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梗居

菜梗青青, 忘不了那齒頰間的清香...
正文

爬藤隨想 (Carrington ZT)

(2010-12-21 11:32:54) 下一個
幾點小感想,不一定對,僅作參考:1,關於SAT,ACT成績。得高分是每一個家長和學生的追求,其實名牌大學對SAT ACT成績的要求卻往往比家長的要求低。一般說來,SAT超過2200,ACT超過32,名牌大學就不會為誰高一分誰低一分而過分計較。為什麽呢?因為考試這東西存在很多不確定性,比如說發揮的好壞,題目的難易程度等等主客觀因素。所以好的大學都知道憑SAT ACT成績作主要因素選人,會選到一批好學生,但也會丟掉很多好學生。因此,學校會用你中學的成績和一些相關的材料來印證你的SAT ACT成績的可靠性,從而得出他們的判斷。每一年我們都會看到有一些SAT ACT滿分的學生被名牌大學所拒,原因就在於這些學生隻是考分高而已。我們從國內來的家長大多重視考分,為一兩分把孩子折騰得夠嗆,因為我們在國內就是這樣一分一分拚出來的。其實大可不必。2,關於數理化成績。 華裔學生數學成績好,世人皆知。家長大多讓孩子們在這條道上舞刀弄槍,於是這條道是越走越窄,最後竟成了華裔的獨有舞台,拚得直冒火星子。想想要在這條道兒上混出點名堂該有多不易!在可憐的孩子們比拚硬功夫的同時,我們的家長們有沒有考慮過讓孩子在軟功夫上下點力?和美國孩子比,我們華裔孩子的數理化很容易突出出來,但要在招生官麵前做到非常搶眼,你就得把大部分華裔孩子全甩掉,最後的競爭就成為華裔之間的競爭。從策略的角度講,你能輕鬆地在數理化方麵戰勝美國孩子(而不是把全部的精力都用之於此,去試圖戰勝你同有此特長的同族裔,去硬碰硬),若在軟實力上下點功夫而不輸於美國孩子,你就會脫穎而出。這裏的軟實力主要指的是寫作與交流,中學裏大部分文科類的課程都圍繞著這方麵。你拚人家的弱項而回避人家的強項,能不吃虧嗎?3,關於選上辯論課。強烈建議家長們督促孩子上這門課。辯論課可以有效地鍛煉孩子的聽說讀寫能力,這是一門鍛煉綜合能力的課程。最好堅持四年!4,關於上名牌問題。我是主張孩子能上名牌就上名牌的。有些家長從實用的角度認為無所謂,其實這隻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不過我覺得上名牌除了知識的考慮之外,還應考慮孩子的人生體驗,這是其他的東西替代不了的。這就好比旅遊,你為什麽要遊覽名山大川呢?又好比讀書,讀一本好書和讀一本一般的書是有區別的,好書之所以成為好書,是因為它凝聚了好的作者甚至一生的心血,這麽好的東西是一定要讓你的孩子盡情享用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