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梗居

菜梗青青, 忘不了那齒頰間的清香...
正文

上海 (ZT )

(2008-06-29 00:00:59) 下一個
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teatime&MsgID=157412 上海是個FUSION的城市,東方和西放,新與舊,土與洋,就是因為這種摻和在一起才使這種地方更有獨特的味道~ 外灘、陸家嘴、淮海路、南京路、衡山路酒吧街、虹橋一帶、人民公園、豫園和金橋出口加工區。金橋、張江和外高橋是令人興奮的地方,讓人感到上海的競爭力所在,南浦大橋很壯觀,通往浦東機場的高速公路也很不錯。陸家嘴則是個令人失望的地方,有興趣到金茂大廈87層喝杯咖啡,看看渾濁和飄著垃圾的黃浦江,也許會感慨良多。東方明珠塔...南京路商業街其實是不能去的,密如螞蟻的人流和眼花潦亂的廣告牌會讓你喘不過氣來。 外灘經典西洋建築和浦東現代摩天大廈相得益彰,徐家匯的巨型商廈群與神聖肅穆的大教堂交相輝映,上海音樂廳的交響樂、芭蕾舞,劇場裏的京劇、滬劇、滑稽戲,無其數飯店的大宴小吃、特色佳肴,美國的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紅房子的法國大菜、衡山路的酒吧,新天地的石庫門風情, 等等,無不展示著厚重的內涵,無窮的精彩。 位於市中心、淮海中路南側的上海新天地就是由石庫門建築與現代建築組成的時尚休閑步行街,很歐化。這片石庫門建築群的外表保留了當年的磚牆、屋瓦、石庫門、仿佛時光倒流,置身於20 世紀20年代。但是,每座建築內部,則按照21世紀現代都市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節奏、情感世界度身定做,成為國際畫廊、時裝店、主題餐館、咖啡酒吧……。Paulaner 的啤酒和炸豬排很不錯!周末人太多,很難進去;“新都裏”的日式餐廳,Shintori,有種曆史沉重感~ 新天地來曆:1999年的時候,有個香港人在中共一大會址旁開了家酒吧,生意不錯,大家就跟著進來了,慢慢的形成了今天的規模。把“一大”的“一”放在“大”字上就形成了個“天”字。由於是新的,於是“新天地”三個字就是這樣叫出來了。當然現在有了嚴謹的規劃。 1。上海出入境管理局---浦東新區民生路1500號:去派出所報臨時戶口、出入境管理局辦證、銀行開設賬戶、開通移動電話等等,憑的全是一本美國護照;時時提醒著你是一個美國人呀。 上海的地鐵四通八達。城隍廟,嘉定,鬆江都通上地鐵了。幾次在高峰時間坐地鐵,在每個月台,上車的乘客基本上都能做到在門外列成兩隊,先下後上,也不需要什麽糾察維持秩序。工商銀行都開進了地鐵廣場。 徐家匯公園;馬路不寬,街道幹淨,環境幽靜。那法國梧桐密密的繁茂的枝葉,遮蓋了路的上空;那街道兩旁風格迥異的花園洋房、寧靜的教堂、沉穩的老建築、各類休閑酒吧與特色小店;隱身於大樹後麵的老洋房內,富有情調、風味獨到的餐館,無不透露著濃濃的懷舊味道。 作為“老式石庫門”改造而來的建築群,泰康路“田子坊”是“藝術家的天堂”,時尚地標性創意產業聚集區,比“新天地”多了幾分生活的氣息。如今上海灘最有味道的狹小的弄堂穿越了整個世紀,顯露著別樣的喧囂,賣藝術品的,小飾品的,辦展覽的,搞餐飲的,甚至還有拍寫真的……林林種種的鋪子,緊湊而溫馨。走在田子坊,迂回穿行在迷宮般的弄堂裏,一家家特色小店和藝術作坊就這樣在不經意間跳入你的視線。從茶館、露天餐廳、露天咖啡座、畫廊、家居擺設到手工藝品,以及眾多滬上知名的創意工作室,可謂應有盡有。 上海,是有錢人的天堂,也是遠離奢侈、質樸少華的普通大眾樂土。蘇州河北邊的七浦路,一公裏商街密密麻麻擠滿了三千五百多家中低檔服裝商店,那兒有點兒髒,有點兒亂,可是熙熙攘攘的拿著大包小袋的人們,其樂融融。穿著睡衣的婦女,拎著購物袋去菜市場買菜。外來打工者的收入,據我所知,修理空調器的每月基本工資兩千多元,每修一台有十元錢獎勵。安裝有線電視和電腦維修的每月大約三千多元,多少獎勵不清楚。做鍾點保姆如果勤快一點每月也有三千多元。有一位木工,合夥承包了建造房子的小工程,月入六千多元。他們在家鄉差不多都有房子。傳統行業和非國有壟斷行業,一般收入都不怎麽高。出租車司機月收入一般四千元,2個職業病,一是胃痛,二是前列腺病,全是在路上挨餓和憋尿引起的。德國的電氣公司做高級工程師,大學畢業十幾年了,工資依然不到萬元。台資公司的工程部經理,手下十幾號人,月薪2萬左右;一個阿爾卡特公司市場部經理,年薪35萬,公司經營狀況不好,已經三年沒加過一分錢了。 哪些人收入高呢?主刀或有處方權的醫生,那個收入就不是月薪萬元的概念了,據我知道一般三級醫院外科的男醫生年收入在50萬左右,整形科的更高。國營大券商和基金投資的大公司新進去的大學生月收入能過2萬。部門經理收入:月薪稅後5萬,年終獎接近一百萬。這就是160萬的年薪,20多萬美金啊!外資企業一般部門經理工資高不到哪裏去。做到亞太區總監的位置,年薪在80萬到100萬出頭;做到總經理,年薪一百多萬;四大經理年薪六七十萬;不過這些人都是拿命換錢。國有壟斷型公司做到總經理,每天早上擦的鋥亮的高級轎車準時在樓下接他上班,據說年薪一百多萬,白拿,平時吃飯消費都在公司報銷了,每個月收到的禮券估計用都用不完。山西的煤老板,幾億元的身價。剃個板刷頭,一件普通的老頭衫,一條短褲,平底布鞋,咋一看還以為是個下崗工人。 上視新聞娛樂頻道:柏萬青阿姨主持民生話題“一呼柏應”和“新老娘舅”脫口秀欄目,用道地的本地方言,揆情度理地調解當事人因子女贍養老人、兄弟姐妹財產分割、夫妻婚姻破裂問題等種種家庭矛盾。中國達人秀,海派清口創始人周立波、美麗教主伊能靜、音樂才子高曉鬆坐在評審席位上,在“相信夢想、相信奇跡”的口號下,生活中身懷絕技的平凡人紛紛登臨大舞台,爭顯他們的長才,並且展現了背後種種感人的故事。 有錢人都去古北的家樂福買日本進口米,綠色有機蔬菜和去久光的地下超市買水果。在國內如果你想過上跟美國同樣品質的生活,用同樣品質的產品,享受同等的服務,其價格要比美國遠遠貴上一大截。 外派回國,帶孩子回去上美國學校。 1。上海的國際學校有幾種美國學校,長寧國際學校地點方便一點。學生多是亞洲人,語言水平不一樣,英文老師很難教。高年級同學少,要高低幾個年級拚班。數學不用擔心。校友是有錢人可以廣交朋友。其實同學和老師的流動率非常高,很難交下朋友。 2。好的package一定要和公司簽合同,就是幾年後公司保證在美國有一個相應的職位,而且如果公司被賣這個合同還要在新公司有效,這比多要個千把塊錢重要的多。 3。一定要馬上買房子,但要放在你的名下。不能放在老公名下。拿公司的租金付給自己。可以賺到更多。不要錯失良機。 4。如果放老公自己回去一定要做好婚姻危機的準備。我認識的海歸不下幾十,幾乎全軍覆沒。走之前都是好好的,留在美國的孩子非常恨爸爸。還有兩麵有兩個老婆的:這邊不甘心,那邊不放棄,孩子也兩邊都生了。像演電影似的,難以想象。尤其你不上班,要做好精神準備。 建議你先離了婚,再放他回去, 把房子錢都先劃歸你名下,以後的工資也都開在你這裏。等將來團聚,沒事再結婚,有事兒也不會太痛苦。 5。一旦回去,很難回來,因為他在國內的經驗對很多公司當然很重要,但是能看重他的經驗的公司還是需要他在中國上班。這也是為什麽要簽合同。另外他適應了國內的環境和生活,就不會想再回來了。要做好你老二上大學才能團聚的準備。你想想這麽多年不在一起, 婚姻沒問題可能嗎?另外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國內惦記的人太多了。 有機會就有風險,沒有風險的人生像喝白開水。但要保護好婚姻,這才是最難的。這個主意的自己拿, 完了別後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