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醫藥代表和國外醫生

(2008-12-03 21:35:21) 下一個
做醫生總要與醫藥代表打交道,無論國內國外。

報上讀,耳中聽,許許多多醫藥代表和醫生的愛情故事,已成為老百姓牙縫裏的石子,寫手大嘴裏的下酒菜,直把這小戶人家的炕桌下的腳與腳氣的交流,廣播成了大街上的耗子,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

其實,在國外,醫生與醫藥代表交流也是常有的事兒。

我在國外行醫有年,醫院,診所都幹過。一看那衣冠楚楚,領帶筆挺,裙帶飛揚的哥兒姐兒在診所裏一出現,我就知道又一頓轟炸要開始了,隻是不知道今兒是那幾個彈丸而已。有時,他們會帶來一些午餐,多數是讓我永遠愛不起來的三文治,最好的也不過是中饞館裏的雞蛋炒飯。從來不把我們往大酒店裏領。他們的身份千變萬化,種類繁多,但目的卻隻有一個,就是:要把競爭對手滅下去,無論如何。我時常懷疑他們的論據,滔滔不絕中,天曉得,他們從哪兒弄來的大規模有利的證據。多數時,我保持靜默,隻讓兩個耳朵交換著呼吸。

也有一些診所根本不願意搭理他們。常常是:藥品的留下,人的不見。氣得代表們牙癢癢的。

老實講,我從來沒有收過醫藥代表的錢,也沒有人送。對毛主席起誓:從未有過。就我知道的,其它醫生也沒收過,到不是品德高尚,而是管的太嚴。輸不起!這年頭,執照掉了,麵包就沒了。老婆孩子喝西北風啊?但,哪天有人送我一千萬讓我賣三粒藥,你看我幹不幹?!

前幾年,藥廠請一些著名醫生去開會,開了半天會,釣了三天魚,晚上再曬曬月光,美死他們了。不出一周,他們的倩影就上了報紙和電視,引來了千千萬萬個小飛刀子。

我始終覺得:醫生和醫藥代表隻能做一條街上遠一點的街坊,可以交朋友,但絕不能談戀愛。更不能有事沒事,就收財禮。俗話說:吃人嘴短;拿人手軟。跟孔方兄一劈腿,就難免不失身了。

紅包已是一種文化,再加上回扣,病人又得被霜了一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fuzzycat 回複 悄悄話 I am a pharma sales. There are very restrict pharama guideline, no restaurant or cash allowed.
plum8 回複 悄悄話 說的是.
兩者間決不能有利益關係. 否則病人就苦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