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自然是要見親朋好友,這次回去,見到了很多幾十年不見的同學,幾十年,真的也就是彈指一揮間。同學朋友們有走仕途的,有做生意的,更多的是像我一樣,是顆普普通通的螺絲釘。
聚會離不開吃吃喝喝,這次回去有機會嚐到了百香果和蓮霧,百香果感覺有點像番石榴,蓮霧就脆生生的。百香果是在閨蜜訂的五星酒店的早茶上吃到的,酒店的環境很好,味道就一般般。說起來好笑,早茶訂的八點半,我坐錯車估計要遲到了,趕忙給閨蜜發短信,結果遲到了15分鍾,我還是最早到的,其他人差不多10點鍾才到。我也是忘了我們那早茶基本10點開始,可以一直吃到下午。
這次還吃到大名鼎鼎的折耳根,在同學開的會所吃到的,沒覺得難吃,至少比茴香要好很多。當時還吃了秋葵,挺清爽的,以前自己做過,黏乎乎的,不喜歡。同學請的是海鮮宴,鮑魚龍蝦螃蟹什麽的,味道還行吧,比較喜歡蟶子。在座的同學,離婚的有大半,男生離了的都再婚了,女的倒是都單著。
有餐主打吃魚,白鱔味道很好,小魚幹是童年的回憶。
這家餐館就是苗寨風情,環境比味道更勝一籌,秋葵搭配蟶子,有點奇怪,但味道還可以。
離開前一天和家人一起吃的午餐,很實在的一餐,家常菜,味道還不錯,價格也很好,大愛紅薯葉。
都說經濟不好,也基本上沒有公款吃喝了,但看到餐館基本都爆滿,民以食為天,再怎麽樣吃還是剛需。
非常可憐。
一個充實的人生遠遠超過吃吃喝喝。
折耳根(魚腥草)含馬兜鈴酸,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1類致癌物,且對腎髒有損害。
中國官方網站及媒體上可以找到大量的說辭:
“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該物質對人類有致癌性”雲雲,
已有充分的證據表明該物質對動物有致癌性。
於是國人“發明”了自欺欺人的所謂
“對XXX進行YYY處理方法”,然後信誓旦旦地
告訴自己/家人/朋友/領導:
XXX其中的有害物質ZZZ被破壞掉了,
盡管去吃,無妨健康。
馬恩的“辯證法“(詭辯術)依然在大陸大行其道,
在吃喝方麵表現得淋漓盡致:
一方麵許多人對國際研究機構的研究發現嗤之以鼻不屑一顧:
“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該物質對人類有致癌性” …
另一方麵卻對自己“發明”的所謂“對XXX進行YYY處理方法”
沾沾自喜自欺欺人!
許多嗜酒的中國男人仍把茅台讚助的所謂“飲酒無害”、
或”飲酒有利健康”的說法奉為至寶 -
於是中國大陸造就了一大批5、60歲
眼斜嘴歪顯示出明顯的中風症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