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 科托爾之遇
黑山的科托爾是這次度假的重頭戲,不僅她名聲在外,又是海邊城市,她還擁有中國唯一沒有的地貌,峽灣。挪威的峽灣,水拍青山,霧繞雪峰,山間散落三五人家。那些烏瓦紅牆,白窗黃掛,炊煙飛入瀑澗,依然在我們的心頭,當時就約好,他年再訪。故而,這次我們有意避開了黑山的首都,波德戈裏察,而直奔科托爾。來科托爾的人,大大數還會做其他兩件事兒,一個是租船出海,造訪藍洞;一個是坐車去周邊的兩個小鎮,也很有名的,布德瓦和佩拉斯特,但我倆在來的路上,就決定哪兒也不去,就靜靜地呆在科托爾。
但吃重過猛,往往會留有紕漏,甚至奇葩。 走過一個木橋,穿過石拱門,再走幾分鍾石子路,我們就來到預定的酒店門口。但我倆環顧了幾分鍾,再三確認,才邁進門內。這個門臉兒太小了,寬幅跟一般人家的門一樣大小。門裏的前台隻是一個小小的桌子,隻能容納一個人。而不大的廳裏,已經坐滿了人,全部都是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我倆遞上護照,那個女人看了我倆一眼,問,私人房間,是嗎。我當時一愣,我倆麵麵相覷,不知道如何做答。旁邊站著的男人一笑,別擔心,我們隻是確認一下。
這時,又有一個年輕的亞洲女孩子走進門來,問還有空床嗎? 女人說,有,四十歐一晚。我倆瞬間對視,不由自主地笑了起來,原來這是一個青年客棧。大家是要拚房的,四五個人或十幾個人。
當時,訂酒店的時候,我隻考慮住老城裏,但又要離車站不遠了,而沒有仔細看房價。出單的時候,我看了一眼房價,以為那是一晚的價錢,覺得尚可,就沒有細讀,結果那是所有這幾天的總價。
老婆搖搖頭,說,你好好把這間小接待屋拍照一下吧,多麽難得。的確,還真是第一次細看一個青年客棧。
看來,這是一個有年代的屋子。粗糙的青石牆,中間立著兩個小半米粗的木柱子。牆上,都是一些卡通,歌星,美人和舊照片,沒有一幅像樣的畫。地上的行李大大小小,橫七豎八,不少像背包客的。這些年輕人,玩著手機的,讀書的,或悄悄低語的。還有幾個人蹲在一個木頭茶幾旁下著棋。屋內最醒目的當是,屋子中間的那兩根柱子,紅紅綠綠畫著幾條或龍或大魚。
我倆的房間是六號,不再是308或612。結果,這個六號在頂樓,我拎著兩個大行李箱,先爬了兩層石灰樓梯,再上一層粗木的,最後是六七階清漆實木,才到我們的房間。
剛剛放下行李,那位女士說,還沒完,這裏是我們的衝涼房,隻不過是三個房間合用的。下一層,還有一個共用廚房,隨便用。我倆看了一眼衛生間,但沒有下去看廚房。
小城不大,我倆信步而去,把前台送過去的老城地圖扔在了一邊。
石子路,石台階,石屋和曲折交錯的窄巷子裏人滿為患。我倆過廟不入,過寺不看,就是走馬觀花。漸漸的,我倆發現,一些門媚,拱廊或前臉上的花紋很好看,就一個一個地去找。這時,我們才發現,小城的建築風格各異,很有年代縱深感,且寬闊,就找了一家咖啡館坐下來翻查,原來這個小城的曆史如此複雜,光是她的統治者,就曾經有古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塞爾維亞王國,奧斯曼土耳其和威尼斯共和國。
科托爾有三座城門,分別是西側的主門「海門」 Sea Gate、北側的「河門」 River Gate以及南側有座升降橋的Gurdic Gate。這三座門都建於16世級威尼斯時期。
科托爾古城牆是歐洲之中最完整。她全封閉從海平麵到山上的城牆和堡壘,九世紀動工,十八世紀世紀成型。城牆厚度數米,牆高可至二十米。她的總長度約為四點五公裏,修建於幾乎是垂直的峭壁上。登上城牆,科托爾古城及海灣將是一覽無遺。
海灣裏,帆船點點,大大小小的船隻穿梭在海麵上,令人驚訝的是,一個可容納幾千人的大遊輪,竟然直接停靠在主城門外數十米的港口裏,可見海水之深。
沙灘上太多的人在曬太陽,有人找不到趣處,就直接趴著沙灘邊的石凳子上。遠處,一塊大石頭突兀地立於水中,一人,一椅,一本書,落入晨光裏。
我們倆餓了。昨天吃的海鮮,太難吃了。青口幹巴巴,難以下咽,鱸魚也烤得半生不熟。我倆決定找一個地方去吃點兒別的。但路過一個超市,改變了我倆的主意。旅行這麽多年,我倆還從來沒有在外做過飯,好不容易歪打正著,碰到一個廚房,為何不用一下。我倆在超市裏買了香腸,大列巴,麵條和一小紮蔥,又到街邊集市上買了青瓜,西紅柿和葡萄。
才十幾分鍾,老婆就把麵條做好了,她說,還放了一瓣大蒜。我一嚐,正合胃口。但我還是下樓去,把剩下的蒜掰下來一大半,我對老婆說,要順,俺就順個大的。
老婆笑了,這味兒真的對了。洋人太可憐了,麵條隻會一種,其他傻傻不會。還是做中國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