐵票,再看看墓碑上淺淺刻著的名字,應該是他們(後來回家來一查還真是他們!)記得曾在哪本書上看到波伏娃這樣說過,大意是薩特的死讓他們暫時分離,而她的死則將使他們永遠在一起.世間沒有幾人能企及他們的高度,從不彼此占有,但在精神上一生都生死相依.


再往裏麵走,那有一片墓地因為年久失修, 墓廓殘缺不全,墓碑上的名字多已被侵蝕掉了,斑駁不堪,想來已經沒有後人來拜謁了。從時間上看,許多人死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據說這裏埋葬有很多猶太人,想必是沒能熬過那個瘋狂年代.

轉個彎,有一個墓前熱鬧非凡,原來是法國60年代最著名的藝術家,對當時流行音樂有深遠影響的Serge Gainsburg,他的墓碑上嵌著他的相片,墓前不僅擺滿鮮花卡片,還有他造型誇張的彩色塑像,墓旁的小鬆樹上還掛著CD,一切都讓人覺得這裏似乎正在舉行一場歡快的PARTY,心情也變得輕盈起來,死亡在這裏已不再是陰陽兩隔的永訣,而是我在長江頭,君在長江尾的溫馨綿長;

一路走來,我們沒能找到莫泊桑和聖桑的墓,也或許經過了也不知道那下麵躺著他們.

彼得童鞋特別注意到墓園裏有華人的墓塚,經過那些墓時,我們總會停下來看看生卒年月,有照片的看看照片,其中有一個男孩子,大概20多歲吧, 墓碑上有照片,梳著毛岸英式的發型, 臉上帶著淺淺質樸的笑容,穿著軍裝,從他的生卒年月我們猜想他應該是在二戰時為法國戰死沙場的. 因為同宗同源吧,想象著他們漂洋過海的來到異鄉掙紮求生最後葬在異鄉,心中不免唏噓.

陽光正好,出了墓園,我們決定在街上隨意走走,感受一下周六清晨市井巴黎的味道,很巧,我們在離墓園不遠的小街趕上了個集市,人行道被兩行長長的攤子占據著,撐著蓬,中間隔出小小的道給人通行,集市裏,生的熟的醃,甜的鹹的酸的,水裏地頭天上,吃的穿的用的,豐富到超出你的想象,妙不可言。尤其是各種吃食引得人食指大動,好客的攤主也慷慨地讓往來的人們試食,人群中也有象我們一樣的觀光客,相機快門摁的哢嚓嚓. 彼得童鞋對漂亮MM格外鍾情,偷拍了幾張照片.



無限不舍的走過集市,我們尋路去盧森堡公園(Palais et Jardin du Luxembourg) ,臨行之前,在文學城請教在法國的朋友,如何規劃我們的巴黎之行,他們建議有時間的話一定去盧森堡公園坐坐,感受一下那裏的氣氛.在一位優雅的老太太的引領下,我們從不知哪個側門進入了公園,正象網友說的,在那裏可以窺見普通巴黎人的生活狀態,跟全世界各地的人們一樣, 巴黎人通過各種方式自由的擁抱生活.園內有結伴打網球的俊男靚女,帶著天使般小童騎小馬小驢的父母,散漫地圍著公園中央的池塘坐著曬太陽的人們,倚著圍欄靜靜閱讀的愛書人,更可愛的是我們看見一大隊各年齡層次的男女跟著位矮小的東方老頭做著不知什麽操,那樣子就是左扭扭,右扭扭,然後拍拍肚子,看著那些高鼻深目的人們跟著他們心目中的師傅一絲不苟的做著這些滑稽動作,我們啞然失笑.



出了盧森堡公園,沿塞那河經盧浮宮我們走到杜樂麗花園(Jardin des Tuileries ,其實這處本是華麗的宮殿,曾經風光無比,但是嗜血好鬥的人類為權利,今天這個鬥爭明天那個革命,輕易就毀了精美的建築,現如今隻有一個很長很大的花圃和散落在花園裏的雕像,似乎在述說曾有的繁華。



巴黎的公園挺有意思,園裏的路很多都不是柏油或水泥路,而是黃土路,可能是想讓久居城市的人們能體味真正大地的觸覺吧. 讓我們喜出望外的是居然在地上發現很多栗子,可惜我們不識樹種,不知這些飽滿的栗子都是從哪些棵樹上掉下來的.

走累了,我倆在公園的躺椅上躺著曬了會兒太陽,歇歇腳,然後就向巴黎歌劇院方向進發,途中,本想去著名的花神或雙偶咖啡館享受個愜意的午餐,小資小資的,到了那裏,兩處都已經座無虛席了,這麽好的陽光, 巴黎人當仁不讓是在咖啡館度過了.無奈,我們隻能另找地方,好在咖啡館真是無處不在,隻是當街向陽的好位置難尋罷了.這頓在巴黎的最後午餐結果是跟好幾對人擠擠的一起享用完的,很簡單,煙熏三文魚三明治就清水加街景.

在去巴黎歌劇院的路上,我們的眼光被一座古樸的教堂吸引住了,照理說,一路走來,看了那麽多教堂,我們應該早對教堂產生了抗體,但是,不知為什麽,這座位於街角,灰撲撲,顯得年代久遠的教堂拽住了我們的雙腿,進去才發現裏麵正在舉行一場婚禮儀式,賓客們衣香鬢影,女士們的帽子造型各異,尤為吸引人的眼球,伴隨著一對新人對神父說出誓言,全場上下一起哼唱的一小段旋律異常動聽,我猜是眾人對美滿婚姻的祝福以及見證吧.我們把這和唱聲錄了下來,以後回放了再聽聽肯定是更美妙的一件事。

(回家後查尋才知道這家教堂是聖日爾曼德佩教堂(Eglise St-Germain des Pres,巴黎最古老的教堂,曆史可追溯到公元6世紀.)

這一路走來,我們看到很多對踏入婚姻的新人,凱旋門,香街,佛羅倫薩,是啊,還有什麽能美過在這麽美的季節披上婚紗呢!

出了教堂,我們來到美倫美幻的巴黎歌劇院,其外部給人的感覺一如這些天見慣的宏大而又精雕細刻的建築,內部就更是讓人眼暈, 紅沙發、紅布幔、紅絲絨壁紙, 水晶大吊燈,大理石的大樓梯, 大音樂家的石雕像,如古城堡走廊似的聽眾休息廳,一切的一切在金色燈光與鏡子的交相輝映下,顯得是那麽的不真實。除了暈還是暈.

歌劇院四周林立的就是那些聲震五大洲三大洋的時尚精品大名牌,可惜對我們這兩個名牌盲來說有點浪費, 彼得童鞋比較虛心,拿出相機對著那些精品店邊走邊拍,還說回家後都得查查那些都是啥.我呢,比較懶惰,權且將那一塊作為知識盲點處理算了.(哈哈,話說回來,還沒到那個消費層次也是事實)

不過我們對於香水還是比較偏愛的,所以,沒能忍得住,跑去歌劇院一街之隔的香水博物館看了看,順便給自己買了瓶平衡水.

接下來,我們又進軍夏悠宮(Palais de Chaillot) , 夏悠宮與艾菲爾鐵塔建於同一年代,也是1889年世界博覽會的產物。由兩座弧形的建築組成, 右邊是歌劇院,左邊是海洋博物館, 兩座建築前麵的空地呈半圓形,自然的形成一個廣場,廣場一麵由第一次世界大戰法國英雄福熙(Foch)的騎馬雕像守著,另一麵則正對艾菲爾鐵塔.而廣場本身現在被政府用做讓人們示威遊行的所在,我們到的時候正碰上喇嘛遊行,二三十人的隊伍由個黃袍喇嘛領著,舉著標語和相片牌,喊著口號圍著小小的廣場發著自己的聲音,旁邊有十幾個警察維持秩序,遊客們大多熟視無睹的該幹啥幹啥,喜歡表演的少年在廣場附近的台階賣力的跳著勁舞贏得掌聲一片,看似格格不入的兩個場景,當事人們卻將之自然的融合成一幅圖畫。這應該就是所謂人文主義精神的寫實了吧。


這一大圈遊下來已經很累了,我們就在夏悠宮前噴池邊的草地上躺下歇息. 彼得童鞋問我,還有什麽地方想去的嗎?雖然腿已經很酸很沉,晚上還安排了夜賞凱旋門和香街,無奈,那自來巴黎第一天就遠遠望見的白色教堂還是在我心底裏撓癢癢,俗話說"大腿擰不過大腦",我說我還想去蒙馬特高地的聖心堂(Basllique du Sacre Coeur) ,這樣,我們又一路輾轉來到了人滿為患的蒙馬特小山上.從這裏俯視巴黎, 巴黎有點兒象沙漠中的海市蜃樓,密密麻麻的建築顯得朦朦的不太真實.但是教堂前階梯式廣場上發生的一切會瞬間把人拉回現實世界,街頭藝人在那裏或歌或舞、或彈或唱,遊客們排排坐在台階上叫著好,小販們提溜著粗糙的紀念品兜售著,狗兒吠著,人們說笑著,熱氣騰騰。


隨著擁擠的隊伍進入教堂
,那又是另外一個世界,除了人走動發出的細碎聲音,你的耳膜幾乎感受不到別的任何刺激, 著黑麅戴白邊眼鏡的修女,嚴肅文雅,在聖台前默默頌經,我們倆找了個位置坐下,居然在那裏睡了長長的一覺.

(嬤嬤曾在我們坐定後發給我們一份SCHEDULE,知道如果周日來的話,還會有音樂會,可能就是網友說的著名的花腔女高音唱詩班開唱吧。這次是無緣聽到了,留給下次吧,如果有機會再來)

補充好體力
,我們圍著聖心堂轉了轉,這個為了紀念普法戰爭為感謝耶穌拯救巴黎而建的教堂本身蠻有看頭,可惜人太多,熙熙攘攘的,也不知道是因為教堂的存在帶動了蒙馬特高地的人氣,還是蒙馬特高地這塊地旺了教堂的香火,反正滿眼望去,每條街道都是人.咖啡館露天的椅子占了人行道不說,還差點就擺到馬路上來了,大有擠掉車行道的勢頭.

我是最怕人多的,趕緊逃離.

傍晚時分來到香街,先去麥當勞排很長的隊味同嚼蠟般消滅了半份大套餐,然後就靜等華燈亮起,期待著流光溢彩的凱旋門和香街照亮我們的眼睛, 香街上照例走著衣著光鮮的潮女型男非常養眼,那些大牌子創意一流的櫥窗在夜色裏燈光下比白天更有奪目風采,馬路中央的安全島上有攝影發燒友支著三角架等待著什麽,我們也沒閑著,拍櫥窗,拍車河,拍凱旋門,等了很久,傳說中的輝煌並沒有出現,可是,我卻也暗暗鬆了口氣,這樣的夜巴黎其實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夜巴黎,不用顯山露水,她的雍容大氣和自由靈氣就在我們呼吸的空氣中,無處不在.



套用海明威的話
……

"如果你夠幸運
在年輕時待過巴黎
那麽巴黎將永遠跟著你
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響宴"

希望, 我也能沾著點兒巴黎的氣質回到平淡生活裏.

回見, 巴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