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7億票房戰爭大片】【冷山/亂世情天】BD-R中英雙字

(2009-02-11 07:14:05) 下一個

◎譯  名 冷山/亂世情天
◎片  名 Cold Mountain
◎年  代 2003
◎國  家 美國
◎類  別 愛情/劇情/戰爭
◎語  言 英語
◎字  幕 中英雙字
◎IMDB評分 7.3/10 (42,428 votes)
◎導  演 安東尼·明格拉 Anthony Minghella
◎主  演 裘德·洛 Jude Law ....Inman
      妮可·基德曼 Nicole Kidman ....Ada Monroe
      芮妮·齊薇格 Renée Zellweger ....Ruby Thewes
      艾琳·阿特金斯 Eileen Atkins ....Maddy
      布萊丹·格裏森 Brendan Gleeson ....Stobrod Thewes
      菲利普·塞默·霍夫曼 Philip Seymour Hoffman ....Reverend Veasey
      娜塔麗·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Sara
      吉奧瓦尼·瑞比西 Giovanni Ribisi ....Junior
      唐納德·薩瑟蘭 Donald Sutherland ....Reverend Monroe
      雷·溫斯頓 Ray Winstone ....Teague
      詹姆斯·蓋蒙 James Gammon ....Esco Swanger
      查理·漢納姆 Charlie Hunnam ....Bosie
      傑克·懷特 Jack White ....Georgia
      伊桑·蘇普利 Ethan Suplee ....Pangle
      吉娜·馬隆 Jena Malone ....Ferry Girl
      盧卡斯·布萊克 Lucas Black ....Oakley
      塔恩·曼寧 Taryn Manning ....Shyla
      艾米麗·丹斯切爾 Emily Deschanel ....Mrs. Morgan
      希裏安·墨菲 Cillian Murphy ....Bardolph
      理查德·布雷克 Richard Brake ....Nym


◎簡  介 

  美國南北內戰時期,連年的戰爭令一個名叫英曼的南部士兵疲憊不堪,身受重傷的他感到自己的生命所剩無多,毅然決定拖著病弱的身體逃離部隊,獨行踽踽趕回遙遠偏僻的故鄉冷山,隻為了見上心愛的妻子艾達一麵。歸鄉旅途上的種種遭遇是從戰場重歸冷山,從破損重歸完整的必由之路。他的戀人艾達則在山影交錯的鄉間度過了失怙獨立的蛻變期,學會如何與粗糲尖銳的生活對抗掙紮。並與山區女孩露比在戰亂期間的冷山相互取暖,艱難而快樂的生活著。戰後依然兀立的冷山,是英曼與艾達之間唯一的聯係,也是寄托了他們回憶與希望的地方。

一句話評論

立意新穎、畫麵壯觀、劇本優秀、表演精湛。
——IGN Movies

雖然稱不上傑作,卻足以讓人過目難忘。
——《今日美國》

片中大量戲份精彩的配角人物令這部時長兩個半小時的電影值得一看。
——《多倫多之星》

在冰冷的外表下,《冷山》其實是座火山。
——《奧蘭多哨兵報》

幕後製作

影片改編自曾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的著名作家查爾斯·佛雷澤的暢銷小說。導演安東尼-明格拉(《英國病人》《天才瑞普利先生》)成功地把我們拉回南北戰爭的旋渦。影片是在羅馬尼亞拍攝的,戰爭場麵的拍攝主要依靠傳統的舞台造型、外景實地拍攝、動用眾多群眾演員等方式完成,而非無所不能的電腦特效。裘德.洛,這個表情有點疲態的英國男人巧妙地契合了英曼虛弱而憂鬱的氣質。他的薄幸的眼神,永不深入的、在就要明朗的時候生硬止住的笑,正是烽火少年的特質。而女主角妮可.基德曼也已經徹底擺脫花瓶的惡名,一步步洞悉表演的秘密。蕾妮澤爾維格扮演一個幫助艾達的流浪者。《冷山》是一部野心勃勃的影片,光榮、責任、忠誠這些嚴肅抽象的主題依托在飛舞的彈片和人物生活化的對白中,一點點還原出動蕩不安的北美十九世紀風俗畫。很細膩,很舒緩,更適合細細品味,而不是大口吞食,但有一絲矯情。蕾妮獲奧斯卡最佳女配角。

演繹文學力作

  本片改編自美國著名作家查爾斯·弗雷澤的同名小說。《冷山》是弗雷澤的小說處女作,於1997年首次出版,書中講述了在美國南北戰爭末期,一名南方軍傷兵逃避戰爭的返鄉之旅。根據北卡羅萊納山區曆史和弗雷澤祖輩人親身經曆創作而成的《冷山》一經麵世便贏得了狂熱讚譽,一舉摘得美國國家圖書獎。評論界將其譽為美國文學界的新聲,認為小說不但精於敘事技巧,而且還描繪出重大曆史轉折時期的美國社會,並道出了人類渴望回歸和平的心聲。

  查爾斯·弗雷澤是聽著美國南北戰爭故事在北卡羅萊納的蘭脊山區(Blue Ridge Mountains)長大的,弗雷澤高曾祖父的兄弟英曼在南方軍服役,而且確實曾從弗吉尼亞的一家醫院步行300英裏回到家鄉。弗雷澤對英曼返鄉途中邂逅的山區農民、拓荒牧師和當地婦女產生了濃厚興趣帝國遠征,當南方軍士兵在前線為連他們自己都不相信的理由揮灑熱血時,留在後方的老人、婦女和兒童也在經受著災難和孤獨的折磨,他們的靈魂因戰爭而飽受煎熬,心靈的創傷將伴隨終生。弗雷澤被他們的故事深深打動,於是在日後創作了非同以往的南北戰爭小說《冷山》,小說並未聚焦於戰爭中的著名戰役和將軍,而是講述了動蕩年代中普通百姓的感人故事。《冷山》曾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停留45周,後來還被選為教材,在全國大中小學推廣。

  充滿心碎和啟迪的《冷山》讓導演安東尼·明格拉深感驚訝,他說:“我向來對戰爭故事不感興趣,但我很快發現小說故事並沒過多著墨於戰爭,而是有關殘酷戰爭的影響和遠離戰場的混亂。可以說查爾斯·弗雷澤改寫了荷馬的《奧德賽》。為回到日思夜想的家中,主人公英曼必須接受傲慢、勇氣、空虛、浪漫、粗俗和忠誠的考驗,他在經曆身體和內心的雙重之旅。與此同時,在家等待英曼歸來的艾達也在展開同樣深刻的旅程,她必須學會照顧自己、在戰時幸存下來並變得聰明起來。”

  明格拉立即發覺了小說的電影潛力:“小說的魅力讓人無法抗拒,非常適合拍成電影。故事中有著可敬的男主人公、一次旅程、一個目的、一係列障礙和一位苦苦等待的女子。小說提出了一個永恒的疑問:努力之後的失敗是否比從不嚐試更可取?”

  在著手改編劇本時,明格拉深知應該融入自己的經曆和見解,但他也非常清楚,麵對一部廣受愛戴的熱門小說,改編的風險是可想而知的。1996年,明格拉曾將邁克爾·翁達傑的《英國病人》搬上大銀幕,此前,很多人認為將翁達傑的這部小說拍成電影是不可能的,而當影片上映時,觀眾和評論界都驚訝不已,影片不僅用電影語言重現出小說原著的靈魂,還摘得9項奧斯卡獎,並成為世界影壇的不朽經典。

  明格拉完成的本片劇本圍繞英曼、艾達和魯比三人展開,他們的愛情、友情、對和平的渴望和讓人意想不到的勇氣是情節發展的動力。劇本最終得到了查爾斯·弗雷澤的肯定,這對明格拉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製作人西德尼·波拉克說:“安東尼獨自完成了劇本的改編工作,而且從沒違背原著作者的意圖。”

  重現戰場

  影片於2002年7月15日在保加利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城外的Potigrafu村開拍,當地變成了弗吉尼亞州彼得斯堡的戰場。劇組重現了發生在1864年7月30日的克雷特戰役,交戰雙方共有6300人在戰火中喪生,其中北方軍的傷亡尤為慘重。弗雷澤的小說並沒描寫克雷特戰役,而在影片中,這場戰役發揮著關鍵作用,對英曼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轉折點,戰場上的殘酷、血腥和轉瞬即逝的無辜生命讓他決定背棄戰爭、遠離戰場,並且隨即展開返鄉之旅。這場戰役的場景耗時3周才拍攝完成電影下載,是明格拉拍攝過的最壯觀的場景之一。為逼真的重現戰場,製作設計師費瑞提特地到彼得斯堡尋找靈感,他回憶說:“我希望得到那裏的真實感覺,以及相關的所有細節。我要注意光線,要確定戰役打響時太陽的位置、演員陰影的位置和隨後的改變。可以說我們的重現盡量做到了巨細無遺。”

  在Potigrafu,費瑞提帶領手下挖戰壕、鋪鐵軌、建要塞、修工事,甚至還搭建起一座臨時戰地醫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戰役中的一個巨型彈坑。當時北方軍為突破重圍,曾挖設地道進入敵方腹地,用炸藥在地下炸毀了整個要塞,從而形成了一個長170英尺、寬60至80英尺的巨型彈坑。費瑞提打造的彈坑要小一些,因為攝影機可以靠近拍攝。

  在拍攝瞬間炸死350人的大爆炸場景時,影片特效技師共使用了4000升汽油和100公斤高爆炸藥,明格拉同時開動了4台攝影機。為進一步增強戰場的真實感,劇組並沒有雇用臨時演員,而是得到了羅馬尼亞軍方的協助,由1000多名羅馬尼亞軍人扮演交戰雙方的士兵。製片方請來的南北戰爭曆史學家和情景再現專家充分關注戰場上的每個細節,以保證作戰風格忠於史實。技術顧問約翰·伯特(John Bert)說:“在南北戰爭時期,士兵們的持槍方式與現代大相徑庭,因為當時的槍械更重、更長、更笨拙。每個動作都嚴格遵照《哈迪輕步兵戰術》(Hardee's Light Infantry Tactics)手冊行事,但恰恰是這種戰術讓北方軍陷入災難之中,因為還沒等他們裝好彈藥和刺刀,南方軍就已經衝了過來。”

  盡管羅馬尼亞軍人對美國內戰中的武器很陌生,但仍在訓練中傾注了巨大熱情,完成的所有動作都非常精準。另外,羅馬尼亞軍人的體形也非常接近當時的美軍士兵,技術顧問布萊恩·波漢卡說:“羅馬尼亞軍人更年輕、更單薄,但這正好符合當時的曆史時期,因為那個年代的美國人要比現在憔悴得多。”
 

【MU 下載連接】:   【冷山/亂世情天】DVD.rmvb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