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生活得有希望

(2008-11-13 00:54:47) 下一個

            (雜文)

  友人的伊妹兒這樣評價我:“……你會越來越情緒低落的,這我早就料到了。稍稍有些意外,回想一下才記起來,我給他的前一封信提到自己過了五十歲莫名的沮喪情緒。有些不服氣,想想還是承認吧。這個冬天,整整一個冬天我就是比以往消沉得多。

  我所在的美國東海岸的大紐約地區,今冬遭到了百年未遇的嚴寒。風雪一場接著一場,各個停車場邊上都堆起了高高的大雪堆,遍地覆蓋著銀色的雪。每天都冒著寒風驅車去上下班,心情不佳,我是在排隊的車子中間的一分子。十英裏的路有時要跑上將近一個小時,而不塞車應該在二十分鍾左右。

  下雪的天氣裏道路更加難開,時間更長,望著前後兩邊都是車子在慢慢牛步,心情更加無奈。雪終於在公裏上被清除乾淨了,但路麵上到處都是鹽,車子也都沾滿了鹽,白花花的,難看得要死。可沒有人想去洗車,因為預報講日後還會接二連三地下雪。那寒冷的日子裏,下班回家時天早已大黑,我會站在窗戶前,就著微弱的燈光久久地凝視著外邊似乎永遠也不會化掉的白雪,刺骨的冷風從窗戶縫裏直透過來。妻子有時會走過來,想什麽呢?不知道,不知道,隻是內心隱隱地有著沮喪。據說在北歐居住的人患憂鬱症的人相對多,應該是和寒冷漫長的冬夜有關吧

  這種冰雪肆虐的天氣讓我總想到當年咱中國大陸的北大荒,特別是在晴天,風卷起那粉末狀的雪在陽光中飛舞,到處飛舞,也不化……嗯,那九年多的時光裏給我留下很多深刻的回憶,許多是留戀的、美好的。那時候的日子有多好啊我不禁喃喃自語。真的嗎?或許回憶被美化,早已潛移默化地失真了,應該承認那時候我有多少痛苦,很多苦惱。我想回城,我覺得農場沒有希望,好好表現完全是徒勞。漸漸明白是徒勞了還是自欺欺人地積極要求進步,現在想想似乎是為了自己認為的自尊吧。我那時沒有女朋友,也不敢找,找也是碰釘子。我希望幹活別那麽累,每天能有點好吃的,菜裏能有點肉,希望明天會更好,也相信。那時有著很多盲目的希望,因為年輕,覺得什麽都可以不斷地努力和等待,來日方長我的心靈安慰劑。

  現在呢?在物質極大豐富的美國生活了十幾年後竟然覺得沒意思了。認識我的一些人不解:你孩子馬上要上大學了,功課也不差;你們倆口子掙錢也不少,過平靜的生活綽綽有餘;你和你的家人身體狀況都很好,工作也都穩定,沒意思在哪兒了呢?我也不清楚,大概是希望--其實很多都是虛無飄渺的--越來越少了吧。年輕時就算幻想些什麽也還覺得可以不斷等待,管其是否有意義。然而我年過五十……人生太有限了,特別是在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意識裏。

  妻子說我這種人骨子裏消極、保守,容易反社會。我沒辯解,保持著沉默,心裏不以為然。我的希望和其他人不太一樣嘛。從不注重物質享受,平日電視都不看,周末既不下飯館也不逛商店,思索是樂趣,我是個批判現實主義者……這些是我自鳴得意的清高,頗舉世混濁唯我獨清,眾人皆醉唯我獨醒。咱沒敢張揚,因為會有人說我說孔乙己。張揚什麽?人類世界越來越不美好了,而且是必然的。

  可為什麽一些七老八十的人們可以活得有滋有味呢?難道他們都有著螞蟻般的快活--對人類的沒落、墮落毫無感覺?然而如果有人反問,是否非得是才能快活,我就無法回答。因為人的精神狀態和對現實世界的認識確實沒有必然聯係。其實這些老人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們在現實中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他們對社會的認識可以是各種各樣的,但並不會極大地影響他們的參與精神。而正是這種參與意識使他們的生活有著希望。也可以這麽講,性格或多或少地左右他們的生活態度。我的年邁的父母就是例子。老父親是個隨遇而安的人,一直信仰共產主義,這樣真誠的人當然在毛澤東時代的生活坎坷頗多,自從解放後就一直運動員,幾乎每次政治運動都挨整,成為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右派。但他豁達,總能給自己寬心丸吃,仍然什麽都關心,能參與的事情都不放過,幫助了別人就興高采烈。但我的老母就不同了,她特別愛自責,唯恐對不起別人,平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從退休後,二十多年幾乎是離群索居,不願和外界來往,現在她成天說日子過得真沒意思,想死,家人無論怎麽勸解都不起作用。

  糟糕的是,我骨子裏也不是個性格開朗的人,大概像我的母親吧?墨守成規有餘,參與精神不足,連朋友也沒幾個。年輕時還可以等待希望,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對現實社會的否定越來越多,希望終將潛移默化地消失。

  能否用陶淵明的心態來回避社會?內心未必能平靜,或許會更悲觀。明明是社會中的人,卻非要與世隔絕,太消極了。

  那我就改變自己的性格吧。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呀。不過了解自己的性格也算有積極的意義。我可以理智些,不把周圍的一切都情緒化地否定掉,而是努力尋找生活的樂趣,哪怕是一點一滴,有意識地參與,盡可能地參與,別讓自己在生活中感覺不到希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